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多级排序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利鑫
周愉
+5 位作者
顾愿愿
蒋紫园
牟磊
王阳
刘芳
赵一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智能辅助分级算法对白内障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核性白内障患者939例1608眼的AS...
目的探讨基于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智能辅助分级算法对白内障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核性白内障患者939例1608眼的AS-OCT图像资料,所有资料均符合临床阅片清晰度要求。其中男398例664眼,女541例944眼,年龄18~94岁,平均年龄(65.7±18.6)岁。由3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基于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LOCSⅢ分级系统),对所收集的AS-OCT图像进行1~6级人工标注。构建一种基于多级排序的全局-局部白内障分级算法,该算法包含5个基本的二元分类全局-局部网络(GL-Net),每个GL-Net聚合白内障核区域、原始图像等多尺度信息进行核性白内障分级。基于消融实验和模型对比试验,采用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指标及Kappa系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且所有结果均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模型在核性白内障数据集上的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Kappa分别为87.81%、88.88%、88.33%、88.51%、85.22%。消融实验结果表明,ResNet18结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多级排序分类,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Kappa指标上均有提升。与ResNet34、VGG16、Ranking-CNN、MRF-Net模型比较,本研究模型各性能指标均有提升。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AS-OCT核性白内障图像多级排序分类算法对白内障分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有望辅助提高眼科医生对核性白内障的诊断精度以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核性白内障分级
多尺度融合
多级排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黄汤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研究
2
作者
徐勇兵
郭明全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22,I0004,共14页
三黄汤是传统的中药复方,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三黄汤中具有显著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首先测试三黄汤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和脂肪酶(LP)的抑制活性,然后分别以...
三黄汤是传统的中药复方,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三黄汤中具有显著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首先测试三黄汤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和脂肪酶(LP)的抑制活性,然后分别以α-Glu、α-淀粉酶(α-Amy)和LP这3个靶酶为靶标,采用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技术从三黄汤中筛选出24、17和25种分别能够与α-Glu、α-Amy和LP结合的潜在活性配体,其中,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等多个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糖和降脂活性。随后,对筛选出的部分代表性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本研究结合3种糖脂代谢相关药物靶标,采用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技术探究三黄汤复方中潜在的降糖降脂活性成分,并据此构建多成分多靶标作用网络图,可为阐明降糖降脂活性物质基础和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超滤质谱
三黄汤
降糖
降脂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弧喷涂碳纤维增强铝基耐蚀减磨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应泉
房立家
+4 位作者
淡焱鑫
吴双杰
周平
黄晶
李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制备耐蚀减磨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涂层。方法利用粉芯丝材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粉芯丝材,再利用电弧喷涂技术将制备的复合粉芯丝材制备成复合涂层。对铝基涂层使用SEM、XRD进行微观形貌、物化性能检测,使用摩擦磨损...
目的制备耐蚀减磨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涂层。方法利用粉芯丝材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粉芯丝材,再利用电弧喷涂技术将制备的复合粉芯丝材制备成复合涂层。对铝基涂层使用SEM、XRD进行微观形貌、物化性能检测,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中性盐雾试验机等对涂层的摩擦学、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检测,综合评价在涂层体系中添加碳纤维对铝基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碳纤维的铝基复合涂层相较于纯Al涂层,其摩擦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摩擦系数由纯Al涂层的~0.4下降至~0.2,磨损率由纯Al涂层的~2.0×10^(-3)mm^(3)/(N·m)下降至~8×10^(-4)mm^(3)/(N·m),相关指标均下降了50%以上。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的磨痕及对磨副的划痕,并分析了铝基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l/CFs复合涂层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导机制,而纯Al涂层则以粘着磨损为主导机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涂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Bode曲线分析涂层发生腐蚀的趋势,其电化学结果表明,添加碳纤维后不显著影响铝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中性盐雾试验720 h后,铝基涂层均未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涂层展现了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结论利用粉芯丝材技术和电弧喷涂技术可以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粉芯丝材及其涂层,在不影响原有铝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添加碳纤维可显著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使涂层具有耐蚀减磨性能,可拓展铝基涂层在耐蚀减磨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芯丝材
碳纤维增强
减磨
耐腐蚀
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酶靶向的荧光纳米诊疗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邢洁
姚俊列
+1 位作者
马雪华
吴爱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9-696,共8页
蛋白酶是生物系统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大分子催化物质,是生命医学领域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伴随着蛋白酶的表达异常,某些特定蛋白酶成为一些疾病的生理标志物,因此开发蛋白酶响应诊疗探...
