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Aβ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建议(2025版)
1
作者 支楠 肖金雯 +27 位作者 任汝静 李彬寅 王金涛 耿介立 曹雯玮 宋雅颖 王华龙 初曙光 彭国平 刘军 刘晓云 袁芳 王雯 窦荣花 李霞 岳玲 魏文石 潘小玲 朱向阳 贺电 范伟女 石静萍 张楠 赵辉 陈芹 魏翠柏 陈晓春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3-1140,共8页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领域迎来重要突破,中国已与国际同步批准至少2种抗Aβ单克隆抗体上市,并应用于临床。其中,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分别于2024年6月和2025年4月正式应用于国内临床。基于以上背景,为促进抗Aβ单克隆抗体在国内...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领域迎来重要突破,中国已与国际同步批准至少2种抗Aβ单克隆抗体上市,并应用于临床。其中,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分别于2024年6月和2025年4月正式应用于国内临床。基于以上背景,为促进抗Aβ单克隆抗体在国内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规范、合理和安全应用,本文结合作者团队及国内同行对上述单抗的临床试验数据及临床应用经验,在2024年版本的基础上,继续总结更新抗Aβ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建议,包括临床用药指征、用药前评估与准备、用药时医嘱及注意事项、用药后临床监测,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翔实的用药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临床应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姜雅芬 尹厚民 +1 位作者 余建军 张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76-417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患者(病例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SSR检测及ASP评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SSR结果分析:病例组SSR异常率高于对照组(95.9%比0;χ2=36.291,P=0.000),SSR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P结果分析:病例组ASP的评分及评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DP患者的检查结果:CIDP患者表现有自主神经症状的异常率较SSR异常率及ASP评分异常率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DP自主神经损害时SSR和ASP评分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自主神经症状量表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联合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佳琦 陈慧敏 +1 位作者 张顺 严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4,共8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erahexosyl ganglioside,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能否更为高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细胞替代治疗...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erahexosyl ganglioside,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能否更为高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细胞替代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行原代、传代培养,取第3代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同时鉴定其多分化潜能。将第3代BMSCs分四组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A组:单用(bFGF+EGF);B组:单用GM1;C组:GM1联合(bFGF+EGF);D组:对照组。分别在正式诱导前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Nestin、β-TubulinⅢ、GFAP的阳性表达率并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面标志物呈CD29(+)、CD105(+)、CD34(-)、CD45(-);同时其具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潜能。BM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之前,四组细胞Nestin、β-Tubulin、GFAP表达均呈阴性;诱导2~4 d时,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且C组高于A、B、D组;诱导6~8 d时,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所降低,而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则呈较明显上升趋势,且C组较A、B组升高明显。综合实验数据,C组Nestin、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A、B、D组。结论: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相比单独的生长因子(bFGF+EGF)或GM1,可更为高效地促进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GM1 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CRTC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蒙 张俊芳 +1 位作者 王钦文 陈慧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2-946,共5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突触可塑性作为学习记忆的主要表现形式,需要多种信号通路的参与,以及新蛋白质合成。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依赖的转录调控在突触可塑性的维持过程中发挥...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突触可塑性作为学习记忆的主要表现形式,需要多种信号通路的参与,以及新蛋白质合成。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依赖的转录调控在突触可塑性的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短时程记忆向长时程记忆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B调控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突触可塑性 学习 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基因组与先兆子痫的交互作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晓萌 吴代 +2 位作者 罗腾飞 范伟女 李津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7-1199,共13页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既往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如母亲妊娠期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在ASD的病理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AS...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既往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如母亲妊娠期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在ASD的病理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ASD表型严重程度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构建基因-环境模型,旨在探讨个体基因组中的新发变异(de novo variants,DNVs)和常见变异与母亲妊娠期PE暴露的交互作用对ASD表型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从西蒙斯孤独症收集项目(Simons Simplex Collection,SSC)数据库中提取4~18岁的单纯特发性ASD患者的表型数据。根据ASD患者的生物学母亲是否患有PE(即患者是否PE暴露),将研究对象分为PE^(+)组和PE^(-)组;将未携带DNVs的研究对象分为DNV^(−)PE^(+)组和DNV^(−)PE^(−)组,将携带DNVs的研究对象分为DNV^(+)PE^(+)组和DNV^(+)PE^(-)组;将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低于其中位数的研究对象分为PRS^(low)PE^(+)组和PRS^(low)PE^(−)组,将PRS高于或等于其中位数的研究对象分为PRS^(high)PE^(+)组和PRS^(high)PE^(-)组。ASD的核心表型评估包括适应和认知能力、社交互惠能力、语言和交流能力、刻板行为。