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实践探索与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秀丽 张卓瑜 +4 位作者 李辉 孙统达 徐波 陈悦能 董晓欣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6,41,共5页
宁波市积极探索实践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面临新的难题。对此,需要进一步高站位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健全分级诊疗体系、高水平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高质量强化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高效能提升... 宁波市积极探索实践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面临新的难题。对此,需要进一步高站位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健全分级诊疗体系、高水平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高质量强化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高效能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治理能力,从而高质量推进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健康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4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子铭 李淑雅 +6 位作者 李肖彤 沈鹏 孙烨祥 林鸿波 江志琴 詹思延 刘志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 目的:描述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宁波市鄞州区肺炎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21日期间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被诊断为肺炎或肺部感染的患者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验数据,计算阳性率、阳性人次和构成比,并从年度、性别、年龄组、季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期等亚组分别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共纳入77531例肺炎患者,进行呼吸道病原体检验492696人次。鄞州区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验和阳性人次呈上升趋势。34.63%肺炎患者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病原体未检出率由2015年的79.44%下降至2024年的58.38%。总体病原体阳性率为9.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阳性率有所下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尚未回升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水平。6~17岁儿童阳性率最高(13.99%),60岁以上老年人最低(4.16%)。病原体阳性人次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病原体检验阳性率前3位为肺炎支原体(25.26%)、鼻病毒(12.02%)和百日咳鲍特菌(11.66%)。男性病原谱构成比与女性基本相似,仅表现出更高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略低的肺炎支原体感染(P<0.001)。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感染更多见于儿童,而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则更多见于成人和老年人(P<0.001)。流感病毒和偏肺病毒多发于冬季,鼻病毒和百日咳鲍特菌多发于春季,肺炎支原体则相对多发于秋季(P<0.0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感染构成比明显升高,分别达到7.53%、4.26%、2.25%,而乙型流感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构成比则分别降低至4.14%和2.80%(P<0.001)。结论:近十年间鄞州区肺炎人群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规模明显扩大,并存在年度、性别、年龄、季节上的分布差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谱具有多样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体 流行病学特征 公共卫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宁波市6岁以下儿童热性惊厥的流行病学特征
3
作者 刘光旭 张良 +8 位作者 赵厚宇 邓思危 杨君婷 李宁 马瑞 何艳 许国章 刘志科 詹思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宁波市2015—2021年6岁以下儿童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FS发病趋势的影响。方法:基于宁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利用预防接种登记信息建立动态队列,通过电子病历的中文诊断... 目的:探讨浙江省宁波市2015—2021年6岁以下儿童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FS发病趋势的影响。方法:基于宁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利用预防接种登记信息建立动态队列,通过电子病历的中文诊断术语“热性惊厥”“发热惊厥”“发热&惊厥”等,以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 revision,ICD-10)编码(R56.0)识别FS病例,在观察期间内FS发作并首次就诊定义为新发病例,发作间隔大于7 d为复发病例。采用Poisson分布估算发病密度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累计纳入宁波市6岁以下儿童130.3万人,男性占52.87%,总随访人时为3765767.35人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83(1.55~4.00)年。研究期间共有12776例FS新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总发病密度为4.34(95%CI:4.27~4.40)/1000人年,复发率为21.63%。男性、出生于宁波、非流动儿童FS的发病密度较高。相比于乡村和城乡结合部,城区FS的发病密度更高,且各区县间发病密度不同。儿童18~23月龄为发病密度高峰[8.42(95%CI:8.11~8.74)/1000人年];2015—2019年,发病密度逐年升高(P_(trend)<0.001),最高为5.62(95%CI:5.43~5.81)/1000人年,2020—2021年FS发病密度显著下降;冬季FS发病密度较高。结论:2015—2019年宁波市6岁以下儿童FS的发病密度整体呈升高趋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应更加注重高风险人群和高发地区FS的健康宣教与识别处置,减少其带来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发病密度 流行特征 动态队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格尺度的2013−2022年宁波市PM_(2.5)污染健康效益研究
4
作者 阮芳芳 张良 +4 位作者 李思萱 戴欣幸 李宁 冯玥溢 纪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3-1382,共10页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由于临港重化工业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PM_(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2013−2022年的PM_(2.5)时空分布和人口暴露特征,并通过1 km×1 km人口结构空间分布数据和街道尺度的基线死亡率数据,全面评估宁波市近十年PM_(2.5)污染短期暴露和长期暴露造成的分年龄、分性别的全因死亡人数、寿命损失年、损失工作日和经济损失,同时评估控制变量不同程度污染日带来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①宁波市PM_(2.5)污染改善明显,人口加权年均PM_(2.5)浓度由2013年的50.6μg/m^(3)降至2022年的24.2μg/m^(3)。②宁波市PM_(2.5)污染的健康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且较低浓度情景下宁波市PM_(2.5)污染的长期健康影响仍然显著。长期暴露造成的全因死亡人数由2013年的13420例降至2022年10807例,寿命损失年由2013年的134669年降至2022年的84102年,损失工作日由2013年的9720500 d降至2022年的4712000 d,经济损失由2013年的123.1×10^(8)元增至2022年的137.9×10^(8)元。从人口结构来看,0~39岁人口受影响程度最小,65岁及以上人口受影响最大,女性受影响程度高于男性。③在控制情景中,避免PM_(2.5)高污染日(>75μg/m^(3))对健康损失的影响较少或基本没有,无法达到增加健康效益的效果。