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产宁海白枇杷叶的药材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翰华 陈仲益 +1 位作者 陈云 吴庆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宁波产宁海白枇杷叶的药材品质。[方法]参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分别对4批不同采集地的宁海白枇杷叶进行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薄层色谱鉴别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 [目的]分析宁波产宁海白枇杷叶的药材品质。[方法]参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分别对4批不同采集地的宁海白枇杷叶进行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薄层色谱鉴别及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结果]4批不同采集地的宁海白枇杷叶的检查、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结论]宁波产宁海白枇杷叶药材品质较高,可以作为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海白枇杷叶 高效液相 药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科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海伦 李修鹏 +1 位作者 章建红 沈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49,共3页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B.ning-boense.该种与城口卷瓣兰B.chrondriophorum相近,区别在于:该种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紧靠或分离着生;叶较短,长仅为12.0~15.0 mm;花葶远长...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B.ning-boense.该种与城口卷瓣兰B.chrondriophorum相近,区别在于:该种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紧靠或分离着生;叶较短,长仅为12.0~15.0 mm;花葶远长于叶片,花葶中部以下有1个关节,关节上生有1枚舟状膜质鞘;2枚侧萼片较短,长为8.0~9.0 mm,中萼片卵状披针形,具3脉,中萼片与花瓣边缘均无毛;花瓣长约为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兰科 石豆兰属 宁波石豆兰 新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康泰胶囊检验方法的改进
3
作者 胡双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益心康泰胶囊 检验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自宁波的浙江种子植物新记录
4
作者 马丹丹 陈征海 +2 位作者 李修鹏 林海伦 李根有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报道了12个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南泽兰属Austroeupatorium,南泽兰A. inulifolium,龙潭荇菜Nymphoides lungtanensis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蒜香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三脉猪殃殃Galium kamtschaticum,岩生千里光Senecio wightii为... 报道了12个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南泽兰属Austroeupatorium,南泽兰A. inulifolium,龙潭荇菜Nymphoides lungtanensis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蒜香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三脉猪殃殃Galium kamtschaticum,岩生千里光Senecio wightii为华东分布新记录;芝麻菜属Eruca,芝麻菜E. vesicaria subsp. sativa,祁门过路黄Lysimachia qimenensis,小酸浆Physalis minima,西洋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红蓝石蒜Lycoris haywardii为浙江分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宁波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陈军 +2 位作者 朱洁 陈志禹 孙胡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5-2469,共5页
目的建立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方法对比两者叶绿体ycfl基因,选择湖北贝母的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I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退火温度58℃、循环数35时,湖北贝母或掺有湖北贝母的浙贝母经特异性... 目的建立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方法对比两者叶绿体ycfl基因,选择湖北贝母的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I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退火温度58℃、循环数35时,湖北贝母或掺有湖北贝母的浙贝母经特异性引物扩增后能被EcoRI酶酶切,200~400bp处检出2条单一DNA条带,而浙贝母无此条带,检出限达3%。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浙贝母、湖北贝母及前者掺混后者的快速检测,为浙贝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湖北贝母 掺混鉴别 PCR-RFLP yc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叶青中27种矿质元素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浩 常欣 +3 位作者 桑旭峰 邱彬 崔慧芳 彭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75-2480,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中27种矿质元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含有量测定,采用SPSS 19. 0、Matlab (R2015b)软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测27种元素都有检出,所有样品中...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中27种矿质元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含有量测定,采用SPSS 19. 0、Matlab (R2015b)软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所测27种元素都有检出,所有样品中均检出13种元素,其中K、Mg、Ca、Al、Fe、Mn平均含有量较高,所有样品中有害元素含有量均达到中国药典限量标准,Hg、Ag、Tl、U等仅在极个别样品中有检出。不同产区样品间各元素含有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得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 70%。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6. 33%,其中Ca、Cu、Ni、Ba、Al、K有较高的载荷值,为三叶青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显示不同产地三叶青中矿质元素呈现一定的选择性累积和地域差异。西部地区三叶青样品的矿质元素与东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广西与其他产区样品差异最大,单独聚为一类;浙江、福建、江西等东南产区的样品差异较小,聚为一大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三叶青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矿质元素 产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萃取法分离发酵液中丙酸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小海 陈飞 +2 位作者 姚忠 章燕 徐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2-816,共5页
