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下游水资源多目标利益对古贤水库运行的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文婷 王义民 +1 位作者 畅建霞 王学斌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量化未来古贤水库参与黄河中下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运行对供水、发电、调水调沙、生态多目标关键利益及非关键利益的影响,设置2030水平年有古贤水库及无古贤水库两种情景,基于梯级水库群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理论构建黄河中下游梯级水库群... 为量化未来古贤水库参与黄河中下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运行对供水、发电、调水调沙、生态多目标关键利益及非关键利益的影响,设置2030水平年有古贤水库及无古贤水库两种情景,基于梯级水库群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理论构建黄河中下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分析了径流减少及未来综合需水增加的背景下,黄河中下游多目标利益对古贤水库参与联合运行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与无古贤水库情景相比,有古贤水库情景下水库群调度系统总协同度略微增加,供水与发电子系统有序度有所增加,农业关键期、非关键期多年平均缺水量减少,水库群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除调沙频率略微下降外,有古贤水库情景下输沙、生态目标关键利益及非关键利益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群 协同优化调度 多目标利益 粒子群算法 黄河流域 古贤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岚皋县新喜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6期42-45,共4页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有力的催化剂。该文选取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民主镇新喜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研究的着眼点,即以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有力的催化剂。该文选取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民主镇新喜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研究的着眼点,即以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次,找准研究着力点,即以旅游策划定位布局、项目设置、配套保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最后,提出研究发力的着手点,提出以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喜村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SWOT分析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江西省水资源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安彬 肖薇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4-78,82,共6页
根据江西省年鉴数据,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出1999~2012年的水足迹,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综合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益。结果表明:1999~2012年,江西省社会总水足迹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及人均水足迹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 根据江西省年鉴数据,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出1999~2012年的水足迹,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综合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益。结果表明:1999~2012年,江西省社会总水足迹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及人均水足迹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占到水足迹总量的93%以上;2012年江西省粮食产量、虚拟水总量、人均虚拟水、单位面积虚拟水都呈现以鄱阳湖湖区平原及赣江中下游高值区,省界四周及赣州低值连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承载力、压力指数年际变化较大,水资源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由485.43 m3/万元下降到97.06 m3/万元,平均下降速度达到27.91%,利用效益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理论 江西省 时空特征 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土壤污染防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4
作者 王亚萍 王秋利 +2 位作者 金文婷 张淑兰 郭全忠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10-213,共4页
以专业核心课程土壤污染防治为例,针对该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思政实施局限性问题,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 以专业核心课程土壤污染防治为例,针对该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思政实施局限性问题,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以实现浸润式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创新进取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效果显著提升,为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借鉴,也为培育学生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土壤污染防治课程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淑兰 张海军 +2 位作者 张盉儆 安彬 黄志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对水资源账户及其开发利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利用陕西省2000~2017年的水资源、经济和人口等数据,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陕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对水资源账户及其开发利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利用陕西省2000~2017年的水资源、经济和人口等数据,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陕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17年间,陕西省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缓慢上升趋势,以人均耕地用水生态足迹为主,且近些年有降低的趋势;而工业、生活、林牧渔业和城镇公共与生态环境的人均用水生态足迹均成稳定的增加趋势。(2)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陕南地区一直处于水资源生态盈余状态,而陕北和关中地区均处于水资源生态亏缺状态;近10 a来,各区域的水资源利用均达到了较高效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大小依次为陕南>关中>陕北;关中和陕北的水资源负载指数远超过10.0,陕南仅为1.6,陕南具有较大的水资源开发潜力,而关中和陕北需要调用外来水资源才可以维持可持续发展。(3)降水是陕西省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应充分认识各区域水资源分布的现状,改善经济结构,利用现代化技术,持续高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这样才能有利于陕西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利用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康 王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4,共10页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初期,探究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交通与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借助耦合度评价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贵州省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水平及其影响因...