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1
作者 陈子谋 王新驰 郭靖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用莫兰指数探究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RSEI均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最高,达到0.563,2009年最低,值为0.518;黄石市中部和南部生态环境质量较为优秀,铁山区和大冶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程度先上升后下降,2009年最高,2019年最低;坡度和土地利用在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多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高于单因子。黄石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总体而言是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变好,但仍需做好全域土地整治,从整体上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石市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三号立体影像的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娇琼 刘媛 陈立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2,共4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卫星影像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旨在验证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立体测图中的有效性,采用北京三号国际星获取的0.3 m卫星立体影像,经过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测图等步骤,在宁波市的典型区域进行1∶2000 DL...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卫星影像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旨在验证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立体测图中的有效性,采用北京三号国际星获取的0.3 m卫星立体影像,经过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测图等步骤,在宁波市的典型区域进行1∶2000 DLG数据的测制,并对其平面和高程精度进行详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试点DLG测制成果的平面中误差达到0.53 m(平地)和0.28 m(山地),高程中误差为0.30 m(平地)和0.42 m(山地),满足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2)在地物表达能力上,除了部分被遮挡区域采集困难外,其余基本达到1∶2000 DLG要素表达要求。总而言之,本文研究表明采用0.3 m分辨率的立体卫星影像在大比例尺测图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立体影像 北京三号 大比例尺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对象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农业大棚遥感提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申佩佩 文学东 朱梦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高效准确提取耕地范围内的农业大棚信息对于耕地保护、非粮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兼具光谱和纹理信息的优势,针对农业大棚在影像中的特征表现,提出了一种结合基... 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高效准确提取耕地范围内的农业大棚信息对于耕地保护、非粮化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兼具光谱和纹理信息的优势,针对农业大棚在影像中的特征表现,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和基于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的几何特征提取方法,选取宁波市局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信息提取试验。针对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可实现平均约90%的提取精度,有效降低了光谱反射率差异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相较于基于图像分割的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提取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征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减少了运算复杂度和对样本量级的要求,有助于快速、精准地实现耕地范围内农业大棚的解译与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大棚 遥感 纹理特征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鄱阳湖环湖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数据集
4
作者 龚道宏 黄敏 朱艳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336-348,共13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构建一个考虑物种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鄱阳湖作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是许多鸟类、鱼类和...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构建一个考虑物种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鄱阳湖作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是许多鸟类、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以鄱阳湖环湖区研究范围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制作了2000年、2010、2020年鄱阳湖环湖区的土地利用数据。根据形态空间格局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通性指数和电路理论等与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相结合,构建考虑物种(鱼类、鸟类等)栖息地2000–2020年鄱阳湖环湖区长时间序列生态安全格局。本数据集包含了多种数据类型,并且其中一些数据具有创新性。在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方面,对所使用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数据集不仅包含了考虑物种栖息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指标数据,还包括考虑物种栖息地鄱阳湖环湖区生态安全格局历史结果数据,可作为基础科学数据为今后鄱阳湖环湖区物种保护与生态安全格局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物种栖息地 G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无人机影像大豆覆盖度提取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海清 严椰丽 +3 位作者 凌梦云 杨勤锐 陈婷 李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9,共9页