可见,宁波市虽PM_(2.5)污染改善明显但未来仍需重点关注低浓度PM_(2.5)污染,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级别区域空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健康效益 寿命损失年 高污染日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宁波市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易波 杨微娜 +1 位作者 赵敏捷 林相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02—2006年)中期执行的效果。方法对2002—2004年项目执行情况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市加强了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传染源发现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3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11330例,发现活动性肺... 目的分析宁波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02—2006年)中期执行的效果。方法对2002—2004年项目执行情况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市加强了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传染源发现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3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1133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909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21.39/10万上升到29.25/10万,新发涂阳治愈率达到90.9%。结论宁波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满意效果,但各县(市、区)控制水平发展不平衡,应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加大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面,提高宁波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宁波市 结核病 控制项目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
6
作者 谷少华 王爱红 +2 位作者 王永 陆蓓蓓 张丹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08,413,共6页
目的评估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YLL)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9年宁波市死亡、人口、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计算得到每日YLL率;根据日最高气温的百分位数和持续时间定义15种热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分布滞... 目的评估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YLL)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9年宁波市死亡、人口、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计算得到每日YLL率;根据日最高气温的百分位数和持续时间定义15种热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热浪对人群YLL率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并按照性别和年龄(<65岁、≥65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宁波市人群总YLL率为(19.74±3.14)人年/10万,热浪期的总YLL率均高于非热浪期(P<0.05)。随着热浪强度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热浪的总效应均呈上升趋势。当热浪定义为日最高气温≥P97.5(37.2℃)且持续时间≥2d时,热浪累积10 d(Lag0-10 d)的总效应最大,总YLL率增加3.77(95%CI:2.25,5.29)人年/10万。热浪对男性和老年人影响的总效应高于女性和低年龄人群。仅部分热浪类型对男性和老年人YLL率影响的附加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浪导致宁波市人群YLL率增加,且对男性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大;热浪的附加效应可能仅在男性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附加效应 寿命损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鄞州区预防接种数据库关键变量填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烨祥 沈鹏 +1 位作者 平建明 林鸿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0-942,共3页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预防接种数据库关键变量填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鄞州健康大数据平台中的预防接种数据库收集2009-2019年出生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父母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等关键变量,分析填充率,采用logi...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预防接种数据库关键变量填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鄞州健康大数据平台中的预防接种数据库收集2009-2019年出生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父母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等关键变量,分析填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身份证变量信息填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儿童162228名,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地址、父/母亲姓名五个变量填充率均为100.00%;手机号码填充率99.62%;身份证填充率为72.05%,随儿童年龄降低呈上升趋势(χ^(2)=3498.6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性别、出生年份、户籍、居住地区是影响身份证变量信息填充的显著性因素。结论宁波市鄞州健康大数据平台预防接种数据库身份证变量填充率相对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预防接种数据库的价值挖掘,但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身份证变量填充率;其他关键变量填充率高,可考虑运用概率匹配方法进行数据库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关键变量 身份证 填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04年宁波市江北区肺结核病控制情况分析
8
作者 姜桂芳 赵建佳 杨薇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病人 控制情况 江北区 宁波市 病人发现率 项目管理 归口管理模式 结核病管理 综合性医院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青蛙曼氏裂头蚴感染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丽萍 孙亚维 +2 位作者 许国章 鲁锋 张吉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3-443,378,共2页
关键词 宁波市 感染分析 青蛙 曼氏裂头蚴病 2004年 2002年 自然感染 健康教育 农贸市场 结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春丽 李永东 +4 位作者 易波 胡逢蛟 焦素黎 张姝 许国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宁波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 2014年宁波市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5例,死亡4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类暴露史;103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大部分病例有慢性... 目的了解2014年宁波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 2014年宁波市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5例,死亡4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类暴露史;103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大部分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结论老年男性人群为H7N9禽流感发病的主要人群,加强人群及外环境监测是防控H7N9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天池 陈琴 +2 位作者 陈同 于梅 林相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了解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7年宁波市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登记并治疗满12个月的92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经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等药物敏感... 