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钻具裂纹缺陷声发射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运美 张宏 +1 位作者 董为荣 邱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7,113,共5页
分析石油钻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裂纹缺陷的产生机制,讨论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特点以及将其应用到钻具检测中的可行性。提出两种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完善声发射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和钻具加载方案,分析用声发射技术检测石油钻具临界裂纹缺... 分析石油钻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裂纹缺陷的产生机制,讨论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特点以及将其应用到钻具检测中的可行性。提出两种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完善声发射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和钻具加载方案,分析用声发射技术检测石油钻具临界裂纹缺陷的测试及评定方法。对声发射检测技术进行了现场应用检测验证。结果表明,此检测结果与普通无损检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声发射技术应用到实际钻具检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具 临界裂纹 声发射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循环钻井技术在浅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运美 李琛 马建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1,共3页
反循环钻井技术近些年在国外油气工业中已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PressSol Ltd.公司,其借鉴了岩土钻掘工程中反循环钻进思想,开发出适合浅层气资源的RCCD(Recycle Center Cycle Drilling Technology)反循环钻井技术。在... 反循环钻井技术近些年在国外油气工业中已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PressSol Ltd.公司,其借鉴了岩土钻掘工程中反循环钻进思想,开发出适合浅层气资源的RCCD(Recycle Center Cycle Drilling Technology)反循环钻井技术。在详细阐述RCCD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实例后,提出RCCD反循环钻井技术是解决低压、低渗透、易漏气层钻探难题和实现浅层气低成本开发的有效手段。建议我国应加快引进和配套RCCD反循环钻井技术,安全经济地开发我国浅层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循环钻井 双壁钻杆 低渗 储层保护 浅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压裂技术在杏南试验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健 张春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与常规压裂技术相比,CO2压裂技术具有低滤失、高返排、对油层伤害小、增产幅度大、有效期长等优点,该技术在利用CO2作为介质造缝的同时,还具备在地层温度下CO2快速气化、溶混于原油中、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和增加溶解气驱能量的独特... 与常规压裂技术相比,CO2压裂技术具有低滤失、高返排、对油层伤害小、增产幅度大、有效期长等优点,该技术在利用CO2作为介质造缝的同时,还具备在地层温度下CO2快速气化、溶混于原油中、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和增加溶解气驱能量的独特增产机理。该文对该技术所适用的地质条件、压裂选井的原则及压裂施工的具体流程进行了阐述。杏南试验区3口井CO2压裂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厚油层和老井的重复压裂,而且对于表外储层和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层也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运用压裂有效期内最低增油模型,计算出该技术比普通压裂可多创效5.8~13.8万元,经济效益更为可观。CO2压裂技术是低压、低渗油层的一项较好的增产改造措施,它扩大了压裂选井选层的范围、提高了压裂效果,在杏南试验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压裂 机理 地质条件 应用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开发的油田钻具数字化管理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运美 李琛 马建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132,共4页
长期以来,国内油田钻具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一直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而成为技术瓶颈;针对目前油田钻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种依托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全新钻具数字化管理模式,阐述了油田钻具数字化技术概念和系统组成,其中包括... 长期以来,国内油田钻具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一直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而成为技术瓶颈;针对目前油田钻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种依托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全新钻具数字化管理模式,阐述了油田钻具数字化技术概念和系统组成,其中包括钻具电子标识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芯片植入和防护技术、钻具数据库软件技术、钻具跟踪评价技术等。该项技术未来实施和广泛采用势必为油田钻具科学管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业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管理 钻具管理 射频识别 电子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加重技术在超高密度水泥浆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房志毅 郭小阳 +2 位作者 李早元 焦少卿 高德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1期50-51,55,共3页
