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海波 郭小芳 +3 位作者 张丽梅 施育平 徐耕 王春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172例住院的ACS患者,于出现胸痛6 h内测定H-FABP浓度,并随访1年,以再发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172例住院的ACS患者,于出现胸痛6 h内测定H-FABP浓度,并随访1年,以再发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及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作为研究终点。结果:经过1年随访,共有47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心脏性死亡6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9例,非致命性心力衰竭11例,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21例。心血管事件组H-FABP浓度较无心血管事件组显著增高(P<0.01);H-FABP浓度增高(>中位数12.5μg/L)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36例vs 11例,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逐步分析显示H-FABP浓度增高是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RR=5.430,P<0.01;95%CI 2.587-11.398)。结论:H-FABP浓度增高的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H-FABP浓度增高可能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栓蛋白-1基因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2
作者 施育平 龚化兰 +3 位作者 刘海波 单江 徐耕 王建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SP-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AG基因型在C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1.7%vs0.6%,P=0.375)。未检测到GG纯合子,两组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8%vs0.3%,P=0.376);AG基因型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0.6%,P=0.104),G等位基因频率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与0.3%,两者比较P=0.364;G等位基因在本研究所有对象中的表现率仅为0.6%。结论:中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SP-1基因N700S多态性,但TSP-1基因700N→S变异发生频率低,与CAD及AMI的发生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凝血栓蛋白-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可 王春明 +5 位作者 刘海波 刘艳红 鲍迎春 方裕 张丽梅 赵乾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065-3066,306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连续入选的ACS住院患者出现胸痛6 h内测定血浆H-FABP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76例;并选择74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连续入选的ACS住院患者出现胸痛6 h内测定血浆H-FABP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76例;并选择74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UA组的H-FABP水平分别为(82.2±96.6)μg/L、(7.9±5.1)μg/L,与对照组(4.2±1.8)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ABP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919,0.984)〕;而诊断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14,0.859)〕;以7.47μg/L作为H-FABP早期诊断AMI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97.3%。以5.20μg/L作为H-FABP诊断UA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71.6%。结论血浆H-FABP水平可作为心肌坏死或损伤的早期判断指标,可为ACS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