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紫胶理化指标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保山 李坤 +6 位作者 张雯雯 史正军 关庆芳 徐涓 马金菊 刘兰香 张弘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6-244,共9页
采用化学法测定紫胶理化指标的化学值,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紫胶的近红外光谱并使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噪声,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选择特征波段,采用内部交互验证法筛选主成分数,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终得... 采用化学法测定紫胶理化指标的化学值,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紫胶的近红外光谱并使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噪声,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选择特征波段,采用内部交互验证法筛选主成分数,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终得到紫胶中灰分、水分、冷乙醇可溶物、热寿命、酸值和颜色指数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灰分、水分、冷乙醇可溶物、热寿命、酸值和颜色指数校正集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68、0.982、0.945、0.821、0.873和0.946,交叉验证标准误差分别为0.054、0.081、1.050、0.359、1.230和1.880;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8、0.981、0.904、0.810、0.872和0.930,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39、0.039、0.039、0.234、0.700和0.618;相对分析误差值分别为5.58、7.65、3.30、2.51、2.82和4.3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对热寿命和酸值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但其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紫胶中灰分、水分、冷乙醇可溶物和颜色指数,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均证明,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准确度和预测性能良好,为紫胶理化指标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紫胶 理化指标 快速测定 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法的紫胶原胶主组分快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保山 李坤 +3 位作者 张弘 张雯雯 关庆芳 史正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6,共10页
采用化学法测定了紫胶原胶中的树脂、蜡质和色素的含量,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原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得到原始光谱,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噪声,最后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回归模型。最终得到紫胶中树脂、蜡质和色素含量的... 采用化学法测定了紫胶原胶中的树脂、蜡质和色素的含量,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原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得到原始光谱,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噪声,最后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回归模型。最终得到紫胶中树脂、蜡质和色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其树脂、蜡质和色素的最优校正集决定系数(R2c)分别为0.961、0.812和0.828,交叉验证标准误差(RMSECV)分别为1.96、0.28和0.065;验证集的最优决定系数(R2p)分别为0.957、0.808和0.793,预测标准误差(RMSEP)分别为0.940、0.124和0.101。建立的紫胶原胶主组分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准确度、稳定性及预测性能良好,为紫胶原胶主组分快速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胶 近红外光谱 主组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在紫胶桐酸掺杂检测中的有效性研究
3
作者 唐保山 李坤 +4 位作者 史正军 卯武彬 关庆芳 张雯雯 张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76-284,共9页
在紫胶桐酸中掺杂结构类似的脂肪酸:16-羟基十六酸、12-羟基硬脂酸、软脂酸和硬脂酸后,分别以红外光谱(FTIR)法、熔点测试(DSC)法、热重(TG)分析法和酸碱滴定法对紫胶桐酸质量检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TIR法、DSC法、TG法、酸... 在紫胶桐酸中掺杂结构类似的脂肪酸:16-羟基十六酸、12-羟基硬脂酸、软脂酸和硬脂酸后,分别以红外光谱(FTIR)法、熔点测试(DSC)法、热重(TG)分析法和酸碱滴定法对紫胶桐酸质量检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TIR法、DSC法、TG法、酸碱滴定法仅可用于紫胶桐酸的辅助检测,在掺杂类似物的情况下,均无法实现紫胶桐酸的精确定性及定量检测。对比发现,基于HPLC-ELSD梯度洗脱法,能够实现紫胶桐酸与类似物的有效分离。色谱条件为:Zorbax 5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8μL,柱温30℃;ELSD参数设置为:雾化器温度60℃,蒸发管温度60℃,气体流速2.0 SLM(高纯氮)。紫胶桐酸线性范围为300~700μg/mL(R 2=0.9951),加标回收率为99.47%(RSD为1.63%)。该方法能实现紫胶桐酸掺杂类似物的精确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桐酸 质量评价 检测方法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紫胶桐酸的中试生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关庆芳 姚品修 Yannick Benichou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59,共4页
对紫胶桐酸的制备进行了中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试工艺生产紫胶桐酸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原辅料价廉易得,生产成本低;所得紫胶桐酸色泽白、晶型好、含量高。
关键词 紫胶 紫胶桐酸 中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