为了有效提高水泥浆密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加重技术,即采用无机盐提高水泥浆基液密度,再结合颗粒级配原理,解决了常规固相加重配制超高密度水泥浆存在的难题。针对选用的LY-2无机盐的特性,优选了一套性能优良的适合该液体加重剂的处理剂系... 为了有效提高水泥浆密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加重技术,即采用无机盐提高水泥浆基液密度,再结合颗粒级配原理,解决了常规固相加重配制超高密度水泥浆存在的难题。针对选用的LY-2无机盐的特性,优选了一套性能优良的适合该液体加重剂的处理剂系列,并对外掺料的粒径进行了合理选择,使之形成大、中、小的3级颗粒级配,配制出了密度达3.05 g/cm3的超高密度水泥浆,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流变性能、降失水性能和抗盐能力,且稠化时间易于调节,其工程性能满足固井作业的需要,为勘探开发深部储层做好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超深井 超高密度水泥浆 液体加重 颗粒级配 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法规政策跟踪研究
6
作者 封东晓 叶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32,共6页
油气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油气地质资料是油气行业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成果结晶和数据资产,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英国油气资源丰富,作为发达国家,其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法规政策健... 油气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油气地质资料是油气行业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成果结晶和数据资产,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英国油气资源丰富,作为发达国家,其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法规政策健全,管理水平较高,制度较为完善。对英国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法规政策跟踪分析,从油气资源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油气矿业权设置、资料汇交管理政策研究入手,具体阐述了英国油气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及汇交期限、汇交格式及方式、保护期限等内容,总结了好的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油气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法规政策 跟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政策研究
7
作者 封东晓 叶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36,共4页
油气地质资料是我国地质资料重要组成,具有获取成本高、数量大、相对集中保存等特点,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挪威作为北欧发达国家,其油气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水平较高,管理机制比较... 油气地质资料是我国地质资料重要组成,具有获取成本高、数量大、相对集中保存等特点,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信息资源。挪威作为北欧发达国家,其油气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水平较高,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对挪威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油气地质资料管理机制、法律法规的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挪威油气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汇交期限、汇交方式及公开期限等内容,总结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 油气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法规政策 跟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方法的CO_(2)重力驱气顶形成规律和波及特征研究
8
作者 高源 俞宏伟 +8 位作者 高明 颜培风 吕文峰 刘皖露 魏江飞 闫玉同 陈信良 方鹏巍 贾宇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087,1099,共8页
为明确不同注采条件对CO_(2)重力驱过程中的气顶形成、油气界面运移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规律,针对均质厚层油藏,通过设计并制备二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共8组的顶注底采和中注底采方式下不同注采速度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50℃和20... 为明确不同注采条件对CO_(2)重力驱过程中的气顶形成、油气界面运移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规律,针对均质厚层油藏,通过设计并制备二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了共8组的顶注底采和中注底采方式下不同注采速度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50℃和20 MPa的实验条件下,低速(0.1 cm^(3)/min)注采是维持油气界面稳定运移、实现高效率地全油藏波及效果的主要保障,是控制注气成本、在较小注气量下达到油藏最大开发效益的最佳注采速度,采收率可高达89.20%。相比于注采速度,注采位置是扩大CO_(2)波及范围、提高驱油效率的重要控制因素。顶注底采方式能有效发挥重力分异作用优势,即便在高速注采下也能有效抑制气窜现象的发生,CO_(2)波及范围更大,油气界面运移更稳定,采收率整体高于中注底采方式。最终,优选顶注底采方式下采收率和气突破时采出程度均是最大的低速(0.1 cm^(3)/min)注采为最佳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及特征 可视化物理模拟 CO_(2)重力驱 油气界面运移监测 C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提高页岩气井固井质量的泥饼固化防窜固井技术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建平 顾军 +3 位作者 张辉 刘琎 翁继祥 罗洪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94,共6页
