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轨道交通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瑶宏 叶俊能 +2 位作者 刘晓虎 曹茜茜 刘干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4,共9页
由于成因及地域性的差异,宁波软土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基坑变形特性也有别于其它软土地区。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基坑工程,对13个车站地下连续墙深基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墙后地表... 由于成因及地域性的差异,宁波软土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基坑变形特性也有别于其它软土地区。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基坑工程,对13个车站地下连续墙深基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墙后地表沉降两个方面对基坑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地区地下连续墙的最大侧移介于0.18%H和0.80%H之间,平均值为0.39%H,较其它地区大,最大侧移位于开挖面附近,且随软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宁波地区Fs取值1.7为宜;地表沉降主要分布于0≤d/H≤2.0范围内,最大值δvm=1.2%H,最小值δvm=0.15%H,平均值δvm=0.69%H,地表沉降较大;围护结构侧移与地表沉降关系为δvm=1.0δhm~1.8δhm。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宁波地区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标准,可以为宁波地区及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连续墙 深基坑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松 秦明强 +2 位作者 陈斌 占文 徐文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159,共3页
本文从宁波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混凝土服役环境和结构特点出发,研究并提出了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策略和实施方案。针对地铁混凝土配合比常见问题,提出了混凝土的合理参数及评价手段。考虑了地下结构因渗漏而导致混凝土干... 本文从宁波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混凝土服役环境和结构特点出发,研究并提出了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策略和实施方案。针对地铁混凝土配合比常见问题,提出了混凝土的合理参数及评价手段。考虑了地下结构因渗漏而导致混凝土干湿交替的影响,预测了本工程典型混凝土结构表面允许的最大氯离子浓度,并以此为基础对地铁1号线二期混凝土施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混凝土 渗漏 耐久性 表面最大允许氯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框架逆作法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基坑工程中的运用
3
作者 姚燕明 孙建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1,89,共5页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鼓楼站至东门口站的基坑工程,结合地下商业开发,采用地下三层全明挖施工,是宁波轨道交通开挖体量最大基坑工程。由于基坑位于市中心商业核心区,为保护周围环境安全,采用下二层板边框架逆作方案,利用局部逆...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鼓楼站至东门口站的基坑工程,结合地下商业开发,采用地下三层全明挖施工,是宁波轨道交通开挖体量最大基坑工程。由于基坑位于市中心商业核心区,为保护周围环境安全,采用下二层板边框架逆作方案,利用局部逆作楼板代替混凝土支撑,提高了基坑的整体支撑刚度和水平变形控制。分析了逆作楼板的设计方案,板下土模加固措施的效果。通过对计算及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该方法的施工注意事项,以及该方法实际使用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明挖基础 逆作法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混合砂在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秦明强 朱瑶宏 +2 位作者 李进辉 占文 屠柳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79,共3页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天然中砂混凝土。人工混合砂可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混合砂 高性能混凝土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建设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增祥 马彦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19,142,共5页
通过对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在节目发布、传输与信号覆盖、播控管理等方面的集成与建设模式的比较,探讨建立便捷、稳定、智能、易管理、可持续的乘客信息系统的工程实现方式。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信息系统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区域地面沉降特征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8
6
作者 叶俊能 郑铣鑫 侯艳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通过对沿线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利用宁波地面沉降漏斗扩展动态结果、沉降中心各土层变形量统计和各土层累计沉降量,分析了宁波轨道规划区域地面沉降特征。针对宁波区域地面沉降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地面沉降基岩标、... 通过对沿线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利用宁波地面沉降漏斗扩展动态结果、沉降中心各土层变形量统计和各土层累计沉降量,分析了宁波轨道规划区域地面沉降特征。针对宁波区域地面沉降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地面沉降基岩标、地面沉降分层标、水准点、孔隙水压力孔和地下水监测井等组成的宁波轨道交通地面沉降监测网布设方案,探讨了地面沉降监测及预警对策。轨道交通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立将减轻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面沉降 监测网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控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1,44,共4页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控制在目前规划管理实务中处于一定的优先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回顾和梳理了各城市线网规划控制的相关理念、技术和机制,侧重剖析规划控制的目标、对象和技术系统中的经验与问题,并从...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控制在目前规划管理实务中处于一定的优先地位,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回顾和梳理了各城市线网规划控制的相关理念、技术和机制,侧重剖析规划控制的目标、对象和技术系统中的经验与问题,并从基于控制的引导、阶段性分层次的梳理、技术标准与控制内容的完善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典型土层地基承载力确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斌 叶俊能 +2 位作者 朱剑锋 刘干斌 贾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的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扁铲和十字板等原位试验数据,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预测了宁波地区各典型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然后,根据K-S检验法提出了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的分布概型及数字特征。在此基础上,...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的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扁铲和十字板等原位试验数据,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预测了宁波地区各典型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然后,根据K-S检验法提出了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的分布概型及数字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宁波地区地基承载力经验值对比,提出宁波地区典型土层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研究结果可对宁波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 扁铲试验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下轨道系统-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动力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叶俊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7-1603,1614,共8页
