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城市变电站降噪的惯性放大声学超材料板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科若 胡华杰 +2 位作者 沈涛 岳龙 徐春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4-970,共7页
城市变电站变压器、电抗器以及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面向城市变电站设备低频噪声的控制需求,提出了采用惯性放大声学超材料板隔离变电站设备低频噪声向周边区域传递的防护方案,并为此首先建立了惯性... 城市变电站变压器、电抗器以及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面向城市变电站设备低频噪声的控制需求,提出了采用惯性放大声学超材料板隔离变电站设备低频噪声向周边区域传递的防护方案,并为此首先建立了惯性放大声学超材料的能带及振-声学特性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带隙的结构参数调控规律,最后通过隔声实验对计算模型和参数调控规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在板上附加惯性放大机构后,结构在132~450 Hz及600~1409 Hz两个频段内出现了带隙,能够抑制弹性波的传播。跨距增大与惯性放大角增大都会带来隔声性能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惯性放大声学超材料板用于变电站低频噪声的隔离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惯性放大 变电站 低频噪声 声透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外部机构隔声超构板的弯曲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蔡东军 王益涛 +2 位作者 姜炯挺 唐晓杰 戴旭益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基于声学超构材料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附加外部机构的隔声超构板结构。首先,设计外部机构的构型,并建立元胞的有限元模型;其次,结合Bloch定理与周期边界条件,通过仿真验证隔声超构板能带的可靠性;最后,基于机构谐振进行带隙扩展,对比单... 基于声学超构材料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附加外部机构的隔声超构板结构。首先,设计外部机构的构型,并建立元胞的有限元模型;其次,结合Bloch定理与周期边界条件,通过仿真验证隔声超构板能带的可靠性;最后,基于机构谐振进行带隙扩展,对比单一机构、双机构和三机构超构板的弯曲波带隙特性,研究表明:所提隔声超构板材料能够在关注频带内产生弯曲波带隙,纵波、剪切波仍能在此带隙内传播;由于机构谐振作用,附加多机构使得超构板产生新的带隙,也导致机构数量为偶数与奇数时的振动模式不同。针对变电站低频噪声设计隔声超构板,设计带隙使之涵盖线谱噪声的主要频率,使透射谱低谷位置与弯曲波带隙位置一致,可较好抑制带隙内的弯曲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学超构材料 变电站 低频噪声 能带结构 机构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保绝缘气体C_(4)F_(7)N/CO_(2)的制备及检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晓杰 张荣伟 +5 位作者 李龙 戴坚宇 何涛 曾晓哲 宁帅官 王腾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C_(4)F_(7)N/CO_(2)混合气体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潜能,本研究搭建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制备系统,采用分压法制备了C_(4)F_(7)N体积分数不同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 为了进一步探究C_(4)F_(7)N/CO_(2)混合气体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潜能,本研究搭建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制备系统,采用分压法制备了C_(4)F_(7)N体积分数不同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检测方法,针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制备过程中检测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及有限元分析,开展不同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热驱动扩散模拟实验。结果表明:C_(4)F_(7)N体积分数为2%、5%、10%时C_(4)F_(7)N/CO_(2)气体浓度扩散平衡的时间分别为4775、6600、8800 s,C_(4)F_(7)N气体浓度扩散平衡的时间分别为94、122、158 min。3种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分别在配制100、125、160 min后进行质量检测及应用,可达到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特性 分压法 GC-FID C_(4)F_(7)N/CO_(2) 流体力学 扩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电缆导体连接管的电磁脉冲成形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刚 韩佳一 +3 位作者 丁健 李晨辉 张永鹏 杨兰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9-1117,共9页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中,用液压钳压接的导体连接管易存在压接不紧密、表面有毛刺、压接面之间有杂质等缺陷,会导致接头的接触电阻大或产生局部放电,进而对接头造成破坏。而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具有压接紧密、无压痕等优点。因此,通过仿真... 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中,用液压钳压接的导体连接管易存在压接不紧密、表面有毛刺、压接面之间有杂质等缺陷,会导致接头的接触电阻大或产生局部放电,进而对接头造成破坏。而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具有压接紧密、无压痕等优点。因此,通过仿真获得了成形线圈和集磁器设计的优选规律,并据此搭建了一套电磁成形设备,对GT–G–70型号的铜连接管与铝绞线的电磁压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压接的铜连接管从外观上看,表面光滑均匀、无毛刺;从横截面看,铜管紧密包覆在铝绞线上,并使铝绞线的线芯之间也紧密贴合;从压接界面的SEM图像上看,存在类似于固相焊接的微波状连接界面的界面形貌。综上所述,使用电磁脉冲成形技术压接的铜连接管在表面光滑度和压接紧密度上都比用液压钳压接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铜连接管压接 电磁脉冲成形技术 成形线圈设计 焊接界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和深度残差网络的电缆中间接头局部放电缺陷识别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雨萌 孙长海 +2 位作者 赵树春 冯晓东 韩寅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5650-15658,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中国已有较多风光电场使用铝电缆作为直埋输电电缆,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由于铝电缆接头相位分辨的局部放电(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样本数量有限,导致训练模式识...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中国已有较多风光电场使用铝电缆作为直埋输电电缆,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由于铝电缆接头相位分辨的局部放电(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样本数量有限,导致训练模式识别的网络识别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通过设计3种电缆接头典型缺陷,搭建局部放电实验平台,运用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训练样本数据,借以生成更多新的图像数据,进而将生成样本和原始样本同时投入深度残差网络训练,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达97.82%。与数据扩充前后不同层数深度残差网络和普通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准确率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基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识别准确率,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局部放电 数据扩充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纳秒脉冲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层叠结构的绝缘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喻梦晗 杨兰均 +3 位作者 林天煜 张永鹏 刘刚 丁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5-704,共10页
