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年至2023年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芳园 胡培佳 +2 位作者 叶宇 戴帆 程红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9-1310,共12页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6篇文献,发文量逐年增加,于2021年达到峰值(180篇)。纳入的文献中共有274名核心作者,其中程红亮、周鸿飞、冯卫星为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最高产的单位,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高频关键词为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针灸疗法以及康复疗法,其中舌三针、电针、项针、头针为较常运用的针刺方法。此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电刺激等方法干预PSD以及针灸干预PSD的临床选穴规律亦为研究热点。评估针灸干预PSD的疗效时逐渐由关注有效率到侧重于运用电视荧光吞咽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表面肌电图等指标评估吞咽功能及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结论针灸干预PSD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具体针灸疗法以及针灸联合其他康复疗法的选择、针灸干预PSD的结局指标及选穴规律,未来应加强跨机构、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着重关注针灸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的客观评价指标以及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化组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国庆 童婷婷 +7 位作者 王颖 李奎武 张利达 吴晓晴 李成龙 汪俊丽 张君宇 韩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50-3060,共11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亲环素D(Cyp-D)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CIRI的可能机制。方法2022年6—8月,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每组20只。造模前干预7 d,电针组、电针+激动剂组选取通督调神穴组:百会、风府、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1次/d,连续7 d;造模前24 h电针+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分别侧脑室注射miR-124激动剂和抑制剂(5 nmol)。除假手术组,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大鼠右侧脑皮质,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mNSS)、TTC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SK-3β、p-GSK-3β、Cyp-D、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检测MPTP开放程度,MPTP阳性细胞率越高,代表MPTP开放程度越大。结果除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均造模成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增加,线粒体结构破坏严重,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p-GSK-3β/GSK-3β值降低,Cyp-D、Cyt-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降低,线粒体结构破坏减轻,p-GSK-3β/GSK-3β增加,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电针+激动剂组GSK-3βmRNA表达增高(P<0.05);电针组、抑制剂组、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p-GSK-3β阳性表达增强,Cyp-D阳性表达减弱,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GSK-3β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GSK-3β阳性表达减弱,Cyp-D阳性表达增强,miR-124-3p、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结论“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可减轻CIRI大鼠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抑制MPTP开放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从机制上进一步验证了“通督调神”针法治疗CIRI的疗效,同时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促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卒中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通督调神 电针疗法 miR-124-3p 百会 风府 大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补肾灸在中风后尿失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兆梅 朱才丰 +1 位作者 蔡晨星 潘洪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灸在中风后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肾阳虚型中风后尿失禁病人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温阳补肾灸及尿失禁常规护理;对照组36例,给予尿失禁常规护理,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排尿...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灸在中风后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肾阳虚型中风后尿失禁病人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温阳补肾灸及尿失禁常规护理;对照组36例,给予尿失禁常规护理,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排尿次数、尿量、肾阳虚症状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病人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尿量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护理后病人肾阳虚症状评分为(2.36±0.99)分、I-QOL评分为(85.14±11.26)分,对照组护理后病人肾阳虚症状评分为(5.67±1.51)分,I-QOL评分为(77.53±10.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阳补肾灸有助于改善中风后肾阳虚型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补肾灸 神阙穴 中风 尿失禁 排尿次数 尿量 肾阳虚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处方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武芬 朱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25例)和锻炼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锻炼组辅以运动处方进行指导...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25例)和锻炼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锻炼组辅以运动处方进行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效果,并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锻炼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握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处方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运动处方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