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多杀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分析
1
作者 郑文颖 叶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研究多杀巴斯德氏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病例为69岁女性,以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入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及Dano-seq多重病原体检测后,对多杀巴斯德氏... 目的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氏菌混合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研究多杀巴斯德氏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病例为69岁女性,以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入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及Dano-seq多重病原体检测后,对多杀巴斯德氏菌株进行药敏检测、二代测序及分析。结果培养和Dano-seq多重病原体检测出堪萨斯分枝杆菌、多杀巴斯德氏菌。多杀巴斯德氏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有htrB、rfaE、msbA等21个,耐药基因存在floR、sul2、FosA3等10个,MLST分析pmultocida方案分型为ST12。经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国内主要流行株同源。结论传统分离培养联合二代测序的检测方案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识别少见病原菌,并提供必要的药敏结果,从而促进罕见病的准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斯德氏菌 人兽共患病 二代测序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晏武 陈仁寿 +2 位作者 孟庆海 曹宜 王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筛选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风温的方剂,将处方资料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软件中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无监督熵层次...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筛选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风温的方剂,将处方资料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软件中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成药治疗风温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和处方用药规律。结果《中药成方制剂》共纳入中成药92首,涉及中药127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炼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8个,取得新方4个。结论《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常以清热、辛凉透表为原则,随证治以化痰止咳平喘、平肝熄风开窍等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有助于阐明《中药成方制剂》治疗风温的组方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方制剂》 风温 中成药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结核246例诊断和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建恩 高春荣 +1 位作者 张叶娜 杨薇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早期确诊手段、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方法分析246例经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结果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246例主要症状包括:咳嗽183例,咳痰92例。午后低热59例,盗汗78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早期确诊手段、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方法分析246例经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结果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246例主要症状包括:咳嗽183例,咳痰92例。午后低热59例,盗汗78例,乏力84例,喘息67例,痰中带血23例。X线胸片及CT示:气管、支气管狭窄96例。有阻塞性肺炎31例,肺不张55例,肺内有空洞38例,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率为43.5%,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35.3%。纤支镜示:刷检结核菌阳性率为56.5%,组织活检中58.4%证实为结核,其中42.2%为炎症侵润型、10.2%为增殖型、18.7%为溃疡型、17.1%为狭窄闭塞型。治疗效果:痰菌阴转2个月90.6%,6个月100%。结论当有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时,应行胸部X线、CT检查、对可疑病人做纤支镜检查。当病理、细菌学均不能明确诊断,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追踪观察以确诊。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介入疗法 肺结核病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被引量:10
4
作者 练祥 胡爱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7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感染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致ADR的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痰热清注射液的ADR可能与0.9%...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7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感染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致ADR的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痰热清注射液的ADR可能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相关;其ADR发生迅速,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气促、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严重可有超高热。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史,给药的剂量、速度、用药的适应证及与输液配伍和联合用药的关系,以提高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药物配伍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对肝功能影响及处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育银 郑春玉 +1 位作者 叶春娟 章国语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 6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 16 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 )阳性结核病人中有 6 8例 (38.6 % )出现肝损害 ,HBV...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 6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 16 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 )阳性结核病人中有 6 8例 (38.6 % )出现肝损害 ,HBVM阴性患者 14 90例中出现肝损害 70例 (4.7% ) ,另有 80例未测HBVM者中 2 2例 (2 7.5 % )出现肝损害。HBVM阳性与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时间多为 15~ 90d。结论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 ,对HBVM阳性者宜选择对肝脏损害较轻的药物 ,同时给予适当的护肝治疗 ,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化疗 乙肝病毒标志物 肝功能 HBVM 治疗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黎辉 王徐灿 +2 位作者 欧阳连 胡通洲 祁嘉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于宁波市第四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44例(57足)[中度拇外翻14例(17足),重度拇外翻30例(40足)],均应用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 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于宁波市第四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44例(57足)[中度拇外翻14例(17足),重度拇外翻30例(40足)],均应用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术前术后均经X线检查测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4例患者术后随访10~36个月,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术后第1、2跖骨间切口发生炎性反应,经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内侧切口边缘皮肤感觉麻木,12个月后复查时症状已缓解;1例患者遗留第1跖趾关节僵硬],无复发病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最后1次随访时患足负重位X线检查HVA、IMA、DMAA小于术前(P<0.01)。AOFAS评分示疗效优33例,良9例,可2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术后AOFAS评分高于术前(P<0.01)。本组患者非常满意28例,满意13例,一般3例。