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连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建辉 虞筱琛 +3 位作者 祝颖丹 吴化平 张雄军 陈刚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2,共8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轻量化场合。通常情况下,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和金属等异质材料进行连接,其中混合连接接头相比胶接、传统机械连接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疲劳寿命是影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轻量化场合。通常情况下,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和金属等异质材料进行连接,其中混合连接接头相比胶接、传统机械连接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疲劳寿命是影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连接接头服役性能的关键,本文对混合连接接头各部分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混合连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分析了影响混合连接接头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金属 混合连接 疲劳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绝缘耐腐蚀Ⅱ型弹条新型扣件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红松 颜华 郏保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基于新材料技术,研发了一种高绝缘耐腐蚀Ⅱ型弹条新型扣件系统,同时开展了扣件系统纵向阻力、扣压力、绝缘性能等系列测试,并进行了现场试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扣件系统纵向阻力和扣压力分别为16.17,21.1 k N;300万次组装疲劳试验后,... 基于新材料技术,研发了一种高绝缘耐腐蚀Ⅱ型弹条新型扣件系统,同时开展了扣件系统纵向阻力、扣压力、绝缘性能等系列测试,并进行了现场试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扣件系统纵向阻力和扣压力分别为16.17,21.1 k N;300万次组装疲劳试验后,扣件系统静刚度、扣压力、纵向阻力、轨距变化均满足要求;两轨间电阻达10.6Ω·km。现场试铺应用结果表明:该扣件系统显著提高了道床漏泄电阻,大幅降低螺栓日常涂油作业,减少扣件系统养护维修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扣件系统 绝缘性能 防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粘剂对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多材料界面处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金 冯彬彬 +2 位作者 孟宪慧 张雄军 曹启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1-607,共7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多材料界面可能产生脱粘的问题,对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橡胶绝热层/胶粘剂的界面粘接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不同胶粘剂粘接的钛合金与橡胶(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CFRP与橡胶、CFR...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多材料界面可能产生脱粘的问题,对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橡胶绝热层/胶粘剂的界面粘接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不同胶粘剂粘接的钛合金与橡胶(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CFRP与橡胶、CFRP与钛合金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测试结果及破坏形式,并结合吸附理论、橡胶与胶粘剂分子结构、反应机理分析测试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730胶粘接的NBR/钛合金、NBR/CFRP层间强度明显高于Chemlok 252胶粘接的EPDM/钛合金、EPDM/CFRP层间强度,分别提高了224.24%、102.91%。对于CFRP/钛合金界面,Chemlok 252胶粘接后层间强度反而比730胶粘接的层间强度提高了92.34%,这是由于730胶溶剂挥发后为弹性体,层间剪切强度主要是弹性体本身强度,而Chemlok 252挥发后为薄膜,层间强度主要由环氧树脂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复合材料壳体 粘接结构 界面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宸 陈明达 +2 位作者 杨建 张雄军 祝颖丹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关乎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研究其振动机理,进而去优化其减振能力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关乎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研究其振动机理,进而去优化其减振能力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振动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多种关于计算系统固有频率及受迫响应的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固有频率的结构及材料参数,分析了变刚度复合材料结构的振动研究方法,并对复合材料结构振动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 振动分析 变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IMP用原位分相增韧中温环氧树脂体系制备及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袁金 冯彬彬 +3 位作者 孟宪慧 张雄军 陆金虎 沈志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5,共7页
针对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树脂浸渍模塑技术(SCRIMP)对树脂体系要求进行配方设计及性能测试。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运用Kissinger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基础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添加QS-VA-3型原位分相型增韧剂,改善了基础树脂脆性... 针对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树脂浸渍模塑技术(SCRIMP)对树脂体系要求进行配方设计及性能测试。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运用Kissinger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基础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添加QS-VA-3型原位分相型增韧剂,改善了基础树脂脆性,依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确定最佳添加量。对增韧环氧树脂体系进行等温/非等温黏度特性研究,确定了SCRIM P灌注成型过程的适用期,并使用该技术成型了增韧环氧树脂体系/单向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试样,发现与玻璃纤维复合后具有强度高、界面性能好及低电压绝缘性能良好特点,但牺牲了高电压环境下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IMP成型技术 固化反应动力学 原位分相 环氧树脂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液压缸筒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洪锦放 张雄军 +2 位作者 袁金 冯彬彬 孟宪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7-202,共6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当中,液压系统中液压缸质量是制约其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液压缸主要由缸筒体、活塞杆和密封结构组成,其中质量减轻最为关键的部件是液压缸筒体,为此液压缸轻量化技术主要...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当中,液压系统中液压缸质量是制约其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液压缸主要由缸筒体、活塞杆和密封结构组成,其中质量减轻最为关键的部件是液压缸筒体,为此液压缸轻量化技术主要通过碳纤维缠绕成型制作液压缸筒体实现,随后与其他部件装配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液压缸。综述国内外金属/非金属内衬式筒体、全复合材料液压缸筒体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外碳纤维液压缸筒体的特点;其次对碳纤维液压缸筒体成型工艺进行分析,说明工艺参数(缠绕角度和缠绕张力)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液压缸轻量化最终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碳纤维 筒体 缠绕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长径比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彬彬 袁金 +2 位作者 胡旭辉 张雄军 陆金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目前对大长径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封头部位补强及壳体轻量化减重问题,基于网格理论,完成Ф180 mm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铺层设计,然后设计壳体螺旋缠绕层厚度减薄,采用碳布、碳纤维编织预浸封头帽两种方式对封头补强;根据三次样... 针对目前对大长径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封头部位补强及壳体轻量化减重问题,基于网格理论,完成Ф180 mm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铺层设计,然后设计壳体螺旋缠绕层厚度减薄,采用碳布、碳纤维编织预浸封头帽两种方式对封头补强;根据三次样条公式,计算出封头位置厚度曲线;通过有限元ABAQUS仿真软件对三种结构形式进行模型分析计算,研究壳体应力状态及爆破压强;进行壳体试制及水压爆破试验,研究分析碳布补强和碳纤维编织预浸封头帽对封头补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布补强效果不明显,而按照一定纵环比编织的碳纤维预浸封头帽强度远大于碳布增强,其补强强度与螺旋缠绕强度基本一致;采用碳纤维编织预浸料封头帽补强较基础样本成型方式重量降低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壳体 大长径比 补强方式 结构设计 轻量化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GFRP输电塔头用环氧BMC绝缘紧固件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易伟 袁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2,共6页
根据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输电塔头对连接件紧固强度、绝缘性能的特殊要求,进行GFRP绝缘紧固件研制。设计开发了一种中高温固化环氧团状模塑料(BMC),通过双酚A/双酚F环氧树脂共混改性,使材料体系具有较低的起始黏度,测试... 根据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输电塔头对连接件紧固强度、绝缘性能的特殊要求,进行GFRP绝缘紧固件研制。设计开发了一种中高温固化环氧团状模塑料(BMC),通过双酚A/双酚F环氧树脂共混改性,使材料体系具有较低的起始黏度,测试添加不同比例Al(OH)_(3)、滑石粉、SiO_(2)填料后试样的机械强度、吸水率,确定满足模压工艺要求的材料体系。对优选材料体系配方进行非等温DSC测定,采用T-β外推法及建立正交试验,评价优化并最终确定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优选材料体系、成型工艺参数制备的产品,破坏载荷、剪切强度及电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该材料体系适用于制造电气性能较高的GFRP紧固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工艺 绝缘材料 DSC 复合材料 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