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磊 万磊 +10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马熙檬 朱子衡 李舒 谌曦 范海霞 葛瑶 刘天阳 刘磊 李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9-1383,1394,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个关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小关节,病变呈对称性、侵袭性和致残性,发病后期常易造成不可逆转的软骨、骨和其他邻近组织的破坏,最终导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身体和...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个关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小关节,病变呈对称性、侵袭性和致残性,发病后期常易造成不可逆转的软骨、骨和其他邻近组织的破坏,最终导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迄今为止,虽然治疗RA的药物很多,但RA仍然无法完全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在于RA及其骨破坏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因此,对于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及如何治疗显得格外重要。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总的来说是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失衡导致的,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参与RA关节软骨破坏及骨侵蚀病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分别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非编码RNA、信号通路等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作用造成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以期为RA骨破坏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药在预防RA骨破坏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其安全性。因此,对于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及研究中医药在其治疗中的作用,为其治疗能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非编码RNA 信号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旦 刘健 +4 位作者 忻凌 万磊 宋倩 郭锦晨 周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1928-1934,共7页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强直性脊柱炎(AS)中药组方用药规律,针对中医药治疗对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关联规则分析,为A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用中药通过复杂网络图分析核心处方,SPSS 21.0和SPSS modeler14.2对中药性味归经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中医药治疗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1)性寒、性温和性平的,味甘、味苦和味辛以及归脾胃肝经药物使用最频繁;(2)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健脾化湿药、祛风湿药、清热药被频繁的使用,且之间相互关联;(3)红花配伍桃仁(98.15%),薏苡仁配伍茯苓(95.47%),甘草配伍狗脊(94.57%),甘草配伍威灵仙(94.48%),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94.40%)为关联度较高的五个药对;(4)山药分别与茯苓、牛膝、泽泻关联于C3、C4、hs-CRP下降,狗脊分别与白花蛇舌草、川芎、山药关联于Ig A、Ig G、Ig M下降,豨莶草与牛膝关联于ESR、WBC下降,狗脊与独活关联于SOD上升。(5)中药内外合治组炎症指标(ESR、hs-CRP)的行走正向增长率及改善系数均较单纯内治组高。结论:我院风湿科治疗AS以从脾论治为主,寒温并用,甘苦同施,肝脾同调,祛邪不忘扶正,标本兼治,中医药在改善免疫炎症指标上具有优势,且内外合治在改善炎症指标上优于单纯内治,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强直性脊柱炎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汤忠富 梁竹君 +5 位作者 黄传兵 程丽丽 陈君洁 尚双双 李明 刘思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探讨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RA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和碳酸钙D3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重骨颗粒冲... 目的探讨重骨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RA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和碳酸钙D3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重骨颗粒冲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8个关节活动度评分(DAS28)、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血沉(ES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骨代谢[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股骨骨密度值,RT-qPCR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 mRNA表达量。结果观察组ACR70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χ^(2)=4.76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VAS、SDAI、ESR、TNF-α、IL-1β、IL-6、β-CTX、Notch1、Jagged1、Hes1 mRNA均显著降低(P<0.01),OC、PINP、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DAS28、VAS、SDAI、ESR、TNF-α、IL-1β、IL-6、β-CTX、Notch1、Jagged1、Hes1 mR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OC、PINP、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重骨颗粒能改善RA骨质疏松患者疾病活动,改善骨代谢,降低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otch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重骨颗粒 骨代谢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CBLB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水平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舒 万磊 +6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陈莹莹 程静 胡赛赛 李方泽 朱子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 探讨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miR-486-5p功能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人RA-FLS,用100μL的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RA-FLS建立模型。采用双荧光... 目的 探讨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miR-486-5p功能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人RA-FLS,用100μL的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RA-FLS建立模型。采用双荧光素酶靶向验证circCBLB/miR-486-5p的结合关系。构建pcDNA3.1/siRNA-circCBLB、阴性对照(pcDNA3.1-NC/si-NC)和mimics-miR-486-5p,分别转染至RA-FLS。