结论 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能有效纠正畸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截骨术 治疗结果 Scarf A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支镜诊断菌阴肺下野结核60例及其误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育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8-169,176,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下野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误诊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曾经被误诊 ,后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肺下野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例患者纤支镜下表现 :中、下叶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最多...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下野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误诊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曾经被误诊 ,后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肺下野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0例患者纤支镜下表现 :中、下叶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最多见 ,分别为 2 5例 (4 1.7% )和 2 0例(33.3% ) ,其次为管口狭窄 7例 (11.7% )。四种方法联合检出的 6 0例肺结核中 ,单纯刷检抗酸杆菌阳性 37例 (6 1.7% ) ;刷检 +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阳性 4 6例 (76 .7% ) ;BAL +镜检后痰检 +组织活检诊断肺结核 5 2例 (86 .7% )。结论 纤支镜检查能提高菌阴肺下野结核的诊断率 ,刷检、灌洗、组织活检及镜查后痰检可互相补充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误诊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抗酸杆菌阴性 肺下野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腔镜手术患者浅表大血管保温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丽敏 喻晓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大血管保温维持复杂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段将1 626例复杂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728例和干预组898例,在常规综合保温的基础上,术中分别采用全身型保温毯、浅表大血管保温。记录两组入手术室时鼓... 目的探讨浅表大血管保温维持复杂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段将1 626例复杂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728例和干预组898例,在常规综合保温的基础上,术中分别采用全身型保温毯、浅表大血管保温。记录两组入手术室时鼓膜温度(T0)及手术开始时(T1)、术中60min(T2)、120min(T3)、180min(T4)及入复苏室时(T5)各时间点鼻咽部温度,统计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失血量、皮肤损伤发生率、麻醉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麻醉苏醒期寒战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热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及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浅表大血管保温与身下全身型保温毯保温效果一致,能有效维持复杂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核心体温,降低皮肤热损伤发生率,从而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低体温 保温 保温毯 浅表大血管 术中压疮 皮肤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春荣 袁东运 徐立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 4 8例和对照组 4 9例 ;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 ,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 目的 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 4 8例和对照组 4 9例 ;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 ,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 ;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 ,疗程为 2 1月。结果 共有 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 4 6例 ,痰菌阴转率 87% ;对照组 4 7例 ,痰菌阴转率 5 9.6 %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左氧氟沙星 药物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 利福喷丁 异烟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卫红 高春荣 陈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菌苗)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 ,分微卡菌苗治疗组 (A组 ,84例 )和对照组 (B组 ,84例 )。 2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 4HR ,A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 2月 ,B组不用微卡菌...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菌苗)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 ,分微卡菌苗治疗组 (A组 ,84例 )和对照组 (B组 ,84例 )。 2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 4HR ,A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 2月 ,B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A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36 .9% ,培养阴转率 47.6 % ;第 2月涂片阴转率 79.8% ,培养阴转率 85 .7%。B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1 9.0 % ,培养阴转率 1 7.9% ;第 2月涂片阴转率 53 .8% ,培养阴转率 67.9%。前 2月痰菌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疗程满 6个月后A组涂片阴转率 98.8% ,培养阴转率 97.6% ;B组涂片阴转率 96 .4% ,培养阴转率 97.6 %。A组和B组治疗 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 ,A组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随访A组和B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 1 .3 %和 2 .6 % (P >0 .0 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 ,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分枝杆菌菌苗 初治菌阳 肺结核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泄胃健脾消痤汤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晓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观察消痤汤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明确诊断为痤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外用维A酸乳膏和口服美满霉素,观察组采用外用维A酸乳膏联合口服清肺泄胃健脾消痤汤,两组... 目的:观察消痤汤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明确诊断为痤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外用维A酸乳膏和口服美满霉素,观察组采用外用维A酸乳膏联合口服清肺泄胃健脾消痤汤,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术后复发。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8.21%,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痊愈率为21.42%,有效率为71.42%,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4.58,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皮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5.36%(3/56),对照组复发率为21.42%(12/56),两组复发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3,P<0.05)。结论:清肺泄胃健脾消痤汤联合维A酸软膏治疗痤疮疗效确切,降低临床皮损积分和近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痤汤 维A酸乳膏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晓燕 方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首乌蒺藜汤,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首乌蒺藜汤,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评估皮损面积、皮损色素积分、酪氨酸酶水平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P<0.05)。