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代钢 张百忍 黎欢吉 《中国蚕业》 2009年第1期70-75,共6页
从近2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调查情况看,一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呈数量缺乏、男性化、老龄化、素质下降的趋势;二是蚕桑生产经营观念由过去的农村多种经营转变为规模产业化经营;三是在政府退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后,蚕桑技术服务体系... 从近2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调查情况看,一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呈数量缺乏、男性化、老龄化、素质下降的趋势;二是蚕桑生产经营观念由过去的农村多种经营转变为规模产业化经营;三是在政府退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后,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功能要社会化。针对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发生的变化,提出要将实施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作为应对生产基本要素变化的思路和对策,重建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开发蚕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等支撑体系;要重点解决蚕桑生产主流方向、生产规模效益、蚕病危害与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东桑西移 基本要素 劳动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蚕桑技术推广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张笙源 刘晓 《北方蚕业》 2024年第4期44-47,共4页
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壮大及多元化发展,对技术推广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非蚕桑专业人员加入到了蚕桑技术推广的队伍中来,而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时,现有的专业培训方案问题重重。本文结合安康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非蚕... 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壮大及多元化发展,对技术推广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非蚕桑专业人员加入到了蚕桑技术推广的队伍中来,而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时,现有的专业培训方案问题重重。本文结合安康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非蚕桑专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的现实需求,从优化培训方案、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及财政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安康市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市 蚕桑产业 技术推广 从业人员 专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长蛹期基础材料“8728”的选育
3
作者 彭云武 孟刚 +2 位作者 刘汉安 楚渠 凌君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3,36,共4页
利用长蛹期野桑蚕与家蚕杂交可以选育蛹期发育,本研究选用比生产上使用的家蚕品种延长10 d以上的家蚕育种。春蚕期利用YSCAK8野桑蚕×872A(YSCAK8野桑蚕当年春季结的茧,该雌蛾的蛹期20 d)进行杂交,当年秋季饲养杂交一代,结茧化蛾后... 利用长蛹期野桑蚕与家蚕杂交可以选育蛹期发育,本研究选用比生产上使用的家蚕品种延长10 d以上的家蚕育种。春蚕期利用YSCAK8野桑蚕×872A(YSCAK8野桑蚕当年春季结的茧,该雌蛾的蛹期20 d)进行杂交,当年秋季饲养杂交一代,结茧化蛾后回交YSCAK8野桑蚕(YSCAK8野桑蚕蛾为同年春季结的茧,该蛾的蛹期122 d)雄蛾。从回交一代开始,选蛹期长的材料自交留种,经过9代的连续定向培育和选择,使控制杂交材料蛹期的基因得到充分的累加,选育成长蛹期基础材料8728,其蛹在18 d以内没有羽化,蛹期长达19~25 d占羽化数的1.77%,蛹期长达26~30 d占羽化数的3.89%,蛹期长达31~50 d占羽化数的39.75%,蛹期长达51~70 d占羽化数的31.27%,蛹期长达71~90 d占羽化数的18.38%,蛹期长达91~110 d占羽化数的4.06%;蛹期长达111~116 d占羽化数的0.88%;其全茧量1.2433 g,茧层量0.2041 g,茧层率16.416%,死笼率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长蛹期 定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代钢 钟生海 吴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755-3756,共2页
从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应用趋势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蚕桑产业的需求、研究、应用和实施,提出在蚕桑产业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蚕业信息化研究工作,促进蚕桑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 蚕业 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判定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代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548-16550,共3页
首先,介绍了判定中国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原始物准、核心指标和主要方式。其次,分析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判定的原始物准出现多样化;生产体系趋向多元化;农村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力上升。再次,探讨了蚕桑产业发展成败判定指... 首先,介绍了判定中国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原始物准、核心指标和主要方式。其次,分析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判定的原始物准出现多样化;生产体系趋向多元化;农村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力上升。再次,探讨了蚕桑产业发展成败判定指标体系的新特征:①主要指标体系的变构特征。农村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是判定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主要依据。②生产技术体系的指标特征。生产技术体系与新技术研发方向随生产体系的变革而发生相应变化。③质量管理体系的指标特征。每一生产阶段都有其自身的质量标准,进而共同构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④产业运行调控体系的指标特征。量能发种是运行调控最基本的要求;推广使用优良蔟具是运行调控的重要环节。⑤市场利益体系的指标特征。建立具有稳定收益的主导市场、发展特色产品生产,从而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发展决策 指标体系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两种野生桑的营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楚渠 彭云武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对在陕西省安康市境内收集的几种野生桑的叶质营养成分进行了化学分析,为野生桑的评鉴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生桑树 营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的石泉蚕桑产业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欢吉 王代钢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07-108,共2页
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对陕西省石泉县蚕桑产业的竞争劣势、优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提出完善管理体制、延长产业链、加快品牌建设等措施提升石泉蚕桑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SWOT 石泉 蚕桑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售农药对家蚕急性中毒试验
8
作者 彭云武 楚渠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0-61,76,共3页
