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振云
陈海英
+6 位作者
刘祖秋
蔡幼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右室起搏治疗的远期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室起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2 h、12周、...
目的: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右室起搏治疗的远期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室起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2 h、12周、4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右室起搏治疗4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多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LVOT)压力阶差(LVOTG),LVOT内径、LVOT血流速度、二尖瓣前向运动(SAM)评级等均较起搏前显著降低或减少(P<0. 01),其中 LVOTG,LVOT血流速度及 SAM评级又较起搏12周时显著改善(P<0.05);心排血量(CO)及心排血指数(CI)较起搏治疗前明显增加,肥厚的室间隔较起搏前及起搏12周时均明显变薄(P<0.05)。结论: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改善LVOT梗阻,其远期疗效显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HOCM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欧阳桂芳
陈晓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 (endothelin 1,ET 1)、P 选择素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 ,UA)中的意义。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1,流式细胞仪测定P 选择素 ,Access化学...
目的研究内皮素 (endothelin 1,ET 1)、P 选择素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 ,UA)中的意义。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1,流式细胞仪测定P 选择素 ,Access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 ,共检测 2 3例AMI患者 ,2 1例UA患者及 2 8例健康对照者。结果AMI组的ET 1、P 选择素和CTn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UA组的ET 1、P 选择素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UA组的CTnI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UA组的P 选择素、CTnI低于AMI组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 选择素与CTnI相关 ,相关系数r =0 .40 4,(P <0 .0 1)。结论ET 1、P 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素
P-选择素
肌钙蛋白I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振云
陈海英
刘祖秋
蔡幼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机构
解放军第
宁波市
第一
医院
心血管
内科
第二
军医大学长征
医院
心血管
内科
宁波市
第三
医院
心血管
内科
宁波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316)
文摘
目的: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右室起搏治疗的远期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室起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2 h、12周、4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右室起搏治疗4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多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LVOT)压力阶差(LVOTG),LVOT内径、LVOT血流速度、二尖瓣前向运动(SAM)评级等均较起搏前显著降低或减少(P<0. 01),其中 LVOTG,LVOT血流速度及 SAM评级又较起搏12周时显著改善(P<0.05);心排血量(CO)及心排血指数(CI)较起搏治疗前明显增加,肥厚的室间隔较起搏前及起搏12周时均明显变薄(P<0.05)。结论: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改善LVOT梗阻,其远期疗效显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HOCM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Keywords
cardiomyopathy
hypertrophic
cardiac pacing
hemodynamics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欧阳桂芳
陈晓敏
机构
浙江省
宁波市
第一
医院
血液科
浙江省
宁波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1,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内皮素 (endothelin 1,ET 1)、P 选择素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 ,UA)中的意义。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 1,流式细胞仪测定P 选择素 ,Access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 ,共检测 2 3例AMI患者 ,2 1例UA患者及 2 8例健康对照者。结果AMI组的ET 1、P 选择素和CTn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UA组的ET 1、P 选择素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UA组的CTnI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UA组的P 选择素、CTnI低于AMI组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 选择素与CTnI相关 ,相关系数r =0 .40 4,(P <0 .0 1)。结论ET 1、P 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素
P-选择素
肌钙蛋白I
放射免疫法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unstable angina(UA)
endothelin 1(ET 1)
P selsction
troponin I(CTnI)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影响的随访研究
陈振云
陈海英
刘祖秋
蔡幼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欧阳桂芳
陈晓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