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洋
刘星雨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是省域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生规定性要求。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审视,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历程大致经历了酝酿萌芽期、探索发展期、提速完善期三个发展阶段,其政策变迁的阶段性形...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是省域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生规定性要求。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审视,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历程大致经历了酝酿萌芽期、探索发展期、提速完善期三个发展阶段,其政策变迁的阶段性形态主要表征为渐进性政策更续和突破性政策跃迁。政策更续主要通过学习效应与适应性预期等机制实现,具有路径依赖色彩;政策跃迁的动力机制要素主要为多元协同治理主体的治理实践,具体表征为地方政府的自主协同促动政策位阶上移、中央政府的顶层介入释放政策牵引功效以及域内高校的合作深化积蓄政策跃迁动能。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变迁的基本走向主要受结构、环境与行动者等要素的约束,应明确域内多元协同治理主体责任,提高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深化域内监测评估改革等,以进一步优化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高等教育政策
协同治理
政策变迁
政策更续
政策跃迁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2
作者
程文彦
程玲
王皓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5-660,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CSPTP)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文献归纳法,拟定大学生时间贫困感的维度,并编写初测问卷。选取216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472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
目的:编制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CSPTP)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文献归纳法,拟定大学生时间贫困感的维度,并编写初测问卷。选取216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472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153人于8周后进行重测;选取339名大学生,使用简版一般拖延量表(SGPS)和时间管理问卷(TMQ)的混乱倾向维度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CSPTP共21个条目,包含时间压力、个人时间需求、学业休闲压力和时间紧迫感4个因子,解释63.48%的方差变异,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52~0.81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6,CFI=0.92,IFI=0.92,TLI=0.90,RMSEA=0.07);效标效度显示,CSPTP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GPS总分、TMQ混乱倾向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32~0.64,均P<0.01)。总量表及4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0.94;重测信度(ICC)为0.61~0.91。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主观时间贫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贫困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历史评价
3
作者
刘星雨
方玉芬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教授治校制度旨在给予教授以制度化的身份参与大学校政的权力,保障教授群体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关涉大学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萌芽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30年代前后呈现式微态势。从理论逻辑来看,民国大学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制度旨在给予教授以制度化的身份参与大学校政的权力,保障教授群体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关涉大学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萌芽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30年代前后呈现式微态势。从理论逻辑来看,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高扬教育独立;从实践逻辑来看,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兼顾动态性与合理性,在民主风潮中逐步推广,在社会动荡中力图恢复,在现代大学中延续理念。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体现出一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符合民主共和政体下的教育制度的建设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大学学术自由,甚至在政局动荡的非常时期维护了大学稳定性。然而,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民国教授治校制度仍存有诸多局限,额定的教授席位难以保证,治校权力被过多限定,依循大学行政化的历史惯性,致使教授治校效果不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治校
民国大学
大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洋
刘星雨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委托项目(2022AH051057)
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高等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研究重点项目(2022jcbs031)。
文摘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是省域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内生规定性要求。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审视,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历程大致经历了酝酿萌芽期、探索发展期、提速完善期三个发展阶段,其政策变迁的阶段性形态主要表征为渐进性政策更续和突破性政策跃迁。政策更续主要通过学习效应与适应性预期等机制实现,具有路径依赖色彩;政策跃迁的动力机制要素主要为多元协同治理主体的治理实践,具体表征为地方政府的自主协同促动政策位阶上移、中央政府的顶层介入释放政策牵引功效以及域内高校的合作深化积蓄政策跃迁动能。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变迁的基本走向主要受结构、环境与行动者等要素的约束,应明确域内多元协同治理主体责任,提高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深化域内监测评估改革等,以进一步优化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
关键词
长三角
高等教育政策
协同治理
政策变迁
政策更续
政策跃迁
历史制度主义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olicy changes
policy update
policy transiti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2
作者
程文彦
程玲
王皓宇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系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5-660,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家庭抗逆力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2024AH052762)。
文摘
目的:编制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CSPTP)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文献归纳法,拟定大学生时间贫困感的维度,并编写初测问卷。选取216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472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153人于8周后进行重测;选取339名大学生,使用简版一般拖延量表(SGPS)和时间管理问卷(TMQ)的混乱倾向维度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CSPTP共21个条目,包含时间压力、个人时间需求、学业休闲压力和时间紧迫感4个因子,解释63.48%的方差变异,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52~0.81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四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3.56,CFI=0.92,IFI=0.92,TLI=0.90,RMSEA=0.07);效标效度显示,CSPTP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GPS总分、TMQ混乱倾向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32~0.64,均P<0.01)。总量表及4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0.94;重测信度(ICC)为0.61~0.91。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的主观时间贫困程度。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贫困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time poverty
scale development
validity
reliability
分类号
B841.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历史评价
3
作者
刘星雨
方玉芬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文摘
教授治校制度旨在给予教授以制度化的身份参与大学校政的权力,保障教授群体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关涉大学发展的重要决策。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萌芽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30年代前后呈现式微态势。从理论逻辑来看,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高扬教育独立;从实践逻辑来看,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兼顾动态性与合理性,在民主风潮中逐步推广,在社会动荡中力图恢复,在现代大学中延续理念。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体现出一定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符合民主共和政体下的教育制度的建设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大学学术自由,甚至在政局动荡的非常时期维护了大学稳定性。然而,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民国教授治校制度仍存有诸多局限,额定的教授席位难以保证,治校权力被过多限定,依循大学行政化的历史惯性,致使教授治校效果不尽理想。
关键词
教授治校
民国大学
大学管理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汪洋
刘星雨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程文彦
程玲
王皓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历史评价
刘星雨
方玉芬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