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成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文锦 陈为升 刘惠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7,共10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不计后果的强迫性用药和对药物的持续渴求。药物滥用会导致神经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改变,造成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的适应性改变,从而引起个体终身行为异常。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不计后果的强迫性用药和对药物的持续渴求。药物滥用会导致神经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改变,造成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的适应性改变,从而引起个体终身行为异常。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的持续性基因表达改变是药物成瘾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重复暴露于滥用性药物在大脑的奖赏区域会发生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有以下3种调控方式:组蛋白修饰(例如乙酰化和甲基化)、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调控。药物成瘾的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将为药物成瘾的遗传学和非遗传学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理解提供新视角,并为临床药物成瘾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本文将对近年来药物成瘾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作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修饰 DNA甲基化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M_2受体调节杏仁核内谷氨酸的释放与学习记忆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向兵 曾因明 +4 位作者 段世明 杨国栋 顾钧 周文华 张亚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海马内M1和M2受体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的M1-ASODN(M1-AS组)、M2-ASODN(M2-A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以被动逃避反应的步入潜伏期作为衡量学习记忆功能的指标,以CZE-LIFD... 目的研究海马内M1和M2受体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的M1-ASODN(M1-AS组)、M2-ASODN(M2-A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以被动逃避反应的步入潜伏期作为衡量学习记忆功能的指标,以CZE-LIFD法检测杏仁核内游离谷氨酸的浓度。结果M1-ASODN缩短步入潜伏期,为对照组的25%(P<0.01),M2-ASODN使步入潜伏期较对照组增加了75%(P<0.05)。双侧海马内注射ASODN后与对照组相比,M2-AS组杏仁核内谷氨酸的含量增加164%(P<0.01),而M1-AS组无变化(P>0.05)。结论海马内M受体参与恐惧性记忆的调节,M2受体抑制学习记忆,M1受体促进学习记忆。海马内M2受体可能通过调节杏仁核内谷氨酸含量的变化介导被动逃避反应的记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海马 杏仁核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顾钧 唐甩恩 +1 位作者 周文华 杨国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侧脑室注射 东莨菪碱 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抑制作用(英文)
4
作者 顾钧 唐甩恩 +1 位作者 周文华 杨国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 观察非选择性毒蕈碱 (M )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拉唑嗪以及选择性M2受体拮抗剂美索四氨对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上述药物 ,并用腹腔注射纳洛酮诱发戒断反应 ,记录 6 0min内... 目的 观察非选择性毒蕈碱 (M )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拉唑嗪以及选择性M2受体拮抗剂美索四氨对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上述药物 ,并用腹腔注射纳洛酮诱发戒断反应 ,记录 6 0min内戒断症状。结果 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 (2 5 ,5 0 μg)、哌拉唑嗪 (2 0 μg)和美索四氨 (2 5 μg)可明显抑制由纳洛酮诱发戒断反应 ,东莨菪碱减轻吗啡戒断症状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能减轻吗啡戒断反应 ,提示中枢胆碱能神经毒蕈碱 (M )受体在吗啡依赖和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哌拉唑嗪 美索四氨 吗啡 毒蕈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文华 谢小虎 +1 位作者 刘惠芬 杨国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或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NOS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降低 ,...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或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NOS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大鼠降低 ,纳洛酮 ( 4mg·kg-1,ip)激发大鼠吗啡戒断症状 1h后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戒断 2h和 4h后NOS基因表达较 1h组减少。NOS抑制剂L N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1)处理后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减少 ,同时脊髓和脑干的NOS基因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明显降低。甲基东莨菪碱 ( 0 5mg·kg-1)处理组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明显降低 ;选择性毒蕈碱受体M1拮抗剂 pirenzepine( 10mg·kg-1)处理组动物脊髓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降低 ,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没有改变 ;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 0 12 5mg·kg-1)处理后脊髓和脑干中NOS表达水平较戒断 1h组没有差异。结论 吗啡慢性处理后脊髓和脑干中NOSmR NA水平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吗啡戒断 脊髓 脑干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大鼠吗啡戒断症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文华 刘惠芬 +3 位作者 顾钧 谢小虎 唐甩恩 杨国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8-692,共5页
