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在肝豆状核变性心肌损害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炜 赵韧 +1 位作者 张杰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7-570,576,共5页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紊乱疾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WD心肌损伤的敏感度有限。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广泛应用于无创识别心肌损害,其通过电影成像可检测WD患者的心室重塑及心功能下降,且可识别...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紊乱疾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WD心肌损伤的敏感度有限。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广泛应用于无创识别心肌损害,其通过电影成像可检测WD患者的心室重塑及心功能下降,且可识别心肌裂隙;应变成像可检测WD患者亚临床心肌收缩功能损伤;延迟增强可评估WD患者心肌纤维化;Mapping技术可定量检测WD患者心肌水肿、炎症及纤维化,能够无创、全面评估WD心肌损伤,为理解WD心肌损害机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心脏磁共振在WD心肌损害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心肌疾病 定量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青霉胺对TX乳鼠神经元P38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2
作者 徐陈陈 董健健 +2 位作者 程楠 王训 喻绪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A组及联合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治疗前后活性氧释放量及JC-I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药物作用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知ALA、PCA及联合用药均能减少神经元内ROS释放量且其MFI分别为59.29±1.22、53.19±1.34及52.46±1.23,增进JC-1的荧光强度(P<0.01),且同ALA组和PCA组比,联合组ROS释放量明显降低,JC-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鼠神经元内P38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LA组、PCA组及联合组乳鼠神经元内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联合组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较LA组及PCA组减少。结论 ALA联合PCA可促进铜排出,降低高铜诱导的线粒体损伤,降低高铜神经毒性,延缓神经元凋亡,改善W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WILSON病 氧化应激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铜蓝蛋白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亚运 方明娟 王共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齿状核、皮质广泛对称的T2加权像低信号,确诊依靠基因检测。治疗以铁螯合剂为主,部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不理想。临床应提高对ACP的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铜蓝蛋白血症 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 铁代谢障碍 血浆铜蓝蛋白 糖尿病 视网膜病 铁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查溪静 李彬 +6 位作者 李晓艳 钟文文 李霞 姜丹 尹世杰 王训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I检查无CSVD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30)。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定量步态参数测定,比较脑小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步态参数的差异性。测定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统计分析比较CSV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数目及部位与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步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SVD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速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频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伴脑微出血组与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微出血病灶数目与步长呈负相关(r=-0.295,P=0.001),与双脚支撑相呈正相关(r=0.225,P=0.011),即脑微出血病灶数目越多、步长更短、双脚支撑相更长。额叶、颞叶和深部的脑微出血与步长变短、步速减慢相关(P<0.05)。结论脑微出血作为独立因素和CSVD患者的步态障碍有相关性。额叶、颞叶和深部脑微出血病灶与步态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步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许亚运 方明娟 +1 位作者 李凯 杨任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血清CP≥200 mg/L为正常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治疗的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82例(CP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时间入院的血清CP<200 ... 目的总结分析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血清CP≥200 mg/L为正常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治疗的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82例(CP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时间入院的血清CP<200 mg/L的WD患者8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King评分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铜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CP正常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P<0.001),肝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肝硬化、腹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氨、D-二聚体、血清CP、血清铜、铜氧化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King评分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P正常组患者有58例再次入院,患者血清CP、血清铜、铜氧化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44.83%(26/58)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P水平仍≥200 mg/L;对照组治疗后有66例患者再次入院,仅患者的血清铜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01)。结论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以肝型为主,年龄偏大,部分患者肝损害偏重,治疗后血清CP水平可轻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正常值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中国人脑腱黄瘤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亮亮 王训 +1 位作者 程楠 杨任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0-1183,共4页
