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庆保 陈首慧 +2 位作者 刘亚婷 朱俊 张波克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40-1547,共8页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TIMER2.0数据库、GTEx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别评估FN在NSCLC中的基因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然后选...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TIMER2.0数据库、GTEx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别评估FN在NSCLC中的基因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然后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4例高度怀疑肺癌的患者,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结果等将患者最终分为81例NSCLC患者、73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FN的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SCC、CYFRA21-1的血清表达水平。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N的基因表达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织。在血清学分析中,晚期NSCLC患者(StageⅢ—Ⅳ)以及早期NSCLC(StageⅠ-Ⅱ)的血清FN浓度(249.50 ng/mL、305.00 ng/mL)均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组(429.16 ng/mL)(P <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N可明显预测NSCLC的存在。血清FN诊断早期NSC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明显优于CEA(0.618)、SCC(0.653)、CYFRA21-1(0.601)。血清FN鉴别早期NSCLC和良性疾病的最佳临界浓度为347.6 ng/mL,敏感度(71.93%)明显优于CEA(19.30%)、SCC(12.28%)、CYFRA21-1(8.77%)。结论 血清FN在NSCLC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断NSCLC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纤维连接蛋白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琼 罗以勤 +2 位作者 汪元 黄开泉 朱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3例RA患者,158例非RA患者,98例...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3例RA患者,158例非RA患者,9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GPI和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浓度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AKA。结果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阳性率在RA组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I、RF、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组显著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KA阳性率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的水平对RA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GPI、RF浓度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可以预测RA患者骨侵蚀,RA患者血清AKA阳性可能与骨侵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I RF AKA 抗CCP抗体 RA 诊断 疾病活动度 骨侵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猫源弓形虫株基因分型及毒力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孟德娣 王林 +2 位作者 楼研 房功思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观察流行于贵阳猫源弓形虫株基因型分布及其毒力。方法采自贵阳的2株猫源性刚地弓形虫株(CT-1,CT-2),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在SAG1,SAG2,SAG3,BTUB,GRA6,c22-8,c29-2,L358,PK1和Apico十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 目的观察流行于贵阳猫源弓形虫株基因型分布及其毒力。方法采自贵阳的2株猫源性刚地弓形虫株(CT-1,CT-2),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在SAG1,SAG2,SAG3,BTUB,GRA6,c22-8,c29-2,L358,PK1和Apico十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弓形虫CT-1株1×103个速殖子分别腹腔注射SPF级KM、BALB/c、C57BL、ICR小鼠,观察其存活率及死亡时间,进行毒力分析。结果从贵阳分离出2株弓形虫株,在10个遗传位点经PCR-RFLP分析均为China 1型(ToxoDB#9)。通过进行不同品系小鼠毒力研究显示,CT-1虫株感染C57BL、BALB/c、KM和ICR小鼠死亡率分别为100%、100%、30%和20%,有显著差异;CT-1虫株对C57BL和BALB/c鼠的毒力显著高于KM和ICR小鼠(P<0.01)。结论流行我国的弓形虫分离株具有有限的遗传多态性;在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我国西南地区,弓形虫China 1仍为其优势基因型;该型CT-1虫株对不同品系小鼠的致死力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基因分型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σ质量管理及方法学性能评价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俊 许金鹏 +2 位作者 陈首慧 王书凤 甄宜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62-2565,共4页
目的:对雅培ARCHITECT1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定量项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进行方法学性能指标评价,并应用标准化6σ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方法:建立方法学性能评价标准,应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TPSA的... 目的:对雅培ARCHITECT1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定量项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进行方法学性能指标评价,并应用标准化6σ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方法:建立方法学性能评价标准,应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TPSA的精密度、正确度、功能灵敏度、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并使用Excel软件制作标准化6盯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TPSA的方法性能;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结果:TPSA的低、高值水平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2.92%、2.80%,中间精密度CV分别为4.64%、4.24%;正确度偏倚为3.60%,功能灵敏度为0.028ng/mL,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为0.228。99.148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最大稀释比1:10.携带污染率为0.00204%,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TPsA的叮值为4.80,位于标准化6σ方法性能决定图的第3区域,属于良好水平;QGI为0.39,需优先提高TPSA的精密度。结论:TPSA各项方法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6σ质量管理可进行整体评价。有助于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方法学性能 6Σ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