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基质细胞与可降解明胶-聚羟基丁酸酯膜复合培养的生物合成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易诚青 刘建湘 +2 位作者 刘日光 李新春 郭晓东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从生物合成功能角度,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可降解明胶-聚羟基丁酸酯(G-PHB)膜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BMSCs分别与G-PHB、聚羟基丁酸酯(PHB)、明胶(G)膜材料复合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各组通过3H-TdR法检测DNA合成;考... 目的:从生物合成功能角度,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可降解明胶-聚羟基丁酸酯(G-PHB)膜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BMSCs分别与G-PHB、聚羟基丁酸酯(PHB)、明胶(G)膜材料复合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各组通过3H-TdR法检测DNA合成;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质合成;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放免法测定骨钙素(OCN)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G-PHB组DNA合成优于PHB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总蛋白合成与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成骨特异性标志ALP、OCN以及细胞黏附指标FN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G-PHB材料对于种子细胞BMSCs黏附、增殖与成骨定向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上调细胞生物合成功能的新型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可降解的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在厄洛替尼治疗EGFR野生型NSCLC中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江华 龚升平 +1 位作者 吴小建 谢联斌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在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解放军171医...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在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解放军171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0例EGFR野生型进展期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REG表达情况,并分析AREG与厄洛替尼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40例中AREG阳性26例(AREG阳性组),AREG阴性14例(AREG阴性组),AREG表达与年龄存在相关性(χ^2=4.050,P=0.0320);客观有效率(OR)为22.5%(9/40),疾病控制率(DCR)为50.0%(20/40)。AREG阳性组DCR显著高于AREG阴性组(61.5%vs 28.6%,P=0.0210),但两组OR比较无明显差异(26.9%vs 14.3%,P=0.7800)。AREG阳性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优于AREG阴性组(7周vs 4周,P=0.0012;11.5个月vs 4个月,P=0.0003)。AREG阳性组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AREG阴性组(57.7%vs 21.4%,P=0.0350)。结论在EGFR野生型NSCLC患者中,AREG阳性者可从厄洛替尼治疗中获益,且皮疹发生率更高,提示AREG可作为野生型NSCLC患者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基于风险分级的不同体位干预方法的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邵海燕 王薇 +3 位作者 戴韵 周小波 王卫红 杨运北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基于风险分级的不同体位干预方法.方法 纳入10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观察组根据风险分级(DH分级)制定个体化的卧床方案,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卧床方式,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发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基于风险分级的不同体位干预方法.方法 纳入10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观察组根据风险分级(DH分级)制定个体化的卧床方案,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卧床方式,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发生情况、睡眠影响、躯体不适感及不良心理状态,观察严重出血、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肾下垂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状况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无需外科干预的出血和肾下垂的发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对照组低于观察组.结论 基于风险分级(DH分级)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体位管理方法可有效维持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同时可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风险分级 舒适 体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肌腱损伤的MSCT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俞冠民 张玲红 +3 位作者 吕冬亮 祝莹 李惠民 黄求理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肌腱损伤的MSCT诊断价值,提高对足踝部肌腱损伤的认识,避免漏诊。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疑诊足踝部肌腱损伤的3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3岁;外伤后局部均出现疼痛、压痛、软组... 目的:探讨足踝部肌腱损伤的MSCT诊断价值,提高对足踝部肌腱损伤的认识,避免漏诊。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疑诊足踝部肌腱损伤的3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3岁;外伤后局部均出现疼痛、压痛、软组织肿胀及功能障碍或伴有骨折。所有病例经手术、MRI、双侧对照或随访证实。外伤后7d内完成MSCT检查,2名高年资CT诊断医师在不知结果的情况下分别评估肌腱的异常,意见不一致时协商确定。结果:失访5例,纳入研究27例,最终证实肌腱损伤23例(31处),4例未见异常。按肌腱数(总243条)计算,CT共诊断35处异常,其中误诊4处,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8.8%(31/35)、98.1%(208/212)和98.4%(239/243)。其中肌腱脱位11处,表现为肌腱部分或全部离开肌腱沟;肌腱卡压13处,横断面显示肌腱1/2及以上横断面嵌插于骨折缝内,7处VR显示肌腱位于骨折缝内,走形迂曲,6处表现为骨折缝较宽,肌腱仍可显示但与骨折缝关系密切(2处误诊);骨片嵌插4处,横断面表现为骨片部分位于肌腱内,VR显示骨片嵌入肌腱,局部较模糊(1处误诊);肌腱完全断裂4处,横断面表现为断裂处肌腱缺如或伴有周围脂肪间隙模糊,VR显示肌腱连续性中断,长轴方向上肌腱短缩(1处误诊);肌腱损伤3处,横断面表现为肌腱增粗,密度减低,边界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VR显示肌腱增粗,密度减低,结构模糊。结论:足踝部MSCT检查(薄层横断面结合VR评价)能很好地诊断肌腱脱位、肌腱卡压、骨片嵌插、肌腱完全断裂、肌腱损伤等外伤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关节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b-3p与DNA甲基转移酶-3a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商安全 王微微 +2 位作者 陆文英 胡丽庆 李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讨mi R-200b-3p靶向DNMT3A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RT-PCR法检测mi R-200b-3p,DNMT3A,MMPs和COLⅡ在正常软骨组织和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和western bolt验证mi R-200b-3p和DNMT3A之间的靶... 