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动化背景下的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研究——以哥本哈根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姜洋 陈宇琳 +1 位作者 张元龄 谢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共11页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滑。本文在文献、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哥本哈根半个世纪以来机动化挑战下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积极制定自行车交通政策、坚持城市TOD紧凑开发...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滑。本文在文献、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哥本哈根半个世纪以来机动化挑战下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积极制定自行车交通政策、坚持城市TOD紧凑开发与有机更新、限制小汽车交通发展、完善自行车系统自身建设和养护、开展自行车交通评估与反馈,重视自行车形象提升与特色宣传6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当前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复兴之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 自行车 复兴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提升新城活力的步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以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悦 姜洋 韩治远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80-87,共8页
新城活力问题是中国后半程城市化阶段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哥本哈根、纽约、墨尔本、巴黎等地通过公共空间改造实现城市复兴的成功经验。其次,以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为例,分析了现状城市活力不足问题的成因,并从... 新城活力问题是中国后半程城市化阶段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哥本哈根、纽约、墨尔本、巴黎等地通过公共空间改造实现城市复兴的成功经验。其次,以上海市嘉定新城中心区为例,分析了现状城市活力不足问题的成因,并从步行系统规划角度出发探讨提出了提升城市活力的若干策略和方法,包括构建可识别的步行环路、打造新城地铁站门户广场、激活封闭小区周边的街道界面、重视开放街区内部道路环境品质、增设日常活动公共空间节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 公共空间 新城 活力 上海 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规划视角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姜洋 何永 +2 位作者 毛其智 陈素平 何东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6,67,共8页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时期,城乡人居环境的巨大变迁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对人和土地要素关注不足,导致减排决策出现盲点。本文基于城乡用地分类、传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部门...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时期,城乡人居环境的巨大变迁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对人和土地要素关注不足,导致减排决策出现盲点。本文基于城乡用地分类、传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部门划分和空间规划减排路径,建立"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人地规模+人地碳排放强度+次级影响因子"为主体的碳排放核算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为例对新方法的应用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低碳城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和交通的互动机制及协同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洋 陈宇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0引言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自此跨入“城市时代”。同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其中私人汽车增长势头迅猛[1]。面对快速城镇化与机动化并行的挑战,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及城市病等问题愈发突出。城市是一个... 0引言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自此跨入“城市时代”。同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其中私人汽车增长势头迅猛[1]。面对快速城镇化与机动化并行的挑战,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及城市病等问题愈发突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们逐渐认识到单靠某一学科和专业难以解决上述问题,而城市规划、建设设计和交通科学等领域与城市问题关联最为紧密,相互交叉、配合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时代 交通拥堵 展望 协同 机制 建筑 城镇化率 汽车保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中国城市交通拥堵对策思考 被引量:18
5
作者 姜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80,共8页
近年来,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正严重威胁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搭建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制模型,剖析了畅通工程等传统"修路治堵"的思维误区,分析了当斯定律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具体内涵。... 近年来,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正严重威胁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搭建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制模型,剖析了畅通工程等传统"修路治堵"的思维误区,分析了当斯定律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具体内涵。并将目前热议的治堵政策措施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各项措施对拥堵形成机制的影响,进而对限号等刚性政策和"类修路治堵"型措施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批判。最后,建议从城市规划的高度对交通需求"疏、堵"并置,将基础设施投资天平倾向改善公交慢行出行环境,坚持公交导向型开发土地政策,提高机动车出行成本,促进城市交通支持城镇化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系统动力学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与规划启示——以北京、上海、深圳、海口4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元龄 陈宇琳 +3 位作者 姜洋 张文烁 辜培钦 黄玮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应对城市低碳发展需求,以城市的基本运行单元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范围,对居民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在以往慢行环境评价指标中增加对步行环境的精细化测度,并采取主客观结合的出行环境评价方法,对北京、上海... 应对城市低碳发展需求,以城市的基本运行单元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范围,对居民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在以往慢行环境评价指标中增加对步行环境的精细化测度,并采取主客观结合的出行环境评价方法,对北京、上海、深圳、海口4个城市中24个典型的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其长处与短板,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建议。不同类型社区的低碳出行环境特点差异明显,而缺乏专用自行车道是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方面亟待探索解决的共同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低碳出行 慢行交通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在街区尺度的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治远 龙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6,共11页
城市再开发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重新开发建设或改造升级,对节约城市发展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开源的路网和兴趣点数据,借鉴类型学研究方法,提出一套方法框架,从形态与功能两个角度对城市再开发进行识别与评价... 城市再开发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重新开发建设或改造升级,对节约城市发展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开源的路网和兴趣点数据,借鉴类型学研究方法,提出一套方法框架,从形态与功能两个角度对城市再开发进行识别与评价。作者从西安的案例研究中发现:1)基于道路交叉口的空间形态,可将城市街区分为8个类别,每个类别具有可在ArcGIS中自动识别的共同特征;2)发生城市形恋、功能再开发的街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识别结果存在交集;3)本文的方法框架对城市形态和功能再开发的识别结果,在评价中呈现出很高的准确性,并且适宜在全国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路网 兴趣点 类型学 形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评《柔性城市》兼论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洋 陈宇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69,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4年,全球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2020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亦来到城镇化的下半场。然而,无论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资...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4年,全球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2020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亦来到城镇化的下半场。然而,无论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资源紧缺、生态恶化、能耗高企、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仍在加剧[1]。与此同时,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率 生态恶化 气候变化背景 交通拥堵 以人为本 城市可持续发展 全球城市化 资源紧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沿线常规公交线网优化——基于目标要素分析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素平 刘岱宗 姜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大运量、高速度的轨道线路投入运营后,如何对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公交企业利益、代表乘客利益的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网络运载效率三方均衡发展为优...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大运量、高速度的轨道线路投入运营后,如何对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公交企业利益、代表乘客利益的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网络运载效率三方均衡发展为优化目标,构建公交线网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要素分析方法,抽离各评价指标的关键要素,并基于上述关键要素对公交线网优化的比选方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并选取最终的实施方案。本方法论已经在重庆市基于轨道交通的公交线网优化实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网优化 企业效益 服务水平 网络运载效率 目标关键要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