蛋白酶是生物系统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大分子催化物质,是生命医学领域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伴随着蛋白酶的表达异常,某些特定蛋白酶成为一些疾病的生理标志物,因此开发蛋白酶响应诊疗探针可对相应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荧光成像具有实时、无创、空间分辨率高等特性,而纳米诊疗探针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蛋白酶响应荧光成像的同时整合其它治疗方式于同一纳米平台,达到成像和治疗一体化的良好效果。总结了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一些其它类型(如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等)蛋白酶的纳米荧光诊疗探针的成像设计原理及生物医学应用,希望促进新型低毒、高性能的蛋白酶响应型纳米荧光探针的开发,并早日实现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荧光探针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非接触心电阵列电极设计与压力影响分析
5
作者
吴刚
冯宝亮
+2 位作者
刘箴
左国坤
施长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160,共11页
非接触式心电传感技术在长期睡眠心电监测领域展现了优异的应用前景,其中阵列式非接触心电传感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该技术所用电极多为刚性的印制电路板(PCB),舒适性较差。同时,人体压力分布对该技术所获心电信号质量的影响规律...
非接触式心电传感技术在长期睡眠心电监测领域展现了优异的应用前景,其中阵列式非接触心电传感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该技术所用电极多为刚性的印制电路板(PCB),舒适性较差。同时,人体压力分布对该技术所获心电信号质量的影响规律尚未可知。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印刷电路(FPC)的阵列式非接触睡眠心电监测系统。通过系统验证,证明了该系统所获取心电信号一致性较高且平均信噪比>38 dB。随后通过人体试验分析了人体压力对心电信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心电检测输入端所受压力<9 mmHg时,获得低信噪比心电信号的概率P高于54.17%;反之,则P低于5.94%,证明人体压力是影响电容耦合心电信号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心电
阵列式电极
人体睡眠压力分布
睡眠心电监测
柔性印刷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多级排序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利鑫
周愉
顾愿愿
蒋紫园
牟磊
王阳
刘芳
赵一天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
研究
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ZJ2022118)
上海市科委项目(20142203200)
+1 种基金
上海市级医院临床研究培育项目(SHDC12019X30)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资助项目(YNCR2B010)。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智能辅助分级算法对白内障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核性白内障患者939例1608眼的AS-OCT图像资料,所有资料均符合临床阅片清晰度要求。其中男398例664眼,女541例944眼,年龄18~94岁,平均年龄(65.7±18.6)岁。由3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基于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LOCSⅢ分级系统),对所收集的AS-OCT图像进行1~6级人工标注。构建一种基于多级排序的全局-局部白内障分级算法,该算法包含5个基本的二元分类全局-局部网络(GL-Net),每个GL-Net聚合白内障核区域、原始图像等多尺度信息进行核性白内障分级。基于消融实验和模型对比试验,采用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指标及Kappa系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且所有结果均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模型在核性白内障数据集上的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Kappa分别为87.81%、88.88%、88.33%、88.51%、85.22%。消融实验结果表明,ResNet18结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多级排序分类,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F1、Kappa指标上均有提升。与ResNet34、VGG16、Ranking-CNN、MRF-Net模型比较,本研究模型各性能指标均有提升。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AS-OCT核性白内障图像多级排序分类算法对白内障分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有望辅助提高眼科医生对核性白内障的诊断精度以及效率。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核性白内障分级
多尺度融合
多级排序算法
Keywords
Deep learning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Nuclear cataract grading
Multi-scale fusion
Multi-level ranking algorithm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黄汤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研究
2
作者
徐勇兵
郭明全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出处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22,I0004,共14页
基金
甬江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项目(2022A-078-G)。
文摘
三黄汤是传统的中药复方,临床上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三黄汤中具有显著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首先测试三黄汤对α-葡萄糖苷酶(α-Glu)和脂肪酶(LP)的抑制活性,然后分别以α-Glu、α-淀粉酶(α-Amy)和LP这3个靶酶为靶标,采用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技术从三黄汤中筛选出24、17和25种分别能够与α-Glu、α-Amy和LP结合的潜在活性配体,其中,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等多个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糖和降脂活性。随后,对筛选出的部分代表性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本研究结合3种糖脂代谢相关药物靶标,采用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技术探究三黄汤复方中潜在的降糖降脂活性成分,并据此构建多成分多靶标作用网络图,可为阐明降糖降脂活性物质基础和防治肥胖和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亲和超滤质谱
三黄汤
降糖
降脂
分子对接
Keywords
affinity ultrafiltr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anhuang decoction
hypoglycemic activity
hypolipidemic activity
molecular docking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弧喷涂碳纤维增强铝基耐蚀减磨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应泉
房立家
淡焱鑫
吴双杰
周平
黄晶
李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2322)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8B10054)
宁波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7D10011)。