X2井是湖北某盆地的一口重点页岩气评价井。为解决该区域存在的φ139.7 mm生产套管固井前钻井井漏严重、井径极其不规则、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后续储层体积压裂作业等问题,在室内评价实验的基础上,决定使用泥饼固化(MCS,Mud Cake Solidific... X2井是湖北某盆地的一口重点页岩气评价井。为解决该区域存在的φ139.7 mm生产套管固井前钻井井漏严重、井径极其不规则、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后续储层体积压裂作业等问题,在室内评价实验的基础上,决定使用泥饼固化(MCS,Mud Cake Solidification)防窜固井技术。该项技术的机理是把泥饼固化剂放在先导水泥浆之前注入,通过其与井壁泥饼接触并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胶凝物质对泥饼中的各物质进行填充和黏接,相互胶结形成致密的固结体,进而实现固井二界面泥饼固化。X2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声波一变密度测井(CBL/VDL)解释结果第一界面固井质量胶结好的占91.4%,胶结中等的占8.3%,胶结差的占0.3%;第二界面固井质量胶结好的占29.4%,胶结中等的占70.6%,胶结差的占比为0,综合评价为优质,较邻井(X1井)固井质量大幅度提高;X2井经初步压裂,测试获得页岩气产量900 m^3/d。充分说明了MCS技术不但可显著提高复杂井界面胶结质量和层间封隔效果,满足页岩气体积压裂的需要,而且还能避免因顶替效率低、界面胶结质量差而导致的测井质量差和潜伏的环空气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泥饼固化 井漏 井径不规则 胶结强度 固井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叠后裂缝综合预测技术——以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浩勇 苟其勇 +4 位作者 刘胜军 王乐之 张宗和 钟高 程晓莉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基于四川盆地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的开发实践,认为天然裂缝(简称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前期裂缝预测大多采用单一技术,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符合率不高,给页岩气钻井及压裂改造等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文中提出了一... 基于四川盆地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的开发实践,认为天然裂缝(简称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前期裂缝预测大多采用单一技术,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符合率不高,给页岩气钻井及压裂改造等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页岩气叠后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即:以叠后地震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构造导向滤波、三维体最大正振幅曲率属性提取和蚂蚁体追踪技术,实现天然裂缝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裂缝发育程度高,大断裂主要发育在北西部,断层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向,延伸距离长;向斜区发育大量微裂缝,以网状缝为主,裂缝倾角较大,呈近直立状。采用该技术进行天然裂缝预测,预测结果分辨率高、裂缝分布合理。利用微地震检测、成像测井、钻井等资料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平均符合率达80.6%。文中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研究区后续页岩气开发,规避钻井风险,提高压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叠后地震数据 构造导向滤波 三维体最大正振幅曲率 蚂蚁体追踪 页岩气 长宁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卡瓦夹持区钻具防失效技术
11
作者 王勇 徐伟 +1 位作者 李琛 张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国外钻井商多采用动力卡瓦技术,实施“一吊一卡”起下钻作业,逐渐代替“双吊卡”方式,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与钻台操作安全。而国内很少采用,原因在于对动力卡瓦夹持区钻具性能缺乏正确认识与规范操作。文中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动力卡瓦技术... 国外钻井商多采用动力卡瓦技术,实施“一吊一卡”起下钻作业,逐渐代替“双吊卡”方式,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与钻台操作安全。而国内很少采用,原因在于对动力卡瓦夹持区钻具性能缺乏正确认识与规范操作。文中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动力卡瓦技术现状及分类;并从卡瓦和钻具间横向载荷、卡瓦区钻具内应力、卡瓦区钻具面挤压力分布三方面,阐述了引起夹持区钻具失效的因素、预防机理和预防措施,对正确认识、使用和普及动力卡瓦技术与设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下钻 钻具 失效 转台 补芯 卡瓦 动力卡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应力建模新技术在长宁深层页岩气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卓沛 聂舟 +3 位作者 井翠 方健 王子洪 单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I0001,共5页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效手段,而地应力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如何建立可靠且适应页岩气地层岩石力学评价的地应力模型有重要意义。文章考虑传统三维地应力建模方法受到有限元模拟力学边界条...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效手段,而地应力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如何建立可靠且适应页岩气地层岩石力学评价的地应力模型有重要意义。文章考虑传统三维地应力建模方法受到有限元模拟力学边界条件的制约,提出了一种新的页岩气三维地应力建模方法—以单井地应力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密度积分、欠压实作用、有效应力比及地质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获取描述地应力各个要素的三维模型,通过在长宁区块宁209井区深层的研究工作,证实了建模方法在页岩气三维地应力规律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长宁 三维 地应力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克石油West Qurna-2油田稠油用破乳剂研究与优化
13
作者 安进 谢刚儒 +1 位作者 邓磊 饶志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4-120,共7页