目的了解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7年宁波市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登记并治疗满12个月的92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经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进行疾病经济负担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92.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建议,以自付费占家庭可支付费用(家庭年收入扣除食品支出后的部分)的40%作为阈值,计算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灾难性医疗支出影响因素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以α=0.10为检验水准筛选可疑因素,再以可疑因素为自变量、α=0.05为检验水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1.8%(61/85)的被调查患者家庭因肺结核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人均收入低于1.5万元的家庭相比,年人均收入高(“2.5万元~”:OR=0.179,95%CI=0.035~0.906,P=0.038;“≥4.0万元”:OR=0.118,95%CI=0.023~0.605,P=0.010)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风险较低;因肺结核住院的患者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风险较高(OR=5.623,95%CI=1.739~18.178,P=0.004)。结论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高,因肺结核住院是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危险因素,家庭年人均收入高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医疗费用无力承担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慢性病“1+X”医防整合模式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辉 陈洁平 +2 位作者 崔军 龚清海 许国章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911,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最新报告表明:癌症、心肺疾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最主要死因。2012年全球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多达3800万,其中,中国占860万[1]。中国每年有300万人因患上某些本可预防的疾病而过早...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最新报告表明:癌症、心肺疾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最主要死因。2012年全球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多达3800万,其中,中国占860万[1]。中国每年有300万人因患上某些本可预防的疾病而过早死亡,即死于70岁之前。伴随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医防整合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赵敏捷 林相 +2 位作者 李宗宝 魏杰 杨薇娜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期39-40,43,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社会群体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现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1个县区。按不同职业人群各抽取10-25名居民,用封闭问卷对有关结核病的症状、就诊、治疗、传播和预防知识、结核病信息来源的获得等10个问题进... 目的了解宁波市社会群体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现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1个县区。按不同职业人群各抽取10-25名居民,用封闭问卷对有关结核病的症状、就诊、治疗、传播和预防知识、结核病信息来源的获得等10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11个县(市)区共收回问卷1366份,其中有效问卷1329份(97.3%)。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平均为7.2±2.0分,且男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获得知识来源方面差异显著。结核病特定知识知晓率51.7%,传播方式知晓率79.8%,预防知识知晓率11.3%。结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特别是预防知识更低。加强并重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和控制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宁波市市民健康相关行为现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银潮 许国章 +3 位作者 张涛 应焱燕 李辉 王勇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8期622-623,629,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市民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650名15岁及以上宁波市市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市民吸烟率为27.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3....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市民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650名15岁及以上宁波市市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市民吸烟率为27.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3.0%,女性吸烟率为2.4%。居民的饮酒率为25.7%,男性饮酒率(45.1%)高于女性(6.3%)。市民的体育锻炼达标率为13.1%,"没有时间锻炼"成为人们不锻炼的主要原因。79.4%的市民测量过血压,48.6%的市民一年内至少做过1次健康体检,市民医疗参保率达94.2%。结论城乡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现状有较大差异。应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健康促进的干预力度,并深化"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吸烟 饮酒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流动儿童溺水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调查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银潮 李辉 +2 位作者 黄亚琴 陈洁平 丁可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流动儿童的溺水相关知、信、行水平,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所民工子弟学校77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宁波市学生溺水状况调查表》问卷。结果宁波市流动儿童的溺水相关知... 目的了解宁波市流动儿童的溺水相关知、信、行水平,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所民工子弟学校776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宁波市学生溺水状况调查表》问卷。结果宁波市流动儿童的溺水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0%,正确信念持有率为77.9%,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为10.0%,27.5%的学生自我报告至少有1种溺水高危行为。男生对"只要游泳水平高,单独游泳还是会发生溺水的"和"当遇同伴溺水,如果自己游泳水平高,下水救人还是危险的"等信念的持有率分别为83.4%和91.3%,均低于女生的87.6%(χ2=26.40,P<0.01)和93.2%(χ2=9.32,P<0.01)。男生的6种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男女生各种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在一年级的时候基本持平,但是在七八年级时差别达到了峰值。