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刘军
柴波
+5 位作者
徐荣明
应启迩
薛波
张峰
王邦荣
平泉川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254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男105例,女149例;年龄70—94岁,平均77岁。其中牵引治疗(A组)53例,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B组)136例,闭合复位...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254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男105例,女149例;年龄70—94岁,平均77岁。其中牵引治疗(A组)53例,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B组)136例,闭合复位Gamma钉或PFN治疗(C组)65例。参照Parker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5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A组骨折后30d死亡率13.2%(7/53),1年死亡率47.2%(25/53),髋内翻畸形28.3%(15/5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5±3.2)个月,功能评分(4.8±0.6)分。B组骨折后30d死亡率8.8%(12/136),1年死亡率22.8%(31/136),髋内翻畸形7.4%(10/136),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1±2.3)个月,功能评分(6.8±0.3)分,手术切口感染2.9%(4/136)。C组骨折后30d死亡率9.2%(6/65),1年死亡率29.2%(19/65),髋内翻畸形12.3%(8/6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8±3.8)个月,功能评分(6.9±0.5)分,手术切口感染3.1%(2/65)。A、B、C组比较,A组骨折后30d和1年死亡率均明显高(P〈0.01),髋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高(P〈0.01),功能评分明显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死亡率、感染率、髋内翻发生率、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要尽量创造手术条件,及早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医师的熟练程度而定,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牵引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外髁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尺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
9
2
作者
曹进
仲肇平
+4 位作者
周龙
徐荣明
陈秋
彭琳瑞
任荣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8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4例,女27例;年龄2.5~11岁,平均6岁。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5例,Ⅲ型56例。采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均闭合复位内外髁...
目的:探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8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4例,女27例;年龄2.5~11岁,平均6岁。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5例,Ⅲ型56例。采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均闭合复位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周。结果:81例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均获得即时稳定性和远期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是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治疗不稳定髁上骨折方法,术中尺神经损伤完全可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尺神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压密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16
3
作者
胡珊珊
唐文怡
曹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负压密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采用VSD治疗的51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1例患者创面经VSD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一次植皮全部...
目的观察使用负压密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采用VSD治疗的51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1例患者创面经VSD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一次植皮全部成活,骨折治疗稳定后出院;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VSD治疗开放性骨折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和加强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密闭引流
开放性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华杰
徐荣明
+3 位作者
刘观燚
马维虎
孙韶华
黄燎原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棘突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C3-C7尸体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分别采用手工和CT测量椎板高度、厚度;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对侧椎板中上端背侧出钉,通过C...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棘突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C3-C7尸体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分别采用手工和CT测量椎板高度、厚度;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对侧椎板中上端背侧出钉,通过CT重建测量螺钉进钉角度、钉道长度及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随机抽取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下颈椎棘突根部中缘宽度、棘突椎板交界处椎板中缘厚度,分析置钉可行性。结果: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发现螺钉侵犯椎管、横突孔。下颈椎标本各节段椎板高度、厚度的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CT测量C3-C7节段椎板高度、厚度逐渐增大,分别为(12.4±1.2)~(13.7±1.3)mm和(4.5±0.9)~(5.4±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道长度呈增大趋势(13.7±1.2)~(15.8±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分别为(20.1±2.7)~(25.8±2.9)mm和(4.1±1.8)~(5.0±1.2)mm;横断面的前倾角度为(73.0±9.9)°~(85.3±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棘突根部宽度及椎板中缘厚度最小值均为C4,分别为(8.5±1.1)mm和(4.3±0.5)mm,最大值均为C7,分别为(14.5±2.0)mm和(6.0±1.1)mm。结论: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具有解剖学可行性,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存在一个安全、稳定的进钉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万祥
赵嘉懿
+2 位作者
黄雷
何余庆
胡起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对 19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 ,对游离骨片、软骨片和半月板破裂作相应处理 ;在塌陷平台下方...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对 19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 ,对游离骨片、软骨片和半月板破裂作相应处理 ;在塌陷平台下方 2 5~ 3cm处 ,开一骨窗 ,在关节镜监视下 ,通过骨窗从下方用骨科冲头器械将压缩的关节面复位 ;开窗部位形成的骨缺损 ,用磷酸钙人工骨骨条植骨填补。 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9 2个月 ,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 ,优 16例 ,良 3例。 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和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骨平台
关节镜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6例跟腱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
2
6
作者
袁波
王邦荣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跟腱断裂治疗中手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易于掌握是临床治疗的目标。本组自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跟腱完全断裂46例,术中均应用跖肌腱编织缝合法或带蒂腓肠肌膜及跟腱反转缝合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跟腱
缝合技术
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刘军
柴波
徐荣明
应启迩
薛波
张峰
王邦荣
平泉川
