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网格尺度的2013−2022年宁波市PM_(2.5)污染健康效益研究
1
作者 阮芳芳 张良 +4 位作者 李思萱 戴欣幸 李宁 冯玥溢 纪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3-1382,共10页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的基线死亡率数据,全面评估宁波市近十年PM_(2.5)污染短期暴露和长期暴露造成的分年龄、分性别的全因死亡人数、寿命损失年、损失工作日和经济损失,同时评估控制变量不同程度污染日带来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①宁波市PM_(2.5)污染改善明显,人口加权年均PM_(2.5)浓度由2013年的50.6μg/m^(3)降至2022年的24.2μg/m^(3)。②宁波市PM_(2.5)污染的健康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且较低浓度情景下宁波市PM_(2.5)污染的长期健康影响仍然显著。长期暴露造成的全因死亡人数由2013年的13420例降至2022年10807例,寿命损失年由2013年的134669年降至2022年的84102年,损失工作日由2013年的9720500 d降至2022年的4712000 d,经济损失由2013年的123.1×10^(8)元增至2022年的137.9×10^(8)元。从人口结构来看,0~39岁人口受影响程度最小,65岁及以上人口受影响最大,女性受影响程度高于男性。③在控制情景中,避免PM_(2.5)高污染日(>75μg/m^(3))对健康损失的影响较少或基本没有,无法达到增加健康效益的效果。可见,宁波市虽PM_(2.5)污染改善明显但未来仍需重点关注低浓度PM_(2.5)污染,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级别区域空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健康效益 寿命损失年 高污染日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实体经济促进省域均衡发展的机制与效应
2
作者 林书平 王瑞 岑涛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区域均衡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民营实体经济对省域均衡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省域均衡发展,这一结论在对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引入工具变量... 区域均衡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民营实体经济对省域均衡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省域均衡发展,这一结论在对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引入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溢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民营实体经济影响省域均衡发展的主要机制,民营企业集聚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民营实体经济持续赋能省域均衡发展,需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制度变革、释放民营经济溢出机制、优化民营经济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实体经济 区域均衡发展 技术溢出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 被引量:18
3
作者 励利 田荣富 尹玉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134,共4页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其高水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中国1999-2017年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并分区域考察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从...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其高水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中国1999-2017年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并分区域考察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而言,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会对经济增长发挥显著拉动作用;从按照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范围划分而言,内陆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积极影响,但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不显著。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中国要实施更加灵活的对外贸易政策、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等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系统GMM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债券与城市绿色转型:特征、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汝龙 陆棒棒 +2 位作者 于雪洁 杨洁 宓科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I0008,共9页
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性的绿色债券日渐成为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以2016—2021年1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绿色债券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能有效助力城市绿色转型,且在东部、市场... 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性的绿色债券日渐成为促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以2016—2021年1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绿色债券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能有效助力城市绿色转型,且在东部、市场化较高以及强环境规制的地区更为明显。此外,绿色债券能够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3条路径间接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城市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环境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6,共12页
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一个能够支持经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高质量金融体系保驾护航。基于2012—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测度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重点考察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一个能够支持经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高质量金融体系保驾护航。基于2012—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测度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重点考察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中西部省份的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比东部省份更为显著,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省份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比非试点省份更大。金融结构改革是金融创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及产品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大区域金融创新力度,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继续推进区域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区域金融创新试点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2,共9页
文章紧扣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框架,构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八大综合经济区作为地域单元,综合测算1996-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识别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各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差... 文章紧扣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框架,构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八大综合经济区作为地域单元,综合测算1996-2017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识别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各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整体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能突破不协调临界线;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协调发展水平较高,且一直处于不协调临界线上方,东部沿海经济区从2014年开始处于较为协调阶段,其余经济区始终处于不协调阶段;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公共服务系统协调的影响程度次之但显著为负,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系统协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要通过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交流来促进新时代我国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 测度 八大综合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需要什么样的贸易便利化?——来自中国35个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瑞 顾秋阳 钟冰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在全球贸易增长趋缓背景下,跨境电商新业态逆势成长为国际贸易增长新引擎。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我国35个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城市跨境电商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效... 在全球贸易增长趋缓背景下,跨境电商新业态逆势成长为国际贸易增长新引擎。本文构建了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我国35个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城市跨境电商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城市跨境电商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影响显著,考虑估计方法、内生性等后结果依旧稳健;从时间跨度上看,政策力度、互联网普及水平、电商服务水平等贸易便利化因素对跨境电商贸易的影响逐年加强,且强于其对普通货物贸易影响;从区域空间视角上看,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推动了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和全行业蓬勃发展;最后从贸易便利化内部机制上看,政策力度、互联网普及水平还对相关贸易便利化指标和跨境电商贸易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为此,本文提出要做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强化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跨境电商支持、监管政策,推进通关一体化建设及在WTO框架下落实贸易便利化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贸易便利化 跨境电商综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补贴对区域经济协调影响效应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126,共5页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R&D补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R&D补贴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行经济收敛模型、工具变量法、...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R&D补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R&D补贴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行经济收敛模型、工具变量法、变动样本地区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在控制变量方面,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城镇化率则存在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R&D补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上,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补贴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丛海彬 黄萍 邹德玲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路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收敛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路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收敛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3)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是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4)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共同富裕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共同富裕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助力农民跨越“健康贫困”陷阱: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迟欣欣 刘喜华 李聪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8,共13页