实验分为对照组、 TNF-α处理的RA-FLS、 pcDNA3.1-circCBLB组、 pcDNA3.1-NC组、 si-circCBLB组、 si-NC组、 pcDNA3.1-circCBLB联合miR-486-5p-mimics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平板集落形成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circCBLB、 miR-486-5p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 IL-10,促炎因子IL-6、 TNF-α水平。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示circCBLB与miR-486-5p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细胞相比,过表达组细胞活力降低,干扰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组凋亡率升高、 S和G2期的比例升高、集落形成率降低、 miR-486-5p表达水平降低、 IL-4、 IL-10水平升高,IL-6、 TNF-α水平降低;干扰组凋亡率降低、 S和G2期的比例降低、集落形成率升高、 miR-486-5p表达水平升高、 TNF-α水平升高;pcDNA3.1-circCBLB联合miR-486-5p-mimics组在circCBLB过表达的基础上,在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集落形成能力、抗炎因子的提高、促炎因子的降低方面对circCBLB的效应产生了抵消与逆转。结论 circCBLB抑制RA-FLS活力、提高细胞凋亡率、延长细胞周期降低细胞集落能力、提高抗炎因子,降低促炎因子,miR-486-5p则与circCBLB调控能力相反,且对circCBLB的效应具有一定的抵消与逆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Cbl原癌基因B(circCBLB) miR-486-5p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3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 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雪芬 孙玥 张皖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825,共8页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组要求进行转染处理,分为正常健康对照(NC)组、RA巨噬细胞模型(RA-MC)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敲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STING敲低(RA-MC联合siRNA-STING)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巨噬细胞焦亡的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NLRC3、STING、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ELISA测定各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RA-MC组中巨噬细胞表现出细胞焦亡的特点;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改善,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加重;与NC组相比,RA-MC组中STING、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升高,而NLRC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同样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会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结论NLRC3可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减少caspase-1、GSDMD焦亡蛋白的产生,进而拮抗巨噬细胞焦亡,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从而减轻RA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焦亡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含药血清通过调控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舒 万磊 +6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李方泽 程静 胡赛赛 陈莹莹 朱子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2-799,共8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通过调控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XFC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人RA-FLS来源于RA患者滑膜组织,用100μL的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通过调控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XFC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人RA-FLS来源于RA患者滑膜组织,用100μL的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RA-FLS建立模型。构建pcDNA3.1-circ-CBLB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RA-FLS中。实验分为对照组、TNF-α处理的RA-FLS组、XFC处理的RA-FLS组、pcDNA3.1-circ-CBLB-NC转染的RA-FLS组(过表达空转组)、pcDNA3.1-circ-CBLB转染的RA-FLS组(过表达组)、pcDNA3.1-circ-CBLB联合XFC处理的RA-FLS组(过表达给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irc-CBLB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促炎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XFC最佳含药血清量为200 mL/L,处理时间为72 h;与同一时间模型组相比,XFC组、过表达组、过表达给药组的细胞活力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XFC组、过表达组、过表达给药组circ-CBLB表达水平升高、凋亡率升高,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增加,IL-4、IL-10含量升高,IL-6、TNF-α含量降低。结论XFC处理上调RA-FLS中circ-CBLB表达,提高抗炎因子的水平,降低促炎因子的水平,抑制RA-FLS的细胞活力,提高其凋亡率,延长细胞周期,抑制RA-FL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胶囊(XFC) 环状RNA Cbl原癌基因B(circ-CBLB)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刘天阳 黄传兵 +4 位作者 谌曦 曹云祥 范海霞 陈瑞莲 刘思娣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疗程8周。检测疾病活动指标(SLEDAI评分、ESR、hs... 目的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疗程8周。检测疾病活动指标(SLEDAI评分、ESR、hs-CRP、IgG、C3、C4)、anti-dsDNA、抗C1q抗体、CD4^(+)、CD8^(+)、24 hPRO、TPCR、FSS评分、Lupus-QOL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LEDAI评分、ESR、hs-CRP、IgG、anti-dsDNA、抗C1q抗体、CD8^(+)、24 hPRO、TPCR、FSS评分降低(P<0.05),C3、C4、CD4^(+)、Lupus-QOL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TPCR除外)(P<0.05)。结论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炎症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 常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内外合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旦 刘健 +2 位作者 宋倩 周巧 郭锦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50-2652,共3页
