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在肝豆状核变性心肌损害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炜 赵韧 +1 位作者 张杰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7-570,576,共5页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紊乱疾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WD心肌损伤的敏感度有限。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广泛应用于无创识别心肌损害,其通过电影成像可检测WD患者的心室重塑及心功能下降,且可识别...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紊乱疾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WD心肌损伤的敏感度有限。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广泛应用于无创识别心肌损害,其通过电影成像可检测WD患者的心室重塑及心功能下降,且可识别心肌裂隙;应变成像可检测WD患者亚临床心肌收缩功能损伤;延迟增强可评估WD患者心肌纤维化;Mapping技术可定量检测WD患者心肌水肿、炎症及纤维化,能够无创、全面评估WD心肌损伤,为理解WD心肌损害机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心脏磁共振在WD心肌损害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心肌疾病 定量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方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抑郁小鼠突触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咪 董健健 +2 位作者 徐银 程楠 韩咏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3-842,共10页
目的:研究益气化痰方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和A1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对慢性温和不可预测应激(CUMS)抑郁小鼠模型突触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CC950组和益气化痰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 目的:研究益气化痰方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和A1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对慢性温和不可预测应激(CUMS)抑郁小鼠模型突触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CC950组和益气化痰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UMS建立抑郁模型,分别给予MCC950或益气化痰方进行治疗。通过蔗糖偏好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抑郁样行为;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GFAP与C3、Iba1与NLRP3的共定位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α、C1qA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SYP、PSD-95、C3、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率显著降低,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中摄食潜伏期延长,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延长(P<0.05),海马树突分支数目及树突棘密度减少(P<0.01),GFAP与C3、Iba1与NLRP3共定位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TNF-α、IL-1α、C1q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SYP、PSD-9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3、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痰方组小鼠蔗糖偏好率升高,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摄食潜伏期、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海马树突分支数目及树突棘密度显著升高(P<0.01),GFAP与C3、Iba1与NLRP3共定位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TNF-α、IL-1α、C1qA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SYP、PSD-9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3、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益气化痰方可通过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具有神经毒性的A1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突触功能损伤,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益气化痰方 NLRP3炎症小体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突触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脑小血管病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姝洁 李笑笑 +1 位作者 董健健 韩永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己酮可可碱对脑小血管病(CSVD)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恢复以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CSVD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1... 目的通过观察己酮可可碱对脑小血管病(CSVD)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恢复以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CSVD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2只。药物组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100 mg/(kg·d)。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核抗原(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术后3、7 d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过平台次数、新物体识别指数、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树突全长明显减少,脑组织VEGF、GFAP表达明显增加,NeuN、claudin5、PSD95、突触素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术后3、7 d逃避潜伏期缩短[(16.85±3.36)s vs(28.06±2.43)s,P<0.05;(13.06±2.32)s vs(49.85±5.56)s,P<0.01],药物组术后穿过平台次数、新物体识别指数、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树突全长、脑组织PSD95、突触素、VEGF、NeuN、GFAP、claudin5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有效改善CSVD大鼠的神经功能,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模型 动物 大脑小血管疾病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铜蓝蛋白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亚运 方明娟 王共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齿状核、皮质广泛对称的T2加权像低信号,确诊依靠基因检测。治疗以铁螯合剂为主,部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不理想。