文摘
目的制备耐蚀减磨性能优异的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涂层。方法利用粉芯丝材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粉芯丝材,再利用电弧喷涂技术将制备的复合粉芯丝材制备成复合涂层。对铝基涂层使用SEM、XRD进行微观形貌、物化性能检测,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中性盐雾试验机等对涂层的摩擦学、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检测,综合评价在涂层体系中添加碳纤维对铝基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碳纤维的铝基复合涂层相较于纯Al涂层,其摩擦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摩擦系数由纯Al涂层的~0.4下降至~0.2,磨损率由纯Al涂层的~2.0×10^(-3)mm^(3)/(N·m)下降至~8×10^(-4)mm^(3)/(N·m),相关指标均下降了50%以上。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的磨痕及对磨副的划痕,并分析了铝基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l/CFs复合涂层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导机制,而纯Al涂层则以粘着磨损为主导机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涂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Bode曲线分析涂层发生腐蚀的趋势,其电化学结果表明,添加碳纤维后不显著影响铝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中性盐雾试验结果表明,中性盐雾试验720 h后,铝基涂层均未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涂层展现了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结论利用粉芯丝材技术和电弧喷涂技术可以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粉芯丝材及其涂层,在不影响原有铝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添加碳纤维可显著降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使涂层具有耐蚀减磨性能,可拓展铝基涂层在耐蚀减磨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粉芯丝材
碳纤维增强
减磨
耐腐蚀
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Keywords
powder core wir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nti-attri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arc spraying
composite coating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酶靶向的荧光纳米诊疗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邢洁
姚俊列
马雪华
吴爱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浙江省
生物医学
材料技术与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医用植介入材料浙江省
工程
研究
中心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9-6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25021,3197129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405603)
+1 种基金
江西省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项目(20212BDH81021)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3BBGL73148)。
文摘
蛋白酶是生物系统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大分子催化物质,是生命医学领域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伴随着蛋白酶的表达异常,某些特定蛋白酶成为一些疾病的生理标志物,因此开发蛋白酶响应诊疗探针可对相应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荧光成像具有实时、无创、空间分辨率高等特性,而纳米诊疗探针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蛋白酶响应荧光成像的同时整合其它治疗方式于同一纳米平台,达到成像和治疗一体化的良好效果。总结了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一些其它类型(如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等)蛋白酶的纳米荧光诊疗探针的成像设计原理及生物医学应用,希望促进新型低毒、高性能的蛋白酶响应型纳米荧光探针的开发,并早日实现临床转化。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荧光探针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荧光成像
Keywords
nanotechnology
fluorescent prob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cathepsin
fluorescence imaging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73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非接触心电阵列电极设计与压力影响分析
5
作者
吴刚
冯宝亮
刘箴
左国坤
施长城
机构
宁波
大学信息科学与
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
宁波
材料技术与
工程
研究所
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160,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基金(2021SZKY0205)项目资助。
文摘
非接触式心电传感技术在长期睡眠心电监测领域展现了优异的应用前景,其中阵列式非接触心电传感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该技术所用电极多为刚性的印制电路板(PCB),舒适性较差。同时,人体压力分布对该技术所获心电信号质量的影响规律尚未可知。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印刷电路(FPC)的阵列式非接触睡眠心电监测系统。通过系统验证,证明了该系统所获取心电信号一致性较高且平均信噪比>38 dB。随后通过人体试验分析了人体压力对心电信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心电检测输入端所受压力<9 mmHg时,获得低信噪比心电信号的概率P高于54.17%;反之,则P低于5.94%,证明人体压力是影响电容耦合心电信号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非接触心电
阵列式电极
人体睡眠压力分布
睡眠心电监测
柔性印刷电路
Keywords
non-contact ECG
array electrodes
human bo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sleeping
sleeping ECG monitor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分类号
TH77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AS-OCT图像的核性白内障多级排序分类算法研究
方利鑫
周愉
顾愿愿
蒋紫园
牟磊
王阳
刘芳
赵一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黄汤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多靶标亲和超滤质谱研究
徐勇兵
郭明全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弧喷涂碳纤维增强铝基耐蚀减磨复合涂层研究
王应泉
房立家
淡焱鑫
吴双杰
周平
黄晶
李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蛋白酶靶向的荧光纳米诊疗探针研究进展
邢洁
姚俊列
马雪华
吴爱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柔性非接触心电阵列电极设计与压力影响分析
吴刚
冯宝亮
刘箴
左国坤
施长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