伊拉克Lukoil West Qurna-2(又名卢克石油有限公司,西古尔纳二期)油田外输原油含水含盐经常高出合格标准要求,破乳剂的应用与优化迫在眉睫。通过DPY-2A型电脱盐实验仪和瓶试法对比实验,考察实验温度和加药浓度对破乳剂脱水效果的影响,... 伊拉克Lukoil West Qurna-2(又名卢克石油有限公司,西古尔纳二期)油田外输原油含水含盐经常高出合格标准要求,破乳剂的应用与优化迫在眉睫。通过DPY-2A型电脱盐实验仪和瓶试法对比实验,考察实验温度和加药浓度对破乳剂脱水效果的影响,优选出适应于伊拉克Lukoil West Qurna-2油田的复配破乳剂RD-2310。瓶试数据证明,在加药浓度为100 mg/L,实验温度80℃时,其破乳脱水性能优于现场在用的破乳剂,表现出较快的脱水速率,较高的脱水量,脱出的自由水水质较为清澈,油水界面处齐平并无乳化层。中实验证证明,从9月26日~9月28日,连续3天中实验证后,随着复配破乳剂RD-2310的加药浓度的逐渐优化降低至最佳加药浓度40 mg/L,电脱盐出口的原油含盐逐渐下降并维持稳定在27~28 mg/kg之间,电脱盐出口的原油含水数据维持在0.14%~0.2%vol之间,满足伊拉克Lukoil West Qurna-2油田外输原油含水含盐的合格标准,在生产设备中避免了出现设备内部原油挂壁问题,从而间接的提高原油的单日产量,降低了后续流程中脱出的自由水的净化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Qurna-2油田 破乳剂 电脱法 瓶试法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波形指示反演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任广磊 李晓慧 +4 位作者 王照周 冉辉 刘新宇 梁国胜 陈郭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4,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有效砂体致密、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地震波阻抗叠置严重。为实现下石盒子组5~6 m致密薄砂岩储层的有效刻画,文中选取了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有效砂体致密、规模小、厚度薄,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地震波阻抗叠置严重。为实现下石盒子组5~6 m致密薄砂岩储层的有效刻画,文中选取了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作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叠前道集优化提质+压缩感知拓频+纵波标定+波形指示GR反演的技术组合,该技术组合将压缩感知技术与波形指示反演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盒1段气藏主力单砂体进行了应用。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剖面横、纵向分辨率显著提高,其预测成果更加符合地质沉积规律,与实钻井吻合良好,实现了5~6 m致密薄砂岩的有效刻画。该研究为致密砂岩气藏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集优化 压缩感知 纵波标定 波形指示反演 致密薄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智能一体化复合排采工艺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超 陈学忠 +3 位作者 陈满 刘亚青 倪志国 刘书豪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9-1136,共8页
页岩气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生产后期井筒容易产生积液,需采用排水采气手段才能实现正常生产。而目前常用的单一排采工艺存在工艺效果周期短、作业施工频次高、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施工风险和投入成本较高的缺点,影响了页岩气井的... 页岩气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生产后期井筒容易产生积液,需采用排水采气手段才能实现正常生产。而目前常用的单一排采工艺存在工艺效果周期短、作业施工频次高、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施工风险和投入成本较高的缺点,影响了页岩气井的开发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不同排采工艺原理、数字孪生、大数据挖掘以及物联网理论和原理,并结合气井生产工艺实际需求,将目前页岩气井生产所需要的主流排采工艺进行了集中整合,研究出了一套适合页岩气井的智能一体化复合排采工艺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携液流速、携液流量、油套管液面高度、举升压力和测井柱塞动力等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以及启动哪种类型的排采工艺,实现了智能复合工艺的有效管理和精确管控。智能一体化复合排采工艺系统在长宁页岩气田的宁209H35平台进行了现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能够有效改善试验井的生产状况,工艺措施后平台的放喷生产次数和气举辅助工艺的应用次数均明显减少,日产气量和日产水量均有明显的提升,稳产效果较好,具有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智能一体化 井筒积液 复合排采 工艺联动 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刘庄储气库密封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子恒 任众鑫 +5 位作者 王照周 郭尚涛 王朝国 柳誉剑 杨涛 魏兵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3,共9页
对储气库密闭性进行评价是其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任务,苏北盆地刘庄储气库属于断层控制的断鼻构造边水储气库,通过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盖层和断层2个方面综合评价刘庄储气库的密封性;从宏观、微观和力学方面评价盖层密... 对储气库密闭性进行评价是其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任务,苏北盆地刘庄储气库属于断层控制的断鼻构造边水储气库,通过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盖层和断层2个方面综合评价刘庄储气库的密封性;从宏观、微观和力学方面评价盖层密封强度;从侧向和垂向评价断层密封能力。研究表明:阜宁组二段一砂组与阜宁组三段二砂组泥岩为研究区内的巨厚盖层,该盖层全区分布且区域分布稳定,岩性组合优越,其黏土矿物含量在30%以上,储气库盖层杨氏模量和脆性指数整体相对较低,杨氏模量普遍小于20 GPa,脆性指数普遍小于45%,黏土矿物组成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遇水易膨胀,盖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封堵性。刘①断层断距和倾角均较大,结合研究区内断层面正压力法和上覆地层埋深的经验得出控藏断层垂向密封;砂泥对接定性方法和泥岩涂抹因子定量方法均证明刘庄控藏断层具有较强的侧向封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刘庄储气库 阜宁组 断层密封性 盖层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相对渗透率计算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大鹏 冯文光 +2 位作者 赵俊峰 宋超 刘荣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6,142,共2页