针对仅依赖二维遥感影像提取大豆覆盖度难以剔除杂草等复杂背景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大豆覆盖度提取方法,利用改进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与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算法... 针对仅依赖二维遥感影像提取大豆覆盖度难以剔除杂草等复杂背景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大豆覆盖度提取方法,利用改进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与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算法从无人机立体影像中生成高精度稠密的大豆叶面真彩色三维点云,通过伽马增强的可见光绿叶指数提取植被信息,采用最佳结构元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消除低矮杂草等噪声干扰,以达到结合可见光谱与三维点云实现复杂背景下大豆覆盖度提取的目的。选取不同时期、不同杂草混杂程度、不同地形起伏背景的大豆种植区无人机可见光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花芽分化期大豆覆盖度提取,伽马增强的绿叶指数可提高植被提取精度,结合三维点云信息的覆盖度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8%以上,相比支持向量机、结合Lab颜色空间变换与Kmeans分割法、双峰阈值法等常用方法效率提高至少68%,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仅利用二维影像的覆盖度提取方法。研究成果对于农田精细化管理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作物 三维点云 覆盖度 伽马增强 植被指数 局部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提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裕超 王健 +2 位作者 邵为真 孙文潇 曾静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监测时受分辨率、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通过单一的影像数据提取互花米草时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面向对象互花米草提取方法。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监测时受分辨率、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通过单一的影像数据提取互花米草时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面向对象互花米草提取方法。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区域的点云和多光谱影像。先将地面滤波后提取的植被点云与多光谱影像进行特征组合优化,然后对融合影像采用FNEA算法进行多尺度分割后采用基于改进的最近邻算法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最终得到的互花米草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了82.53%和86.43%,较未融合点云的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22.34%和7.66%,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从89.54%提升至92.61%,且融合点云后影像能够有效区分两种生长状态的互花米草,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互花米草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互花米草 无人机 数据融合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实景三维信息的三维地籍空间模型构建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芮 严立 陆文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9,28,共5页
随着城市地上地下立体化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二维地籍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空间管理需求。本文聚焦城市三维地籍的几何表达与管理,研究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探索了实景三维地... 随着城市地上地下立体化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二维地籍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空间管理需求。本文聚焦城市三维地籍的几何表达与管理,研究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探索了实景三维地理场景和三维产权体的匹配关联和融合表达。以宁波市某地区的地籍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实现了大场景下城市三维地理场景的快速展示和小场景下三维不动产单元的精细化管理,并在土地地籍管理和分层出让应用中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籍 实景三维 产权体 空间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 被引量:12
8
作者 聂倩 七珂珂 赵艳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49,共6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中容易受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聚类生成超像素影像,并在此基础...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中容易受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超像素分割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聚类生成超像素影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网络演化方法(FNEA)进行多尺度分割生成同质性对象,最后利用最邻近分类方法进行地物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易受多尺度分割参数的影响,分类效果稳定,而且分类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简单线性迭代聚类 超像素 分形网络演化方法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S支持下的GNSS高程测量精度实证研究与加密改善效果模拟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在凰 杨崇 温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3-67,76,共6页
深化CORS应用是各大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空间定位基准体系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的GNSS高程测量的应用,如果能有效拓展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围绕该课题,本文利用2016—2021年的2417个同时具备水准测量成果和基于NBC... 深化CORS应用是各大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空间定位基准体系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的GNSS高程测量的应用,如果能有效拓展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围绕该课题,本文利用2016—2021年的2417个同时具备水准测量成果和基于NBCORS的GNSS高程测量成果的工程控制点,实证分析当前基于NBCORS的GNSS高程测量的精度,发现当前GNSS高程测量精度逐渐下降,限制了CORS高程测量方面的应用。基于现状,利用单基准站GNSS高程测量模式模拟加密CORS站对改善GNSS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证明,CORS站点加密可以显著提高基于CORS的GNSS高程测量精度。本文内容可为CORS在高程测量方面的功能优化提供参考,同时对CORS系统在宁波地区的应用拓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GNSS高程测量 实证研究 参考站加密 单基准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火强度分析的森林防火监测点选址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晨曦 付蔚霞 +2 位作者 王海江 李琴 吴秀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67-270,共4页
监测点作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分布最优是关键。本文以宁波市溪口镇为研究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坡度、坡向和海拔3个地形因子的林火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GIS可视性分析,研究溪口镇森林防火监... 监测点作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分布最优是关键。本文以宁波市溪口镇为研究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坡度、坡向和海拔3个地形因子的林火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GIS可视性分析,研究溪口镇森林防火监测点的选址和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对选取的6个监测点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可监测到溪口镇62.03%的区域;通过林火强度和可视分析,实现了对6个监测点布设的优先级设定,以期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林火强度 GIS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