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与相关系数原理的故障声发射信号降噪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刘东瀛 邓艾东 +3 位作者 刘振元 李晶 张瑞 黄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1-77,共7页
声发射信号经常受到许多非平稳非线性噪声的干扰,这给对有用声发射信号的识别增加了困难。依据相关系数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旋转机械碰摩声发射信号的去噪方法,通过求出含噪信号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后所得到的各阶本征模态函... 声发射信号经常受到许多非平稳非线性噪声的干扰,这给对有用声发射信号的识别增加了困难。依据相关系数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旋转机械碰摩声发射信号的去噪方法,通过求出含噪信号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后所得到的各阶本征模态函数与含噪信号自身的相关系数,根据其变化规律并结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滤波特性,选取被噪声污染程度较低的本征模态函数对信号重构以达到去噪目的。该方法应用于被不同种类噪声污染的碰摩声发射信号的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的去除噪声,并具有不受主观参数影响,结果稳定,自适应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摩 声发射 信号降噪 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氨基苯酚对污泥产率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学玉 刘志刚 +2 位作者 闫玉涛 徐晓平 王晓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50-2556,共7页
为了探讨化学解偶联剂在实现污泥减量的同时对污泥活性抑制作用,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邻氨基苯酚(oAP)对污泥减量效果、微生物活性以及由于微生物活性的改变对基质(NH_4^+-N、COD_(Cr))去除变化的影响.分别采用TTC-ETS(氯代三苯基... 为了探讨化学解偶联剂在实现污泥减量的同时对污泥活性抑制作用,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邻氨基苯酚(oAP)对污泥减量效果、微生物活性以及由于微生物活性的改变对基质(NH_4^+-N、COD_(Cr))去除变化的影响.分别采用TTC-ETS(氯代三苯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INT-ETS(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AUR(氨摄取速率)和SOUR(比耗氧速率)4个指标考察污泥活性受oAP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oAP添加量为12mg/L时,平均表观污泥产率Yobs由0.443下降到0.256mg MLSS/mg COD,污泥减量为42.20%.与有机物去除抑制相比,活性污泥系统对NH_4^+-N去除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而硝化细菌比异养菌对oAP响应更敏感.因此,NH_4^+-N去除率比COD_(Cr)去除率更能反映出oAP对污泥活性的影响.通过NH_4^+-N去除率的抑制对比,AUR是最能有效地表征oAP对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抑制作用.通过IC50分析显示,TTC-ETS的活性为35.51mg/L,在所有指标最小,灵敏度最高,是表征oAP抑制污泥活性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解偶联剂 邻氨基苯酚(oAP) 污泥活性 氯代三苯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 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活性 氨摄取速率 比好氧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形的旋转机械声发射信号的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 邓艾东 +4 位作者 司晓东 刘振元 刘东瀛 李晶 黄宏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碰摩是旋转机械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对碰摩故障进行及时预警对于保障机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分析方法进行碰摩识别,将声发射碰摩信号分解成不同的频带,计算其方差,最后得到小波分形维数。在转子实验台上分... 碰摩是旋转机械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对碰摩故障进行及时预警对于保障机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分析方法进行碰摩识别,将声发射碰摩信号分解成不同的频带,计算其方差,最后得到小波分形维数。在转子实验台上分别测得无碰摩、轻微碰摩和严重碰摩3种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并进行分析,计算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分形维数,然后根据分形维数的变化对碰摩状态进行判别。同时对该方法和传统的G-P算法计算出的分形维数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分形方法能有效判别碰摩的发生,该方法较G-P算法对碰摩发生的区分度更好。本方法为旋转机械碰摩故障的诊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形 声发射 碰摩 关联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的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学玉 刘志刚 +2 位作者 张孝忠 王晓菊 徐晓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为解析代谢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性能及机理,选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TCS),考察其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长期运行过程中污泥产量及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一定量的TCS具有较好的污泥减量化作用,添加TC... 