两组皮损面积及色素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检测两组酪氨酸酶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酪氨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6个月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均为轻微或者一过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复方卡力孜然酊,能够提高酪氨酸酶水平,缩小白斑面积和增加色素沉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首乌蒺藜汤 复方卡力孜然酊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磁共振影像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红霞 林平 +1 位作者 李志 邓再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1-657,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该病术前MRI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灶最大径分为≥5 cm和<5 cm组,重点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囊变坏死、...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该病术前MRI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灶最大径分为≥5 cm和<5 cm组,重点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囊变坏死、T1WI、T2WI平扫信号、DWI特征、强化特征、盆腔积液情况。并通过MRI影像表现进行诊断分数评价(最高为6分)。结果48例病灶均为单发。≥5 cm组39例:边界清晰37例,不清晰2例;囊变坏死35例;T1WI呈等信号23例,等低信号16例;T2WI呈等信号7例,等低信号23例,稍高信号9例;DWI呈高信号23例,混杂高信号16例;动态增强扫描均呈轻度强化;33例见不同程度盆腔积液。分数评价:6分33例,5分2例,4分2例,3分2例。<5 cm组9例:边界均清晰;囊变坏死3例;T1WI呈等信号3例,等低信号6例;T2WI呈等信号2例,等低信号4例,稍高信号3例;DWI均呈高信号;8例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1例呈明显强化;4例见少量盆腔积液。分数评价:6分3例,5分1例,4分4例,3分1例。≥5 cm组盆腔积液(χ^2=6.680,P=0.010)和囊变坏死(χ^2=14.109,P<0.00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5 cm组。病灶囊变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人数明显多于未发生病灶囊变的患者(χ^2=5.847,P=0.016;列联系数=0.330)。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较大的病灶D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多合并盆腔积液及囊变坏死,囊变坏死多见且范围较小。较小的病灶DWI呈高信号,囊变坏死少见。MRI分数评价结合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膜细胞瘤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海彪 胡元达 黄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分层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21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按胆总管缝合方法分为2组:单层缝合组127例和分层缝合组8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胆漏... 目的:探讨分层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21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按胆总管缝合方法分为2组:单层缝合组127例和分层缝合组8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t=-0.931,P=0.353),分层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5.9±1.7) d,明显短于单层缝合组(7.7±1.8) d(t=7.400,P=0.000)。分层缝合组术后胆漏发生率3.4%(3/89),显著低于单层缝合组20.5%(26/127)(χ2=13.167,P=0.000)。单层缝合组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性胆管炎患者[45.4%(10/22) vs.15.2%(16/105),χ2=8.429,P=0.004];分层缝合组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与非急性胆管炎患者无显著差异[7.1%(1/14) vs.2.7%(2/75),χ2=0.002,P=0.964]。结论分层缝合可明显减少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避免术后胆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扩大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林 张茗茗 郑伟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后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究参附注射液对该类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法,分成对照组患者65例与...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后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究参附注射液对该类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机制。方法:将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法,分成对照组患者65例与治疗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心排血量等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促使血浆NT-proBNP水平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参附注射液 N-末端原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口服西甲硅油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灵芝 桑华超 +1 位作者 章春燕 黄春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97-1799,180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口服西甲硅油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波市第四医院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检查当日将西甲硅油30 ml加入2 000 m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口服。对照组(64例)... 目的探讨持续口服西甲硅油对胶囊内镜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波市第四医院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检查当日将西甲硅油30 ml加入2 000 m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口服。对照组(64例)在检查前1 d开始口服西甲硅油10 ml,3次/d,检查当日开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检查前30 min再次口服西甲硅油10 ml。定量分析两组患者胶囊内镜检查图像的气泡量、消化液量、清洁度,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检查胶囊进入小肠时间分别为(52.1±27.5)min和(45.8±30.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9,P=0.223);在小肠内运行时间分别为(363.3±51.4)min和(345.4±4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147)。观察组患者小肠下段及全段气泡量评分、清洁度评分及综合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11/64)高于观察组(5.0%,3/60)(χ2=4.590,P<0.05)。结论将西甲硅油加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持续口服可以显著改善胶囊内镜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西甲硅油 聚乙烯二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分析在肺结核与肺癌诊断上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春荣 袁东运 徐立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癌 诊断 肺泡灌洗液 结核菌 患者 阳性率 意义 困难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气腹完全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海彪 胡元达 +3 位作者 何敏霞 俞海蛟 黄胜 余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61-862,共2页
我院2007年6月起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至2013年6月已完成130余例。为避免CO2气腹不良反应,自2009年2月起对部分病例采用经穿刺孔皮管腹壁提拉技术行免气腹完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1],至2013年6月已完成28例,其中1例为免气腹完全... 我院2007年6月起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至2013年6月已完成130余例。为避免CO2气腹不良反应,自2009年2月起对部分病例采用经穿刺孔皮管腹壁提拉技术行免气腹完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1],至2013年6月已完成28例,其中1例为免气腹完全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肝切除术 全腹腔镜 免气腹 肝叶切除术 CO2气腹 2009年 不良反应 穿刺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钉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58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朝昱 王祖恩 鲁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80-880,共1页
髌骨骨折在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闭合复位外固定两种。对于关节面移位超过2mm或骨折块间分离大于3mm,粉碎骨折合并关节面移位,边缘或纵行骨折同时有移位或粉碎者须手术治疗。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固定治疗 张力带 空心钉 手术治疗 粉碎骨折 复位外固定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