基于Biot波动理论,构建列车荷载-轨道系统-双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模型,将模型分为上覆路轨系统和地层系统。对上覆路轨系统和地层系统处理,并利用双重Fourier变换技术,在变换域中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动力响应的求解简化为求解一... 基于Biot波动理论,构建列车荷载-轨道系统-双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模型,将模型分为上覆路轨系统和地层系统。对上覆路轨系统和地层系统处理,并利用双重Fourier变换技术,在变换域中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动力响应的求解简化为求解一个6阶控制方程的特征值问题,进而得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双层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力响应的解析结果。利用离散Fourier逆变换得到数值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上下土层的刚度和泊松比对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和剪切应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土层刚度差异对地基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土层各向异性参数中模量的影响较泊松比大。计算结果可为软土路基加固深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轨道系统 横观各向同性 饱和地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影响案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燕明 杨金刚 王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6,100,共5页
针对宁波软土地区在刚建成盾构隧道结构上方进行基坑开挖的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残余应力法,计算分析基坑开挖施工对已建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坑底加固措施对控制基坑隆起及盾构隧道上浮的作用,同时在上部基坑施工过程... 针对宁波软土地区在刚建成盾构隧道结构上方进行基坑开挖的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残余应力法,计算分析基坑开挖施工对已建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坑底加固措施对控制基坑隆起及盾构隧道上浮的作用,同时在上部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刚建成的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坑底加固有利于提高坑底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可保证基坑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坑 盾构隧道 变形 上浮 宁波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海相软弱土层人工冻土强度特性试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江汪洋 杨平 +1 位作者 陈斌 何文龙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人工冻土强度特性具有区域性,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3种海相典型土质(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和粉土)开展冻土单轴抗压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质在不同温度下试样均为腰鼓形塑性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呈应变硬化型,但随温度降... 人工冻土强度特性具有区域性,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3种海相典型土质(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和粉土)开展冻土单轴抗压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质在不同温度下试样均为腰鼓形塑性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呈应变硬化型,但随温度降低有向应变软化转变的趋势;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温度降低而近似线性增大;重塑粉质黏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应变速率呈幂函数关系增长;各土质最大轴向偏应力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具有线性关系,-10℃抗剪强度指标(c、φ)均得到大幅提高,黏聚力提高1.23~1.76MPa;宁波地区典型粉质黏土与其他地区类似地层相比,单轴抗压和抗剪强度均较低,而弹性模量偏中等,与上海地区同类土质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海相软弱地层 人工冻土 单轴抗压强度 三轴剪切强度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土层的流变固结试验及流变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岳保 陈菲 +1 位作者 刘干斌 叶俊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1,共6页
固结与流变特性及其参数取值研究是软基上结构物长期沉降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的两个典型土层,开展了基于GDS固结仪的流变固结试验,获得了土样的主固结与次固结性状参数。采用Gibson三元件流变模型结合Matlab软件... 固结与流变特性及其参数取值研究是软基上结构物长期沉降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的两个典型土层,开展了基于GDS固结仪的流变固结试验,获得了土样的主固结与次固结性状参数。采用Gibson三元件流变模型结合Matlab软件的拟合功能,得到了土样的三元件流变模型参数。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宁波软土的次固结过程表现出较明显的非线性。次固结系数C_a与压缩指数C_c近似符合C_a/C_c=0.02±0.01。宁波软土的一维流变过程符合Gibson三元件流变模型规律,且其模量参数和黏滞系数均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S固结仪 流变固结 次固结 流变模型 参数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曙光 袁盼 +4 位作者 王发洲 聂帅 刘云鹏 朱瑶宏 叶俊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6-320,共5页
优化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BSE-IA)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孔隙阈值的确定方法,以降低主观因素影响,推导出统计所需图像最少张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孔隙阈值确定方法和图像放大倍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BSE-IA法与压汞法(MIP)测得... 优化了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BSE-IA)法在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研究中孔隙阈值的确定方法,以降低主观因素影响,推导出统计所需图像最少张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孔隙阈值确定方法和图像放大倍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BSE-IA法与压汞法(MIP)测得的孔隙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用灰度面积累计分布曲线的二次导数来确定水泥净浆孔隙阈值以及500倍背散射电子图像统计出的结果较为合理,工作量适中,而BSE-IA法较MIP法测得的孔隙率小,但BSE-IA法可以直接观察孔隙形态及分布,因此在表征水泥基材料孔结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法 背散射电子图像 孔隙阈值 微观结构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纵缝接头螺栓形式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朱瑶宏 柳献 +1 位作者 张晨光 张宸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7-1435,共9页
