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家道德中心主义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话语的同构性
1
作者 章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儒家道德中心主义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话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同构性。首先,儒家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同马克思早期国家和市民社会之分具有同构性,他们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表达了对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肯定。其次,马克思在其科学的... 儒家道德中心主义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话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同构性。首先,儒家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同马克思早期国家和市民社会之分具有同构性,他们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表达了对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肯定。其次,马克思在其科学的唯物史观话语中,摆脱了“类本质”这样抽象的术语,从现实的人的需求出发,通过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之间的矛盾来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同样,明清之际的儒家也突破了理学严格的天理人欲之分,承认人的私欲和私利,转而讨论公欲与私欲、公利与私利之间的关系。最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在私有制的胎胞里孕育了公有制发端的趋势。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的发展,王夫之提出“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历史发展观,表明明清之际的儒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类社会辩证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中心主义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同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不平等与经济危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
作者 夏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工业革命以来,有两个现象引人注目,一是世界国别之间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国内经济不平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世界经济波动频繁,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此起彼伏。经济不平等是否是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马克思... 工业革命以来,有两个现象引人注目,一是世界国别之间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国内经济不平等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世界经济波动频繁,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此起彼伏。经济不平等是否是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马克思对于经济危机有着系统的论述,其中不平等和经济危机的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程度 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波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金融危机 经济不平等 政治经济学视角 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何以可能
3
作者 彭金林 彭凤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55,共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其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可能性包括理论可能性、历史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从理论上看,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建构,是因为话语及话语体系本身具有建构性。从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其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可能性包括理论可能性、历史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从理论上看,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建构,是因为话语及话语体系本身具有建构性。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建构,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爱国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确实经历了一个客观的建构过程。从新时代的现实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核心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制度化的传播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建构 理论可能性 历史可能性 现实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实话》对中央苏区青年的引领与动员
4
作者 曾梦晴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0,共4页
《青年实话》是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团中央机关报,对青年起引领与教育作用。其在出版内容上聚焦于宣传革命政论、报道时事新闻、传播科普知识以引领青年政治观念、动员青年革命实践、激励青年提升素质;在编辑风格上以系列报道方式、... 《青年实话》是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团中央机关报,对青年起引领与教育作用。其在出版内容上聚焦于宣传革命政论、报道时事新闻、传播科普知识以引领青年政治观念、动员青年革命实践、激励青年提升素质;在编辑风格上以系列报道方式、多元化内容载体和编读双向互动来契合青年需求;在发行策略上构建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发行网络来强化动员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实话》 中央苏区 动员青年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抗疫精神涵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方瑞 闵永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中华文化的延续演进与时代的发展进步同向同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迸发出磅礴的文化感召力。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抗疫精神涵养时代青年,加强大... 中华文化的延续演进与时代的发展进步同向同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迸发出磅礴的文化感召力。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抗疫精神涵养时代青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现了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新时代应当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提升其对于文化自信的认同感、获得感和责任感,并以伟大抗疫精神涵育其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精神 伟大斗争 大学生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三维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宝鑫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思政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可创设逼真场景,具有人机互动体验功能,为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打开了新视野。从教学课堂定“向”与“调”,IVR对课堂进行“嵌”与“渲”,最终回归现实进行“检”与“... 思政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沉浸式虚拟现实(IVR)可创设逼真场景,具有人机互动体验功能,为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打开了新视野。从教学课堂定“向”与“调”,IVR对课堂进行“嵌”与“渲”,最终回归现实进行“检”与“践”,三个维度构建“课堂+虚拟现实+实践”的思政课育人模式。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保证该模式效能恒稳,就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点,在驱动主体、创设内容、机制保障三个方面着力,打造技术有效支撑、组织高度协同、机制灵活运转的沉浸式思政教学“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虚拟现实 教学方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的逻辑必然、核心意涵及进路展望
