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27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燕 章美武 范晓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血流信号消失程度。结果经皮RFA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造影病灶处均无血流灌注;术中感牙痛2例,停止消融牙痛即缓解。1例消融后有声音嘶哑,未处理,3个月后声音恢复。RFA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内均无血流信号和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过程中,消融区未出现对比剂重新填充的现象。高频超声检查显示,3枚结节在术后6个月完全消失,22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1/2,8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至不足1/2。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年内,所有结节直径明显缩小,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状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变,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超声引导下的RFA治疗能有效缩小并使其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体积及直径消失,并发症较少,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射频消融 结节性甲状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章美武 张燕 +2 位作者 范晓翔 毛达峰 吕淑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资料,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甲... 目的评价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资料,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金标准,分析FNAB、BRAF V600E基因检测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62例患者64个结节(2例双侧)接受手术处理,其中共有44个结节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43个结节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个术后病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44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结节中,FNAB诊断恶性28个,良性6个,无法确定性质10个。在20个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结节中,FNAB诊断恶性5个,良性3,无法确定性质12个,术后病理14个甲状腺乳头状癌,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个亚急性甲状腺炎,1个甲状腺腺瘤。共57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检查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43个,突变率为75.4%。与手术病理金标准比较,FNAB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78.9%、85.7%、97.8%、33.3%、79.7%;BRAF V600E基因检测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75.4%、85.7%、97.7%、30.0%、76.6%;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94.7%、71.4%、96.4%、62.5%、92.2%。采用Mc Nemar配对资料χ2检验比较FNAB、FNAB联合BRAF基因检测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别,P<0.001,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FNAB无法明确性质的甲状腺结节,辅助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药物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远期生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广平 刘杰 范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药物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随访5年以上的HCC术后患者143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术后予以TACE )、化疗组(术后予...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药物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随访5年以上的HCC术后患者143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术后予以TACE )、化疗组(术后予以FOLPOX4化疗方案)及综合组(术后予以TACE+FOLPOX4化疗方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肝炎病史、肿瘤直径、术后肝功能、术后甲胎蛋白水平、术后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评分及术后治疗方案),并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1、2、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为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01,相对危险度为1.00;术后进一步治疗能提高HCC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保护因素,其中采取综合方案的回归系数为-2.37,相对危险度为0.07,影响生存时间的权重比高于另外两组,而介入组的权重比高于化疗组。术后1、2、3年累计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78.35%、69.16%、24.43%,介入组分别为76.87%、62.48%、24.72%,化疗组分别为62.23%、43.22%、19.54%。结论: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H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存在负相关,术后甲胎蛋白水平监测可为手术效果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TACE运用于HCC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联合药物化疗能有效延长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外科学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病理学 肝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手术后期间 回归分析 甲胎蛋白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大鼠肝纤维化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 范晓翔 +2 位作者 章美武 庄鲁辉 毛达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8,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下调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模型组、腺病毒组(重组腺病毒)、... 目的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下调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模型组、腺病毒组(重组腺病毒)、腺病毒微泡组(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实验组(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超声腺病毒组(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24 h后处死大鼠,制备肝脏切片,观察各组EGFP的表达情况,分析转染率;Masson染色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水平差异。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相对表达含量。结果实验组转染率高于腺病毒组(q=3.418)、腺病毒微泡组(q=3.756)、超声腺病毒组(q=5.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检查可见实验组纤维化程度较轻且肝纤维化分级整体较低(P <0.01);对比各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可知实验组大鼠ALT、AST、HA、LN、CIV、Hyp含量活性低于其余4组。Western blot显示,与其他各组相比,实验组大鼠TIMP-1蛋白表达更高,MMP-13蛋白表达更低。结论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靶向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能抑制TIMP-1活性,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基因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重组腺病毒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