目的: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缺乏基础实验研究... 目的: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缺乏基础实验研究,且对疾病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今后应加强证候规范化研究,运用现代药理知识,探寻内外合治发挥疗效的有效成分、作用方式,途径和作用靶点的研究机制,使中医药内外合治更好地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内外合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络通痹方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骨侵蚀”的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天阳 周学平 +10 位作者 黄传兵 周玲玲 谌曦 万磊 纵瑞凯 范海霞 孙玥 俞志超 汤忠富 徐耿瑞 周子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6-1714,共9页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B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骨侵蚀及骨形成指标以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调控RA“免疫-骨侵蚀”的机制...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B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骨侵蚀及骨形成指标以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调控RA“免疫-骨侵蚀”的机制。方法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2例/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研究组口服清络通痹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亚群、CD19+CD27+B细胞亚群和CD19+BAFFR+B细胞亚群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BAFF、RANKL、RANK、OPG水平,ELISA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水平,DXE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细胞实验:以RAW264.7细胞作为破骨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清络通痹方低剂量组(125μg·mL^(-1))、中剂量组(250μg·mL^(-1))、高剂量组(500μg·mL^(-1)),甲氨蝶呤组(2μg·mL^(-1))。干预时间为48 h。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NKL、RANK、OPG、Fos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患者B细胞与RANKL/RANK/OPG系统呈相关性,清络通痹方能下调RA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百分比、血清BAFF水平,下调血清β-CTX及TRACP-5b水平,上调BGP、BALP、PINP水平,改善腰椎骨密度值(P<0.05),并与调控B细胞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5);该处方能下调OC中RANKL、RANK、CFOS表达,上调OPG表达(P<0.05)。结论清络通痹方调控RA“免疫-骨侵蚀”的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B细胞亚群百分比表达及BAFF表达水平抑制骨破坏,并进一步干预RANKL/RANK/OPG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抑制骨侵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清络通痹方 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含药血清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滑膜成纤维细胞焦亡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露琳 汪元 +5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张皖东 万磊 孙玥 黄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空白组和XFC组,XFC组予0.324 mg/g灌胃7 d后制备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XFC含药血...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空白组和XFC组,XFC组予0.324 mg/g灌胃7 d后制备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XFC含药血清作用于RA-FLS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将RA-FLS分为空白组(RA-FLS)、模型组(RA-FLS+5μg/mL LPS)、MCC950组(RA-FLS+LPS+MCC950)、XFC组(RA-FLS+LPS+XFC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电镜观察RAFLS焦亡形态,ELISA检测IL-1β、IL-18浓度,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检测NLRP3、caspase-1、GSDMD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XFC作用于RA-FLS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0%和24 h。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显著上升(P<0.05),电镜下可见RA-FLS内形成大量小泡,膜上形成孔隙,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IL-1β、IL-18浓度和NLRP3、GSDMD、caspase-1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XFC含药血清组、MCC950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1),细胞焦亡情况改善,IL-1β、IL-18浓度和NLRP3、GSDMD、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XFC可能通过NLRP3/GSDMD通路抑制FLS细胞焦亡,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关节局部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胶囊 NLRP3/GSDMD 细胞焦亡 滑膜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38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艳秋 刘健 +4 位作者 忻凌 周琴 陈晓露 丁香 张先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65-971,共7页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38的表达,及其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35例RA患者(R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RT-qPCR法检测Linc00638表达,并...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38的表达,及其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35例RA患者(R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RT-qPCR法检测Linc00638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构建Linc00638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转染至RA-FLS中;CCK8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法检测Linc00638的过表达和干扰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IgA、C4显著升高(P<0.05),Linc00638表达显著降低(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91.86%,Linc00638的最佳截断值为0.7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Linc00638与年龄、病程、DAS28、ESR、C反应蛋白、RF、anti-CCP呈负相关,与IL-4,SOD呈正相关(P<0.05)。关联规则分析表明Linc00638的下降与年龄(>60岁)、病程(>10年)、ESR、RF、anti-CCP的升高,与IL-4、SOD的降低具有强关联。过表达Linc00638能够抑制细胞活力,干扰Linc00638能够提升细胞活力。过表达Linc00638组能够显著升高Linc00638、IL-4、SOD水平(P<0.05),降低IL-6、ROS表达(P<0.05);si-Linc00638组能显著降低Linc00638、IL-4、SOD表达(P<0.05),升高IL-6、ROS表达(P<0.05)。