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仕明 金涛 +2 位作者 李东波 罗显华 宋锦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首先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的大骨瓣减压术式;B组实施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双侧去骨瓣的减压术式,并立刻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C组首先清除患者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或者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式以及去骨瓣减压术式.随访1个月,对比各组经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后的颅内压水平,治疗前后的Glasgow评分,以及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情况.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显著高于A组的50.00%及B组的43.75%(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颅内压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Glasgow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C组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均分别显著少于A组与B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CCBI患者实施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联合双侧或单侧的去骨瓣减压术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Glasgow评分,降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对成年大鼠室下区的再生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屈建强 贺西京 +1 位作者 杨平林 杨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9-493,497,共6页
目的①观察液压性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②分离脑损伤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分化鉴定。方法①用液压冲击法建立SD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分析和显示不同时期(1... 目的①观察液压性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②分离脑损伤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分化鉴定。方法①用液压冲击法建立SD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分析和显示不同时期(1、3、5 d,1、2、3、4、6、8周)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类型。②分离液压损伤SD大鼠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代,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神经球以及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①室下区免疫荧光染色:正常组及空白对照组在前脑侧脑室SVZ区出现神经干细胞,主要集中在外侧壁上部和上角,其他部位及三脑室的SVZ区有少量神经干细胞。脑损伤模型组脑损伤24 h后,和正常组相比,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阳性表达在3 d后逐渐达到高峰,持续1周。②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神经球贴壁后分化的细胞表现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分别呈GalC阳性、β-tublinⅢ阳性和GFAP阳性。结论①成年大鼠液压性脑损伤可诱导室下区表达Nestin和GFAP,Nestin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并且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室下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都对脑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②成年大鼠液压性脑损伤后分离的室下区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再生 室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_3R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涛 宋锦宁 +3 位作者 李宇 马旭东 郭小叶 刘晓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I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I,IP3R1)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其作用,为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25...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I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I,IP3R1)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其作用,为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25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DAI组),采用Golgi镀银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在不同时间(3~72h)的脑干组织病理变化及IP3R1的表达情况。结果 Golgi镀银染色证明大鼠DAI模型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脑干中IP3R1有弱阳性表达,实验组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DAI损伤后,大鼠脑干组织IP3R1表达3h时就开始升高,至24h高峰后开始下降,72h下降至低水平。结论IP3R1可能在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I型1 4 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 内质网(ER) 钙超载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脑积水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绍林 刘锋 +4 位作者 王占祥 刘希尧 朱宏伟 沈上杭 徐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3-518,共6页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pHGF)对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两组:pHGF干预组(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对照组),每组20只。3%高岭土混悬液侧...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pHGF)对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两组:pHGF干预组(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对照组),每组20只。3%高岭土混悬液侧脑室缓慢注射制作脑积水模型,同时采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对大鼠侧脑室分别持续缓慢灌注pHGF或0.9%氯化钠进行持续干预。术后第11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6天行MRI检查,处死动物,收集脑组织标本,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octor beta 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脑组织中表达。结果MRI示实验组形成的脑积水相对较轻,侧脑室指数(0.47625±0.14116)与对照组(0.61325±0.1169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实验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强于对照组;RT-PCR结果示pHGF能明显抑制脑组织中TGF-β1基因(t=22.359,P<0.05),而促进HGF和MMP-9基因水平表达(t=17.496,P<0.05和t=16.155,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PCR结果一致。结论pHGF可抑制脑积水的形成和进展,对脑积水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促进HGF和MMP-9表达,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和胶质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纤维化 促肝细胞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7^(kip2)和cyclin D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屈建强 杨涛 +1 位作者 周乐 张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cyclin D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7kip2、cyclin D1在55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55例胶质瘤中,p57kip2蛋白阳性率为38.2%(21/55),显著...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cyclin D1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7kip2、cyclin D1在55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55例胶质瘤中,p57kip2蛋白阳性率为38.2%(21/55),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80%,P<0.05)。p57kip2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Ⅰ-Ⅱ级)组显著高于高度恶性(Ⅲ-Ⅳ级)组(P<0.05),生存时间≥2年组显著高于<2年组(P<0.05)。脑胶质瘤中Cyclin D1蛋白阳性率为54.5%(30/55),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10%,P<0.05)。cyclin D1蛋白表达在高度恶性(Ⅲ-Ⅳ级)组显著高于低度恶性(Ⅰ-Ⅱ级)组(P<0.05),生存时间<2年组显著高于≥2年组(P<0.05)。p57kip2蛋白的表达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s=-0.277,P<0.05)。结论p57kip2蛋白和cyclin D1蛋白在脑胶质瘤中存在异常表达,p57kip2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脑胶质瘤的分化程度、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7^KIP2蛋白 CYCLIN D1蛋白 脑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