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弹性监测单元体系构建思路——以宁波市为例
1
作者 张姗琪 胡卓慜 +2 位作者 廖佳 甄峰 李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急需构建衔接规划编制与实施监测体系的弹性监测单元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督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急需构建衔接规划编制与实施监测体系的弹性监测单元体系,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督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从基本理念、研究对象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解析弹性监测单元的3大内涵特征,进一步提出弹性监测单元划定和传导体系的总体构建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宁波市弹性监测单元体系构建实践探析,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弹性监测单元体系的构建提供宁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监测单元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 详细规划单元 规划实施监测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化解视角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重构研究--基于宁波市的调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林雄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5,共7页
在介绍地方债务化解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还款来源—增信措施—国资体系”五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宁波市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的... 在介绍地方债务化解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还款来源—增信措施—国资体系”五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宁波市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的五个成功案例,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其主要包括:打造市场化城市综合服务商、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创新构建综合还款来源、推进增信体系转型、建立新型国资国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化解 基础设施投融资 融资平台 体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探索——以《宁波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为例
3
作者 王先鹏 鲍维科 赵艳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45,共6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的特殊背景下,以宁波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开展了地方条例制定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需要回应两大理论命题,一是地方政府有限权力属性下的立法边界问题,二是有效规避立法重复要求下的地方特色问题。基于法律...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的特殊背景下,以宁波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开展了地方条例制定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需要回应两大理论命题,一是地方政府有限权力属性下的立法边界问题,二是有效规避立法重复要求下的地方特色问题。基于法律文本分析发现,在把握立法边界方面,宁波通过夯实立法依据、迭代立法框架和细化规划体系,处理好地方事权和中央事权的关系;在体现地方特色方面,宁波通过优化规划许可、强化实施监督和加强设计管控,尽力推进立法创新。宁波市的立法突围路径,为当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地方立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地方立法 有限权力 地方特色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及金融支持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林雄斌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89,共7页
制造业创新基地建设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各地正在推进的多种制造业创新基地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特色小镇、制造业高新区三个层次,并选择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华夏幸福... 制造业创新基地建设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各地正在推进的多种制造业创新基地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特色小镇、制造业高新区三个层次,并选择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华夏幸福特色小镇、苏州高新区为典型案例,探讨其运行机制,揭示不同类型制造业创新基地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特色小镇、制造业高新区可分别采用“政府投资引导+风险投资孵化+投贷联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融资创新、“组织架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创新”的金融支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创新基地 类型划分 技术扩散 运行机制 金融支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机制与金融支持模式创新——基于D区的调研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居民增收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有土地入市不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复杂、融资渠道不畅等特点,当前研究对入市实施机制、...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居民增收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有土地入市不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复杂、融资渠道不畅等特点,当前研究对入市实施机制、金融支持模式仍缺乏深入理解。在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择D区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提出了区级统筹推进机制、入市收益分配机制、镇级公司联营机制、项目整体谋划机制等四大机制创新。研究发现,以"整体授信分批实施+打造合规还款来源+提供区级增信支持"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模式,可有效解决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融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实施机制 金融支持模式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