为解析代谢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性能及机理,选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代谢解偶联剂四氯水杨酰苯胺(TCS),考察其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长期运行过程中污泥产量及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一定量的TCS具有较好的污泥减量化作用,添加TCS前和停用后,SBR内各指标变化均不明显,说明TCS对SBR运行没有明显影响。当SBR中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2 200mg/L,TCS添加量为1.6mg/L时,平均污泥产率系数由0.521mg/mg降至0.314mg/mg,污泥产量减少39.73%。TCS对有机物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COD去除率仅下降3.03百分点,但比耗氧速率(SOUR)增加73.73%,比三磷酸腺苷(SATP)合成量减少23.90%,胞内贮存物(PHAs)含量平均增加42.28%,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无明显变化。因此,适量添加TCS不会造成细胞溶胞,但能使胞内代谢增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使生物合成量减少,从而实现污泥减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解偶联剂 TCS 污泥减量 S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氟离子呈现状态和比色响应的有机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韦学玉 杨晓凡 +3 位作者 白炳莲 徐晓平 李济源 刘志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83-1594,共12页
氟离子刺激响应的有机凝胶因子通过氢键识别或复合氟离子,使紫外吸收波长红移而发生颜色变化,实现比色响应;同时破坏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诱导凝胶-溶胶转变,实现状态响应。能够响应外界氟离子刺激的有机凝胶在氟离子检测方面表现出明... 氟离子刺激响应的有机凝胶因子通过氢键识别或复合氟离子,使紫外吸收波长红移而发生颜色变化,实现比色响应;同时破坏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诱导凝胶-溶胶转变,实现状态响应。能够响应外界氟离子刺激的有机凝胶在氟离子检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有方便快捷的肉眼检测效果,并且可以实现氟离子对准固体的检测,因此,具有氟离子刺激响应性的小分子有机凝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献报道较多的氟离子响应有机凝胶只能对氟离子刺激呈现状态响应,即氟离子加入能够诱导凝胶-溶胶转变,却不能诱导体系颜色变化;或者只能对氟离子刺激呈现比色响应,即氟离子加入能够诱导体系颜色变化,却不能诱导凝胶-溶胶转变。而对氟离子具有双重响应性的有机凝胶在氟离子探测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以同时表现出肉眼可见的状态响应(凝胶-溶胶)和比色响应(颜色变化)。目前为止,对氟离子具有双重响应性的有机凝胶已经有一些报道。研究较多的是氢键型有机凝胶,凝胶因子中含有酰胺、酰腙、脲、酰肼等官能团,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是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由于氟离子有很强的电负性,能够与凝胶因子上的氢质子复合或发生去质子化,从而导致凝胶的破坏或颜色变化。因此,氟离子的响应机理基本上都是氢键相互作用和去质子化过程。但是凝胶因子与氟离子具体的响应过程千差万别,不仅与凝胶因子提供的氢键类型有直接关系,还与凝胶因子中的共轭基团、取代基性质和位置等有关。因此有必要对氟离子响应有机凝胶进行系统总结。基于此,结合本课题组近期对氟离子响应有机凝胶的研究结果,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有关氟离子刺激响应的有机凝胶体系,重点是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对氟离子同时表现出肉眼可见的状态和比色响应的有机凝胶体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氟离子响应有机凝胶体系的分子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 氟离子 状态响应 比色响应 凝胶-溶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污泥产氢CSTR的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光 徐巧 王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5-220,共6页
分别利用好氧污泥和厌氧污泥作为厌氧接触制氢系统的接种污泥,以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接种污泥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特性。反应器在接种量为6 g MLVSS/L、HRT为8 h、系统温度(35±1)℃、初始进水COD浓度为1 ... 分别利用好氧污泥和厌氧污泥作为厌氧接触制氢系统的接种污泥,以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的运行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接种污泥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特性。反应器在接种量为6 g MLVSS/L、HRT为8 h、系统温度(35±1)℃、初始进水COD浓度为1 000 mg/L,等条件下启动。好氧种泥系统在33 d内达到稳定的乙醇型发酵,乙醇和乙酸之和的质量百分数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80.4%,系统平均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5 L/d和14 L/d,系统pH值和碱度分别维持在4.7和510 mg/L左右。厌氧种泥系统在27 d内达到乙醇型发酵,乙醇和乙酸之和的质量百分数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84.7%,平均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9 L/d和2.4 L/d,系统的pH值和碱度分别维持在4.6和630 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接触反应器 生物制氢 产氢速率 接种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