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泛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宇琪
杨文明
+2 位作者
魏涛华
杨玉龙
李子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机体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程序进行,包括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泛凋亡(PANoptosi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炎症细胞死亡方式,可由不同刺激因素触发,并整合多种可诱导细胞死亡的成分组装成多种类型的大分子复合物——PANoptosome,...
机体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程序进行,包括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泛凋亡(PANoptosi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炎症细胞死亡方式,可由不同刺激因素触发,并整合多种可诱导细胞死亡的成分组装成多种类型的大分子复合物——PANoptosome,进而介导细胞死亡。鉴于PANoptosis在整个疾病谱中的影响,促进或抑制其发生过程可能阻止多种疾病的发展。本文综述PANoptosis的发生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之间的串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凋亡
细胞死亡
疾病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露露
陈怀珍
+4 位作者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硬化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汪美霞
詹宇婷
+3 位作者
董婷
汪瀚
王晓旸
杨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73-3578,共6页
目的了解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Wilson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目的了解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Wilson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以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酸钠保肝驱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之中药肝豆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A、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西医综合保肝驱铜治疗的同时,临床辨证使用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Wilson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Hcy水平,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通腑利尿法竞争性抑制铜离子在胃肠道的吸收,同时增加体内多余铜的排泄,从而减轻铜毒导致的脏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湿热内蕴证
肝豆汤加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魏涛华
郝文杰
+3 位作者
杨勤军
钱南南
杨悦
杨文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66-2074,共9页
目的对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建库至2020年9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系统评...
目的对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建库至2020年9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1个研究,180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908例,对照组(单用西药)899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即透明质酸[MD=-55.40,95%CI(-71.39,-39.40),P<0.001]、层粘连蛋白[MD=-37.86,95%CI(-49.22,-26.50),P<0.001]、Ⅲ型前胶原N端肽[MD=-35.01,95%CI(-44.76,-25.26),P<0.001]、Ⅳ型胶原[MD=-23.25,95%CI(-30.07,-16.42),P<0.001]低于对照组,有效率[RR=4.94,95%CI(3.41,7.16),P<0.001]更高;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即谷丙转氨酶[MD=-13.07,95%CI(-20.26,-7.14),P<0.001]、谷草转氨酶[MD=-12.47,95%CI(-19.84,-5.09),P<0.001],以及影像学指标,即门静脉内径[MD=-0.32,95%CI(-0.48,-0.17),P<0.001]、脾脏厚度[MD=-0.42,95%CI(-0.64,-0.19),P<0.001]降低。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可进一步改善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西药
肝纤维化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玉
王苏悦
+10 位作者
艾文龙
张亮亮
许亚运
孙丹丹
付晓明
叶群荣
李凯
赵婷婷
王训
陶庄
陈怀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直型13例,相位型2例。14例伴吞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疼痛和虚脱。WD患者发生SD的主要诱因是铜螯合剂和感染。患者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显著升高,脑MRI呈对称性豆状核,中脑、丘脑和桥脑异常信号伴脑萎缩。患者均在支持和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寻找和去除诱因,予适度镇静和麻醉,调整特异性抗肌张力障碍方案。随访有效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体预后不佳。结论WD是导致SD的重要潜在病因之一。WD并发SD的临床特征是原有肌张力障碍异常运动和姿势的严重恶化,可伴多种内环境紊乱并发症。虽然及早治疗可终止发作,但本病复发率高,远期结局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肌张力障碍
运动障碍
青霉胺
肌酸激酶
脑萎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泛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宋宇琪
杨文明
魏涛华
杨玉龙
李子龙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第一
临床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825,82305185,U22A20366)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108085QH367)。
文摘
机体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程序进行,包括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泛凋亡(PANoptosi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炎症细胞死亡方式,可由不同刺激因素触发,并整合多种可诱导细胞死亡的成分组装成多种类型的大分子复合物——PANoptosome,进而介导细胞死亡。鉴于PANoptosis在整个疾病谱中的影响,促进或抑制其发生过程可能阻止多种疾病的发展。本文综述PANoptosis的发生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之间的串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泛凋亡
细胞死亡
疾病
分子机制
Keywords
PANoptosis
cell death
illness
molecular mechanism
分类号
R361.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露露