脑腱黄瘤病(cer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一种少见但可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编码固醇-27-羟化酶的CYP27A1基因突变引起胆固醇代谢障碍,使胆固醇沉积于脑、肌腱(跟腱最常见)和肺部等造成损害。目前对于CTX的认识仅靠少... 脑腱黄瘤病(cer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一种少见但可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编码固醇-27-羟化酶的CYP27A1基因突变引起胆固醇代谢障碍,使胆固醇沉积于脑、肌腱(跟腱最常见)和肺部等造成损害。目前对于CTX的认识仅靠少数病例报道,国内尚未见该病的系统性分析,国外亦少见。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以“脑腱黄瘤病”、“脑腱性黄素瘤病”、“脑腱性黄瘤病”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年至2016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共检出26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腱性黄瘤病 临床特点 细胞色素P450 CYP27A1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O_4对HepG2细胞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张亮亮 董健健 +5 位作者 徐陈陈 赵静 汪世靖 程楠 王训 韩咏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CuSO_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株HepG2细胞核因子-κB(NF-κB)等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CuSO_4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 目的观察CuSO_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株HepG2细胞核因子-κB(NF-κB)等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CuSO_4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uSO_4对HepG2细胞炎症指标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等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uSO_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CuSO_4呈一定浓度依赖性地下调HepG2细胞中NF-κB、IFN-γ和IL-5蛋白的表达,上调IL-1β、IL-4和IL-6蛋白的表达。结论 CuSO_4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下调NF-κBp65、IFN-γ和IL-5蛋白的表达并上调IL-1β、IL-4和IL-6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epG2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O4 HEPG2细胞 肝细胞癌 炎症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心肌受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杰 邓炜 +12 位作者 喻绪恩 徐银 石永光 赵韧 李裕国 安书田 张亮亮 束宏敏 钱银锋 刘斌 杨任民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29,114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心电图及CMR结果。CMR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左心室T1值、T2值、细胞外容积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两组CMR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例WD患者左心室室间隔处可见心肌裂。12例WD患者中,心肌延迟增强阳性2例,均位于室间隔右心室插入部。WD患者初始T1值[(1092.4±50.3)ms]、T2值[(53.8±2.0)ms]与细胞外容积分数[(31.7±3.5)%]较对照组[(1039.8±38.1)ms、(51.0±2.7)ms、(25.8±1.0)%]均显著升高(t=2.893、2.904、5.635,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2、0.520、0.665、0.913、0.731、0.828,P均>0.05)。结论CMR对于早期发现WD心肌受累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WD患者疑似心脏受累检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T2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铜对于肝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雅楠 李海 +2 位作者 董健健 程楠 韩咏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650,共5页
目的研究高铜对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CuSO_4培养BRL-3A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CuSO_4作用不同时间点对BRL-3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 目的研究高铜对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CuSO_4培养BRL-3A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CuSO_4作用不同时间点对BRL-3A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酶标仪检测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MTT实验结果显示CuSO_4在一定时间和浓度下对BRL-3A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2)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_4可诱导BRL-3A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3)酶标仪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_4可诱导MDA含量上升和SOD活性降低(P<0.05);(4)Western Blot法检测实验结果显示CuSO_4可显著降低BRL-3A细胞内总蛋白β-catenin、p-Ser 9-GSK-3β的表达(P<0.01),增加细胞内总蛋白GSK-3β、DKK1、Dishevelled3的表达,以及降低细胞核内蛋白p-(S33+S37)-β-catenin、c-Myc的表达(P<0.01)。