利用络合萃取法对模拟溶液和发酵液中的丙酸分离进行研究。络合剂、稀释剂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甲基三辛基氯化胺(MTAC)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时,萃取受pH值和无机阴离子影响较小,对丙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1.2mol/L的MTAC为萃取有机相... 利用络合萃取法对模拟溶液和发酵液中的丙酸分离进行研究。络合剂、稀释剂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甲基三辛基氯化胺(MTAC)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时,萃取受pH值和无机阴离子影响较小,对丙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1.2mol/L的MTAC为萃取有机相,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3的条件下,萃取15min即能达到平衡;该系统适用于较高浓度丙酸发酵液萃取,经4级萃取丙酸萃取率达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 络合萃取 甲基三辛基氯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翰华 罗淑青 +1 位作者 倪梦茜 夏洁琼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公园药用植物共有189科508属783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科属种分布的49.35%,22.01%,6.96%。...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公园药用植物共有189科508属783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科属种分布的49.35%,22.01%,6.96%。公园内药用植物以草本为主,有491种,占总数的62.71%,其次,木本植物178种,藤本植物72种,附生植物33种和寄生植物9种。四明山药用植物以清热类为主,有421种,占总数的54.04%,其次,祛风湿类116种,活血化瘀类69种,止血类40种,化痰止咳平喘类27种,驱虫类22种,解表类18种,消食类16种,行气类14种,其他类36种。四明山药用植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录的有134种,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6种新记录植物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丽春 陈征海 +3 位作者 马丹丹 林海伦 李修鹏 李根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宁波的6种新记录植物,隶属于6科6属,它们分别是心脏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inn.)(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苋科Amaranthaceae)、中华萍蓬草(Nuphar sinensis ...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宁波的6种新记录植物,隶属于6科6属,它们分别是心脏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 Linn.)(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苋科Amaranthaceae)、中华萍蓬草(Nuphar sinensis Hand.-Mazz.)(睡莲科Nymphaeaceae)、白花水八角(Gratiola japonica Miq.)(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三叶绞股蓝(Gynostemma laxum(Wallich)Cogniaux)(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乳白石蒜(Lycoris albiflora Koidz.)(石蒜科Amaryllidaceae);其中水八角属Gratiola Linn.为浙江新记录属。它们在浙江省的发现丰富了浙江省植物区系的内容,同时也为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分布新记录 宁波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 被引量:29
10
作者 桑旭峰 吴海雯 徐奇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金银花,黄芩)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NμclEosil1005C18AB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和327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206~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金银花,黄芩)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NμclEosil1005C18AB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和327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206~1.236μg,平均回收率为为97.75,RSD为1.0;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4835~2.901μg,平均回收率为为97.87,RSD为0.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口服液 绿原酸 黄芩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25
11
作者 钱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 (金银花 ,黄芩 )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C1 8(2 )色谱柱 ,乙腈 0 .1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 ,流速为 1 .0mL·min- 1 ,检测波长为 31 8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 .2...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银黄口服液 (金银花 ,黄芩 )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C1 8(2 )色谱柱 ,乙腈 0 .1 %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 ,流速为 1 .0mL·min- 1 ,检测波长为 31 8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 .2 568~ 2 .0 544μg ,平均回收率 =97.7% ,RSD =0 .8%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 0 .9896~ 7.91 68μg ,平均回收率 =98.0 % ,RSD =0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口服液 绿原酸 黄芩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建立谷物中18种真菌毒素非靶向筛查数据库及确证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章璐幸 黄朝辉 +3 位作者 罗淑青 曹琳 谢莹 钱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共10页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18种真菌毒素非靶向筛查方法。真菌毒素标准物质用HSS T3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后在UPLC-Q-TOF/MS MS^(E)模式下分别用正、负离子模式采集,获取MS和MS/MS的信息,记录对应保...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18种真菌毒素非靶向筛查方法。真菌毒素标准物质用HSS T3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后在UPLC-Q-TOF/MS MS^(E)模式下分别用正、负离子模式采集,获取MS和MS/MS的信息,记录对应保留时间、加合物离子、碎片离子精确质量数等信息,设置保留时间偏移为0.3 min,加合物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匹配容差为5×10^(-6),在UNIFI中建立18种真菌毒素的数据库。在稻谷、小麦基质中,以筛查检出限(SDL)作为主要参数对筛查方法进行了验证。18种真菌毒素分为有最大限量和无最大限量两种类型,结果有最大限量的真菌毒素均能在其限量水平被准确筛查,无最大限量的真菌毒素其SDL的范围为2~800μg/kg。基质效应考察表明,稻谷中有14种真菌毒素有中等基质效应,小麦中有11种真菌毒素有中等基质效应。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QuEChERS萃取盐包和HLB净化柱净化,用建立的方法对25批稻谷、小麦进行筛查,结果2批稻谷中检出4种真菌毒素,2批小麦中检出2种真菌毒素。该方法能准确筛查SDL水平以上的真菌毒素,具有高通量、简便、快捷、准确等特点,可实现无标准品情况下对稻谷、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定性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真菌毒素 稻谷 小麦 数据库 筛查与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中的丙酮残留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建勋 茅海琼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中丙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D),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 F)为溶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DB-624(30m×0.53mm,3μm);柱温40℃维持10m in,以40℃/m in的速率升温至200℃,维...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中丙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D),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 F)为溶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DB-624(30m×0.53mm,3μm);柱温40℃维持10m in,以40℃/m in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0m in;载气:高纯氮气,线速度4m l/m in;氢气:40m l/m 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口温度280℃;空气400m l/m in;尾吹25m l/m in;分流比2∶1;进样量1μl。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0.8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准确,毒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阿奇霉素 丙酮 残留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建数据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谷物中7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章璐幸 周征 +1 位作者 曹琳 钱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2-1009,共8页