陈怀珍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82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208085MH270,2108085QH366)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21A0547)。
文摘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关键词
WILSON病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硬化分级
Keywords
Wilson disease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prognosis
chronic liver failu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Child-Turcotte-Pugh
分类号
R742.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汪美霞
詹宇婷
董婷
汪瀚
王晓旸
杨文明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部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573-35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3599)
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文摘
目的了解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湿热内蕴型Wilson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以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酸钠保肝驱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之中药肝豆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酶(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A、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Ⅳ-C、PC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西医综合保肝驱铜治疗的同时,临床辨证使用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Wilson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Hcy水平,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通腑利尿法竞争性抑制铜离子在胃肠道的吸收,同时增加体内多余铜的排泄,从而减轻铜毒导致的脏器功能损伤。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湿热内蕴证
肝豆汤加减
治疗结果
Keywords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Endogenous damp -heat syndrome
Modified Gandou decoction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742.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魏涛华
郝文杰
杨勤军
钱南南
杨悦
杨文明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66-207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2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08085MH263)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资助(2020xayx12)。
文摘
目的对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建库至2020年9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1个研究,180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908例,对照组(单用西药)899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即透明质酸[MD=-55.40,95%CI(-71.39,-39.40),P<0.001]、层粘连蛋白[MD=-37.86,95%CI(-49.22,-26.50),P<0.001]、Ⅲ型前胶原N端肽[MD=-35.01,95%CI(-44.76,-25.26),P<0.001]、Ⅳ型胶原[MD=-23.25,95%CI(-30.07,-16.42),P<0.001]低于对照组,有效率[RR=4.94,95%CI(3.41,7.16),P<0.001]更高;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即谷丙转氨酶[MD=-13.07,95%CI(-20.26,-7.14),P<0.001]、谷草转氨酶[MD=-12.47,95%CI(-19.84,-5.09),P<0.001],以及影像学指标,即门静脉内径[MD=-0.32,95%CI(-0.48,-0.17),P<0.001]、脾脏厚度[MD=-0.42,95%CI(-0.64,-0.19),P<0.001]降低。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可进一步改善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西药
肝纤维化
META分析
Keywords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solving Stasis Method
western drugs
liver fibrosis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玉
王苏悦
艾文龙
张亮亮
许亚运
孙丹丹
付晓明
叶群荣
李凯
赵婷婷
王训
陶庄
陈怀珍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神经
病
学研究所
附属
医院
神经内
科
肥东县
中医
医院
内
科
安徽
省中西医结合
医院
脑
病
科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0-2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03443)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2208085QH263)。
文摘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直型13例,相位型2例。14例伴吞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疼痛和虚脱。WD患者发生SD的主要诱因是铜螯合剂和感染。患者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显著升高,脑MRI呈对称性豆状核,中脑、丘脑和桥脑异常信号伴脑萎缩。患者均在支持和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寻找和去除诱因,予适度镇静和麻醉,调整特异性抗肌张力障碍方案。随访有效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体预后不佳。结论WD是导致SD的重要潜在病因之一。WD并发SD的临床特征是原有肌张力障碍异常运动和姿势的严重恶化,可伴多种内环境紊乱并发症。虽然及早治疗可终止发作,但本病复发率高,远期结局仍差。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肌张力障碍
运动障碍
青霉胺
肌酸激酶
脑萎缩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Wilson disease
Dystonia
Movement disorder emergencies
D-penicillamine
Creatine kinase
Brain atro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742.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泛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宋宇琪
杨文明
魏涛华
杨玉龙
李子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唐露露
陈怀珍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肝豆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研究
汪美霞
詹宇婷
董婷
汪瀚
王晓旸
杨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纤维化的Meta分析
魏涛华
郝文杰
杨勤军
钱南南
杨悦
杨文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临床分析
王玉
王苏悦
艾文龙
张亮亮
许亚运
孙丹丹
付晓明
叶群荣
李凯
赵婷婷
王训
陶庄
陈怀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