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刚 胡爱荣 +3 位作者 胡耀仁 曾传莉 朱德东 石小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DV组和ETV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目的:评价应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DV组和ETV组,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和3年后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肝纤维化治疗疗效,病毒学指标[如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换率]以及远期预后(3年死亡率、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后,ETV组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弹性指数[(1.89±0.23)m/s和(1.49±0.28)m/s,P=0.000 16];ADV组和ETV组肝纤维化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25%和81.25%,ETV组明显高于ADV组(P=0.033)。治疗3年后,ETV组患者的HBV-DNA载量[(2.91±0.90)log10 IU/mL和(2.26±0.68)log10 IU/mL,P=0.000 007 5]和无应答率明显低于ADV组(2.50%和11.25%,P=0.029),HBV-DNA转阴率(86.25%和68.75%,P=0.008)和HBe Ag转换率显著高于ADV组(27.50%和11.25%,P=0.009)。ETV组患者的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25%和6.25%均明显低于ADV组(43.75%和17.50%,P=0.020,P=0.028);两组患者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3.75%和5.00%(P=0.058),ADV组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明显高于ETV组[HR=2.996,95%CI(1.009,7.656),P=0.048]。ADV组和ETV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13.75%和11.25%,P>0.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病毒学应答,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曾传莉 胡爱荣 +3 位作者 胡耀仁 袁刚 朱德东 石小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796-801,共6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宁波市第二医院肝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80例...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宁波市第二医院肝病科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肝硬化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予保肝基础治疗及恩替卡韦0.5 mg/次/d口服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一日2次,2~4粒/次。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脏B超及肝功能、肝纤维4项、内毒素、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及内毒素、肝纤维化及免疫反应指标、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稳态,有效改善肝脏功能,减缓肝脏纤维化,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微生态制剂 临床疗效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屠红辉 纪礽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入住我院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均给予保肝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复方鳖甲...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入住我院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均给予保肝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小于观察组(94.00%)(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TBil及A/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HBV DNA转阳后肝功能异常,而观察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肝硬化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肝解郁胶囊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