结论Linc00638在RA患者中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长链非编码RNA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炎症和迁移:基于circRNA 0003353/JAK2/STAT3信号通路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杰 刘健 +1 位作者 文建庭 王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4,共8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通过调控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0003353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我院风湿科住院RA患者50例和正常人30例,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及血清,检测circRNA 0...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通过调控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0003353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我院风湿科住院RA患者50例和正常人30例,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及血清,检测circRNA 0003353的表达、免疫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anti-CCP、IgA、IgG、IgM、C3、C4]和计算DAS28评分;采用最佳浓度10 ng/mL TPL处理RA-FLS,并转染circRNA 0003353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FLS细胞活力、迁移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4、IL-6、IL-17;RT-qPCR法检测circRNA 0003353、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JAK2、STAT3蛋白。结果circRNA 0003353在RA患者PBMCs中表达升高,在协助诊断RA方面有良好效能(AUC=90.5%,P<0.001,95%CI:0.83-0.98),circRNA 0003353与ESR、RF、DAS28呈正相关(P<0.05);TPL呈时间依赖性降低circRNA 0003353表达,抑制RA-FLS的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6、IL-17,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4(P<0.01);TNF-α刺激后,RA-FLS中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而TPL干预后降低(P<0.01);在TPL干预基础上,转染circRNA 0003353过表达质粒,RA-FLS中circRNA 0003353表达升高,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升高,IL-4降低,IL-6、IL-17升高,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P<0.01)。结论circRNA 0003353在RA-PBMCs和RA-FLS中表达均升高,TPL可通过circRNA 0003353,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RA-FLS炎症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甲素 circRNA 0003353 JAK2/STAT3 炎症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CBLB/miR-486-5p在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舒 万磊 +5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陈莹莹 李方泽 胡赛赛 程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7期1324-1331,共8页
目的:探讨circ-CBLB/miR-486-5p在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纳入的30例健康者来自安徽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纳入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评分采用VA... 目的:探讨circ-CBLB/miR-486-5p在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纳入的30例健康者来自安徽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纳入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评分采用VAS评分和DAS28评分评估、关节症状和脾虚证候积分采用分级量化法评估、免疫炎症指标采用相关仪器检测、炎症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路基因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通过受试者曲线来评估circCBLB和miR-486-5p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iR-486-5p、CD14+CD86+、ESR、CRP、RF、Anti-CCP-Ab、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与健康者,circ-CBLB、CD14+CD163+、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irc-CBLB表达水平,与CD14+CD163+呈正相关,与miR-486-5p、CD14+CD86+呈负相关;miR-486-5p表达水平与CD14+CD163+呈负相关,与CD14+CD86+呈正相关;CD14+CD86+与CD14+CD163+呈负相关;ESR与circ-CBLB呈负相关,与miR-486-5p、CD14+CD86+、CRP呈正相关;CRP与circ-CBLB、CD14+CD163+呈负相关,与CD14+CD86+、ESR呈正相关;(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irc-CBLB表达水平与关节压痛、晨僵、少气懒言、食后腹胀积分呈负相关;miR-486-5p表达水平与关节压痛、食欲减退积分呈正相关。(4)ROC曲线显示:circCBLB方面,ESR、CRP、VAS、DAS28 AUC分别为0.662(P=0.032),0.658(P=0.035),0.516(P=0.830),0.791(P=0.000)。miR-486-5p方面,ESR、CRP、VAS、DAS28 AUC分别为0.566(P=0.385),0.511(P=0.883),0.592(P=0.223),0.727(P=0.003)。结论:脾虚湿盛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irc-CBLB、miR-486-5p的异常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极化标志物、免疫炎症、疾病活动度、关节症状及脾虚证候有关,且circ-CBLB的低水平表达和miR-486-5p的高水平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irc-CBLB miR-486-5p 炎症极化 脾虚湿盛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SMAD 家族成员3( SMAD3) 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巨噬细胞M2 极化和SMAD7 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费陈晨 谌曦 +8 位作者 万磊 范海霞 刘天阳 李明 刘磊 葛瑶 王晴晴 范文杰 周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SMAD家族成员3(SMAD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巨噬细胞极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巨噬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共培养为细胞模型,TGF-β1刺激...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SMAD家族成员3(SMAD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巨噬细胞极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巨噬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共培养为细胞模型,TGF-β1刺激巨噬细胞后,将SMAD3特异性siRNA(si-SMAD3)和阴性对照siRNA(si-NC)转染TranswellTM小室共培养的人RA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TM小室测定细胞的迁移。结果与模型组和si-NC组相比,沉默SMAD3后,RA巨噬细胞中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IL-23的分泌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迁移受到抑制,SMAD7高表达。