结论高铜能诱导肝细胞内线粒体氧化应激并且引起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失活,从而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高铜 氧化应激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共强 林康 +4 位作者 马心锋 汪世靖 刘力生 韩咏竹 杨任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筛选W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量表-Ⅲ(The Chinese Version of Addenbrooke's Cognitive Examination-Ⅲ-Chin...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筛选W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量表-Ⅲ(The Chinese Version of Addenbrooke's Cognitive Examination-Ⅲ-Chinese,ACE-Ⅲ-C)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分析认知功能障碍WD患者在Young量表、Baethel量表及生化指标等与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W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72例WD患者中43例(59.7%)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ACE-Ⅲ-C总分、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流畅性、视空间因子分4个亚领域及Young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铜水平与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铜水平是影响ACE-Ⅲ-C总分及4个认知亚领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P<0.01),其次是血清锌水平作为次要危险因素参与影响患者语言流畅性和视空间(P<0.05),年龄因素参与影响患者语言流畅性(P<0.05)。结论血清铜、锌水平可能是WD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控WD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可能是干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后林 张亮亮 +5 位作者 喻绪恩 沙从波 石永光 陈林 宋彬 张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颅脑MRI及肌肉病理等。结果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3例;发病年龄6~20岁,平均(12.4±4.6)岁;其中癫痫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0%);颅脑MRI均显示异常,以枕颞顶叶受累为主;肌肉病理示5例患者均可见强反应性血管现象(strong reactive vessel,SSV),3例可见破碎红纤维;基因检测示5例均存在A3243G点突变。结论伴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最多见,颅脑枕、颞叶均有损害,肌肉病理均存在SSV,基因突变均是A3243G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颅脑MRI 肌肉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症状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帕金森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彬 喻绪恩 +4 位作者 张亮亮 石永光 张杰 沙从波 陈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2-754,共3页
磷脂酶A2第6型基因(phospholipase A2 type 6,PLA2G6)突变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遗传与临床异质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归类为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dystonia-parkinsonism,D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早发性帕金森病[1]。D... 磷脂酶A2第6型基因(phospholipase A2 type 6,PLA2G6)突变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遗传与临床异质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归类为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dystonia-parkinsonism,D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早发性帕金森病[1]。DP患者多于青年期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首发症状可为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早期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后肌张力障碍可能被诱发或者加重,治疗主要是改善肌张力和控制精神症状,总体预后一般[2]。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以精神症状起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症状 PLA2G6基因 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出血后Holmes震颤伴偏瘫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亮亮 汪世靖 +6 位作者 刘力生 余静 马心锋 汪松 艾文龙 叶群荣 王共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6-498,共3页
Holmes震颤(Holmes tremble,HT)也称丘脑震颤、红核震颤,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病[1],通常在原发病后0.5~24个月发生。HT临床表现为以病灶对侧上肢为主的低频的静止性震颤、姿位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中1种或多种组合,... Holmes震颤(Holmes tremble,HT)也称丘脑震颤、红核震颤,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病[1],通常在原发病后0.5~24个月发生。HT临床表现为以病灶对侧上肢为主的低频的静止性震颤、姿位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中1种或多种组合,亦可伴有脑损伤的其他症状[2]。HT文献报道较少,现报告我院2018年1月确诊的、经盐酸苯海索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症状稍改善的1例HT病例。1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患者,男,39岁,系“突发左侧上下肢无力、渐进性左上肢抖动2年余”入院。2015年10月27日饮酒后患者刚午休时突然出现头晕、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具体不详),无言语不清、肢体异麻,急诊送入某市级医院,检查“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予以内科治疗一周后,患者头痛、头晕及左侧上下肢无力均较前好转。2015年11月17日转诊至某省级医院,予以“康复”治疗近2月,症状基本好转,能自行活动和行走。