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网格尺度的2013−2022年宁波市PM_(2.5)污染健康效益研究
1
作者 阮芳芳 张良 +4 位作者 李思萱 戴欣幸 李宁 冯玥溢 纪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3-1382,共10页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的基线死亡率数据,全面评估宁波市近十年PM_(2.5)污染短期暴露和长期暴露造成的分年龄、分性别的全因死亡人数、寿命损失年、损失工作日和经济损失,同时评估控制变量不同程度污染日带来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①宁波市PM_(2.5)污染改善明显,人口加权年均PM_(2.5)浓度由2013年的50.6μg/m^(3)降至2022年的24.2μg/m^(3)。②宁波市PM_(2.5)污染的健康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且较低浓度情景下宁波市PM_(2.5)污染的长期健康影响仍然显著。长期暴露造成的全因死亡人数由2013年的13420例降至2022年10807例,寿命损失年由2013年的134669年降至2022年的84102年,损失工作日由2013年的9720500 d降至2022年的4712000 d,经济损失由2013年的123.1×10^(8)元增至2022年的137.9×10^(8)元。从人口结构来看,0~39岁人口受影响程度最小,65岁及以上人口受影响最大,女性受影响程度高于男性。③在控制情景中,避免PM_(2.5)高污染日(>75μg/m^(3))对健康损失的影响较少或基本没有,无法达到增加健康效益的效果。可见,宁波市虽PM_(2.5)污染改善明显但未来仍需重点关注低浓度PM_(2.5)污染,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级别区域空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健康效益 寿命损失年 高污染日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