为提高脉冲功率技术中绝缘结构的绝缘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研究了重频纳秒脉冲电压作用下,多层绝缘薄膜层叠结构的绝缘特性,采用上升时间为115 ns、脉宽为225 ns的重频源,在重复频率为1 kHz的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厚度和层叠数的聚酰亚... 为提高脉冲功率技术中绝缘结构的绝缘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研究了重频纳秒脉冲电压作用下,多层绝缘薄膜层叠结构的绝缘特性,采用上升时间为115 ns、脉宽为225 ns的重频源,在重复频率为1 kHz的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厚度和层叠数的聚酰亚胺单层膜和多层膜的短时击穿场强和长时耐受脉冲数,建立了重频纳秒脉冲电压下1500万次以内的电老化单因子寿命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层叠结构有利于提高聚酰亚胺的绝缘强度,快速击穿场强最高增大45.44%,这是由于层叠结构减小了单层绝缘厚度,单层绝缘的击穿场强随厚度的减小而增大。耐受脉冲电压数也明显提升,并且总绝缘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层数越多,快速击穿场强越高,同时耐受脉冲数也越多。耐受脉冲电压数与场强满足指数关系,这为场强的选择和绝缘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纳秒脉冲 薄膜绝缘 层叠结构 击穿场强 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导体连接管的电磁脉冲压接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晨辉 王骁 +3 位作者 韩佳一 黄逍遥 丁健 杨兰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165,共10页
电磁脉冲成形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来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高能率成形技术,将其应用于电缆导体连接管的压接中,可以在压接后连接管的表面形貌、紧密度、接触电阻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文中针对GT⁃70、GT⁃150、GT⁃300三种铜连接管... 电磁脉冲成形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来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高能率成形技术,将其应用于电缆导体连接管的压接中,可以在压接后连接管的表面形貌、紧密度、接触电阻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文中针对GT⁃70、GT⁃150、GT⁃300三种铜连接管制作了3种型号的集磁器,并对其产生的磁场和管件的变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型号连接管的压接工艺参数。研究发现,铜连接管与铜电缆绞线之间能实现固相焊接的最低碰撞速度是118.6 m/s,对于GT⁃70、GT⁃150、GT⁃300的铜连接管,在放电电流峰值为49.1、50.8、54.9 kA,频率为6.41、5.95、5.52 kHz时碰撞速度分别能达到该值,而在同等储能条件下不插入连接管进行放电时,在工作区所能获得的峰值磁场分别达到18.72、15.41、13.3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导体连接管 电磁脉冲压接 碰撞速度 工作区磁场 接头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运行条件下支柱式复合绝缘子憎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冰冰 钱锡颖 +2 位作者 金坤鹏 徐湉湉 仇海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2,共4页
复合绝缘子在沿海地区工况下的老化失效问题一直给沿海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隐患,也是复合绝缘子运维、检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不同运行年限的变电站用支柱式复合绝缘子展开研究,分析了其憎水性能与运行年限之间的关... 复合绝缘子在沿海地区工况下的老化失效问题一直给沿海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隐患,也是复合绝缘子运维、检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不同运行年限的变电站用支柱式复合绝缘子展开研究,分析了其憎水性能与运行年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变电站用支柱式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与高压环境、绝缘子表面朝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绝缘子运行时间达到7年时,其憎水性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憎水性 工况条件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雨 许瑾瑾 +1 位作者 刘杰 蒋若何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5期60-64,共5页
电网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质量管控至关重要。随着各省电网公司深入开展电力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电网物资检测覆盖范围和检测要求不断提升,电网企业应不断创新认知,提高对RFID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文章结合物资管理部门特点,从采购、运输、... 电网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质量管控至关重要。随着各省电网公司深入开展电力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电网物资检测覆盖范围和检测要求不断提升,电网企业应不断创新认知,提高对RFID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文章结合物资管理部门特点,从采购、运输、检测、存储和安装多层面同时着手,充分体现并发挥RFID技术在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电力物资质量管理 物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互动模式的入侵检测模型
10
作者 徐科兵 陈赞波 +2 位作者 邹翔 王则扬 王韬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0-1410,共11页
针对链路层的海量高速数据流、信息易被伪装、较小异常流量占比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互动模式量化模型的入侵检测模型。为提高入侵检测模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从初始流量中获取流量特征的新方法,并重点探讨如何以流量到达时... 针对链路层的海量高速数据流、信息易被伪装、较小异常流量占比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互动模式量化模型的入侵检测模型。为提高入侵检测模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从初始流量中获取流量特征的新方法,并重点探讨如何以流量到达时间分布作为一维特征。使用相空间重构、可视化等方法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根据长会话和短会话各自的特征设计了基于卷积层和长短时记忆层的改进神经网络,用以挖掘正常和异常流量端口互动模式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模型评分机制下的改进入侵检测算法,对模型空间内的会话进行流量分类。所提出的量化模型和改进算法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伪装身份信息的情况,降低神经网络训练成本,提升小样本异常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特征集 入侵检测 神经网络 小样本异常检测 端口互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