建立了基于自建数据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水稻、小麦中7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乙腈(50∶50,v/v)提取,用QuEChERS盐包脱水盐析,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采用UP... 建立了基于自建数据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水稻、小麦中7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乙腈(50∶50,v/v)提取,用QuEChERS盐包脱水盐析,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采用UPLC-Q-TOF/MS在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模式下对样品进行筛查,针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样品,采用ESI源,在正、负离子飞行时间多反应监测(TOF-MRM)模式下进一步检测,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校准定量。结果表明,7种真菌毒素在各自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00~09998。7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50~400μg/kg,定量限为100~800μg/kg。水稻和小麦基质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1%~1239%和1020%~1234%;RSD分别为02%~136%和08%~148%。结果表明,在46批水稻中筛查出了黄曲霉素B_(1)(AFB_(1))和黄曲霉素B_(2)(AFB_(2)),筛出率各为22%,其中有1批样品AFB1超过限量;在24批小麦中筛查出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筛出率分别为375%和792%,均未超过限量。本方法采用MSE进行定性筛查,避免干扰物因质量数和保留时间都与目标物接近形成的假阳性现象,对筛查阳性的真菌毒素采用TOF-MRM模式进行定量。该法具有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水稻、小麦样品中真菌毒素残留的分离和定量检测,可为水稻、小麦中真菌毒素污染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QUECHERS 真菌毒素 稻谷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新那敏片含量与含量均匀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卓开华 唐彦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茶新那敏片中茶碱、盐酸溴己新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高氯酸溶液(三乙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茶新那敏片中茶碱、盐酸溴己新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高氯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3.0)(55:4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3种成分能很好分离;茶碱、盐酸溴己新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62.6~626.0,15.62~156.20和1.612—16.12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99.80%和99.35%,RSD均〈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新那敏片 茶碱 盐酸溴己新 马来酸氯苯那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琳 周征 +2 位作者 黄朝辉 罗淑青 陈仲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不确定度,明确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 目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不确定度,明确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从而得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测定结果合成不确定度为0.05μg.g-1,扩展不确定度为0.10μg.g-1,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为(1.65±0.10)μg.g-1(K=2)。结论测定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供试液中铬浓度的测定影响,因此,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的稳定性是测量准确与否的关键。所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适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空心胶囊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27种矿质元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欣 崔慧芳 李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39-3542,共4页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Li(7)、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Ga、As、Se、Rb、Ag、Cd、Cs、Ba、Hg、Tl、Pb、U含量。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ICP-MS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27种金属元素含量。结...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Li(7)、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Ga、As、Se、Rb、Ag、Cd、Cs、Ba、Hg、Tl、Pb、U含量。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ICP-MS法同时测定川贝母中27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各矿质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0%~111.2%,RSD为0.8%~4.7%,样品中5种有害元素(Pb、As、Hg、Cu、Cd)检出超标率为9.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川贝母药效物质基础及品质评价标准研究提供参考。川贝母中金属元素残留普遍存在,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矿质元素 ICP-MS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咪喹莫特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琳 周征 毛亚珠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咪喹莫特中9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在毛细管色谱柱HP-INNOWAX(30 m×0.32 mm,0.25μm)上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70℃。结果9种有机溶...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咪喹莫特中9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在毛细管色谱柱HP-INNOWAX(30 m×0.32 mm,0.25μm)上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70℃。结果9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正己烷、丙酮、四氢叶酸(THF)、醋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乙醇、甲苯、二氢叶酸(DMF)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77,0.0510,0.0373,0.263 3,0.1465,0.3145,0.2591,0.0463,0.4521μg·mL^-1。精密度RSD均〈3.0%,平均回收率90%-11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咪喹莫特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有机溶剂残留量 色谱法 顶空气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哮喘宁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志芬 桑旭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黄芩苷 哮喘宁颗粒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征 章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3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美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各2.94 g,四丁基硫酸氢铵2.6 g,溶于水660 mL,用磷酸调节pH至2.3)... 目的建立测定美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各2.94 g,四丁基硫酸氢铵2.6 g,溶于水660 mL,用磷酸调节pH至2.3)(35∶6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结果美司钠和双硫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7.4(r=1.000 0)和0.003~0.300 mg.mL-1(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6%)和99.8%(RSD=0.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司钠注射液 有关物质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