目的探讨mi R-200b-3p靶向DNMT3A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RT-PCR法检测mi R-200b-3p,DNMT3A,MMPs和COLⅡ在正常软骨组织和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和western bolt验证mi R-200b-3p和DNMT3A之间的靶向关系;构建过表达的mi R-200b-3p和DNMT3A真核细胞载体;q 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MMPs和COLⅡm RNA及蛋白质在稳定转染的软骨细胞中的表达;通过细胞活力测定(MTS法)、团块培养、Hoechst 33342染色法评估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q RT-PCR法及western bolt结果显示,mi R-200b-3p和COLⅡ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呈低表达,而DNMT3A和MMPs呈高表达;双荧光素酶和western bolt证实mi R-200b-3p和DNMT3A之间存在靶向关系;MTS法、团块培养及Hoechst 33342染色法结果证实,在mi R-200b-3p过表达的软骨细胞中,DNMT3A和MMPs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COLⅡ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调,且细胞的生存能力增强,凋亡率降低(P均<0.05);在过表达DNMT3A的软骨细胞中,MMP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OL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细胞的生存能力减弱,凋亡率增加(P均<0.05)。结论 mi R-200b-3p可以抑制MMPs分泌和促进COLⅡ合成,并且可以通过抑制DNMT3A的表达来增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miR-200b-3p DNA甲基转移酶-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次全切除、椎间盘摘除和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并椎间盘突出症
6
作者 毛宾尧 王道谦 +3 位作者 任守松 张丙磊 戚大春 刘洪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近3年来,我们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不包括单纯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管狭窄,或颈部急性外伤者)施行颈椎次全切除椎间盘摘除和植骨融合术,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在观察中。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颈椎次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气腹与气腹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海彪 胡元达 +1 位作者 何敏霞 俞海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免气腹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资料完整的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22例,免气腹组11例(应用经穿刺孔8~14Fr导尿管腹壁牵拉技术),气腹组11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免气腹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资料完整的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22例,免气腹组11例(应用经穿刺孔8~14Fr导尿管腹壁牵拉技术),气腹组11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检测手术开始60min时动脉血CO2分压(PaC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中心静脉压(CVP)和气道压。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无输血,术后恢复顺利。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免气腹组手术开始60min时PaCO2[(36.0±4.0)mmHgvs(43.9±3.8)mmHg,t=4.735,P=0.000],PETCO2[(31.3±2.8)mmHgvs(41.2±3.8)mmHg,t=6.978,P=0.000],CVP[(6.04±1.62)cmH2Ovs(7.81±1.66)cmH2O,t=2.533,P=0.020]和气道压[(17.1±2.5)cmH2Ovs(25.1±3.9)cmH2O,t=5.711,P=0.000]明显低于气腹组。结论经穿刺孔皮管腹壁提拉技术开展免气腹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气腹腹腔镜 CO2气腹 肝叶切除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价值探讨(附185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柴小民 黄求理 +3 位作者 宋侃侃 施建国 王荣 居洁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介入诊疗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5例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 :185例介入栓塞止血成功率 94 % ,其中 15 0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大咯血止血率 92 %。 3...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介入诊疗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5例非创伤性急性大出血患者采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 :185例介入栓塞止血成功率 94 % ,其中 15 0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大咯血止血率 92 %。 35例肝癌破裂止血率 10 0 %。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在急诊医学中抢救非外伤性大出血是替代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另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柴小民 黄求理 +2 位作者 褚建平 郭俊宇 孙建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甲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3例临床确诊甲亢患者 ,经DSA下用PVA微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及一侧下动脉栓塞。结果 :3例增粗的甲状腺动脉已被基本栓塞 ,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 1~ 4个月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甲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3例临床确诊甲亢患者 ,经DSA下用PVA微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及一侧下动脉栓塞。结果 :3例增粗的甲状腺动脉已被基本栓塞 ,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 1~ 4个月 ,术前T34.0~ 10 .4nmol/L ,平均 6 .8± 3.14SD ,T4 193.7~ 4 0 2nmol/L ,平均 2 6 5 .6 3± 10 8.15SD ,术后T3降至 3.5~ 9.3nmol/L ,平均 5 .11± 2 .89SD ,T4降至 182 .0~ 339.3nmol/L ,平均 2 2 8.87± 81.11SD。甲状腺B超 ,甲状腺肿大小术前 2 .5~ 5 .9cm ,术后缩小至 1.5~ 4 .3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术后不良反应 ,栓塞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介入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替代内、外科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动脉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胆汁标本混合感染细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丽敏 张哲 刘为真 《淮海医药》 2002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胆汁 细菌感染 胆管损伤 胆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