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铁结合蛋白的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 侯付景 +3 位作者 周君 王中华 李太武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3-979,共7页
以克隆获得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olosma esculenta)、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 zhejiangensis)、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肛海地瓜(Acaudina leucoprocta)6种无脊... 以克隆获得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olosma esculenta)、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 zhejiangensis)、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白肛海地瓜(Acaudina leucoprocta)6种无脊椎动物的铁结合蛋白基因为基础,通过NCBI检索下载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采用SingalP程序查找信号肽,用TMHMM程序搜寻预测跨膜区,采用Clustal W程序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对其编码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以及磷酸化位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动物的铁结合蛋白都没有信号肽,也无跨膜区,不可能是膜上的受体或定位于膜上,均为胞外蛋白。泥蚶的ferritin有4个磷酸化位点,仿刺参ferritin有10个,枝吻纽虫有8个,白肛海地瓜有9个,可口革囊星虫和缢蛏的ferritin未搜寻到磷酸化位点。6种铁结合蛋白的疏水性有一定的差异,最大值在1.0—1.6之间,最小值在3.3—2.8之间。可口革囊星虫和仿刺参的铁结合区域特征序列完全相同,与文昌鱼、缢蛏、泥蚶、牡蛎、盘鲍有2个氨基酸差异,与人、小家鼠和叉尾有1个氨基酸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结合蛋白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 可口革囊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黄酮混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汤晓 方伟 +2 位作者 沈秀丽 方振飞 关亚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性、还原能力等不同机理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评价指标,分析7种黄酮类化合物中的3种以质量比1∶1∶1混合后,混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 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性、还原能力等不同机理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评价指标,分析7种黄酮类化合物中的3种以质量比1∶1∶1混合后,混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黄酮两两混合物与DPPH自由基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羰基与2,3-双键对多黄酮混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大于B环邻二羟基,B环邻二羟基对多黄酮混合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大于B环仅有一个酚羟基的结构。黄酮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比例和反应时间有关,只有当氧化剂比例以及反应时间达到某一程度,黄酮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发生。在此之前,抗氧化性更强的黄酮组分先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黄酮 抗氧化活性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副产C_5资源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向东 施立钦 +2 位作者 李爱元 陈亚东 徐迪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2,共4页
介绍了甲醇制烯烃副产C5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了C5烯烃的组成、分离技术和加工利用途径,探讨了利用其生产乙烯、丙烯、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改性石油树脂、1-戊烯、甲基叔戊基醚、异戊烯等不同反应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及工业化进程。... 介绍了甲醇制烯烃副产C5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了C5烯烃的组成、分离技术和加工利用途径,探讨了利用其生产乙烯、丙烯、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改性石油树脂、1-戊烯、甲基叔戊基醚、异戊烯等不同反应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及工业化进程。对C5资源的加工利用问题进行了多方案对比,得出其最有前途的利用方向是生产改性石油树脂、1-戊烯、甲基叔戊基醚、异戊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烯烃 1-戊烯 甲基叔戊基醚 异戊烯 改性石油树脂 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酮成分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晓 邱从平 +3 位作者 贾娟 林伟 潘峰 杨颖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1-966,共6页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不同部分黄酮成分随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用NaNO2-Al(NO3)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HPLC分析黄酮成分。结果表明,4至6月份,叶中总黄酮含量增加,6月份达到最高,枝和茎、根和根茎的总黄酮量则...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不同部分黄酮成分随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用NaNO2-Al(NO3)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HPLC分析黄酮成分。结果表明,4至6月份,叶中总黄酮含量增加,6月份达到最高,枝和茎、根和根茎的总黄酮量则逐渐下降;此时各器官的黄酮成分均较少,主要为绿原酸、咖啡酸。7月份起,叶中总黄酮含量下降,10月份降至最低;枝和茎、根和根茎的则逐渐上升。但7至8月份,各器官黄酮成分最多,且多为槲皮素苷类等黄酮苷类。10月份,叶中黄酮成分明显减少。在出苗高峰期及盛夏采集加拿大一枝黄花,可充分利用其作为黄酮原料,以控制其进一步生长扩散。开花期后,花亦可作黄酮原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黄酮含量 黄酮成分 加拿大一枝黄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提取液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汤晓 朱建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9-144,共6页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被开发利用的最佳时间与部位。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各部位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并采用HPLC法对各部位合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被开发利用的最佳时间与部位。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各部位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并采用HPLC法对各部位合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月,该植物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其他月份;此时各部位内的黄酮成分亦较少。7-8月,叶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所有月份的提取液;此时叶内含较多黄酮苷类,尤其是槲皮素苷类。根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优于茎提取液,且在10月达到最高,但根、茎、花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均不及叶提取液。盛夏季节,加拿大一枝黄花叶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羟基自由基清除 动态变化 黄酮成分 部位 生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MnSiO_4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振博 苗鹤 +2 位作者 尹宏峰 赵文光 王蔚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6-49,共4页
