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肠温中方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56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晓伟 高康丽 +8 位作者 李世荣 毛堂友 李晓红 史瑞 王志斌 魏仕兵 程佳伟 孙中美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肠温中方治疗寒热错杂、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随访期间的暴露因素,将轻... 目的观察清肠温中方治疗寒热错杂、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随访期间的暴露因素,将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清肠温中方(中药)组和美沙拉秦(西药)组,中药组予以清肠温中方加减治疗,西药组予以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结合病情,或加用美沙拉秦灌肠液,或加用美沙拉秦栓治疗。治疗前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改良Mayo评分、生活质量等,8周后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疾病活动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 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1. 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在生活质量评价方面:两组患者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积分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疾病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改良Mayo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Mayo评分的疗效评价方面,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 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6.7%,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安全性评价: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检测结果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与试验用药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清肠温中方能够明显改善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清肠温中方在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与美沙拉秦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清肠温中方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清肠温中方 美沙拉秦 寒热错杂 湿热瘀阻 清热燥湿 温中健脾 化瘀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分析及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章小平 查安生 +1 位作者 程鹏 丁小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统一的临床观察表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年龄、症状、病因和证型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为16-80岁,以51-70岁年龄段为主;临床症...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统一的临床观察表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年龄、症状、病因和证型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为16-80岁,以51-70岁年龄段为主;临床症状以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为主;病因以胆道系统病变和焦虑抑郁障碍为主;常见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证。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多样化,主症繁多,应注重治疗胆道病变和抗焦虑治疗,中医治疗应注重健脾调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病因 证候分布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邹晓华 查安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以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的理气润肠通便方药治疗4周,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总... 目的观察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以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的理气润肠通便方药治疗4周,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总有效率为95.58%。结论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对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生白术 莱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邹晓华 查安生 章小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UC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病例54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直肠滴入,配合口服美沙拉嗪。疗程为1个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UC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病例54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直肠滴入,配合口服美沙拉嗪。疗程为1个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及升高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劲光 邹晓华 +2 位作者 查安生 章小平 吴赛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 观察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和胃方,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 目的 观察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和胃方,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其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比值(pepsinogen Ⅰ/Ⅱ ratio,PGR)、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饱胀、纳差、疲乏、气短懒言、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Ⅰ、PGR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方能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理及理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6
作者 丁小丽 查安生 +1 位作者 邹晓华 王睿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伴焦虑抑郁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1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60例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哌噻吨...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伴焦虑抑郁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1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60例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雷贝拉唑 慢性胃炎 焦虑抑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热升降方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盛振兴 王翼洲 任立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升降方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升降方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采用健脾清热升降方联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蛋白酶(PG)Ⅰ和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AS,血浆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血浆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浆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升降方联合西药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改善血清GAS和血浆PG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热升降方 西药 中虚气逆证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 胃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