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成 姜慧敏 +4 位作者 郑艳春 邱琪浩 王晨晔 傅建永 林润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碳酸二苯酯(DPC)和双酚A(BPA)为原料合成了聚碳酸酯预聚体。探究了由多种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和缩聚合制成的聚碳酸酯预聚体,并以氢氧化四丁基铵(TBAOH)为催化剂,研究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出料温度等对产物黏... 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碳酸二苯酯(DPC)和双酚A(BPA)为原料合成了聚碳酸酯预聚体。探究了由多种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和缩聚合制成的聚碳酸酯预聚体,并以氢氧化四丁基铵(TBAOH)为催化剂,研究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出料温度等对产物黏均分子量和色差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n(TBAOH)∶n(BPA)为5×10^(-4);n(DPC)∶n(BPA)=1.06∶1.00;出料温度为260℃。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其他催化剂,用TBAOH制备的聚碳酸酯预聚体,经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渗透色谱仪等测试,具有黏均分子量较高、色差低、工艺条件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预聚体 熔融酯交换 氢氧化四丁基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柯炜 李振涛 +3 位作者 王昕 郝木明 高赛 祝清单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77,共7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干气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变黏度变密度雷诺方程,通过构建物性数据库的方式对黏度及密度进行处理,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端面压力分布,并计算开启力、泄漏量、摩擦扭矩和气膜刚度等稳态性能参...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干气密封为研究对象,建立变黏度变密度雷诺方程,通过构建物性数据库的方式对黏度及密度进行处理,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端面压力分布,并计算开启力、泄漏量、摩擦扭矩和气膜刚度等稳态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压力、转速的增大,开启力、泄漏量、摩擦扭矩、气膜刚度等参数均增大;随着槽坝比和槽深的增加,开启力、泄漏量和气膜刚度均增大,摩擦扭矩减小;随着槽数的增加,各稳态性能参数均减小;将槽坝比控制在0.5-1的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密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干气密封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对阻燃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应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章兴 顾亥楠 罗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2,共6页
用滑石粉对钛白粉填充阻燃聚碳酸酯(PC)进行改性,研究了钛白粉以及滑石粉含量对阻燃PC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燃烧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2%(质量分数,下同)的滑石粉,阻燃PC的冲击强度下降了10%,阻... 用滑石粉对钛白粉填充阻燃聚碳酸酯(PC)进行改性,研究了钛白粉以及滑石粉含量对阻燃PC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燃烧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2%(质量分数,下同)的滑石粉,阻燃PC的冲击强度下降了10%,阻燃等级由UL 94 V-1级变为V-0级,总热释放量下降了4~8 MJ/m^(2),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8~10℃;同时,滑石粉能够提高阻燃PC的耐热氧老化以及湿热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滑石粉 热氧老化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配抗氧剂体系对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应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顾亥楠 张豪杰 罗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29,48,共5页
利用热失重分析、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分子结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对聚碳酸酯(PC)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抗氧剂添加量对PC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剂能够提高PC的初始... 利用热失重分析、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分子结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对聚碳酸酯(PC)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抗氧剂添加量对PC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剂能够提高PC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三种抗氧剂效果的排序为抗氧剂B>抗氧剂A>抗氧剂168,在潮湿环境下,抗氧剂效果排序为抗氧剂168>抗氧剂B>抗氧剂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抗氧剂 热稳定性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增韧剂对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应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张豪杰 顾亥楠 周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35,共6页
通过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等指标评价了5种牌号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增韧剂种类对PC的70℃水煮老化性能、湿热老化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韧剂能提高PC的韧性;在改善PC热氧老化性... 通过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等指标评价了5种牌号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增韧剂种类对PC的70℃水煮老化性能、湿热老化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韧剂能提高PC的韧性;在改善PC热氧老化性能方面,S2001和MR-502要优于M-577、M-732和M-722;在改善PC水煮老化和湿热老化性能方面,M-732、M-577和MR502要优于S2001和M-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水煮老化 热氧老化 湿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滑石粉协同阻燃PC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应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顾亥楠 徐宁姿 张豪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6,共5页
以全氟丁基磺酸钾(KFBS)为主阻燃剂、滑石粉为协效阻燃剂对聚碳酸酯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滑石粉粒径及用量对PC热稳定性、燃烧性能、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能够通过形成完善的炭层抑制燃烧滴落使PC的阻燃等级由V-2变为... 以全氟丁基磺酸钾(KFBS)为主阻燃剂、滑石粉为协效阻燃剂对聚碳酸酯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滑石粉粒径及用量对PC热稳定性、燃烧性能、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能够通过形成完善的炭层抑制燃烧滴落使PC的阻燃等级由V-2变为V-0。同时,PC中添加滑石粉能够提高热稳定性,添加5%的滑石粉,热变形温度上升5 ℃。此外,加入滑石粉能够提高阻燃PC的刚性,但会使韧性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滑石粉 热变形温度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紫外线吸收剂对聚碳酸酯耐候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豪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应杰 王香香 周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16,共5页
制备了抗紫外耐候聚碳酸酯(PC),重点研究了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复配比例、添加量等因素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协效作用,相对单一紫外线吸收剂,复配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可下降0.05%~0.1%。复配紫外... 制备了抗紫外耐候聚碳酸酯(PC),重点研究了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复配比例、添加量等因素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协效作用,相对单一紫外线吸收剂,复配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可下降0.05%~0.1%。复配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性优良,复配比为40∶60时,PC综合性能最优,试样在氙灯老化前后色差较小并保持较高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氮唑类 紫外线吸收剂 聚碳酸酯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基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顾亥楠 应杰 +3 位作者 邱琪浩 陈孟 王晨晔 童奇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9,共6页
研究了在投料质量比为50/50的前提下,异山梨醇型共聚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共混挤出后,材料的折射率差异对合金外观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合金玻璃化转变温度,探究了两相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两相为部分相容体系。研究了... 研究了在投料质量比为50/50的前提下,异山梨醇型共聚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共混挤出后,材料的折射率差异对合金外观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合金玻璃化转变温度,探究了两相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两相为部分相容体系。研究了抗氧剂AO300对于材料相容性及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O300添加量为9份(质量份,下同)时,材料的透光率为82%,基本完全相容。通过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等指标评价了增韧剂M732及增韧剂M577对于合金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577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对比了不同种类相容剂对材料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相容剂能够提升相间相容性,相容剂GMA含量越高对材料的流动性影响越大。依托相容剂及增韧剂使用,合金材料基本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聚碳酸酯 异山梨醇型共聚聚碳酸酯 增韧剂 相容剂 高分子合金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标工艺参数对阻燃聚碳酸酯打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应杰 邱琪浩 +2 位作者 周志峰 顾亥楠 罗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6-149,共4页
利用颜色对比度测试、洛氏硬度测试两种测试方法研究了激光打标速度、激光打标功率以及激光打标频率对白色阻燃聚碳酸酯打标效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打标速度、打标功率以及打标频率有助于提高聚碳酸酯的打标效果。
关键词 聚碳酸酯 阻燃 激光打标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