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尔·斯坦尼兹可变建筑设计模型及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青 张欢欢 吴奇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35-138,146,共5页
为提高生态规划体系下建筑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文中采用卡尔·斯坦尼兹多解设计框架,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节、要素以及设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筑设计系统层次划分,对设计过程进行层次化建模,提出了基于卡尔·斯坦尼兹多... 为提高生态规划体系下建筑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文中采用卡尔·斯坦尼兹多解设计框架,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节、要素以及设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筑设计系统层次划分,对设计过程进行层次化建模,提出了基于卡尔·斯坦尼兹多解框架理论的可变建筑设计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设计师想法和客户意图的有效协调,减少了设计师和客户的交流障碍,提高了建筑设计效率,使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差错减少,且设计时效增强;该模型常用于测试设计结果对不确定性参数的敏感性,为生态规划体系下建筑设计方法的演进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设计模型 生态规划 设计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复杂情况下屋面渗漏修复施工方案
2
作者 宣晴 曹青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1期96-98,共3页
一些复杂屋面情况,如非上人设定造成不方便通行运输、有外挑结构使得脚手架搭设难度大、女儿墙的存在使得整体高度较高、外墙有干挂花岗岩等装饰材料不能固定链接件,造成渗漏施工修复起来很有难度。通过研究提出一套有效的施工修复方案... 一些复杂屋面情况,如非上人设定造成不方便通行运输、有外挑结构使得脚手架搭设难度大、女儿墙的存在使得整体高度较高、外墙有干挂花岗岩等装饰材料不能固定链接件,造成渗漏施工修复起来很有难度。通过研究提出一套有效的施工修复方案,并通过实施效果评估验证其可行性,阐述了修复方案的设计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对解决屋面渗漏一些困难复杂施工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渗漏 修复施工 方案处理 工艺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利用阻尼器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得到了广泛关注。建立了某实际4层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模型,然后设置黏滞阻尼器(VFD),利用时程分析法对有、无控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得出该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最后利用云图法,选取数条... 近年来利用阻尼器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得到了广泛关注。建立了某实际4层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模型,然后设置黏滞阻尼器(VFD),利用时程分析法对有、无控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得出该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最后利用云图法,选取数条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对有、无控结构进行概率地震分析,通过对比概率需求模型、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分析黏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该结构设置若干VFD,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显著地减小,结构整体减震效果明显;有控结构的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相较无控结构趋于平缓,表明VFD对该结构的耗能减震加固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云图法 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空间错位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方晓红 李久林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7-43,70,共8页
研究以国家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核密度、空间错位指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我国文化遗产分布的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部呈现集聚分布态势,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聚在浙闽... 研究以国家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核密度、空间错位指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我国文化遗产分布的空间错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部呈现集聚分布态势,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聚在浙闽皖、黔湘桂渝、晋冀豫的省域边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在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2)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错位特征,胡焕庸线以东区域“非遗”密度相对高于物质遗产密度,其中,以北京、上海的情况最为显著。3)文化遗产分布空间错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因素在宏观尺度上发挥作用,社会环境因素在局部发挥异质性作用。整体来看,社会环境因素作用强度显著大于自然环境因素,其中,人口密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为推动我国文化遗产的协同性、整体性与原真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空间错位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