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规律MR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华奇峰 沈立 +1 位作者 胡碧波 陈杰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研究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位置,以及与肿瘤侵犯部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47例(75.8%)有IIb区淋巴结转移,39例(62.9%)有咽后淋巴结转... 目的:应用磁共振研究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位置,以及与肿瘤侵犯部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47例(75.8%)有IIb区淋巴结转移,39例(62.9%)有咽后淋巴结转移。总共检测到60个转移性咽后淋巴结,其中心、上界和下界的位置分别如下:枕骨水平4个(6.7%),17个(28.3%),3个(5.0%);第一颈椎水平:45个(75.0%),40个(66.7%),33个(55.0%);第二颈椎水平:11个(16.7%),3个(5.0%),21个(35.0%);第三颈椎水平:0个(0%),0个(0%),3个(5.0%)。咽后淋巴结的转移与咽旁间隙、椎前肌肉、口咽、鼻腔、颅底骨质、副鼻窦、海绵窦等部位的侵犯无关。结论:鼻咽癌患者IIb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是咽后淋巴结。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从第一到第三颈椎水平逐渐降低。咽后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无关,与侵犯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后淋巴结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AT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建元 曹建平 +7 位作者 李翀 朱巍 盛方军 冯爽 黄晓菲 王小强 樊赛军 F.Eckardt-Schupp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应对电离辐射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GM细胞)为对照,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 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应对电离辐射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GM细胞)为对照,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定试剂盒,AT细胞和GM细胞经60Coγ射线0、1、2、3、4Gy照射后,观察比较它们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在1、2、3、4Gy剂量照射下,AT和GM细胞中SOD活性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p<0.01),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SOD活性明显低于GM细胞(p<0.05);AT和GM细胞中MDA含量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MDA含量明显高于GM细胞(p<0.05)。AT细胞和GM细胞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由于AT细胞中SOD活性降低,导致AT细胞应对辐射的氧化损伤能力不足,引起AT细胞中MDA含量增加,是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电离辐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抽气术治疗癌性气胸6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建飞 金梅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癌性气胸 治疗困难 抽气术 胸腔 恶性肺肿瘤 无不良反应 引流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光筒、射野挡铅对高能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4
作者 胡玲玲 王建会 徐逸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治疗 高能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 PDD 限光筒 射野挡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的适形挡块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5
作者 方建飞 王建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93-994,共2页
关键词 适形挡块 不同部位 摆位精度 重复摆位 放疗计划 照射野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