低渗透油气层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定律,而现今实验室处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JBN方法是建立在达西定律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为解决非稳态实验中对低渗透岩心的数据处理问题,在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 低渗透油气层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定律,而现今实验室处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JBN方法是建立在达西定律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为解决非稳态实验中对低渗透岩心的数据处理问题,在低渗透非达西渗流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当启动压力梯度为零时,该公式与JBN计算公式相同,可以看作是JBN方法的推广。与JBN方法相比,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后得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都是偏小,可以看出JBN公式对低渗透储层并不适用。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后,得出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更符合低渗透岩心的真实驱替过程,所以更有利于油气藏工程中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渗流 达西定律 相对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单井注采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梁涛 郭肖 +1 位作者 付德奎 邓生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单井注采能力分析是改建地下储气库优化单井产能参数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R油藏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节点分析方法,模拟计算管流动态。根据协调点、冲蚀临界流量、携液临界流量以及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面压缩机额定功率的边... 单井注采能力分析是改建地下储气库优化单井产能参数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R油藏建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节点分析方法,模拟计算管流动态。根据协调点、冲蚀临界流量、携液临界流量以及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面压缩机额定功率的边界限制分别预测了不同油管尺寸的采气能力和注气能力。为合理选择完井油管尺寸和在注采过程中控制井口压力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R油藏改建库采用国际上目前普遍采用的184.2mm油管,其采气能力在185×10^4~390×10^4m^3/d,注气能力在25×10^4~295×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气能力 注气能力 冲蚀流量 携液流量 节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法求取强水驱凝析气藏动态储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建仪 韩杰鹏 +3 位作者 张广东 刘洋 龙强 张德政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针对压降法计算强水侵凝析气藏动态储量结果偏大,现代产量递减法则需要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时计算结果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水侵凝析气藏的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三相气井产能模型求取不同时间... 针对压降法计算强水侵凝析气藏动态储量结果偏大,现代产量递减法则需要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时计算结果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水侵凝析气藏的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三相气井产能模型求取不同时间的地层压力,利用井筒压降模型、相态理论求取井底流压及物性参数,以测试的地层压力、产量、流压为目标函数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自动拟合生产数据,从而求得单井动态储量和水侵强度。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与现代产量递减法(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的计算结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而本文方法所需资料较少,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驱 凝析气藏 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 生产动态拟合 方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牙轮三喷嘴钻头井底射流辅助破岩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倪红坚 韩来聚 +2 位作者 王瑞和 马清明 古群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4,共3页
由于井底射流辅助破岩的复杂性,其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均有较大难度,所获得的结论多以经验性的、定性的解释为主,还未能建立能用于实际的、确定有效的理论。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三牙轮三喷嘴钻头井底射流流场,结合井底岩... 由于井底射流辅助破岩的复杂性,其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均有较大难度,所获得的结论多以经验性的、定性的解释为主,还未能建立能用于实际的、确定有效的理论。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三牙轮三喷嘴钻头井底射流流场,结合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和岩屑启动机制的分析,探索了井底射流辅助破岩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牙轮钻头三个喷嘴直径的不同,致使井底流场高压区和低压区并存,钻头旋转,带动流场局部低压区周期性地覆盖井底,使得岩石破碎强度和岩屑启动的难度降低,钻头的破岩钻进效率提高。喷嘴间直径差别的增大,使得井底流场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压差增大,钻井机械钻速提高。研究结果与现场试验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牙轮钻头 喷嘴 有限元法 机械钻速 井底 射流 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