适应和认知能力评分包括文兰适应行为量表第2版(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Second Edition,VABS-II)中自适应行为的综合评分、SSC数据库中评定的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SSC数据库中评定的非言语智商(non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NVIQ)。社交互惠能力评分包括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ADI-R)中社会维度(ADI-R social domain,ADI-R SD)评分、孤独症诊断观察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中社会情感维度(ADOS social affective domain,ADOS SA)评分、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的正态性分布评分。语言和交流能力评分包括ADI-R中言语交流维度(ADI-R verbal communication domain,ADI-R VC)评分、ADI-R中非言语交流维度(ADI-R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domain,ADI-R NVC)评分、ADOS中人际交往维度(ADO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domain,ADOS CS)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包括ADI-R中刻板行为和局限兴趣维度(ADI-R restricted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domain,ADI-R RRB)评分、ADOS中刻板行为维度(ADOS repetitive domain,ADOS REP)评分、重复刻板行为量表修订版(Repetitive Behavior Scale-Revised,RBS-R)评分。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ASD患者PE暴露及其与个人基因组(包括DNVs和常见变异)的交互作用对其ASD核心表型的影响。进一步使用Metascape网站对与DNVs相关的ASD候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并使用来自BrainSpan数据库中RNA测序(RNA-seq)数据探讨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纳入2439例有DNVs信息记录并已明确是否存在PE暴露的ASD患者,其中PE+组146例和PE−组2293例,2组之间SRS(β=2.01,P=0.08)和ADI-R NVC(β=−0.62,P=0.09)的差异有倾向性。在2439例记录DNVs信息并已明确是否存在PE暴露的研究对象中,DNV−PE−组、DNV−PE+组、DNV+PE−组和DNV+PE+组分别有1454、90、839和56例。单独分析PE暴露的主效应,发现PE暴露在SRS(β=3.71,P=0.01)和RBS-R(β=4.54,P=0.05)方面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分析DNVs与PE的交互作用,发现交互作用在SRS(β=−4.17,P=0.06)方面的影响有倾向性。在2236例获得PRS的研究对象中,PRSlowPE−组、PRSlowPE+组、PRShighPE−组和PRShighPE+组分别有1033、72、1069例和62例。单独分析PE的主效应,发现PE在SRS(β=4.32,P<0.001)和RBS-R(β=5.87,P=0.02)方面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分析PRS与PE的交互作用,发现交互作用在SRS(β=−4.90,P=0.03)和ADI-R NVC(β=−1.43,P=0.04)方面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NVIQ(β=9.61,P=0.08)和RBS-R(β=−6.20,P=0.08)方面的影响有倾向性。此外,PE暴露的患者所携带的DNVs基因富集于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调节和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过程。时空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这些调节过程富集的基因在出生前的表达水平高于出生后。结论:作为影响ASD发生的环境因素,PE暴露与ASD表型严重程度的增加有关。同时,PE暴露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于ASD表型的变化至关重要。在PE暴露的背景下,具有高遗传风险常见变异的ASD患者在社交互惠和语言交流能力方面可能表现出改善。相较而言,DNVs与PE的交互作用虽然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但效果不如常见变异显著。这种差异性表明,在同样的PE暴露条件下,携带DNVs或具有高遗传风险常见变异的ASD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变化。在ASD病理学研究中应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环境模型 交互作用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表型 先兆子痫 新发变异 常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管琼峰 张力三 +4 位作者 洪文轲 杨怡 陈昭英 张丹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者。另选同时段两家医院的工作人员、患者亲属以及社会志愿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用vHIT定量测定一对水平半规管平面、两对垂直半规管平面的VOR增益值及相应三个VOR增益不对称值并分析结果和差异,同时记录眼球追赶扫视信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BPPV组比较,VN组患侧水平及垂直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PV组每个VOR增益值及水平不对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垂直VOR增益不对称值增大(均P<0.05)。与BPPV组比较,VN组患侧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三个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HIT早期诊断VN的敏感度为87.9%。33例VN患者中,除一例无法区分外,前庭上神经功能损害22例,前庭下神经功能损害7例,前庭上、下神经功能均损害3例。结论:vHIT通过评估VN患者前庭功能可帮助临床早期诊断VN,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诊断 半规管 眩晕/诊断 眩晕/病因学 体位 反射 前庭眼 眼球运动 前庭功能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失眠者药物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7
作者 费英俊 赵忠新 +3 位作者 范伟女 陈凌 张鹏 李雁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早期经药物干预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急性期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睡眠障碍:危险因素: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olin-1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威威 杜力文 +8 位作者 郭旭 范振毅 周科望 周敏 卢晓雄 刘晓霞 李利 韩锟 吴允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耳石蛋白Otolin-1表达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residual dizziness,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确诊的新发的... 目的探讨血清中耳石蛋白Otolin-1表达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residual dizziness,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确诊的新发的特发性BPPV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BPPV患者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根据随访中是否有RD,分为RD组28例和无RD组41例。收集BPPV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Otolin-1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69例BPPV患者,其中40.6%(28/69)患者在治愈后有RD。血清Otolin-1水平在RD组和无RD组分别为357.4(313.6,411.4)pg/mL和312(265.3,34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8,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Otolin-1的截断值为330.81 pg/mL时,预测发生RD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2~0.865)。依据Otolin-1截断值,将BPPV患者分为Otolin-1值升高组和正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tolin-1升高组发生RD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0.06倍(95%CI:2.33,43.42,P=0.002)。结论血清中Otolin-1水平在有RD的BPPV患者明显升高,推测血清中Otolin-1水平可作为预测BPPV治愈后发生RD的血清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蛋白 残余症状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