通过加热回流-喷雾干燥-高温煅烧三步法制备了包覆碳的纯相Li2MnSi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回流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2MnSiO4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电流... 通过加热回流-喷雾干燥-高温煅烧三步法制备了包覆碳的纯相Li2MnSi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回流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2MnSiO4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30mA/g时,所制备的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189.1mAh/g;当电流密度为300mA/g时,首次放电容量达132.9mAh/g,经过40次循环,保持了首次放电容量的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喷雾干燥 LI2 MnSi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掺杂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施立钦 袁正勇 彭振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3-1455,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碳包覆的氟掺杂磷酸锰锂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平均粒径约为70 nm,碳在材料表面包覆完整,包覆厚度约为2~4 nm.制备的LiMn (PO...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碳包覆的氟掺杂磷酸锰锂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平均粒径约为70 nm,碳在材料表面包覆完整,包覆厚度约为2~4 nm.制备的LiMn (PO4)0.985F0.045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电流充放电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12.7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容量基本没有下降,在2.0 C恒流放电时,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65 mAh/g左右,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NbSnSb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正勇 邱从平 彭振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3-906,共4页
通过球磨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用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反应机理。所制备的铌锡锑三元合金材料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在2~5μ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 通过球磨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用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反应机理。所制备的铌锡锑三元合金材料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在2~5μ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568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初始容量的59.2%。由于铌锡锑材料中非活性物质Nb的作用,在相同条件下,与锡锑二元合金负极材料相比,其贮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锡锑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正勇 施立钦 彭振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用球磨-热解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碳包覆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平均粒径为100nm,碳在材料表面包覆均匀,包覆的碳层厚度约为2~3nm。在650℃下热解制备的LiMn0.5Fe0.5PO4正极材料具... 用球磨-热解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碳包覆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平均粒径为100nm,碳在材料表面包覆均匀,包覆的碳层厚度约为2~3nm。在650℃下热解制备的LiMn0.5Fe0.5PO4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第一周的可逆容量为153.3mAh/g,经过50周的循环以后,可逆容量保持不变。材料在2.0C恒流放电时,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121mAh/g左右,具有较优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苗期加拿大一枝黄花抗亚油酸过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晓 朱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研究出苗高峰期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抗亚油酸过氧化作用,以期在此阶段利用这一入侵植物。结果表明,出苗期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片具有较高的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且逐月增强。5月起,0.1 mg/mL总黄酮浓度的叶片样品抗氧化活... 研究出苗高峰期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抗亚油酸过氧化作用,以期在此阶段利用这一入侵植物。结果表明,出苗期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片具有较高的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且逐月增强。5月起,0.1 mg/mL总黄酮浓度的叶片样品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P<0.05);茎、根的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不及叶,这2个部位样品的乙醇提取液在0.2 mg/mL总黄酮浓度下的抗氧化活性才能与0.1 mg/mL维生素C相当(P>0.05)。