目的 观察鞘内或侧脑室注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根据基因结构设计nNOS或e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片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nNOSmR NA表达。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 目的 观察鞘内或侧脑室注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 根据基因结构设计nNOS或e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片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nNOSmR NA表达。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在纳洛酮激发前 2 4h鞘内注射n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所有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如湿狗摇动、扭体及激惹、腹泻、体重减少、咬牙和流涎。e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吗啡戒断症状总评分值没有影响 ,但减少腹泻、体重减轻值和咬牙等评分值。侧脑室注射n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减少吗啡戒断症状 ,e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吗啡戒断症状没有影响。鞘内注射n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后脊髓nNOSmRNA的相对表达几乎消失 ,iNOS的表达增加 ;而eN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处理后对nNOS和iNOS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nNOS基因表达介导了吗啡戒断反应过程 ,抑制nNOS基因表达可增加脊髓i NOS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依赖 一氧化氮合酶 吗啡戒断症状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侧被盖区注射M_5受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海洛因敏化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刘惠芬 朱华强 +2 位作者 陈为升 赖苗军 周文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毒蕈碱受体亚型5(M5)在海洛因诱导大鼠行为敏化中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成年雄性大鼠sc海洛因0.25mg·kg-1·d-1,连续8d,制备海洛因敏化模型,每次给药后15min测定大鼠60min内的自主活动。之后... 目的观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毒蕈碱受体亚型5(M5)在海洛因诱导大鼠行为敏化中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成年雄性大鼠sc海洛因0.25mg·kg-1·d-1,连续8d,制备海洛因敏化模型,每次给药后15min测定大鼠60min内的自主活动。之后停药10d,第18天VTA内微量注射M5受体反义(M5AS-ON)或正义寡脱氧核苷酸(M5S-ON)2μg。24h后大鼠sc海洛因0.25mg·kg-1激发,15min后测定大鼠60min内的自主活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蓝斑核(LC)和杏仁核(LA)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结果海洛因模型组戒断10d后大鼠自主活动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表明成功制备海洛因敏化模型;在海洛因激发前24hVTA微量注射M5AS-ON能抑制大鼠海洛因的行为敏化,而VTA中微量注射M5S-ON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同时,模型组大鼠脑内LC和LA区神经元pCREB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增加,VTA中微量注射M5AS-ON能明显抑制LC及LA区神经元pCREB阳性表达的增加,而VTA中注射M5S-ON后大鼠LC和LA区神经元pCREB表达较海洛因敏化大鼠无显著差异。结论VTA内M5受体参与了海洛因的行为敏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C和LA神经元CREB蛋白的磷酸化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自主活动 受体 毒蕈碱 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阿片相关性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下皮质脑区微注射克仑特罗对线索诱导海洛因复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益琦 陈为升 +6 位作者 徐文锦 庄丁丁 唐甩恩 朱华强 赖苗军 周文华 刘惠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4-800,共7页
目的观察边缘下皮质(IL)脑区注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对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固定比率F1程序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每天4 h,连续14 d,建立海洛因自身给药模型。随后每天进行2 h环境消... 目的观察边缘下皮质(IL)脑区注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对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固定比率F1程序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每天4 h,连续14 d,建立海洛因自身给药模型。随后每天进行2 h环境消退,直至达到消退标准。每侧IL脑区微注射克仑特罗8 ng,15 min后进行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测定,观察大鼠自主运动情况。行为测试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脑组织,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边缘前皮质、IL、伏隔核壳部及核部脑区磷酸化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 CREB)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测试中,克仑特罗组的有效鼻触数(8±3)显著低于模型组(45±10)(P<0.01);2 h自发活动度检测中,克仑特罗组大鼠自发活动度(1557±369)和模型组(1514±26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克仑特罗组大鼠的IL和伏隔核壳部的p-CREB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而核部的p-CREB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IL脑区微注射克仑特罗可显著抑制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的复吸行为,其抑制作用可能与伏隔核壳部和核部p CREB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仑特罗 边缘下皮质 海洛因 复吸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