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耐腐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胡阳 钟皓 +3 位作者 汤焜 杨喜明 郭诚君 杨斌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97,共13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微量Co或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o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Cu-15Ni-8Sn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而P...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微量Co或P元素添加对Cu-15Ni-8Sn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o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Cu-15Ni-8Sn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而P元素会恶化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这与晶界处第二相的形成紧密相关,在腐蚀过程中,晶界处的第二相充当电偶腐蚀的阴极,参与合金基体阳极的腐蚀溶解,从而导致局部腐蚀的产生,局部腐蚀加重的同时又会导致第二相脱落,促使腐蚀的进一步加重。此外,在500℃高温长时间氧化过程中,3组合金的氧化增重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微量Co元素的添加不会影响Cu-15Ni-8Sn的抗氧化性能,但是微量P元素的添加会恶化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这是因为在Cu-15Ni-8Sn-0.2P合金中形成的氧化产物与合金表面结合力低,易形成空腔,导致表面鼓包和裂纹的产生,进而加速合金的氧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耐腐蚀性能 抗氧化性能 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量和环境介质对Cu-15Ni-8Sn-0.3Fe-0.3Er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
2
作者 李豫 龚亚辉 +4 位作者 乐顺聪 郭诚君 施利霞 胡丹丹 黄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91,共11页
Cu-15Ni-8Sn因其优异的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轴承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工程、重型机械等多个领域。本文研究了不同冷变形量的Cu-15Ni-8Sn-0.3Fe-0.3Er合金在不同工作介质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磨痕形态,并结... Cu-15Ni-8Sn因其优异的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轴承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工程、重型机械等多个领域。本文研究了不同冷变形量的Cu-15Ni-8Sn-0.3Fe-0.3Er合金在不同工作介质下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磨痕形态,并结合能谱仪(EDS)分析磨痕的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90%冷变形的Cu-15Ni-8Sn-0.3Fe-0.3Er合金具有最小的摩擦系数并表现出最佳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其主要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油摩擦条件下,液压油可以有效地减小两摩擦副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轻合金表面的磨损程度,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仅存在磨粒磨损。然而在NaCl溶液中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相对较差,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主要原因是Cl^(-)易导致合金发生点蚀,从而加剧了摩擦磨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变形量 磨损行为 工作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54-56)Zn_(40-44)再生铜合金棒材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法超 胡丹丹 +3 位作者 沈守稳 黄腾 刘伟 王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1,共10页
目的促进多杂质元素的废杂铜低成本高效回收,实现二次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方法基于现有废杂铜直接利用法生产再生黄铜合金棒材,通过废杂铜原料→依成分配料→熔铸合金化→挤压成形→无心车床处理→去应力退火工艺路线,得到了稳定合格... 目的促进多杂质元素的废杂铜低成本高效回收,实现二次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方法基于现有废杂铜直接利用法生产再生黄铜合金棒材,通过废杂铜原料→依成分配料→熔铸合金化→挤压成形→无心车床处理→去应力退火工艺路线,得到了稳定合格的低铜精密棒材成品。结果废杂铜原料的搭配使用是控制杂质元素含量超标的关键环节,需要结合经验值进行合理配方。熔炼工序,在助熔剂、清渣剂、精炼剂和覆盖剂等的作用下,皆可有效减少熔体中的杂质元素,制备出高品质水平连铸铸锭;加工工序,在微量元素的有益范围内,生产的精密再生黄铜棒材抗拉强度≥560 MPa,延伸率≥22%。结论在制备低铜精密再生黄铜合金棒材过程中,开发了一条生产稳定低铜再生黄铜合金产品的工艺路线,实现了废杂铜原料高品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杂铜 ZnS颗粒 合金化 热挤压 去应力退火 高效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