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东肉用山羊生产性能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康绍华 陈其新 +7 位作者 徐泽君 张彩天 肖莹莹 姜义宝 王献伟 高立 胡业勇 陈永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77-80,共4页
豫东肉用山羊是以波尔山羊、马头山羊为父本,槐山羊为母本,通过多元杂交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群。为了解新品种群的种质特性,对永陵县核心育种场的豫东肉用山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屠宰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东肉用山羊... 豫东肉用山羊是以波尔山羊、马头山羊为父本,槐山羊为母本,通过多元杂交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群。为了解新品种群的种质特性,对永陵县核心育种场的豫东肉用山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屠宰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东肉用山羊公羊初生、2月龄断奶、6月龄、周岁以及成年平均体重分别为3.35、14.83、35.17、66.79、84.25 kg,母羊各年龄段平均体重分别为3.21、13.87、34.88、54.19、66.61 kg;各年龄段体重均较槐山羊显著提高74.06%~155.70%(P<0.05)。6~7月龄豫东肉用山羊公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达47.25%、34.53%,分别比槐山羊增加了3.71个百分点和1.25个百分点(P<0.05)。经产能繁母羊的产羔数平均2.33只,断奶活羔数平均2.14只,与槐山羊相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豫东肉用山羊母羊繁殖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别达11.4 kg、39.6 kg,明显高于槐山羊的相应指标。说明豫东肉用山羊总体生产性能明显高于槐山羊,可作为我国农区肉用山羊经济杂交的兼用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肉用山羊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产羔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肉山羊家系的划分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彩天 王献伟 +6 位作者 陈其新 徐泽君 肖莹莹 张晓 胡业勇 张环宇 陈永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7-13,共7页
豫东肉山羊是河南省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槐山羊或马槐杂交山羊为母本培育的新品种,在组建豫东肉山羊核心群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亲缘记录不完整问题。为此,采用12对国际通用微卫星引物对豫东肉山羊核心群内310只(300只母羊,10只公羊... 豫东肉山羊是河南省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槐山羊或马槐杂交山羊为母本培育的新品种,在组建豫东肉山羊核心群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亲缘记录不完整问题。为此,采用12对国际通用微卫星引物对豫东肉山羊核心群内310只(300只母羊,10只公羊)健康个体进行微卫星(SSR)分析,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统计和家系构建。结果显示,采用12个微卫星位点,在豫东肉山羊核心群中共发现14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11.8个。其中等位基因数量最多的微卫星位点是CSSM66,等位基因数26个,等位基因数量最少的微卫星位点是BMS0812,等位基因数5个。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含量(PIC)0.646,其中位点BM1329、BMS0812、BM6404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剩余9个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豫东肉山羊核心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83,平均观测杂合度(Ho)0.625。根据不同公畜的亲缘关系分为7个父畜家系,可囊括185只母畜,另外115只母畜划分至无家系类别。综上,SSR家系的构建,对于厘清群体亲缘关系和科学扩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肉山羊 微卫星 家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胍基乙酸和α-硫辛酸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姜露 梁本聪 +7 位作者 徐泽君 杨改青 杨斯涵 陈其新 王献伟 胡业勇 王林枫 高腾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5-2387,共13页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uanidine acetic acid, GAA)和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 LA)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体重相近、体质良好的健康杜湖杂交公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TL,饲喂基础饲...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uanidine acetic acid, GAA)和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 LA)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体重相近、体质良好的健康杜湖杂交公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TL,饲喂基础饲粮)、GAA组(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 GAA)、LA组(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 LA)和MIX组(基础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 GAA和600 mg/kg LA),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液,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瘤胃菌群及其代谢物。【结果】在绵羊瘤胃液菌群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GAA和MIX组帕特斯菌门(Patesci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上调(P<0.05);LA和MIX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的丰度显著下调(P<0.05)。在绵羊瘤胃液菌群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LA组奎因氏菌属(Quinella)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糖单胞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的丰度显著升高(P<0.05),图氏杆菌属(Turicibacter)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GAA组隆氏菌科UCG-001属(Veillonellaceae_UCG-001)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MIX组瘤胃艾氏梭菌属(Eubacterium_Ruminantium_group)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绵羊瘤胃菌群代谢途径分析显示,GAA组的差异代谢物11-羟基过氧十八碳二烯酸、8-甲氧基犬尿氨酸等主要参与色氨酸代谢通路;LA组的差异代谢物1-磷酸鞘氨醇、二氢神经酰胺等主要参与鞘脂信号通路和鞘脂类代谢通路;MIX组的差异代谢物8-甲氧基犬尿氨酸、单磷酸鸟苷、3-甲基吲哚等主要参与色氨酸代谢通路。【结论】饲粮中单独添加GAA或LA以及组合添加均能够调节绵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代谢功能。该结果有助于揭示GAA和LA作为添加剂的深层次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胍基乙酸(GAA) α-硫辛酸(LA) 瘤胃微生物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效率、血液指标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露 徐泽君 +6 位作者 杨斯涵 陈其新 王献伟 胡业勇 王林枫 高腾云 杨改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28-6538,共11页
