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比较
1
作者 徐秀芬 邹继华 +6 位作者 陈凯云 胡巍 吴立山 于雪峰 徐炜烽 徐勇 王占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均相法和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VAP)分离相法检测血浆标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不一致性,并探讨其原因,为准确定量检测血浆LDL-C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波市鄞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糖... 目的观察均相法和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VAP)分离相法检测血浆标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不一致性,并探讨其原因,为准确定量检测血浆LDL-C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波市鄞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360份,同时采用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LDL-C水平,VAP分离相法通过软件自动计算标本离心后的LDL-C曲线下面积作为LDL-C水平(LDL-C_(VAP)),均相法通过特殊表面活性剂法直接检测LDL-C水平(LDL-C_(均相))。360份标本根据LDL-C_(均相)与LDL-C_(VAP)相对偏差程度,分为LDL-C_(均相)与LDL-CvAP一致组(A组)和不一致组(B组),B组又分为LDL-C_(均相)偏高(B1)组和偏低(B2)组,B1和B2组根据相对偏差大小又分为B1-1、B1-2和B1-3以及B2-1组。统计各组标本百分比,各组标本脂蛋白a胆固醇[Lp(a)-C]、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Lp(a)-C和IDL-C之和[Lp(a)-C+I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总胆固醇(TC)和总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360份标本LDL-C_(均相)明显大于LDL-CvAP,P<0.01。B组标本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B1组明显高于B2组,P<0.05。B1组各组标本Lp(a)-C、IDL-C以及Lp(a)-C+IDL-C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360份标本LDL-C_(均相)与LDL-C_(VAP)相对偏差与标本Lp(a)-C、IDL-C、Lp(a)-C+I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指标为Lp(a)-C+IDL-C,P<0.01。结论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均相法检测LDL-C与VAP分离相法检测结果明显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均相法检测结果偏高。标本Lp(a)-C+IDL-C水平越高,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相对偏差越大。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偏高原因,可能与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包含了无法消除的Lp(a)和IDL携带的胆固醇有关。VAP分离相法可作为准确检测不含Lp(a)-C和IDL-C的真正LDL-C水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AP 均相法 脂蛋白a胆固醇 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透明胶带法在丝状真菌形态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长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48-749,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且显微成像效果较佳的丝状真菌制片技术。方法将玻片的非毛玻璃端粘贴一层透明胶带,其上垂直平贴粘有真菌的透明胶带,真菌刚好邻近两条胶带的交叉线,然后在胶带交叉处侧面滴加微量乳酸酚棉蓝,待染液浸染真菌后,镜...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且显微成像效果较佳的丝状真菌制片技术。方法将玻片的非毛玻璃端粘贴一层透明胶带,其上垂直平贴粘有真菌的透明胶带,真菌刚好邻近两条胶带的交叉线,然后在胶带交叉处侧面滴加微量乳酸酚棉蓝,待染液浸染真菌后,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改良透明胶带法制片观察可见,真菌孢子形态、特征及孢子间、菌丝间、孢子和菌丝间位置排列较清晰,镜检效果尚佳。结论改良透明胶带法与传统透明胶带法相比,乳酸酚棉蓝染色镜检背景清晰、丝状真菌完整的典型结构较易获得,但存在丝状真菌有时不在同一平面导致成像模糊的缺陷,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胶带法 丝状真菌 形态学 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