7
作者 严仍昱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是话语主客体高度耦合的广泛认同,是话语与叙事逻辑互洽的历史必然,是话语创新的理论自觉,是话语力量背后“硬实力”日益增强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意味着人民作为现代化话语主体的坚定回归以及话语范...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是话语主客体高度耦合的广泛认同,是话语与叙事逻辑互洽的历史必然,是话语创新的理论自觉,是话语力量背后“硬实力”日益增强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意味着人民作为现代化话语主体的坚定回归以及话语范式的历史超越、话语认同的实践理性高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进一步崛起,应坚持“两个结合”,坚定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的必由之路;坚持“人民至上”,强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的价值引领;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崛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崛起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吸引力在对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瑞丰 陈志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0-92,共3页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金课",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课程的吸引力.研究新媒体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强吸引力在于以下两点:第一,新媒体是内含心理体验的符号,新媒体的传播是特定心理体验的传播和共鸣;第二,新...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金课",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课程的吸引力.研究新媒体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强吸引力在于以下两点:第一,新媒体是内含心理体验的符号,新媒体的传播是特定心理体验的传播和共鸣;第二,新媒体作为特定的传播方式,本身就能愉悦大学生并引起其共鸣.将这两点运用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且具有可复制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新媒体 大学生 感受 对分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生生”哲学的特质及其演进脉络 被引量:2
9
作者 章林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9,共9页
"生生"哲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内在维度,在现实层面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关怀。历代儒家在同当时社会流行的各种思想交流、对峙的过程中,都会提及"生生"之思,从而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之思的内涵... "生生"哲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内在维度,在现实层面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关怀。历代儒家在同当时社会流行的各种思想交流、对峙的过程中,都会提及"生生"之思,从而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之思的内涵。在分别遭遇《老子》、杨朱以及佛教思想时,"生生"之思逐步在宇宙论、伦理学,最终在本体论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形态,其特质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对"生生"哲学思想的关注,也是中国现当代思想家面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科技文化时,返回到儒家传统中所寻找到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易传》 孟子 宋明理学 演进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构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被引量:47
10
作者 严仍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庞杂,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之间存在内耗现象。为了协同各种影响因素,促使其发挥正向作用,必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员工全参与、空间全跟进、课程全建设和课堂全覆盖。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庞杂,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之间存在内耗现象。为了协同各种影响因素,促使其发挥正向作用,必须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员工全参与、空间全跟进、课程全建设和课堂全覆盖。为此,必须强化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且责任明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整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释疑解惑的能力,活用网络工具,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培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全方位育人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被引量:13
11
作者 华秀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1,共2页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守正,守住价值引领重心,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聚焦和把握时代特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培养德学...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守正,守住价值引领重心,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聚焦和把握时代特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长江下游山地丘陵区玉米生产引发水土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祥稳 惠富平 戴家翠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74-77,共4页
明末至20世纪中后期,在我国长江下游山地丘陵区陆续形成了约40个县域玉米种植区。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引发了普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以清除坡地上的原生植被、翻挖旱土和种植玉米为发端。分析历史时期长江下游玉米种植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 明末至20世纪中后期,在我国长江下游山地丘陵区陆续形成了约40个县域玉米种植区。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引发了普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以清除坡地上的原生植被、翻挖旱土和种植玉米为发端。分析历史时期长江下游玉米种植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特性和种植区的地形、气候、土质等自然因素;翻挖玉米地等田间管理行为、水土保持工作缺失或寡效等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山地丘陵区 玉米种植 水土流失 原因分析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家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借力发力,扬长避短,因事、因时、因势而变,牢牢确立政治意识、阵地意识、问题意识、话语意识和监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教育载体和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劳动精神的淬炼与传承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江舟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勤劳刻苦的劳动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签之一,这种劳动精神经历了长期积淀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中国化,并以革命谋取人民应有的劳动主体地... 