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科胸腔镜病理证实胸膜斑1例
1
作者 董永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0-490,共1页
患者女,41岁,公司文员,2011年2月23日主因体检发现“胸膜多发结节”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工业粉尘、毒物接触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及中毒史,无特殊家族史及生活史.我院门诊胸部CT示“两侧胸膜多发结节影伴钙化”(图1)。入院后查... 患者女,41岁,公司文员,2011年2月23日主因体检发现“胸膜多发结节”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工业粉尘、毒物接触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及中毒史,无特殊家族史及生活史.我院门诊胸部CT示“两侧胸膜多发结节影伴钙化”(图1)。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自身抗体、抗中性粒胞浆抗体、肿瘤标志物、血气分析及风湿系列各项指标正常,肺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斑 内科胸腔镜 病理证实 多发结节 毒物接触史 肿瘤标志物 工业粉尘 食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江文 马甲 +3 位作者 颜颖颖 韩春赓 董伟 毛玲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CR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治疗后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未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葛根素 阿替普酶 疗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吕国菊 谢江文 +2 位作者 俞丽 李丹 张奇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5-192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8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等常规治疗,观...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性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8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200 mg·d-1),治疗7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中ST段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BNP、左室射血分数(LEV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酐蛋白I(c Tn I),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记录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12 h^7 d的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NP、c Tn I、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LEVF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BNP、c Tn I、hs-CRP的下降幅度(△BNP、△c Tn I、△hs-CRP),LEVF上升幅度(△LEV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DD、血小板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1%vs 25.0%;χ2=3.938,P=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RACE危险评分与MACE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而△BNP、△c Tn I及△hs-CRP与MACE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NSTEACS临床疗效显著,对降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有一定意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NSTACS患者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性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丹参多酚酸盐 心肌缺血 心功能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葛参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琴 黄晓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讨瓜蒌葛参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比较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脂、ET和NO... 目的:探讨瓜蒌葛参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比较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脂、ET和NO变化。结果:瓜蒌葛参汤能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中药组患者血脂、硝酸甘油用量、ET、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血脂(TC、TG和LDL-C)降低(P<0.05),ET降低(P<0.05),中西结合组NO升高(P<0.05)。结论:①瓜蒌葛参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改善脂代谢,改善内皮功能起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②临床用药,应采取中西结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葛参汤 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血瘀证 内皮功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颗粒细胞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林海君 余晶晶 +1 位作者 林琪 毛建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结直肠GCT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镜表现、肿瘤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8例结直肠GCT中男性居多,平均发病年龄51.2岁。4... 目的 探讨结直肠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结直肠GCT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镜表现、肿瘤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8例结直肠GCT中男性居多,平均发病年龄51.2岁。4例腹泻,2例便秘,2例无症状;肿瘤直径2~13 mm,平均6 mm;6处病灶位于近端结肠,3处病灶位于直肠。6例肿瘤行内镜下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锲形切除术,1例为活检咬除。治疗后随访时间2个月~5年(中位数2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证据。结论结直肠GCT内镜下大多表现为黏膜隆起,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内镜下切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