结论敲低SMAD3促进RA巨噬细胞M2极化及SMAD7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SMAD家族成员3(SMAD3) SMAD7 巨噬细胞极化 白细胞介素23(IL-2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LINC00638的表达及其调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艳秋 刘健 +3 位作者 周琴 陈晓露 丁香 张先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是RA发病的重要环节,氧化损伤能够诱发和加重免疫炎症失衡,促进细胞和组织损伤。本研究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是RA发病的重要环节,氧化损伤能够诱发和加重免疫炎症失衡,促进细胞和组织损伤。本研究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LINC00638在RA湿热痹阻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旨在研究LINC00638与疾病活动度、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探讨LINC00638在过表达和干扰情况下调控RA滑膜样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FLS)的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48例RA湿热痹阻证患者和27例正常健康者,将其分为RA组和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LINC00638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的表达。采用Spearman方法研究RA患者LINC00638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的相关性,并观察其与28处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s for 28 Joints,DAS28)、RA湿热证候量化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的关系。以RA-PBMC诱导RA-FLS,建立RA体外细胞实验模型,构建LINC00638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并将其转染至RA-FLS中。细胞实验分为4组:pcDNA3.1-对照组、pcDNA3.1-LINC00638组、siRNA-对照组、siRNA-LINC00638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过表达质粒和siRNA转染效率,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L-10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抗氧化蛋白HO-1、SOD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INC00638在RA组外周血中呈低表达(P<0.01),LINC00638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71。RA组DAS28评分为5.70(5.40~6.50),RA湿热证候量化积分为20.00(17.00~23.00),VAS评分为7.00(6.30~8.00)。与对照组相比,RA组ESR、 CRP、 RF、 anti-CCP、 SAS评分、 SDS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湿热痹阻证患者LINC00638与ESR(r=-0.532,P<0.01)、CRP(r=-0.367,P<0.05)、TNF-α(r=-0.375,P<0.01)、MDA(r=-0.295,P<0.05)、DAS28 (r=-0.450,P<0.01)均呈负相关,与SOD2呈正相关(r=0.370, P<0.05)。RA-FLS经RA-PBMC诱导后,LINC0063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表明PBMC的刺激能够有效降低RA-FLS的LINC00638表达,故可采用PBMC诱导的RA-FLS实验模型。与pcDNA3.1-对照组相比,pcDNA3.1-LINC00638组LINC00638、IL-10、SOD2、HO-1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TNF-α的表达降低(P<0.01);与siRNA对照组相比,siRNA-LINC00638组LINC00638、IL-10、SOD2、HO-1均显著降低(均P<0.01),TNF-α显著升高(P<0.01)。结论:LINC00638在RA湿热痹阻证患者外周血中呈低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存在相关性。过表达LINC00638能够降下调促炎因子,上调抑炎因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可改善RA炎症与氧化应激。LINC00638是本课题组前期对RA患者外周血PBMC进行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以及临床样本验证所得到的差异lncRNA。为深化该基因在分子生物学中研究,可从竞争性内源RNA角度进一步研究LINC00638靶向的微小RNA与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炎症 氧化应激 LINC006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兴洋 孙婉琪 +4 位作者 尹孟洁 窦婷婷 吕逸丽 徐伟 查震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37-2444,共8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易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但常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忽视。了解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多中心研究尚少。目的调查慢阻肺...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易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但常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忽视。了解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多中心研究尚少。目的调查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2022年8—11月在安徽省7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招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呼吸困难等级、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营养不良风险、身体活动水平、疫苗接种和近1年急性加重情况。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慢阻肺患者248例,其中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60.9%(151/248),仅8.9%(22/248)的患者认为自己有很好的睡眠质量,一半以上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不足(54.4%)或睡眠效率低(60.1%);29.4%(73/248)的慢阻肺患者至少存在焦虑或抑郁其中一种症状,其中35例存在焦虑症状,61例存在抑郁症状,23例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两种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52,95%CI=1.018~1.086)、有营养不良风险(OR=3.393,95%CI=1.855~6.206)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保护因素(OR=0.450,95%CI=0.242~0.834)(P<0.05)。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OR=2.220,95%CI=1.093~4.510)、有营养不良风险(OR=1.961,95%CI=1.044~3.683)是慢阻肺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4)。