临床应提高对ACP的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铜蓝蛋白血症 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 铁代谢障碍 血浆铜蓝蛋白 糖尿病 视网膜病 铁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模型鼠mdx小鼠线粒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天 董健健 喻绪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3-798,共6页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导致的致死性、进行性、X连锁隐性遗传肌肉疾病。目前,DMD尚无治愈手段,临床研究进展缓慢,动物模型的建立对DMD的实验研究作用越来...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Dystrophin基因突变导致的致死性、进行性、X连锁隐性遗传肌肉疾病。目前,DMD尚无治愈手段,临床研究进展缓慢,动物模型的建立对DMD的实验研究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研究发现,mdx小鼠具有DMD患者相同的发病机制,广泛应用于DMD病理机制和新药开发的研究中。线粒体损伤是DMD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对线粒体的保护是DMD的潜在治疗靶点,因此探讨mdx小鼠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DMD模型鼠mdx小鼠线粒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线粒体损伤 动物模型 mdx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青霉胺对TX乳鼠神经元P38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6
作者 徐陈陈 董健健 +2 位作者 程楠 王训 喻绪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A组及联合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治疗前后活性氧释放量及JC-I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药物作用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知ALA、PCA及联合用药均能减少神经元内ROS释放量且其MFI分别为59.29±1.22、53.19±1.34及52.46±1.23,增进JC-1的荧光强度(P<0.01),且同ALA组和PCA组比,联合组ROS释放量明显降低,JC-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鼠神经元内P38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LA组、PCA组及联合组乳鼠神经元内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联合组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较LA组及PCA组减少。结论 ALA联合PCA可促进铜排出,降低高铜诱导的线粒体损伤,降低高铜神经毒性,延缓神经元凋亡,改善W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WILSON病 氧化应激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醌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帕金森病模型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研究
7
作者 葛淑丽 董健健 +1 位作者 徐陈陈 程楠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7期1315-1323,1331,共10页
目的:探究百里醌(thymoquinone,TQ)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P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TQ组、模型组、模型+T... 目的:探究百里醌(thymoquinone,TQ)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P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TQ组、模型组、模型+TQ组;采用旷场、转棒实验评估TQ对PD小鼠运动缺陷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TQ对PD小鼠中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体外实验用脂多糖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先后诱导小胶质细胞(BV-2),收集细胞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构建PD神经炎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测定TQ和MPP+干预的最适浓度,以及各干预组细胞的存活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Q处理后SH-SY5Y细胞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经TQ作用后BV-2细胞NLRP3、ASC、IL-1β、Caspase-1、Tubulin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运动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Q组小鼠的运动功能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yn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TQ显著降低了PD小鼠脑内α-Syn的表达水平(P<0.01);与模型组相比,TQ给药后,TH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TQ抑制PD小鼠NLRP3、Caspase-1、IL-1β、ASC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MTT检测发现,100μmol/LMPP+对条件培养SH-SY5Y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TQ干预后可减轻SH-SY5Y细胞损伤(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MPP+条件培养液作用SH-SY5Y细胞导致凋亡发生,TQ预处理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cl-2/Bax的表达在MPP+条件培养液后显著下调,而TQ可以促进Bcl-2/Bax比值的表达。同时,条件培养液引起SH-SY5Y细胞Caspase-3的激活,TQ预处理可降低MPP+诱导的Caspase-3蛋白表达(P<0.01)。ELISA检测发现TQ可显著抑制MPP+诱导的IL-1β分泌(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Q抑制MPP+诱导BV-2细胞NLRP3、Caspase-1、IL-1β、ASC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TQ通过抑制PD模型NLRP3炎症小体激活,缓解PD模型神经元的炎性损伤,进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百里醌 NLRP3炎症小体 神经炎症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查溪静 李彬 +6 位作者 李晓艳 钟文文 李霞 姜丹 尹世杰 王训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I检查无CSVD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30)。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定量步态参数测定,比较脑小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步态参数的差异性。测定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统计分析比较CSV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数目及部位与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步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SVD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速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频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伴脑微出血组与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微出血病灶数目与步长呈负相关(r=-0.295,P=0.001),与双脚支撑相呈正相关(r=0.225,P=0.011),即脑微出血病灶数目越多、步长更短、双脚支撑相更长。额叶、颞叶和深部的脑微出血与步长变短、步速减慢相关(P<0.05)。结论脑微出血作为独立因素和CSVD患者的步态障碍有相关性。额叶、颞叶和深部脑微出血病灶与步态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步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的步态特征与SVM参数协同优化研究