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初期,探究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交通与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借助耦合度评价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贵州省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县域交通通达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区域差异明显;交通通达度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分散的点状格局以及沿高速路网分布的特征。县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整体偏弱,区域差异与首位度明显。2)贵州省交通与旅游经济复合系统整体处于拮抗阶段,乌当区、白云区、剑河县、平坝区、云岩区和碧江区6县区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黔北和黔西南角、黔东南角。交通通达度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水平的区域差异受产业结构、市场开放程度、旅游资源禀赋与交通运载能力等因素及其空间作用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通达度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耦合度 影响因素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旅游减贫效率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康 储玖琳 +2 位作者 王坤 刘智兴 史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5-145,共11页
旅游减贫效率是综合衡量区域旅游减贫效果的重要手段,探究民族地区旅游减贫效率格局演化规律,对其旅游提质增效具有指导意义.以贵州省88个县为例,借助Bootstrap-DEA、GIS空间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实证探究其旅游减贫效率格局演化及... 旅游减贫效率是综合衡量区域旅游减贫效果的重要手段,探究民族地区旅游减贫效率格局演化规律,对其旅游提质增效具有指导意义.以贵州省88个县为例,借助Bootstrap-DEA、GIS空间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实证探究其旅游减贫效率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研究区总效率与规模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纯技术效率却保持不变,总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不断增强;三者内部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②总效率的空间格局总体保持稳定,处于低效区的县域占比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空间格局波动较大;总效率高值集聚区从西南、东北两方位向以贵阳为中心的区域逐渐蔓延扩大;纯技术效率高值集聚中心整体表现出向贵州省中北部移动的态势;规模效率一直保持“中部低,两侧高”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旅游资源禀赋、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强度的差异导致区域旅游减贫效率格局呈现不同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效率 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薇薇 任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49-154,共6页
基于陕南3市2010~2018年统计数据,从旅游经济子系统、旅游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发展支持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研究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从时序特征... 基于陕南3市2010~2018年统计数据,从旅游经济子系统、旅游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发展支持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研究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从时序特征演变来看,陕南3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稳步上升,特别是2016年以来,3市的发展指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2)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汉中市可持续发展水平2018年达到0.85,步入旅游可持续发展阶段,安康市(0.75)和商洛市(0.81)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3)陕南3市未来旅游发展要以合作共建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为目标,从共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景区质量角度来提升区域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可持续发展评价 熵权法 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建东 王丽 +3 位作者 雒昆利 张湜溪 陈柯旭 刘利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7-855,共9页
为了查明安康市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特征和来源,为安康富硒土壤安全、合理开发和规划打下基础,采集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样品,测定了硒含量,分析了岩石、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在0.00007~36.6... 为了查明安康市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特征和来源,为安康富硒土壤安全、合理开发和规划打下基础,采集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样品,测定了硒含量,分析了岩石、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在0.00007~36.69 mg/kg,均值0.84 mg/kg,变幅大,呈现两条NW—SE向高硒区,高硒土壤面积占73.09%,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面积占0.91%;岩石硒含量范围0.005~68.75 mg/kg,均值5.83 mg/kg,变幅大,处于深水沉积环境下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和两期大规模海侵阶段的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岩石硒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岩组,板岩、硅质岩、白云岩、正长斑岩硒含量较高,尤其黄铁矿和石煤硒含量更高;岩石、土壤硒含量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于紫阳县双安镇、汉王镇、焕古镇、洞河镇、蒿坪镇、瓦庙镇、麻柳镇、毛坝镇、高滩镇、界岭镇,岚皋县佐龙镇、城关镇,镇坪县城关镇。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岩石,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含硒量高的碳质板岩,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含硒量高的黄铁矿、含碳板岩、碳质板岩、硅质板岩、含碳硅质岩、硅质岩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硒量高的石煤、含碳板岩、含碳硅质板岩是硒过剩土壤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过剩 土壤 分布特征 来源 安康南部 大巴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西省安康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治国 郭俊理 李平录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3-57,86,共6页
在对陕西省安康市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年降雨量、坡度、海拔高程、灾害点密度、土壤类型、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对安康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 在对陕西省安康市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年降雨量、坡度、海拔高程、灾害点密度、土壤类型、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的信息量分析模型对安康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面积6 135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6.52%;中易发区面积8 096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5.01%;低易发区面积6 48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8.05%;不易发区面积2 411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分区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县土壤硒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飞 高思佳 +2 位作者 王丽 张建东 雒昆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g/kg之间,均值0.53 mg/kg,变异系数1.64,变化幅度大,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低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土壤硒含量均值,足硒和富硒土壤样本占51.32%。