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凝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改善高凝状态、抗肿瘤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腾跃 杨广山 +1 位作者 马克龙 范平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33-439,共7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抗凝治疗对高凝状态、肿瘤转移、生存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140例胃癌患者,分析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取III期胃癌患者172例,分为治疗组(抗凝治疗联合化疗)11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抗凝治疗对高凝状态、肿瘤转移、生存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140例胃癌患者,分析凝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取III期胃癌患者172例,分为治疗组(抗凝治疗联合化疗)116例,对照组56例(单用化疗),观察抗凝治疗对高凝状态、肿瘤转移、生存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淋巴结转移N_(1-3)组较N_0组D-二聚体升高(P<0.05),III、IV期较I、II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升高,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数值降低(P<0.05)。治疗组抗凝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延长,D-二聚体、FIB降低(P<0.05)。治疗组的12月、24月、36月腹腔淋巴结、肝脏转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两组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瘀点瘀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高凝状态影响因素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偏晚。抗凝治疗可改善高凝状态,降低腹腔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率,延长生存期,未增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胃癌 高凝状态 转移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p75NTR和Trk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江爱娟 申国明 +3 位作者 王浩 李道卫 王芹 何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1-124,133,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TR和TrkA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联合高脂饲料复制糖...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TR和TrkA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联合高脂饲料复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甲钴胺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用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N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p75NTR和Trk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的p75NT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背根神经节的Trk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益气活血通络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的p75NTR水平(P﹤0.01或P﹤0.05),并升高NGF、TrkA水平(P﹤0.01),各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NGF低亲和力受体p75NTR的表达,激活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的表达,促进神经元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背根神经节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3
作者 陈光亮 周媛凤 张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常规剂量治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或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疗效相近,而安全性却大幅度提高。IL-1R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康奈单抗等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的症状,已成为第四类抗急...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常规剂量治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或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疗效相近,而安全性却大幅度提高。IL-1R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康奈单抗等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的症状,已成为第四类抗急性痛风的药物。别嘌呤醇的严重超敏反应综合征与肾功能、开始剂量、HLA-B*5801基因有关。非布司他、托匹司他、ulodesine、lesinurad、RDEA-3170、尿酸酶是近年来新型的降低尿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颜贵明 汪长中 +2 位作者 张传英 李月月 周雪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构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气管内直接刺激的方法复制COPD气道重构模型,并以丹皮酚(75、150、300 mg/kg)灌胃治疗8周,另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以硫代巴比妥法测...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重构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气管内直接刺激的方法复制COPD气道重构模型,并以丹皮酚(75、150、300 mg/kg)灌胃治疗8周,另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以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纤黏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氯胺T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肺组织中TNF-α、IL-8、IL-6含量。免疫组化图片利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气管上皮下胶原面积。结果:丹皮酚可降低模型动物血清和肺脏中的MDA、IL-8、TNF-α、LN、IV-C、Hyp的含量,升高GSH、SOD含量,抑制中小径支气管上皮下增生。结论:丹皮酚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中小径气道上皮下增生实现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干预 气道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璐 王璐 +3 位作者 陈光亮 黄梅仙 宋睿 魏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7-70,共4页
采用MTT法研究白藜芦醇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p-Erk1/2/Erk1/2、p-m TOR/m TOR和p-Akt/Akt蛋白水平。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后,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P<0.001)。80μM白藜芦... 采用MTT法研究白藜芦醇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p-Erk1/2/Erk1/2、p-m TOR/m TOR和p-Akt/Akt蛋白水平。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后,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P<0.001)。80μM白藜芦醇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24 h时,细胞的p-Erk1/2/Erk1/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09)。且白藜芦醇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72 h时,p-m TOR/m TOR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但p-Akt/Akt蛋白水平却无明显差异。白藜芦醇可通过Erk1/2信号途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同时,白藜芦醇可通过Akt非依赖的途径激活m TOR信号通路,提示白藜芦醇可调控肝癌Smmc-7721细胞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藜芦醇 p-Erk1/2/Erk1/2 p-mTOR/mTOR p-Akt/Akt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伴鳞化及黏液化生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健 窦红漫 +2 位作者 程平 吴赛青 吴大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2-1493,共2页
患者男性,52岁,2018年11月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耳下包块,无疼痛,质地软,活动度可,一直未引起重视,后包块缓慢增大,未予治疗。头颈部CT示: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直径约1.8 cm;右侧腮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颈部未见明... 患者男性,52岁,2018年11月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耳下包块,无疼痛,质地软,活动度可,一直未引起重视,后包块缓慢增大,未予治疗。头颈部CT示:左侧腮腺内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直径约1.8 cm;右侧腮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颈部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左侧腮腺内结节,混合瘤可能性大(图1)。专科检查:左侧耳垂下方膨隆,皮温正常,可扪及一大小2.0 cm×1.5 cm包块,质地较软,活动度尚可。2019年4月18日行左腮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实性,边界欠清。患者术后未行其他药物治疗,随访至今复查B超、CT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鳞状化生 黏液化生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