9
作者 唐晨 许胜强 +2 位作者 程楠 段志奎 吴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1-135,176,共6页
为了辅助医生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断,采用遗传算法对患者步态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协同优化。在特征选择部分将步态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使用二进制编码的方式生成染色体,同时输入到遗传算法中。考虑到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和... 为了辅助医生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更好的诊断,采用遗传算法对患者步态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协同优化。在特征选择部分将步态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使用二进制编码的方式生成染色体,同时输入到遗传算法中。考虑到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和运行时间,针对算法中的种群大小和进化代数这两个参数进行了寻优,找出合适的种群大小和进化代数。实验结果显示平均准确率为85.11%,相对于其他特征选择算法,准确率最高高出14%。表明使用该方法后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特征进行了有效去除,有利于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特征选择 帕金森病 种群大小 进化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张口受限为首发表现糖原贮积症1例报道
10
作者 钱锐 卫玲 +2 位作者 章娟娟 喻绪恩 田仰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4,共4页
本文报道1例以张口受限为首发表现的糖原贮积症病例,并总结糖原贮积症的发病特征及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临床症状的认识。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完善的相关检查,考虑到患者可能是糖原贮积症。糖原贮积症是一种代谢性肌病,由基因... 本文报道1例以张口受限为首发表现的糖原贮积症病例,并总结糖原贮积症的发病特征及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临床症状的认识。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完善的相关检查,考虑到患者可能是糖原贮积症。糖原贮积症是一种代谢性肌病,由基因缺陷引起某种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从而导致糖原代谢障碍,引起糖原在组织中过多沉积而引发疾病。不同亚型的糖原贮积症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文旨在帮助神经内科医生进一步认识糖原贮积症,在诊断时不易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口受限 糖原贮积症 临床医生 神经内科 相关检查 基因缺陷 首发表现 发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患者冲动性对数字成瘾倾向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11
作者 柯洁茹 程亚杰 +6 位作者 王共强 金平 马心锋 林康 童广安 叶群荣 韩咏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3-429,共7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患者冲动性对数字成瘾倾向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66例W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脑型组42例、肝型组24例。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估患者网络成瘾倾向,总...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患者冲动性对数字成瘾倾向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66例W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脑型组42例、肝型组24例。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估患者网络成瘾倾向,总分>50分界定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使用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11version,BIS-11-C)评估患者冲动性;手机依赖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评估对手机使用的依赖程度;通过颅脑MRI检查患者病变脑区的部位和累计频次。结果66例WD患者中有数字成瘾倾向者45例(68.2%),其中脑型组中35例(53.0%)、肝型组中10例(15.2%),两组成瘾倾向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型组患者在BIS-11-C、MPAI量表多项因子分上高于肝型组(P<0.05)。所有患者MPAI量表中失控性因子分与BIS-11-C量表中的注意力冲动性因子分(r=0.499,P=0.001)、运动冲动性因子分(r=0.553,P=0.001)、无计划冲动性因子分(r=0.535,P=0.001)、冲动控制总分(r=0.653,P=0.001)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注意力冲动性因子分与额叶病变(B=-1.634,P=0.018)相关联,失控性因子分与额叶病变(B=-3.609,P=0.023)相关联,戒断性因子分与丘脑病变(B=-5.047,P=0.007)、额叶病变(B=-2.204,P=0.024)相关联,逃避性因子分与顶叶病变(B=-1.867,P=0.032)相关联,低效性因子分与壳核病变(B=-1.789,P=0.016)、额叶病变(B=-1.592,P=0.044)相关联。结论脑型WD患者较肝型有更高的数字成瘾倾向,数字成瘾倾向与冲动性相关。WD患者的数字成瘾倾向可能与壳核、丘脑、额叶等多个脑区病变引起的冲动控制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 冲动性 数字成瘾 网络成瘾 手机依赖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许亚运 方明娟 +1 位作者 李凯 杨任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血清CP≥200 mg/L为正常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治疗的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82例(CP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时间入院的血清CP<200 ... 目的总结分析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正常的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血清CP≥200 mg/L为正常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治疗的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82例(CP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时间入院的血清CP<200 mg/L的WD患者8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King评分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铜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CP正常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P<0.001),肝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肝硬化、腹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氨、D-二聚体、血清CP、血清铜、铜氧化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King评分高于对照组,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P正常组患者有58例再次入院,患者血清CP、血清铜、铜氧化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01),44.83%(26/58)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P水平仍≥200 mg/L;对照组治疗后有66例患者再次入院,仅患者的血清铜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01)。