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被引量:2
1
作者 段萱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0-61,共2页
社会组织是现代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建构对于探讨国家治理本土化理论发展以及国家治理实践探索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及路径,在国家治理实... 社会组织是现代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建构对于探讨国家治理本土化理论发展以及国家治理实践探索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及路径,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审视治理实际和理论推论,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建构的现实可行选择,提出针对性可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1861~1911)社会应对皖淮流域灾荒问题初探
2
作者 张祥稳 戴家翠 《农业考古》 2019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晚清时期,皖淮流域内灾荒史无前例的频仍和严重,对此,海内外官民日益予以关注,调查灾情和民生、鼓吹灾区危局、吁请社会救助并提出应对之策。官方为灾荒救助的主导者、决策者和行为主体,整合国内外救助力量,治标与治本并举;海内外社会... 晚清时期,皖淮流域内灾荒史无前例的频仍和严重,对此,海内外官民日益予以关注,调查灾情和民生、鼓吹灾区危局、吁请社会救助并提出应对之策。官方为灾荒救助的主导者、决策者和行为主体,整合国内外救助力量,治标与治本并举;海内外社会应对皖淮灾荒取得了些许实效,并涌现出众多被朝廷誉为"见义勇为"的中外善士,但基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灾荒应对举步维艰,最终没有达到"定人心而全民命"的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荒应对 皖淮流域 晚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相上网络谣言的悖论特性及长效治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元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6-172,共7页
网络谣言是网络时代一种复杂的谣言现象,它具有"模糊性"的社会事实特征、"感染性"的社会心理特征、"集体性"的社会行动特征以及"工具性"的社会功能特征。社会管控思维把这些多层面相上的复杂... 网络谣言是网络时代一种复杂的谣言现象,它具有"模糊性"的社会事实特征、"感染性"的社会心理特征、"集体性"的社会行动特征以及"工具性"的社会功能特征。社会管控思维把这些多层面相上的复杂特性片面化为"虚假性""盲信性""非理性"和"风险性"。长效治理就是要辩证审视网络谣言的悖论特性,在找回其"现实性""盲疑性""诉求性"以及"机会性"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公开,加强社会建设;重构社会信任,提升政府与媒体的公信力;展开公民教育,提高公众的理性行动能力;构建社会安全阀,增强社会结构承受冲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多层面相 悖论特性 长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与资源投入效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段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让人们在关注世界贸易问题本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研发投入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建模分析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积累的关系,进而研究技术创新积累对企业绩效(或效用)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不...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让人们在关注世界贸易问题本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研发投入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建模分析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积累的关系,进而研究技术创新积累对企业绩效(或效用)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参数对研发投入转换成技术创新积累产生重要作用,技术创新积累强化又反过来消减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一个特定的经营阶段,投入研发的劳动力水平应维持在一个特定区间。越过该区间,将导致研发投入严重偏小而不足以引发创新积累的形成;或者创新边际回报率小于无风险报酬率而使得研发投入没有意义;研发创新对资源投入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积累 自主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桐城派的史学成就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根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互有影响,各有建树。桐城派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校勘和评点了大量史学典籍,参与《明史》《清史稿》和方志的编撰,拓展传统史学的研究视域,宣传进化史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桐城派史学成... 桐城派与浙东学派在史学上互有影响,各有建树。桐城派的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校勘和评点了大量史学典籍,参与《明史》《清史稿》和方志的编撰,拓展传统史学的研究视域,宣传进化史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桐城派史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义理、考据、词章兼修,史学经世思想和因势而变的历史观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史学成就 史学经世 因势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从国教派”的复兴与19世纪英国宗教多元化问题述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义中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01,共8页
新教非国教派是19世纪英国宗教多元化加速推进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发展壮大,为其积聚力量蓄势待发的重要阶段。整体而言,此一时期"不从国教派"呈快速扩展之势,但具体到不同教派,则情形有异,不可一概而... 新教非国教派是19世纪英国宗教多元化加速推进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发展壮大,为其积聚力量蓄势待发的重要阶段。整体而言,此一时期"不从国教派"呈快速扩展之势,但具体到不同教派,则情形有异,不可一概而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不从国教派"之发展壮大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以宗教平等为内容的"真正"宗教多元化时代的开启,进而深刻影响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宗教进一步迈向平等化的进程;而"不从国教派"阵营内部的不同发展情形则表明,"不从国教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体,其内部诸教派各有所持,隐伏着相互矛盾、冲突乃至分裂的可能。"不从国教派"内部诸教派之间的差异及其所隐含的分化倾向,虽则不利于其力量整合,但同样暗合了宗教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从国教派” 福音运动 复兴 宗教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之元仕宦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仁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36,共8页
何之元出自庐江灊县何氏,是南朝梁陈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撰《梁典》为两晋南朝编年体史著的殿军之作,其历史编纂和史学思想受仕途历程影响较大,文章对其仕宦经历进行了详细考述。何之元为梁权臣何敬容疏宗,从其起家官来看,门第亦在&... 何之元出自庐江灊县何氏,是南朝梁陈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撰《梁典》为两晋南朝编年体史著的殿军之作,其历史编纂和史学思想受仕途历程影响较大,文章对其仕宦经历进行了详细考述。何之元为梁权臣何敬容疏宗,从其起家官来看,门第亦在"士品二流"之列。何之元于普通元年前后入仕,但仕路长期受何敬容抑制,浮沉宦海达60余年而未居显职,除一度居任县令或刺史外,主要周旋于权贵亲王幕府之中,最终官及五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之元 仕宦 幕府 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前期徽州地区与浙江农业经济的交流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诸英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晚清至民国前期徽州地区与浙江农业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表现在两地临近地带的农人到对方地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大量徽州人在浙江杭州等多处的经商活动,还表现在两地之间农产品的输出和调剂等方面。两地之间农业经... 晚清至民国前期徽州地区与浙江农业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表现在两地临近地带的农人到对方地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大量徽州人在浙江杭州等多处的经商活动,还表现在两地之间农产品的输出和调剂等方面。两地之间农业经济交流的动因,包括徽商推动、地理邻近、交通枢纽带动等因素。这种农业交流不仅调剂了双方的农产品余缺,也促进了两地之间农业技术的传播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徽州留守农民的收入。通过个案考察,我们发现,近代农业经济变迁以及区域互动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农民能积极根据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差异,主动适应市场,反映了传统小农经济顽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黴州 杭州 近代商业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史研究的新开拓——李昕升著《中国南瓜史》述评
9
作者 雷溪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270-272,共3页
中国作物史研究不仅可以拓展中国农业史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中国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南京农业大学李昕升博士的专著《中国南瓜史》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阐释了南瓜的引进以及南瓜在中国本土化... 中国作物史研究不仅可以拓展中国农业史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中国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南京农业大学李昕升博士的专著《中国南瓜史》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阐释了南瓜的引进以及南瓜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南瓜在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发掘了中国古代南瓜的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堪称是中国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史》 农业史 作物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