贫病相连的恶性循环是制约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健康贫困陷阱的形成路径与表现形式出发,阐释精准扶贫政策健康减贫的逻辑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以收入困难和医疗费用负担为导向的多维健康贫困指标,对农村居民健康贫... 贫病相连的恶性循环是制约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健康贫困陷阱的形成路径与表现形式出发,阐释精准扶贫政策健康减贫的逻辑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以收入困难和医疗费用负担为导向的多维健康贫困指标,对农村居民健康贫困情况进行测度,并通过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评估精准扶贫政策的多维健康贫困治理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能帮助贫困人口跨越健康贫困陷阱,有效降低贫困人口的多维健康贫困深度和发生率,且政策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政策主要通过增加收入、减轻医疗负担、改善营养状况的方式实现健康减贫。研究对常态化健康扶贫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健康贫困陷阱 模糊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合乘车道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
11
作者 姚荣涵 徐文韬 +1 位作者 林子敬 王立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2,共12页
为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构建了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最小化交通总阻抗、公交运营成本和车辆排放;下层考虑非合乘车、合乘车和公交车实现多方式交通网络用户均衡;由快速非支配排序遗... 为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构建了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最小化交通总阻抗、公交运营成本和车辆排放;下层考虑非合乘车、合乘车和公交车实现多方式交通网络用户均衡;由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其下层由相继平均法和连续权重平均法求解;并使用Nguyen-Dupuis网络验证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结果表明:所给算法能有效获得公交-合乘车道设置方案的Pareto最优解集;合理的公交-合乘车道设置方案能有效促进合乘出行;相比不设置公交-合乘车道,全部和部分合乘车进入公交-合乘车道分别使交通总阻抗降低-0.007%~1.088%和0.038%~4.493%,使公交运营成本上升1.057%~3.864%和4.011%~5.611%,使车辆排放减少-7.598%~-1.111%和-0.677%~3.526%;当起讫点(OD)对客流量不低于其临界值,设置公交-合乘车道有利于增加公交车客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双层规划模型 多目标优化 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 用户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玥 吕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与高技术产业韧性均具有空间依赖特征。高技术产业韧性局部分布以高—高、低—低两种集聚类型为主。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直接促进高技术产业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特征。异质性结果分析显示,短期内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有效强化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长期则有助于内陆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增强,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高技术产业韧性 技术梯度 资本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行业集聚与居民健康水平:测度与空间溢出效应
13
作者 俞佳立 杨上广 +1 位作者 甘晨 卓武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2-96,共5页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测度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并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在不断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测度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并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在不断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提高医疗行业集聚水平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医疗行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对东部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提升的边际作用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边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行业集聚 居民健康 空间溢出效应 区位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与区域创新能力--来自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果 李凯 叶龙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58,共11页
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及PSM-DID模型,验证了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效用。结果表明:国家级... 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及PSM-DID模型,验证了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效用。结果表明:国家级新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经距离异质性检验,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不仅对自身所在区域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周边200 km以内区域也有明显影响;经区位异质性检验,国家级新区对西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中部次之,东部最弱;进一步进行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国家级新区通过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对区域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区域创新能力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道路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的格子流体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麒 常银银 +1 位作者 葛红霞 程荣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81,共15页
为了研究斜坡道路上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对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子流体动力学模型.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得到了改进模型的线性稳定条件,并利用约化摄动法得到了稳定性临界点附近的mKdV方程,用以描述交通密度波的演变特征.通过数... 为了研究斜坡道路上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对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子流体动力学模型.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得到了改进模型的线性稳定条件,并利用约化摄动法得到了稳定性临界点附近的mKdV方程,用以描述交通密度波的演变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了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的交通流的演变过程,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坡度公路上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流量差 预期效应 坡度 格子流体力学模型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企业脱实向虚行为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丽雅 易宪容 Safi Adnan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6-152,共7页
本文结合我国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微观层面企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基于“管理层监督机制”和“信息质量”双重视角探究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内在机制,并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回归拟合出企业最优... 本文结合我国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微观层面企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基于“管理层监督机制”和“信息质量”双重视角探究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内在机制,并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回归拟合出企业最优的金融化水平。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可能的内在机制是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通过弱化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信息不对称及弱化管理层自利动机、强化信息质量等维度降低管理层自利动机,进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行为。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管理层监督及管理层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以推进微观层面实体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实向虚行为 金融化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将 靳文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04,共2页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也是现有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点,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模式选择,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建...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也是现有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点,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模式选择,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法律制度改革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测度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44-148,共5页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借助Markov链模型考察公平与效率的"马太效应",构建四象限图探索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路径。结...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借助Markov链模型考察公平与效率的"马太效应",构建四象限图探索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路径。结果表明: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的"马太效应"均较严重,并且公平的"马太效应"现象更为突出;经四象限图分析得知,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存在失调现象,对此提出"单点突破式"和"双管齐下式"两条协调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平 效率 马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地区与行业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纯记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19,125,共8页
采用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第二,生产性服... 采用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第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符合"威廉姆森假说";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系统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超 钟昌标 杨佳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1,共9页
文章在分析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实证估测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逐步回归法、工具变量法、更换变量指标等稳健性检... 文章在分析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实证估测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逐步回归法、工具变量法、更换变量指标等稳健性检验发现,在结构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规模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对大中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强于小微实体企业;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高于发达地区。基于此,对增强数字金融服务实体企业提质增效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企业 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