采购市场销售的农药,采用食下毒叶法饲养家蚕进行中毒试验,系统观察了药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鱼藤酮、敌百虫、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毒死蜱、敌敌畏、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吡虫.毒死蜱、百草枯、霜脲.锰锌... 采购市场销售的农药,采用食下毒叶法饲养家蚕进行中毒试验,系统观察了药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鱼藤酮、敌百虫、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毒死蜱、敌敌畏、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吡虫.毒死蜱、百草枯、霜脲.锰锌、百菌清等13种农药家蚕食下毒叶后有典型中毒症状,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芐.乙、草甘膦铵盐、烟嘧磺隆.二甲四氯钠、苏云金杆菌对家蚕的风险性较低;家蚕急性中毒主要特征有吐液、头胸摆动、身体扭曲呈"C"或"s"形、静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 急性中毒 中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桑树褐斑病致病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嘉俊 凌君 +1 位作者 楚渠 彭云武 《北方蚕业》 2022年第1期6-9,27,共5页
褐斑病是桑园夏秋季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桑叶品质与产量。为明确安康市桑树褐斑病的致病菌,对采自安康市恒口镇桑园内桑树褐斑病病样进行致病菌分离、纯化、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安康地区引起桑树褐斑病的致病菌为藤仓镰刀菌(Fus... 褐斑病是桑园夏秋季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桑叶品质与产量。为明确安康市桑树褐斑病的致病菌,对采自安康市恒口镇桑园内桑树褐斑病病样进行致病菌分离、纯化、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安康地区引起桑树褐斑病的致病菌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褐斑病 藤仓镰刀菌 安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安康野桑蚕线粒体COI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10
作者 李静 楚渠 +4 位作者 王瑞娴 彭云武 梁嘉俊 凌君 孟刚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60-64,共5页
对1份安康野桑蚕线粒体进行了克隆分析,获得了一段长度为1 873 bp的线粒体序列,包含COI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序列比对表明其与石泉的2份野桑蚕存在48处碱基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其与岚皋县、山东青州共同聚类,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近.对6份安康野... 对1份安康野桑蚕线粒体进行了克隆分析,获得了一段长度为1 873 bp的线粒体序列,包含COI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序列比对表明其与石泉的2份野桑蚕存在48处碱基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其与岚皋县、山东青州共同聚类,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近.对6份安康野桑蚕在内的19份不同地域来源的野桑蚕及31份家蚕线粒体COI序列进行了单位点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中国野桑蚕在67个位点上存在多样性,平均核苷酸差异为25.596,2份日本野桑蚕之间的多态性位点为10个,平均核苷酸差异为10.000;6份安康野桑蚕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石泉县2份野桑蚕与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地野桑蚕聚为一大类群,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远,其二是包括本次研究在内的4份安康野桑蚕及山东青州野桑蚕与家蚕聚为一大类群,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近,显示出安康野桑蚕复杂多样的遗传特性.研究为深入分析安康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发掘安康野桑蚕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线粒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地区11个果桑品种的栽培性状测定
11
作者 凤江华 楚渠 +4 位作者 姚花娟 叶从伟 刘强 凌君 张轶钧 《北方蚕业》 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了丰富安康地区的果桑栽培品种,对11个果桑引进品种从物候期、果实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栽培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大十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其次是红果2号、8632、果选2号,其丰产性能好,可作为选栽品种;白色果品种... 为了丰富安康地区的果桑栽培品种,对11个果桑引进品种从物候期、果实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栽培性状测定。结果表明:大十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其次是红果2号、8632、果选2号,其丰产性能好,可作为选栽品种;白色果品种奶油蜜桑果糖度高、口感好,成熟期与大十相近,可与大十品种搭配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果桑 性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丝1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必利 楚渠 彭云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31-4033,共3页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金丝1号属于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已接近对照品种871×872,强健性和产值高于对照品种871×872。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金丝1号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彩色茧家蚕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拓宽家蚕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天然彩色茧 品种培育 金丝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金丝一号”在农村的饲养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云武 胡必利 +2 位作者 楚渠 包立军 卢从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015-10016,共2页
[目的]了解家蚕新品种"金丝一号"的农村饲养状况。[方法]以"金丝一号"为供试家蚕品种,"871×872"为对照,调查龄期经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等各项指标,比较试验品种生产性状的优劣。[结果]"... [目的]了解家蚕新品种"金丝一号"的农村饲养状况。[方法]以"金丝一号"为供试家蚕品种,"871×872"为对照,调查龄期经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等各项指标,比较试验品种生产性状的优劣。[结果]"金丝一号"的饲育方法与常规家蚕品种一致,其平均全茧量达到1.840 g,平均茧层量0.376 g,平均茧层率20.45%,张种平均产茧量35.79 kg,其茧质成绩较理想,已接近实用家蚕品种实际生产的产量水平。其张种平均产值达到1 002.12元,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品种。"金丝一号"茧丝颜色为金黄色,不再需要进行人工染色,降低了加工成本。