②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主要以足硒和富硒为主,面积占88.07%,硒缺乏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边缘,占11.91%,硒中毒土壤面积很小0.32 km^(2),占0.02%,成斑块状分布于后柳镇北部。③石泉县每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2μg,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成年人每日对硒的平均需要量(50μg)和推荐摄入量(60μg),低于最高摄入量(400μg),摄入硒来源主要为饮用水和粮食,分别占48.39%、32.26%,水果、肉蛋摄入量较少。土壤中丰富的硒来源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硒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泉县 土壤硒含量 分布特征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回归和GM(1,1)模型的安康市耕地面积变化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东 王丽 +1 位作者 王恒 雒昆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80-84,共5页
对陕西省安康市2010—2020年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耕地面积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耕地面积在2010—2020年逐年减少,共减少15773 hm^(2)。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安康市耕... 对陕西省安康市2010—2020年耕地面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耕地面积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耕地面积在2010—2020年逐年减少,共减少15773 hm^(2)。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安康市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常住人口、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财政收入];GM(1,1)模型预测安康市的耕地面积于2024年将减少至355269.4 hm^(2)。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不断扩展、常住人口增加的背景下,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主成分回归分析 GM(1 1)模型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2017年安康市极端气候事件时序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薇薇 安彬 贾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2-221,共10页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研究其极端气候特征变化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基于安康市1955—2017年逐日气象实测数据,利用RClimDex软件计算了11个极端气温指数和8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拟合、Mann-Kend...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研究其极端气候特征变化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基于安康市1955—2017年逐日气象实测数据,利用RClimDex软件计算了11个极端气温指数和8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法分析了安康市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 1955—2017年安康市极端暖事件呈显著增加趋势,冷事件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日日数、暖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均分别以0.295℃/10 a, 1.754 d/10 a, 1.355 d/10 a, 0.32 d/10 a, 1.118 d/10 a和4.64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p<0.05);霜冻日数、冷日日数和冷夜日数分别以-3.197 d/10 a,-0.961 d/10 a和-1.885 d/10 a的趋势显著减少(p<0.05);(2)1955—2017年安康市极端降水呈增长趋势,其中1日最大降水量、中雨日数、强降水量、年降水量和连续干旱日分别以0.885mm/10 a, 0.079 d/10 a, 11.617 mm/10 a, 11.05 mm/10 a和1.495 d/10 a的速率上升,而大雨日数以0.438 d/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p<0.05);5日最大降水量、连续湿润日数以-1.476 mm/10 a和-0.001 d/10 a的速率下降;(3)安康市各极端气温指数和极端降水指数突变年不一,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至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总体来看,近63年安康市气候整体向暖干化趋势发展,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增温最为显著。极端气候的变化会使得该区旱涝灾害、高温灾害、农业病虫害增加,未来相关部门应该提前部署减灾防灾工作,以最大程度降低灾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线性趋势 突变检验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记忆对红色旅游动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康晓媛 白凯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91,共14页
记忆是动机产生的内在源泉,但鲜有文献揭示红色记忆对红色旅游动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此,文章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法,采取两个连续的研究设计,探索了红色记忆与红色旅游动机的潜在关联。具体而言,研究一探讨并验证了红色... 记忆是动机产生的内在源泉,但鲜有文献揭示红色记忆对红色旅游动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此,文章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法,采取两个连续的研究设计,探索了红色记忆与红色旅游动机的潜在关联。具体而言,研究一探讨并验证了红色记忆的结构维度与理论模型,研究二明晰了红色记忆对红色旅游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具体研究发现为:(1)红色记忆具身建构高阶模型由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践记忆3个主范畴,以及自我关联符号记忆、社会象征符号记忆、归属认同情感记忆、怀旧反思情感记忆、习惯记忆和模仿记忆6个副范畴组成;(2)红色记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验证了质性研究所提出的红色记忆理论模型;(3)红色记忆显著影响红色旅游动机的产生,其子维度对不同红色旅游动机存在差异化影响。该研究明晰了红色记忆的动机功能与作用机制,为红色记忆实践和红色旅游营销提供了科学管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集体记忆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风格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的影响——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乐乐 陈志钢 范玉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5-996,共12页
生活美学时代,旅游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生活风格是一种整体偏好,塑造个体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旅游活动呈现强烈的情感消费特征。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以情绪评价... 生活美学时代,旅游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生活风格是一种整体偏好,塑造个体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旅游活动呈现强烈的情感消费特征。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以情绪评价理论为基础,选择西安大唐芙蓉园为案例地,探讨生活风格通过情感中介变量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生活风格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旅游仪式感和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下,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产生重要间接影响。2)生活风格对游客的旅游仪式感、真实性感知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仪式感、自我认同感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真实性感知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未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风格 旅游仪式感 真实性感知 自我认同感 旅游照片分享行为 大唐芙蓉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安康瀛湖湿地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晓松 郭全忠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5-1102,共8页