勤劳刻苦的劳动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标签之一,这种劳动精神经历了长期积淀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中国化,并以革命谋取人民应有的劳动主体地位,以改革激发人民的劳动激情,以生产运动锤炼人民的劳动精神品格,不断提升了以不怕吃苦、甘心付出、敢于创造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人民劳动精神。这些劳动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被演绎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品质、诚实劳动品质、创造性劳动品质,即老黄牛精神、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党在淬炼与传承中国人民劳动精神过程中表现出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的高度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史 人民 劳动精神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自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秀梅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0,共4页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自我互动已然成为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个体借助于数字化媒介进行自我生成、自我成长、自我成才、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涉及主客体的内在关系,而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自我互动已然成为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个体借助于数字化媒介进行自我生成、自我成长、自我成才、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涉及主客体的内在关系,而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在此基础,初步阐述网络自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以及发挥该功能的着力点,希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自我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仍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4,共5页
自媒体舆论监督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代中国自媒体舆论监督也存在着侵蚀公民自由,破坏政治生态,弱化政治信任等政治风险。为了防控政治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向功能,必须加快推进自媒体... 自媒体舆论监督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代中国自媒体舆论监督也存在着侵蚀公民自由,破坏政治生态,弱化政治信任等政治风险。为了防控政治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向功能,必须加快推进自媒体舆论监督立法工作,规范自媒体舆论监督;加速推进公民社会的成长,夯实自媒体舆论监督的理性基础;强化党政机关的新闻意识,用真相筑牢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自媒体舆论监督 政治风险 政治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独与沉沦:观念史变迁中的群己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
儒家的慎独和海德格尔的沉沦这两个观念在比较学视域中构成了有趣的比照。在儒家群体本位的传统中,慎独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表达的是对个体独居时非道德性的行为或念头的警惕,但是在阳明及其后学的思想中,慎独的内涵转变为对个体内在良知... 儒家的慎独和海德格尔的沉沦这两个观念在比较学视域中构成了有趣的比照。在儒家群体本位的传统中,慎独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表达的是对个体独居时非道德性的行为或念头的警惕,但是在阳明及其后学的思想中,慎独的内涵转变为对个体内在良知的肯定。沉沦则表达了在个体主义意识形态下,人们对社会性生活的焦虑,认为群体生活会让个体丧失其本真的存在,沦落为中性的"常人",它以一种较为激进的方式表达了对群体生活的否定。在海德格尔之后,他的学生们开始反思和批判这种极端个体化的存在之思,并以政治、社会和伦理关系为本位来重新定位个体的存在。在观念史的变迁中,个体和群体呈现出一种相互诉求的运动态势,双方作为对立统一的两端,以辩证的方式交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独 沉沦 个体 群体 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经济哲学探究
18
作者 陈志超 马拥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经济新常态表明,在产能过剩、物质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把文化需要的满足、把精神生产提到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和德国的法兰克福...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经济新常态表明,在产能过剩、物质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把文化需要的满足、把精神生产提到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应当在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文化工业 文化产业的“三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大众政治文化启蒙
19
作者 罗本琦 方国根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39,共7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使命,大众政治文化启蒙是双重使命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大众政治文化启蒙与民主革命紧密结合,主要措施是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使命,大众政治文化启蒙是双重使命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大众政治文化启蒙与民主革命紧密结合,主要措施是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深入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大众政治文化启蒙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让马克思主义这一全新的理念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犹如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众政治文化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舒雯 苏刘留 刘世杰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期115-118,121,共5页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乡村作为基层治理的单位,需要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借鉴国内外治理理论指导基层治理实践,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规范化与多元化发...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乡村作为基层治理的单位,需要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借鉴国内外治理理论指导基层治理实践,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规范化与多元化发展。本研究以协同理论为支撑,以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探究新形势下“一核多元”理论在当地的发展与实践,研究的落脚点定在“一核多元”模式下,各个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发展作用与角色定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断推动多元主体的协调合作,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的良性发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思考,为当地的基层治理实践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一核多元 多方协同 产业兴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