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发生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平 李俊忠 +3 位作者 童清 戴永军 万岭梅 刘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70-74,共5页
通过采集野外数据,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及回归分析法对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普洱市宁洱县短毛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环境因子中,坡位、树木长势及树龄未被引... 通过采集野外数据,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及回归分析法对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普洱市宁洱县短毛切梢小蠹的发生规律及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环境因子中,坡位、树木长势及树龄未被引入方程,说明其对虫口密度影响不显著,坡向、受害梢直径及林分郁闭度为影响短毛切梢小蠹虫口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短毛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在宁洱县思茅松枝梢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聚集现象是由其本身的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两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毛切梢小蠹 蛀梢期成虫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格局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成虫空间分布型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岭梅 罗凤敏 +3 位作者 童清 戴永军 贾平 刘悦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
对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在思茅松树干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聚集度指标测定值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建立了树干各方位虫口密度与样地平均虫口密度回归方程,确定了最适... 对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在思茅松树干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聚集度指标测定值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建立了树干各方位虫口密度与样地平均虫口密度回归方程,确定了最适抽样部位为树干南面;建立了最适抽样表并制定了序贯抽样方案,确定了不同允许误差时的最大抽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毛切梢小蠹 蛀干期成虫 空间分布型 普洱市宁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