慢阻肺患者PSQI评分与焦虑症状得分(HADS-A)(r_(s)=0.413)、抑郁症状得分(HADS-D)(r_(s)=0.430)存在正相关关系,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_(s)=0.719,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睡眠质量差和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不良风险、规律的身体活动和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自身应提高对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认识,对重点患者积极开展筛查和干预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分析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小RNA的差异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旦 刘健 +4 位作者 汪元 曹云祥 万磊 张皖东 方妍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AS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每组15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PBMC中miRNA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个差异表达...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AS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每组15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PBMC中miRNA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个差异表达mi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IL-23表达,Spearman法分析差异miRNA与疾病活动、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组共有44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有22个上调,22个下调(差异倍数≥1);其中miR-1-3p、miR-133a-5p表达明显上调,miR-127-5p、miR-345-3p、miR-136-3p表达明显下调;且AS患者TNF-α、IL-1β、IL-17、IL-23表达明显升高,miR-1-3p与TNF-α、C反应蛋白(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呈正相关,miR-133a-5p与TNF-α呈正相关,miR-127-5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负相关,miR-345-3p与IL-17呈负相关,miR-136-3p与IL-17、BASDAI呈负相关。结论AS患者PBMC中miRNA异常表达,差异表达miRNA与患者疾病活动及免疫炎症指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AS) 微小RNA(miRNA) 高通量测序 细胞因子 免疫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娟娟 刘晓闯 +2 位作者 张艳艳 张明媚 刘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825,共12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Water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对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Water 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HQC的基峰色谱图。建立HQC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基于天然产物后处理筛查平台(UNIFI)进行靶向分析,结合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和文献数据等进行化学结构确认。从HQC中共鉴定出82个化合物,包括37个黄酮类、11个有机酸类、14个萜类、7个苷类、5个氨基酸类、8个其他类化合物;HQC主要以黄酮类成分为主。UPLC-Q-TOF-MS/MS结合UNIFI平台的分析方法可快速鉴定HQC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UNIFI分析平台 化学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486-5p、巨噬细胞极化探讨新风胶囊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李柯霏 万磊 +3 位作者 刘磊 王丽文 闫佩文 张玉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17-1624,共8页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及miR-486-5p的影响,探究新风胶囊改善AA大鼠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组别:正常组(NC组,8只)和造模组(24只),通过对造模组大鼠右后...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及miR-486-5p的影响,探究新风胶囊改善AA大鼠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组别:正常组(NC组,8只)和造模组(24只),通过对造模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成功构建AA大鼠模型后,进一步随机细分为3组:模型组(MC组,8只)、新风胶囊组(XFC组,8只)以及miR-486-5p抑制剂组(miR-486-5p inhibitor组,8只)。于炎症诱导后的第14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和试剂,NC组及MC组持续21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检测各组AA大鼠足跖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检测大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4及IL-13;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86、CD206表达;RT-qPCR检测大鼠关节滑膜miR-486-5p表达。结果:(1)与NC组比较,MC组大鼠E、AI及IL-23、TNF-α、CD86和miR-486-5p表达升高(P<0.01);IL-4、IL-13、CD206表达降低(P<0.01)。(2)与MC组比较,XFC组和miR-486-5p inhibitor组E、AI、IL-23、TNF-α、CD86和miR-486-5p表达降低(P<0.01);IL-4、IL-13、CD206表达升高(P<0.01)。(3)与miR-486-5p inhibitor组比较,XFC组IL-4、IL-13、CD206表达升高(P<0.01);IL-23、TNF-α、CD86和miR-486-5p表达降低(P<0.01);E、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AA大鼠炎症与巨噬细胞极化和miR-486-5p表达有关,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486-5p表达,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新风胶囊 miR-486-5p 巨噬细胞极化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黄旦 刘健(指导) +3 位作者 万磊 宋倩 郭锦晨 周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口服,3次/d,3粒/次,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口服,3次/d,3粒/次,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2次/d,4片/次,连服3个月,同时选择30名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OD、TAOC、MDA、LPO、IL-1β、TNF-α、IL-4、IL-10,仪器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自动生化仪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治疗前后VAS、BASDAI、BASFI、BAS-G、BASMI,评价HQC对A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S组TAOC、SOD、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MDA、LPO、TNF-α、IL-1β明显升高(P <0. 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BASDAI、BASFI、BAS-G、BASMI、ESR、hs-CRP明显下降(P <0. 01),与SASP组相比,HQC组BASDAI、hs-CRP显著降低,BASDAI50显著升高(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IL-4、IL-10、TAOC、SOD均明显上升,TNF-ɑ、IL-1β、MDA、LPO明显降低(P<0. 01或P<0. 05),与SASP组相比,HQC组IL-10、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 05)。结论:HQC可有效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对AS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细胞因子失衡、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 氧化应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