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方式对急性后循环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晓锋 张哲宇 +6 位作者 钟晚思 贺耀德 罗钟毓 张凝远 程超婵 杨剑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登记的656...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登记的656例急性后循环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清醒镇静组(163例)和全身麻醉组(493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42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清醒镇静组(155例),全身麻醉组(273例)。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24 h出血转化、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神经功能结局等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患者除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出血转化、3个月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后良好功能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1,95%CI:0.751~1.765,P>0.05),在患者3个月mRS评分3分及以下、3个月mRS评分4分及以下、3个月死亡、血管再通良好和24 h出血转化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脑卒中患者,采用清醒镇静或全身麻醉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全身麻醉 清醒镇静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琼 袁怀武 +5 位作者 阮婕 计仁杰 周邑东 魏果 刘萍 罗本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住院治疗的1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卒中急性期(发病14d以内)和卒中后3个月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是否降低2分以上,分为认...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3个月内)认知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住院治疗的1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卒中急性期(发病14d以内)和卒中后3个月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是否降低2分以上,分为认知功能恶化组和非恶化组,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有117例(60.0%)患者被诊断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卒中后3个月有37例(19.0%)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的恶化。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恶化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急性期MMSE评分、急性期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RR=2.509,P=0.045)、文盲(RR=3.038,P=0.011)、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RR=1.364,P=0.016)是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急性期MMSE评分(RR=0.852,P=0.001)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70岁、文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卒中急性期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 认知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新文 董力群 王文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注射用尤瑞克林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注射用尤瑞克林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塞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阮婕 计仁杰 +5 位作者 魏果 周琼 沈和平 孟繁霞 袁怀武 罗本燕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2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统... 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统计梗死部位;通过简明精神状态量表、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根据认知诊断标准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结果 67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32例(47.8%)、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0例(29.9%),血管性痴呆15例(22.4%)。通过校正年龄、性别、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等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比值比(odd ratio,OR)75.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92~1 470.06)]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非脑桥缺血性卒中降低90%(OR 0.10,95%CI 0.02~0.60);进一步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OR 542.24,95%CI 7.85~37 481.44)增加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小脑缺血性卒中(OR 12.49,95%CI 1.03~151.58)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结论 50%以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其中颞枕叶及小脑缺血性卒中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粘液瘤并发脑梗塞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陆逸仙 董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治疗 病例报告 心房粘液瘤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亚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073-1073,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脑梗死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心脑血管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寄生虫病4例分析
7
作者 吴宇飞 冯孝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19-919,共1页
关键词 脑寄生虫病 诊断 治疗 误诊 病例分析 脑囊虫 脑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后应激性高血糖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邑东 袁怀武 +1 位作者 计仁杰 罗本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9-755,共7页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将422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6.1 mmol/L)、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6.1~7.0 mmol/L)...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将422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6.1 mmol/L)、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6.1~7.0 mmol/L)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7.0 mmol/L),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评定早期认知功能,根据认知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对应激性血糖升高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62例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14.7%,教育程度高[(8.39±3.85)年比(6.62±4.39)年,P=0.037)]、既往有心血管病史(45.2%比18.3%,P=0.001)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增加。共筛查出VCI患者270例,发生率64.0%。年龄、性别、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应激性高血糖、心血管病史与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后早期发生VCI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激性高血糖(OR=3.086,95%CI=1.065~8.929)是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与显著升高组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其中显著升高组又高于轻度升高组(61.11%比75.00%比90.91%),应激性高血糖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185,P=0.007)。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应激性高血糖 血管性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睿 陆逸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5-346,34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EN)支持对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给予EN液,对照组病人给予肠外营养。治...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EN)支持对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给予EN液,对照组病人给予肠外营养。治疗8周后,进行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等评估。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评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行EN治疗后,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红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眩晕4例、耳鸣2例、颈项强...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眩晕4例、耳鸣2例、颈项强直15例。16例行腰穿检查,脑脊液(CSF)压力均<70mmH2O。13例患者CSF中红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升高,1例患者为血性CSF。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2例腰穿时行CSF置换,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腰穿CSF测压检查可确诊。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低压 脊椎穿刺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