出苗期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片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加以开发利用,为简化加工工艺,亦可利用该植物全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总黄酮 亚油酸 抗氧化 出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锡锑三元合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及贮锂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正勇 彭振博 叶海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用化学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纳米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ZnSnSb2。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5-15n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708mAh/g,经过20周的... 用化学还原-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纳米锌锡锑三元合金负极材料ZnSnSb2。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5-15nm之间。在充放电电压为1.5V到0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708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82.1%。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9V到0V时,初始可逆充电容量为329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充电容量仍然保持在95.7%。由于材料中非活性物质Li3Sb的作用以及材料所具有的纳米结构,使其循环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锡锑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贮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锡镍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的研究
12
作者 袁正勇 张慧波 +1 位作者 陈亚东 孙聚堂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00-802,共3页
用液相沉淀-热解法合成结构和组成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纳米锡镍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锡镍复合氧化物平均粒径约为10 nm。非晶态NiSnO3负极材料的初始可逆贮锂比容量为817 mAh/g,经过20周... 用液相沉淀-热解法合成结构和组成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纳米锡镍复合氧化物贮锂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锡镍复合氧化物平均粒径约为10 nm。非晶态NiSnO3负极材料的初始可逆贮锂比容量为817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仍然保持为77.0%。晶态NiO.SnO2复合贮锂材料初始可逆贮锂比容量为756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66.5%,两种材料对大倍率充放电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与晶态NiO.SnO2复合贮锂材料相比,非晶态结构的锡镍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镍复合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贮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的超声波合成与热稳定性
13
作者 匡新谋 王燕燕 +1 位作者 王亮 郑长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53-855,共3页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酰肼为原料,在超声波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对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探讨了反应时间和溶剂量对收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处于66℃以下时很稳定。
关键词 酰腙 超声波 合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锑锌合金贮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袁正勇 彭振博 邱从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3-1054,1106,共3页
用化学还原-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碳包覆锑锌合金负极材料Sb3Zn4/C。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0.5~1.0μm,材料表面碳的包覆较均匀,包覆厚度为80~100 n... 用化学还原-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碳包覆锑锌合金负极材料Sb3Zn4/C。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0.5~1.0μm,材料表面碳的包覆较均匀,包覆厚度为80~100 nm。在充放电电压为0~1.5 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535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为74.4%。与没有碳包覆的锑锌合金贮锂材料相比,其贮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锌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贮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MnSn_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性能
15
作者 袁正勇 邱从平 彭振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1,129,共3页
用球磨-热解法合成了碳包覆锂离子电池锰锡合金负极材料MnSn2/C。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1~2μm之间,合金材料表面完全被碳包覆,碳层厚度约为60~120 nm。在充放电电压为1.5 V到0 V范围内... 用球磨-热解法合成了碳包覆锂离子电池锰锡合金负极材料MnSn2/C。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1~2μm之间,合金材料表面完全被碳包覆,碳层厚度约为60~120 nm。在充放电电压为1.5 V到0 V范围内,初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675 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仍然保持为440mAh/g。与没有碳包覆的MnSn2负极材料相比,其循环性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锡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NbSn_2贮锂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16
作者 袁正勇 彭振博 邱从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用机械球磨-热解法制备了碳包覆NbSnz贮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反应机理。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0.5~1.5μm-材料表面碳的包... 用机械球磨-热解法制备了碳包覆NbSnz贮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非原位XRD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反应机理。所制备的材料粒径大小分布在0.5~1.5μm-材料表面碳的包覆较均匀,包覆厚度为30-60nm。在充放电电压1.5-0V内,初始可逆充电比容量为701mAh/g。经过20周的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仍然保持为524mAh/g。与没有碳包覆的铌锡负极材料相比。其贮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锡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