结论血清CP水平正常的WD患者以肝型为主,年龄偏大,部分患者肝损害偏重,治疗后血清CP水平可轻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正常值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钦潘 韩永升 +5 位作者 韩咏竹 王伟 汪炜民 毛玉强 郭铁 韩峰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主穴取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采取"醒脑开窍"法行电针治疗30min。首次针刺在动物造模成功后24h内进行,其后每天上午针刺1次,每7天为一疗程(针刺6d,休息1d)。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饲养于笼内,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估、免疫组化SP法观察VEGF与GFAP的表达。结果: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时,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可见少量VEGF与GFAP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脑梗死后第7天,脑缺血周围出现VEGF与GFAP表达增多,第14天时增多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电针组VEGF与GFAP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增加更显著。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通过促进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VEGF与GFAP的表达,有效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中国人脑腱黄瘤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亮亮 王训 +1 位作者 程楠 杨任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80-1183,共4页
脑腱黄瘤病(cer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一种少见但可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编码固醇-27-羟化酶的CYP27A1基因突变引起胆固醇代谢障碍,使胆固醇沉积于脑、肌腱(跟腱最常见)和肺部等造成损害。目前对于CTX的认识仅靠少... 脑腱黄瘤病(cer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一种少见但可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编码固醇-27-羟化酶的CYP27A1基因突变引起胆固醇代谢障碍,使胆固醇沉积于脑、肌腱(跟腱最常见)和肺部等造成损害。目前对于CTX的认识仅靠少数病例报道,国内尚未见该病的系统性分析,国外亦少见。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以“脑腱黄瘤病”、“脑腱性黄素瘤病”、“脑腱性黄瘤病”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年至2016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数据库,共检出26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腱性黄瘤病 临床特点 细胞色素P450 CYP27A1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脑部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金晶 钱银锋 +4 位作者 杨仁民 喻绪恩 李小虎 余长亮 余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脑部SWI表现。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WD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WI扫描,于校正相位图上手动绘制ROI,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红核、黑质、丘脑相位值。比较W...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脑部SWI表现。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WD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WI扫描,于校正相位图上手动绘制ROI,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红核、黑质、丘脑相位值。比较WD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核团相位值差异,分析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间相关性。结果WD组各核团均见异常低信号,其中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多位于核团边缘,红核、黑质、丘脑低信号分布均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D组各核团相位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壳核差异最为显著(左侧:-0.41±0.25 vs-0.04±0.03,右侧:-0.40±0.26 vs-0.04±0.03)。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WD患者脑内核团存在异常顺磁性物质沉积,可通过SWI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步态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振 程楠 +2 位作者 陈炜 许胜强 杨先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2,共8页
鉴于医师对帕金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其无法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提出一种基于帕金森患者行走步态的非线性特征的客观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和重复周期密度熵,对正常青年人、正常老年人以及老... 鉴于医师对帕金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其无法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提出一种基于帕金森患者行走步态的非线性特征的客观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和重复周期密度熵,对正常青年人、正常老年人以及老年帕金森患者的行走步态信号中的地面反作用力信息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然后将所提方法的参数与传统时域参数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帕金森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二者的步态信号在稳定性、长程相关性和重复周期性方面均有显著差别.研究结果能为帕金森患者病情的分级评估以及诊断康复,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反作用力 去趋势波动分析 标度指数 重复周期密度熵 相关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组织磁共振波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舒梅 胡文彬 +7 位作者 韩咏竹 胡纪源 王训 李凯 王共强 吴君霞 苏增锋 杨任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1-606,共6页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脑组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改变及患者在驱铜治疗前后脑组织1H-MRS的变化情况,为WD的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9例WD患者,分为非脑型组18例;脑型疗前组及短期治疗组均为21例,其...