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诊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韦君 颜春 +3 位作者 赵岳 赵德刚 姚友强 陈刚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7,共7页
自诊断复合材料是一种可以动态监测自身结构健康状态的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类复合材料的自诊断原理,包括压阻效应自诊断、压电效应自诊断和光纤自诊断,结合国内外近几年对复... 自诊断复合材料是一种可以动态监测自身结构健康状态的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本文详细介绍了这类复合材料的自诊断原理,包括压阻效应自诊断、压电效应自诊断和光纤自诊断,结合国内外近几年对复合材料自诊断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自诊断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自诊断复合材料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诊断 树脂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脆材料孔加工出口破损形成机理
2
作者 吕东喜 陈刚 +4 位作者 赵德刚 高聪 徐海兵 郭启涛 祝颖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BK7玻璃孔加工过程中出口破损的形成机理,本文在对破损形貌进行显微观测的基础上,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工件加工面所受载荷随裂纹扩展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出口破损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对出口破损的形成... 为研究BK7玻璃孔加工过程中出口破损的形成机理,本文在对破损形貌进行显微观测的基础上,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工件加工面所受载荷随裂纹扩展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出口破损形成过程的影响;采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对出口破损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出口破损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出口破损可分为初始裂纹区及扩展裂纹区,挤压载荷和弯矩的耦合作用驱使初始裂纹沿圆周方向扩展,显著增加了裂纹的倾斜角度和破损宽度,导致破损表面产生大量散射状条纹;借助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实现了对出口破损形成及脱落过程的数值模拟,发现初始裂纹贯穿整个未穿透厚度,刀具的瞬时切削力减小了78%;并且随着裂纹间歇性地沿圆周方向扩展,刀具切削力呈现出剧烈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BK7玻璃 孔钻削 出口破损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严鹏威 颜春 +5 位作者 马芸芸 徐海兵 刘东 陈刚 赵德刚 祝颖丹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5,共7页
综述了聚磷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含环氧基、乙烯基、三氟甲基等结构的聚磷腈用于阻燃材料,提高了阻燃剂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含氟和接枝聚氨酯结构的聚磷腈用于特种橡胶与弹性材料,提高了其耐化学药品腐蚀性和弹性;两性聚磷腈和聚磷... 综述了聚磷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含环氧基、乙烯基、三氟甲基等结构的聚磷腈用于阻燃材料,提高了阻燃剂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含氟和接枝聚氨酯结构的聚磷腈用于特种橡胶与弹性材料,提高了其耐化学药品腐蚀性和弹性;两性聚磷腈和聚磷腈微球用于生物医学材料,提高了药物负载能力和缓释效果;含磺酸基、冠醚等结构的聚磷腈用于膜材料,提高了膜材料的电导率和稳定性;含强吸电子基团或大共轭体系基团的聚磷腈用于光学材料,提高了其光电性能;含阴离子三氟硼酸基的聚磷腈用于固体电解质,提高了其电导性能。最后,进一步展望了聚磷腈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腈 合成 阻燃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