为研究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肉品质等受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绵羊在不同时间段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本试验选用体重为(43.00±2.42) kg、年龄(7月龄)相近的健康杜湖(杜泊?×湖羊♀)杂交公羊12只,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饲喂相... 为研究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肉品质等受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绵羊在不同时间段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本试验选用体重为(43.00±2.42) kg、年龄(7月龄)相近的健康杜湖(杜泊?×湖羊♀)杂交公羊12只,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饲喂相同的饲粮,适应期7 d,消化代谢试验14 d。之后做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回空肠瘘管。术后恢复期30 d,灌注期7 d,采样期4 d。采集的光照时段样品为白天组(DP组),黑暗时段的样品为夜间组(NP组)。结果表明:1)DP组和NP组间瘤胃和各肠段食糜流通量及胃区和各肠段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NP组的粪磷含量显著高于DP组(P<0.05),NP组氮消化率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P组(P<0.05)。3)NP组血清中尿素含量显著低于DP组(P<0.05),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五羟色胺、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DP组(P<0.05)。综上所述,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以及血液代谢物水平具有昼夜差异,在白天对氮、粗脂肪的代谢能力更强,夜间绵羊免疫应答和抗氧化能力高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绵羊 消化代谢 血清代谢物 抗氧化能力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羊乳房炎的分析诊断与防治
5
作者 张环宇 王献伟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3期32-34,共3页
随着养羊行业的快速发展,羊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在实际养羊生产过程中,母羊乳房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母羊和羔羊的健康,增加了母羊的淘汰率,降低了羔羊的成活率,阻碍了羊场生产的正常运行,给... 随着养羊行业的快速发展,羊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在实际养羊生产过程中,母羊乳房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母羊和羔羊的健康,增加了母羊的淘汰率,降低了羔羊的成活率,阻碍了羊场生产的正常运行,给我们养羊行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为有效应对养殖场户母羊乳房炎发生,减少不必要损失,结合生产实际,对母羊乳房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羊养殖场户母羊乳房炎科学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养殖场户 养羊生产 科学防控 淘汰率 防控措施 羔羊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分析
6
作者 张环宇 徐曼 王献伟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43-43,共1页
1致病特点小反刍兽疫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羊瘟,它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烧、腹泻静(恶臭)、烂嘴、肺炎、口鼻脓性分泌物等为特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品种倾向性,山羊发病率... 1致病特点小反刍兽疫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羊瘟,它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烧、腹泻静(恶臭)、烂嘴、肺炎、口鼻脓性分泌物等为特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品种倾向性,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绵羊,肺炎和肠道条纹状出血是主要病理变化,防控措施以管理、消毒和免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接触性传染病 脓性分泌物 副黏病毒科 致病特点 急性热 主要病理变化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羊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7
作者 王献伟 胡业勇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27-29,共3页
河南省是全国养羊大省,大部分位于黄淮平原,秸秆资源和羊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温润、交通便利,是中国肉羊产业化发展的黄金地带。种羊是羊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是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近年来,河南省以推进优质草畜发展为契机... 河南省是全国养羊大省,大部分位于黄淮平原,秸秆资源和羊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温润、交通便利,是中国肉羊产业化发展的黄金地带。种羊是羊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是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近年来,河南省以推进优质草畜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牛羊产业,羊种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育种基础工作滞后、种业创新提升不足、种羊场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和弱项,基于此,在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质创新攻关研究、加大种业企业培育力度、加大种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种业市场监督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羊种业健康发展,推动畜禽种业振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 羊产业 种质创新 育种基础 秸秆资源 黄淮平原 对策建议 气候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用稀释剂研制及精液保存效果初报
8
作者 王献伟 张环宇 +1 位作者 胡业勇 王学君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4期15-15,共1页
近年来,我国肉羊产业规模化程度发展较快,2020年我国羊养殖综合规模化率已达到43.1%,但小规模散养仍占较大比重。由于羊是资源依赖性动物,农村小规模放养将长期存在。过去农村养羊主要是自然交配,经常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严重,生产性能下... 近年来,我国肉羊产业规模化程度发展较快,2020年我国羊养殖综合规模化率已达到43.1%,但小规模散养仍占较大比重。由于羊是资源依赖性动物,农村小规模放养将长期存在。过去农村养羊主要是自然交配,经常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严重,生产性能下降较明显。推广羊人工授精技术能有效解决养殖场户羊的近亲繁殖等问题,提高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精液保存 近亲繁殖 自然交配 遗传进展 养殖场户 肉羊产业 羊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