结论流动儿童的溺水相关认知水平低,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高,需要对他们开展防溺水知识、风险识别、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死性溺水 流动儿童 知识、信念和行为 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2007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车洋 杨薇娜 余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宁波市 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 结核分枝杆菌 监测情况 耐药性 结核病控制策略 耐多药结核病 外来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宁波市公众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相 于梅 李宗宝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9期744-747,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12~65岁的城市/农村常住居民3585人,入户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采用χ2检验。结果结核病核心...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12~65岁的城市/农村常住居民3585人,入户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采用χ2检验。结果结核病核心知识8条全部知晓率为0.8%,3条主要信息全部知晓率为5.4%;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5.1%。男性(36.0%)高于女性(34.2%),城市(43.0%)高于农村(25.4%)。20~39岁年龄组(41.0%)、医务人员(71.6%)、经济水平居中的地区(43.4%)总知晓率较高。核心信息总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结核病知识渠道前3位依次是听别人说(54.1%)、电视(45.1%)和报纸/杂志/书籍(43.3%)。结论宁波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宣传应更加深入,同时可利用人际传播信息方式进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知晓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6所小学学生伤害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秀娟 高华 +2 位作者 郭春燕 张义喜 赵凌波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儿童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宁波市城区6所小学1887名学生及其家长,问卷调查学生伤害发生相关情况.资料采用Epi Data3.02软件建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核查,用SPSS 1... 目的 分析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儿童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宁波市城区6所小学1887名学生及其家长,问卷调查学生伤害发生相关情况.资料采用Epi Data3.02软件建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核查,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伤害发生率11.8%,伤害人次发生率16.3%,伤害发生密度为1.38;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随年级升高,伤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男女生及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伤害前3位分别是跌落、锐器伤和钝器伤;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园和家庭中;77.3%伤害是在有人陪伴下发生的;伤害发生后,45.5%的同学去医院门诊就诊,37.7%的同学由家长或老师处理;平均每例伤害需住院0.65 d,缺课1.66 d,家长累计陪同2.72 d,家长平均误工1.11d,平均花费医疗费用572.4元.结论 预防儿童伤害的重点应放在校园和家庭,关注男生和小学四~六年级中高年级段学生;重点防治跌落(跌、摔、滑、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伤害发生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β-内酰胺酶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伟艳 郑剑 +3 位作者 叶硕 沈玄艺 徐景野 许小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了解本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ESBLs及其基因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和增菌培养法,分离患者标本中志贺菌;药敏采用K-B法,ESBLs志贺菌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OXA、TEM和SHV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 目的了解本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ESBLs及其基因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和增菌培养法,分离患者标本中志贺菌;药敏采用K-B法,ESBLs志贺菌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OXA、TEM和SHV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核苷酸序列法,用BLAST分析比较确定基因型别。结果药敏筛检出69株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占ESBLs志贺菌的74.19%。检出CTX-M(CTX-M-1群和CTX-M-9群)、OXA和TEM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9.71%、79.01%和26.09%,未检出CTX-M-2群和SHV耐药基因。DNA序列比对CTX-M-1群以CTX-M-15型为主,还检出7个其它型;CTX-M-9群则以CTX-M-14型多,其它型检出6个;49株OXA和18株TEM耐药基因测序后均为1型(OXA-1型和TEM-1型)。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志贺菌21株,占30.43%。结论本市志贺菌对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检出的ESBLs酶型种类多,CTX-M(CTX-M-1群的CTX-M-15型和CTX-M-9群的CTX-M-14型)是主流酶型,且可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给疾病防控带来困难。OXA-1型的高携带率,提示我们应加强分析。B群志贺菌无论是表型的耐药性,还是耐药基因检出率均高于D群志贺菌,该发现有助志贺菌的扩散与流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耐三代头孢菌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气温变率与儿童手足口病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少华 丁克琴 +2 位作者 易波 陆蓓蓓 王爱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9-813,共5页
目的分析外界气温波动和儿童手足口病之间的短期关联。方法收集宁波市2010-2015年0~12岁儿童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和同期的地面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气温变率(temperature variability,TV)作为气温波动的替代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评... 目的分析外界气温波动和儿童手足口病之间的短期关联。方法收集宁波市2010-2015年0~12岁儿童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和同期的地面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气温变率(temperature variability,TV)作为气温波动的替代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气温变率和手足口病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季节时效应的差异。结果2010-2015年宁波市共收集到0~12岁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138190例,其中93.17%的病例集中于5岁及以下儿童。研究发现,气温变率与手足口病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并在累积滞后0~3天(TV0-3)时效应值最大。TV0-3每升高1℃,0~12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升高1.47%(95%CI:0.56~2.39%);3~5岁组和6~12岁组儿童手足口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03%(95%CI:0.64~3.45%)和3.18%(95%CI:0.52~5.91%)。不同滞后天数时均未发现0~2岁组儿童受到气温变率的影响。冷季和温季时,气温变率的影响显著;而热季时则未见气温变率的效应存在。结论外界气温波动剧烈可能会增加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年龄和季节是该效应的修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温变率 年龄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