[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掌握"金丝一号"的生产性状和表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金丝一号” 饲养 生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1家蚕胆固醇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谷留杰 高贵田 +3 位作者 段爱莉 孙翔宇 赵金梅 张义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0-353,35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71家蚕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虫态胆固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雌蚕胆固醇含量在五龄幼虫期的第6d最低(37.188mg/100g),第8d最高(117.170mg/100g),雄蚕胆固醇含量在五龄幼虫期的第8d最低(30.077mg/100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71家蚕不同发育阶段、不同虫态胆固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雌蚕胆固醇含量在五龄幼虫期的第6d最低(37.188mg/100g),第8d最高(117.170mg/100g),雄蚕胆固醇含量在五龄幼虫期的第8d最低(30.077mg/100g),成蛾后第1d最高(91.698mg/100g);雌蚕胆固醇的含量在幼虫期、成虫期均高于雄蚕;蚕卵、幼虫、蛹、成虫胆固醇含量分别为:132.583、55.105、80.428、100.376mg/100g,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虫态胆固醇含量差异显著。871家蚕不同虫态中胆固醇含量均较低,胆固醇含量排序:蚕卵>成虫>蛹期>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虫态 胆固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吐平板丝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云武 黎欢吉 +1 位作者 楚渠 胡必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7-1237,共1页
介绍平板丝的制作工艺,其中包括蚕品种、材料的选择,模板准备,工艺流程,环境控制等。
关键词 模板 平板丝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方式对黄茧蚕丝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立军 彭云武 +1 位作者 殷创 孙敏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4-16,30,共4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天然黄茧家蚕品种"金丝一号"茧丝在盐水解、碱水解、酶水解3种不同提取条件下所获蛋白多肽的抗氧化功能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盐水解法时,在40%CaCl_2溶液、100℃、料液比为1∶20(g/mL)的提取... 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天然黄茧家蚕品种"金丝一号"茧丝在盐水解、碱水解、酶水解3种不同提取条件下所获蛋白多肽的抗氧化功能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盐水解法时,在40%CaCl_2溶液、100℃、料液比为1∶20(g/mL)的提取条件下,蚕丝蛋白多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平均为43.15%;碱水解法时,在4 mol/L NaOH溶液、100℃的条件下提取1 h,DPPH自由基清除率平均为45.62%。酶水解法时,加入1 000 U/g碱性蛋白酶,55℃处理4 h,蚕丝蛋白多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平均为62.26%。天然黄茧蚕丝蛋白酶法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盐水解法和碱水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黄茧 多肽 酶解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蚕丝业核心矛盾分析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代钢 邱茂慈 吴飞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4,共4页
针对中国蚕丝业的蚕茧价格形成机制、环节垄断竞争经营、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等核心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从环节主体地位差异,蚕茧物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意识等方面分析其根源,提出了转变蚕丝业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蚕丝业 发展方式 产业链 核心矛盾 垄断竞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泡条件对桑叶茶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溶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金宏 陈正余 +1 位作者 梁嘉俊 孔卫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32-136,共5页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桑叶茶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总黄酮和硒含量,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冲泡条件下各成分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桑叶茶的黄酮、1-DNJ和硒含量分别为8. 9120、...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桑叶茶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总黄酮和硒含量,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冲泡条件下各成分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桑叶茶的黄酮、1-DNJ和硒含量分别为8. 9120、3. 5516 mg/g、0. 2166 mg/kg。三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溶出均与冲泡温度呈正相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冲泡时间的延长,黄酮的溶出呈线性增长,1-DNJ和硒的溶出与时间为对数相关,12 min的溶出率分别为84. 49%、9. 36%和32.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茶 1-脱氧野尻霉素 总黄酮 冲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小构树的双生病毒及其缺陷DNA形式的检测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卫青 杨金宏 +2 位作者 凌君 楚渠 孟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136,共6页
为明确侵染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并引起叶片黄化卷曲症状的病毒种类及其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基因组,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对病毒基因组及其缺陷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 为明确侵染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并引起叶片黄化卷曲症状的病毒种类及其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基因组,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对病毒基因组及其缺陷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和无参组装,获得引起小构树叶片黄化卷曲的双生病毒,命名为小构树卷叶病毒2(Kozo leaf curl virus 2,KozoLCV-2)。进一步克隆测序获得的KozoLCV-2基因组全长为3756~3758 bp,其与构树卷叶病毒(Paper mulberry leaf curl virus 2,PMLCV-2)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结构和较高的序列一致性;病毒正义链编码4个ORF(V1、V2、V3和V4),互补链编码2个(C1和C1:C2),互补链存在选择性剪接。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10种KozoLCV-2的缺陷DNA(defective DNA,D-DNA)形式,其中9种完全或部分缺失复制酶区域,4种形式的D-DNAs与来自PMLCV-2-TL RepA第二外显子末端的序列发生了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构树 转录组 小构树卷叶病毒2 分子特征 缺陷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的育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云武 楚渠 胡必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58-59,79,共3页
运用中系限性品种871与白河野桑蚕杂交、回交育种和黄色茧色定向选育方法,育成了黄色茧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其实验室成绩达到了全茧量1.6842g,茧层量0.3548g,茧层率21.07%,丝长1107m,净度96分。
关键词 家蚕 彩色茧 限性品种培育 黄茧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