2016年4月(丘脑出血近半年后)逐渐出现左手抖动,伸手拿东西时明显,安静休息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手抖程度较轻,未重视。后手抖逐渐加重,安静时亦抖动,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就诊于多家医院,给予“氟哌啶醇口服(具体不详)”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017年11月外院予以“氯硝西泮联合卡马西平口服(具体不详)”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患者因担心药物依赖性,2018年1月初自行停用氯硝西泮,停药后手抖再次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首次入院。既往史:无肥胖、高血压、外伤。个人史:吸烟10年,每日7支;饮酒10年,每日约100 mL。家族史:否认家族有类似疾病患者。1.2体格检查内科系统查体:体温37.0℃,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肺、腹部体格检查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Holmes震颤 盐酸苯海索 左乙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从波 喻绪恩 +2 位作者 张亮亮 张龙 王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先后发作性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精神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1月13日12:00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目上翻及全身抽搐1次,持续2min后自行缓解,对当时发作情况不能回忆。2015年1月15日凌晨上述症... 1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先后发作性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精神行为异常3个月”入院。患者于2015年1月13日12:00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目上翻及全身抽搐1次,持续2min后自行缓解,对当时发作情况不能回忆。2015年1月15日凌晨上述症状再次发作1次,发作形式及持续时间同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 脑炎 癫癎 免疫抑制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B4基因突变相关肝硬化误诊为Wilson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磊 孙权 +2 位作者 许文彬 张龙 王共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1420,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5年”于2019年8月7日入院。患者曾于2014年体检发现“谷酰转肽酶”异常升高,肝脏B超提示“肝硬化”,当时未诉不适,给予“护肝”治疗,肝酶指标未恢复正常。患者因无明显不适症状,...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5年”于2019年8月7日入院。患者曾于2014年体检发现“谷酰转肽酶”异常升高,肝脏B超提示“肝硬化”,当时未诉不适,给予“护肝”治疗,肝酶指标未恢复正常。患者因无明显不适症状,此后未积极求诊、治疗。2019年7月初,患者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JP3]于当地某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WBC 2.57×109/L,PLT 52×109/L;肝功能异常:TBil 67μmol/L,DBil 33.2μmol/L,[JP3]ALT 58 U/L,AST 86 U/L,GGT 180 U/L,TP 54.8 g/L,Alb 31.1 g/L;血氨升高(123μmol/L);凝血指标异常:[JP]凝血酶原时间19.5 s,国际标准化比值1.66,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51.9 s,纤维蛋白原1.6 g/L,凝血酶时间21.2 s;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指标均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阴性。腹部磁共振平扫、增强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及胆囊结石;肝细胞病理示:较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轻型)。初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无好转,进一步检查发现铜蓝蛋白轻微减低(193 mg/L,参考值220~550 mg/L),24 h尿铜升高(218μg/24 h,参考值<100μg/24 h)。诊断考虑为Wilson病,被推荐至本院进一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B4基因 突变 肝硬化 肝豆状核变性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临床分析
16
作者 王玉 王苏悦 +10 位作者 艾文龙 张亮亮 许亚运 孙丹丹 付晓明 叶群荣 李凯 赵婷婷 王训 陶庄 陈怀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并发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status dystonicus,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WD并发SD患者的临床特征、重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发作,其中强直型13例,相位型2例。14例伴吞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疼痛和虚脱。WD患者发生SD的主要诱因是铜螯合剂和感染。患者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显著升高,脑MRI呈对称性豆状核,中脑、丘脑和桥脑异常信号伴脑萎缩。患者均在支持和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寻找和去除诱因,予适度镇静和麻醉,调整特异性抗肌张力障碍方案。随访有效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体预后不佳。结论WD是导致SD的重要潜在病因之一。WD并发SD的临床特征是原有肌张力障碍异常运动和姿势的严重恶化,可伴多种内环境紊乱并发症。虽然及早治疗可终止发作,但本病复发率高,远期结局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肌张力障碍 运动障碍 青霉胺 肌酸激酶 脑萎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1例
17
作者 马心锋 王共强 +3 位作者 张亮亮 余静 刘力生 赵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sleep-related hypermotor epilepsy,SHE),既往称夜发性额叶癫痫(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NFLE),主要表现为在睡眠期间发生的以痉挛样动作为主的多种不自主运动症状,同一晚间可以发生多次[1]。自1981...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sleep-related hypermotor epilepsy,SHE),既往称夜发性额叶癫痫(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NFLE),主要表现为在睡眠期间发生的以痉挛样动作为主的多种不自主运动症状,同一晚间可以发生多次[1]。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2],国内外陆续有少数相关报道。现报告我院1例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 夜发性额叶癫痫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