机构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21-323,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254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男105例,女149例;年龄70—94岁,平均77岁。其中牵引治疗(A组)53例,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B组)136例,闭合复位Gamma钉或PFN治疗(C组)65例。参照Parker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5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A组骨折后30d死亡率13.2%(7/53),1年死亡率47.2%(25/53),髋内翻畸形28.3%(15/5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5±3.2)个月,功能评分(4.8±0.6)分。B组骨折后30d死亡率8.8%(12/136),1年死亡率22.8%(31/136),髋内翻畸形7.4%(10/136),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1±2.3)个月,功能评分(6.8±0.3)分,手术切口感染2.9%(4/136)。C组骨折后30d死亡率9.2%(6/65),1年死亡率29.2%(19/65),髋内翻畸形12.3%(8/6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8±3.8)个月,功能评分(6.9±0.5)分,手术切口感染3.1%(2/65)。A、B、C组比较,A组骨折后30d和1年死亡率均明显高(P〈0.01),髋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高(P〈0.01),功能评分明显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死亡率、感染率、髋内翻发生率、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要尽量创造手术条件,及早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医师的熟练程度而定,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牵引术
骨折固定术
Keywords
Femoral fractures
Traction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外髁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尺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
9
2
作者
曹进
仲肇平
周龙
徐荣明
陈秋
彭琳瑞
任荣
机构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8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4例,女27例;年龄2.5~11岁,平均6岁。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5例,Ⅲ型56例。采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均闭合复位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周。结果:81例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均获得即时稳定性和远期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是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治疗不稳定髁上骨折方法,术中尺神经损伤完全可以避免。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尺神经
儿童
Keywords
Hume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Ulnar nerve
Child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51.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密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16
3
作者
胡珊珊
唐文怡
曹进
机构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44-45,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使用负压密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采用VSD治疗的51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1例患者创面经VSD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一次植皮全部成活,骨折治疗稳定后出院;无全身及局部毒性、过敏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VSD治疗开放性骨折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密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和加强营养。
关键词
负压密闭引流
开放性骨折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林华杰
徐荣明
刘观燚
马维虎
孙韶华
黄燎原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宁波市科学技术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A610061)~~
文摘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棘突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C3-C7尸体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分别采用手工和CT测量椎板高度、厚度;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对侧椎板中上端背侧出钉,通过CT重建测量螺钉进钉角度、钉道长度及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随机抽取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下颈椎棘突根部中缘宽度、棘突椎板交界处椎板中缘厚度,分析置钉可行性。结果: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发现螺钉侵犯椎管、横突孔。下颈椎标本各节段椎板高度、厚度的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CT测量C3-C7节段椎板高度、厚度逐渐增大,分别为(12.4±1.2)~(13.7±1.3)mm和(4.5±0.9)~(5.4±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道长度呈增大趋势(13.7±1.2)~(15.8±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分别为(20.1±2.7)~(25.8±2.9)mm和(4.1±1.8)~(5.0±1.2)mm;横断面的前倾角度为(73.0±9.9)°~(85.3±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棘突根部宽度及椎板中缘厚度最小值均为C4,分别为(8.5±1.1)mm和(4.3±0.5)mm,最大值均为C7,分别为(14.5±2.0)mm和(6.0±1.1)mm。结论: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具有解剖学可行性,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存在一个安全、稳定的进钉区间。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e
Internal fixators
Anatomy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万祥
赵嘉懿
黄雷
何余庆
胡起文
机构
浙江舟山市人民
医院
骨科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对 19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 ,对游离骨片、软骨片和半月板破裂作相应处理 ;在塌陷平台下方 2 5~ 3cm处 ,开一骨窗 ,在关节镜监视下 ,通过骨窗从下方用骨科冲头器械将压缩的关节面复位 ;开窗部位形成的骨缺损 ,用磷酸钙人工骨骨条植骨填补。 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9 2个月 ,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 ,优 16例 ,良 3例。 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和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
骨折
胫骨平台
关节镜
人工骨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6例跟腱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
2
6
作者
袁波
王邦荣
机构
宁波第六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文摘
跟腱断裂治疗中手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易于掌握是临床治疗的目标。本组自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跟腱完全断裂46例,术中均应用跖肌腱编织缝合法或带蒂腓肠肌膜及跟腱反转缝合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跟腱
缝合技术
腱损伤
Keywords
Achilles tendon
Suture techniques
Tendon injuries
分类号
R686.1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
赵刘军
柴波
徐荣明
应启迩
薛波
张峰
王邦荣
平泉川
《中国骨伤》
CAS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外髁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尺神经损伤的预防
曹进
仲肇平
周龙
徐荣明
陈秋
彭琳瑞
任荣
《中国骨伤》
CAS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负压密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胡珊珊
唐文怡
曹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林华杰
徐荣明
刘观燚
马维虎
孙韶华
黄燎原
《中国骨伤》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
沈万祥
赵嘉懿
黄雷
何余庆
胡起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46例跟腱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体会
袁波
王邦荣
《中国骨伤》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