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整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隧道管片间多以螺栓连接,并有直螺栓、弯螺栓等几种结构形式。以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为试验对象,采用足尺试验方法,针对不同螺栓形式的接缝,对盾构隧道纵缝接头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明确不... 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整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隧道管片间多以螺栓连接,并有直螺栓、弯螺栓等几种结构形式。以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为试验对象,采用足尺试验方法,针对不同螺栓形式的接缝,对盾构隧道纵缝接头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明确不同接头的破坏过程,并分析比较不同螺栓形式对接缝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纵缝接头 连接螺栓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试桩荷载传递模型及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向荣 汪胜忠 +1 位作者 叶俊能 王文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17-1721,共5页
通过分析自平衡试桩数据,提出了注浆前后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对自平衡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中的"精确转换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体连续性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体连续性对... 通过分析自平衡试桩数据,提出了注浆前后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对自平衡荷载–沉降曲线转换方法中的"精确转换法"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体连续性对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体连续性对超长桩桩顶沉降影响较大,考虑土体连续性时的极限承载力比不考虑土体连续性时小,改进的方法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试桩 后注浆 荷载传递模型 土体连续性 超长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盾构掘进地层变形与掘进参数关系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忠超 陈仁朋 +1 位作者 孟凡衍 叶俊能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8-1275,共8页
宁波地铁某区间单线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层,上覆地层主要为砂质粉土和淤泥质土.针对2类典型的上覆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获取了相应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研究地表沉降与盾构施工过程的相互关系.采用经典高斯经验公式对盾构掘... 宁波地铁某区间单线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层,上覆地层主要为砂质粉土和淤泥质土.针对2类典型的上覆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获取了相应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研究地表沉降与盾构施工过程的相互关系.采用经典高斯经验公式对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和纵向沉降发展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各监测断面沉降槽宽度ix及沉降槽宽度系数K.采用平移累积高斯沉降曲线对纵向沉降发展曲线进行拟合,获得盾构掘进引起的沿线地层损失率.研究盾构掘进参数取值对地层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推力、开挖面支护压力以及盾尾注浆率对地层损失率的影响显著.给出类似地层中各项盾构掘进参数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 软黏土地层 地表沉降 地层损失率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缝拼装通用环管片环缝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朱瑶宏 张宸 +1 位作者 柳献 董子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错缝拼装通用环管片,通过原型试验方法对带凹凸榫环缝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总结,获得接缝错台与剪力的的2阶段关系曲线。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环缝抗剪刚度在不同轴力作用下变化规律,明确了隧道环缝在轴...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错缝拼装通用环管片,通过原型试验方法对带凹凸榫环缝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总结,获得接缝错台与剪力的的2阶段关系曲线。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环缝抗剪刚度在不同轴力作用下变化规律,明确了隧道环缝在轴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的性能,并且得到不同受力阶段管片环缝的性能及抗剪刚度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环缝不同抗剪构造的对环缝刚度及强度的贡献,并与试验结果相互对比印证,为环缝抗剪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环管片 环缝接头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耐久性条件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斌 刘松 +2 位作者 秦明强 叶俊能 占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6,共6页
依托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建设工程,分析本工程的服役环境和结构特点,针对本工程面临的耐久性问题,提出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防水为主、柔性外包材料为辅的防水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耐久性方案。基于工程建设地区已有原材料和商品混凝土... 依托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建设工程,分析本工程的服役环境和结构特点,针对本工程面临的耐久性问题,提出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防水为主、柔性外包材料为辅的防水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耐久性方案。基于工程建设地区已有原材料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单位用水量偏高、矿物掺和料用量少等问题,提出了本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和技术指标,并采用life365模型和碳化模型分别预测氯盐和碳化条件下混凝土的寿命,预测结果均可达到100a。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防水措施 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影响的饱和软黏土累积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干斌 范思婷 +2 位作者 陈斌 陶海冰 叶俊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8-1245,共8页
通过开展饱和软黏土温控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作用下土的不排水累积变形、孔压、阻尼比及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温度、初始静偏应力、围压、超固结比等影响的应变模型,并获得了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土的... 通过开展饱和软黏土温控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作用下土的不排水累积变形、孔压、阻尼比及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温度、初始静偏应力、围压、超固结比等影响的应变模型,并获得了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孔压、阻尼比及动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孔压、阻尼比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动弹性模量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土体表现出热硬化特征;在不同温度作用下,考虑温度影响的应变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可用于预测同一试验工况下任意温度时土的累积塑性应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动三轴试验 温度效应 应变模型 累积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占文 秦明强 +1 位作者 李进辉 邹玉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59,共3页
为确保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在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温控防裂措施,并开展现场温度监测。工程实践表明,地铁站各结构控裂侧重点各不相同,需采取不同温控防裂措施避免有害温度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混凝土 裂缝控制 温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