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进而压迫椎管内脊髓、神经的一种退行性颈椎疾病,在亚洲地区,尤其在日本人群中较为多见,患病率约1.9%~4.3%[1]。颈椎OPLL病程较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进而压迫椎管内脊髓、神经的一种退行性颈椎疾病,在亚洲地区,尤其在日本人群中较为多见,患病率约1.9%~4.3%[1]。颈椎OPLL病程较长,对于出现进行性脊髓功能下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外科干预具有明显疗效。临床上治疗颈椎OPLL的常见手术入路为前路、后路及前后路。展开更多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有限元技术建立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模型,分析并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单侧或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时的稳定性区别。方法:基于宁波市第六医院2023年1月就诊的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C0~T1带肌肉的...目的:应用有限元技术建立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模型,分析并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单侧或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时的稳定性区别。方法:基于宁波市第六医院2023年1月就诊的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C0~T1带肌肉的颈椎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方向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与以往文献结果相近,应力分布合理,有较高可信度。在完整模型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技术,分别生成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及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的有限元模型。将上述两个模型左侧作为开门侧,删除全层椎板,并采用钛板固定,右侧为门轴侧做V形槽,分别建立多节段椎管狭窄开门模型(经典开门组)和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的开门模型(不稳开门组)。在不稳开门组基础上,于C3~C7节段置入单侧或双侧侧块螺钉,分别生成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模型(单侧螺钉组)和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模型(双侧螺钉组),计算各组模型在屈伸、侧屈和旋转方向的ROM及应力分布情况。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对比各组的ROM,两组间比较采用SNK q检验。结果:单侧螺钉组和双侧螺钉组在C3~C7节段各运动方向ROM均低于不稳开门组(P<0.05),双侧螺钉组在C3~C7节段屈伸和侧屈方向ROM低于单侧螺钉组(P<0.05)。单侧螺钉组中螺钉的应力峰值在左侧屈和左旋转方向较大,分别为402.9MPa和450.2MPa;双侧螺钉组中螺钉在前屈和后伸方向的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其余方向,分别为409.8MPa和651.0MPa。结论:与单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或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均显示出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展开更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脊柱疾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无置入物手术30...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脊柱疾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无置入物手术30d内、有内置物(如椎弓根螺钉、椎体间融合器、人工椎间盘等)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以及器官/组织间隙感染。脊柱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 score)、肥胖、糖尿病、吸烟,此外手术入路、内置物、骨移植、手术时间及输血都被认为是SSI的危险因素。脊柱术后SSI发生率在0.7%~12%之间,近些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甚至增加了死亡率[1],预防脊柱手术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意义重大。笔者对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展开更多
文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进而压迫椎管内脊髓、神经的一种退行性颈椎疾病,在亚洲地区,尤其在日本人群中较为多见,患病率约1.9%~4.3%[1]。颈椎OPLL病程较长,对于出现进行性脊髓功能下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外科干预具有明显疗效。临床上治疗颈椎OPLL的常见手术入路为前路、后路及前后路。
文摘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文摘目的:应用有限元技术建立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模型,分析并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单侧或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时的稳定性区别。方法:基于宁波市第六医院2023年1月就诊的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C0~T1带肌肉的颈椎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方向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与以往文献结果相近,应力分布合理,有较高可信度。在完整模型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技术,分别生成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及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的有限元模型。将上述两个模型左侧作为开门侧,删除全层椎板,并采用钛板固定,右侧为门轴侧做V形槽,分别建立多节段椎管狭窄开门模型(经典开门组)和多节段椎管狭窄伴不稳的开门模型(不稳开门组)。在不稳开门组基础上,于C3~C7节段置入单侧或双侧侧块螺钉,分别生成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模型(单侧螺钉组)和双侧侧块螺钉固定模型(双侧螺钉组),计算各组模型在屈伸、侧屈和旋转方向的ROM及应力分布情况。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对比各组的ROM,两组间比较采用SNK q检验。结果:单侧螺钉组和双侧螺钉组在C3~C7节段各运动方向ROM均低于不稳开门组(P<0.05),双侧螺钉组在C3~C7节段屈伸和侧屈方向ROM低于单侧螺钉组(P<0.05)。单侧螺钉组中螺钉的应力峰值在左侧屈和左旋转方向较大,分别为402.9MPa和450.2MPa;双侧螺钉组中螺钉在前屈和后伸方向的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其余方向,分别为409.8MPa和651.0MPa。结论:与单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联合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或双侧侧块螺钉固定均显示出良好的力学稳定性。
文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脊柱疾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脊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无置入物手术30d内、有内置物(如椎弓根螺钉、椎体间融合器、人工椎间盘等)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以及器官/组织间隙感染。脊柱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 score)、肥胖、糖尿病、吸烟,此外手术入路、内置物、骨移植、手术时间及输血都被认为是SSI的危险因素。脊柱术后SSI发生率在0.7%~12%之间,近些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甚至增加了死亡率[1],预防脊柱手术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意义重大。笔者对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文摘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镇痛效果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期间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16例,女74例,年龄40~80岁,BMI 25.7~31.2 kg/m^2,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三组:0.2%罗哌卡因组(R_(0.2)组)、0.15%罗哌卡因组(R_(0.15)组)和0.1%罗哌卡因组(R_(0.1)组),每组30例。R_(0.2)组、R_(0.15)组和R_(0.1)组分别以0.2%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和0.1%罗哌卡因行术后CFNB自控镇痛(PCA),上述罗哌卡因均复合右美托咪定400μg。分别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48 h内罗哌卡因总量、PCA总按压次数和使用吗啡情况,记录术后12、24、48 h肌力分级情况,术后1、2、3 d符合"四合一标准"出院情况,记录血肿、渗液、跌倒、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12、24 h R_(0.2)组和R_(0.15)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R_(0.1)组(P<0.05)。R_(0.2)组和R_(0.15)组罗哌卡因总量明显低于R_(0.1)组(P<0.05),PCA总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_(0.1)组(P<0.05)。术后12、24 h R_(0.2)组和R_(0.15)组肌力明显低于R_(0.1)组(P<0.05),且R_(0.2)组明显低于R_(0.15)组(P<0.05)。术后2 d R_(0.2)组和R_(0.15)组出院率明显低于R_(0.1)组(P<0.05)。三组患者血肿、渗液、跌倒、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未出现置管部位感染、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400μg复合0.15%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作用完善,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轻微,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