湿地鸟类不仅是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根据陕西安康瀛湖湿地保护区湿地生境状况,将研究区划分为河流湿地、水库湿地、沼泽和草甸湿地3种类型,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瀛湖湿地... 湿地鸟类不仅是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根据陕西安康瀛湖湿地保护区湿地生境状况,将研究区划分为河流湿地、水库湿地、沼泽和草甸湿地3种类型,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瀛湖湿地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湿地水鸟68种,隶属8目17科,其中,旅鸟25种,冬候鸟20种,夏候鸟13种,留鸟9种,迷鸟1种;国家一级保护水鸟2种,国家二级保护水鸟5种,省级重点保护水鸟12种,“三有”水鸟43种;广性分布水鸟11种,中性分布水鸟23种,狭性分布水鸟34种;极优势种3种,优势种10种,常见种49种,稀有种6种。不同湿地生境中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由高到低为河流湿地、水库湿地、沼泽和草甸湿地;3种湿地生境水鸟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很低,其水鸟群落物种结构差异明显。冬季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其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研究结果对瀛湖湿地保护区水鸟多样性和湿地生境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群落特征 多样性指数 瀛湖湿地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科普旅游评价体系中要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宏洁 赵临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174-178,共5页
运用IPA分析法对6个旅游景区的20项科普旅游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员素质、落地项目与宣传推广是目前科普旅游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针对四大象限中的要素分布,提出重点建设项目、适时更新项目、未来拓展项目... 运用IPA分析法对6个旅游景区的20项科普旅游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员素质、落地项目与宣传推广是目前科普旅游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针对四大象限中的要素分布,提出重点建设项目、适时更新项目、未来拓展项目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旅游 IPA分析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科普旅游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宏洁 赵临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的方式达到公众理解科学的目的,将旅游作为传播载体,进而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测量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萃取科普旅游建设的4大因子,构建包含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的方式达到公众理解科学的目的,将旅游作为传播载体,进而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测量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萃取科普旅游建设的4大因子,构建包含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平台及科普人员在内的科普旅游评价体系。最后,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从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人员、科普平台4个方面提出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旅游 因子分析 公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植烟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全忠 党军政 +2 位作者 赵鹏 耿伟 龚晓松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9-13,31,共6页
为摸清植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解决当前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问题,采集安康市9个县(区)植烟地土壤样品360个,测定其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安康市植烟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 为摸清植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解决当前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问题,采集安康市9个县(区)植烟地土壤样品360个,测定其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安康市植烟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05.8 mg·kg^-1、46.5mg·kg^-1、155.8mg·kg^-1和17.17g·kg^-1,超60%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偏低,63.2%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总体表现为氮、钾和有机质含量偏低,磷丰富的特征,各县(区)间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区域特征差异性明显。有近80%土壤pH处于5.5~6.5最适宜优质烟草生长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说明安康植烟区大部分区域土壤适宜种植优质烤烟。各县(区)间植烟地土壤养分状况有较大的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平衡施肥技术方案,以改善植烟土壤的养分均衡供应能力,调节pH适宜性差区域土壤酸碱度,促进烟叶质量的改善和当地烤烟生产的稳定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地 土壤养分 PH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安康段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蒙小俊 张建东 +1 位作者 王秋利 朱妮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35-42,49,共9页
分析汉江流域安康段面源污染的COD、TN、TP负荷量、负荷强度及其空间分布,评估区域污染风险,并识别区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对各县市区的污染类型进行划分,以期为汉江流域安康段合理制定面源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 分析汉江流域安康段面源污染的COD、TN、TP负荷量、负荷强度及其空间分布,评估区域污染风险,并识别区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对各县市区的污染类型进行划分,以期为汉江流域安康段合理制定面源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20年汉江流域安康段面源污染的COD、TN、TP负荷量分别为65 162.49 t、24 225.20 t和1 531.17 t,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6.38%、71.14%和22.48%,TN是首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按等标污染负荷比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耕地(54.70%)、畜禽养殖(28.83%)、农村生活(15.59%),首要污染源为耕地;各县市区面源污染COD、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等标污染负荷比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主要污染区域为汉滨区和旬阳市;各县市区被划分成土地利用污染主导型、畜禽养殖和土地利用污染主导型、土地利用和畜禽养殖污染主导型、混合污染型4种污染类型。因此,提出安康市可根据污染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汉滨区和旬阳市耕地引起的面源TN污染应得到首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安康 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 污染风险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