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脑组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改变及患者在驱铜治疗前后脑组织1H-MRS的变化情况,为WD的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9例WD患者,分为非脑型组18例;脑型疗前组及短期治疗组均为21例,其中长期治疗组20例。分别利用1.5T超导磁共振诊断仪对患者进行1H-MRS单体素信号采集,在驱铜治疗后再次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20例均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与对照组有可比性。39例WD患者左侧壳核、尾状核头部NAA/Cr较丘脑部位明显降低(P<0.01)。非脑型组左侧壳核部位、丘脑部位NAA/Cr及Cho/Cr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脑型疗前组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部位NAA/Cr、Cho/Cr及NAA/Cho的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短期治疗组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部位NAA/Cr、Cho/Cr及NAA/Cho的均值较脑型疗前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期治疗组左侧壳核、丘脑部位NAA/Cr及NAA/Cho的均值较脑型疗前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尾状核头Cho/Cr的均值与脑型疗前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患者左侧壳核、尾状核头及丘脑NAA/Cr的均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WD患者之间的1H-MRS表现也存在着差异,短期驱铜治疗对WD患者1H-MRS的影响不明显,而长期、正规的综合驱铜治疗能使WD患者的脑代谢得到显著改善。NAA/Cr比值可能作为观察疗效的可逆性非侵袭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波谱 驱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Cu含量及其对MT、Aβ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大兵 侯焕喜 +5 位作者 王训 王佳炜 程楠 吴君霞 韩咏竹 杨任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9-301,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Cu、Zn、Fe、MT含量及脑组织Aβ含量,并探讨MT、Aβ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硫酸铜1 g/kg粉状饲料和0.185%硫酸铜水,对照组正常喂饲。第12周结束...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Cu、Zn、Fe、MT含量及脑组织Aβ含量,并探讨MT、Aβ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硫酸铜1 g/kg粉状饲料和0.185%硫酸铜水,对照组正常喂饲。第12周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及肝、肾、脑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MT含量,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肝、肾、脑各组织Cu、Zn、F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MT升高(P<0.05),肝、肾、脑组织Cu含量显著升高(P<0.01),Fe含量降低(P<0.05),Zn无明显差异,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铜负荷肝、脑、肾组织Cu及MT含量增高、脑组织Aβ表达增加,MT含量增加可能对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Aβ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损伤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负荷 MT 神经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非平衡步态数据的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玺 张永 +2 位作者 陈绪 许胜强 王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8-223,共6页
运动障碍是帕金森病(PD)患者的重要特征,步态信号分析可以为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现实中PD患者数量远小于正常人群,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不适合对正例样本数远多于反例的非平衡数据进行分类。为了准确地区分出PD患者和健康人... 运动障碍是帕金森病(PD)患者的重要特征,步态信号分析可以为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现实中PD患者数量远小于正常人群,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不适合对正例样本数远多于反例的非平衡数据进行分类。为了准确地区分出PD患者和健康人,使用一种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CS-SVM)的方法来构建PD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步态信号分类模型。所有受试者的步态运动学特征数据是采用真实的U型电子步道系统提取的,并将特征数据转化为无量纲的形式来消除身高对时空属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CS-SVM方法得到的预测准确率和F-measure值分别达到了94.16%和87.08%,与传统的SVM方法相比性能更优。同时消除身高对时空属性的影响可以大幅提高识别性能,预测准确率和F-measure值分别达到94.81%和8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非平衡数据 电子步道系统 帕金森病 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O_4对HepG2细胞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张亮亮 董健健 +5 位作者 徐陈陈 赵静 汪世靖 程楠 王训 韩咏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CuSO_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株HepG2细胞核因子-κB(NF-κB)等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CuSO_4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 目的观察CuSO_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株HepG2细胞核因子-κB(NF-κB)等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CuSO_4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uSO_4对HepG2细胞炎症指标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等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uSO_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CuSO_4呈一定浓度依赖性地下调HepG2细胞中NF-κB、IFN-γ和IL-5蛋白的表达,上调IL-1β、IL-4和IL-6蛋白的表达。结论 CuSO_4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下调NF-κBp65、IFN-γ和IL-5蛋白的表达并上调IL-1β、IL-4和IL-6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epG2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O4 HEPG2细胞 肝细胞癌 炎症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