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曾灿
俞永浩
包薇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54,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显著增长,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也成为了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排放源。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的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显著增长,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也成为了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排放源。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5—2013年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针对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和废水处理等过程估算排放总量和强度。结果表明,2005—2013年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5年增长了78%,其中,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增幅最大,增长了7倍。至2013年,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仍是占比最大的排放源,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焚烧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排放比例分别为40.12%(质量分数,下同)、26.00%、22.53%。最后,提出了减少宁波市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即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垃圾产生量、增加焚烧处理比例、加大垃圾填埋气回收和适度控制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规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温室气体
填埋
焚烧
废水处理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波市镇海区环境空气中有机物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朱丽波
张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T10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大气监测
有机物
宁波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被引量:
10
3
作者
包薇红
宋贤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置方案作出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
宁波市
方案探讨
技术发展趋势
处置方案
污水处理率
污水污泥
增长趋势
污泥产量
城市污泥
国内外
无害化
资源化
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波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中
金树权
罗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以世界银行贷款宁波新农村发展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子项目为基础,开展宁波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产生时间和污染物浓度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明显大于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特别是山区地区由...
以世界银行贷款宁波新农村发展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子项目为基础,开展宁波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产生时间和污染物浓度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明显大于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特别是山区地区由于外出人口较多,按两种口径计算差异较大。农村生活污水为非连续排放,生活用水量在6:00—9:00、11:00—13:00和17:00—21:00出现3个高峰,22:00至次日6:00期间生活用水量基本无排放。平原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高于山区村庄,其中平原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的COD、BOD5、SS、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2.4、57.0、55.8、36.4mg/L,山区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的COD、BOD5、SS、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1.6、52.8、43.8、24.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地区
农村生活污水
产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山港溶解无机氮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郑军勇
毛新燕
+2 位作者
生小萱
孙健安
江文胜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0,共8页
综合考虑凫溪、颜公河、郭巨大碶等10个陆源污染物入海口的影响,建立了象山港三维水质模型并对该海域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时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象山港海域功能区划要求,通过调整各入海口DIN最低排海浓...
综合考虑凫溪、颜公河、郭巨大碶等10个陆源污染物入海口的影响,建立了象山港三维水质模型并对该海域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时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象山港海域功能区划要求,通过调整各入海口DIN最低排海浓度(Rmin)的取值范围设置了四类情境,基于排海通量最优化法计算了对应情境下象山港DIN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象山港DIN环境容量随Rmin的增大而减小,其范围介于127.16~274.17 t/a;同时Rmin的增大也导致各入海口DIN排海通量需要削减,按削减优先程度,可将各入海口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入海口所处海域水体半交换时间越长、DIN年排海通量越大,相应的削减优先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环境容量
排海通量最优化法
数值模拟
象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
6
作者
吕唤春
钱志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5年第6期42-43,共2页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吕唤春,钱志达(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鄞县城建环保局)一、概况金鼎宾馆是家新近开业的按三星级设计宾馆,位于宁波市中山东路末端,属宁波市噪声综合治理区,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9...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吕唤春,钱志达(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鄞县城建环保局)一、概况金鼎宾馆是家新近开业的按三星级设计宾馆,位于宁波市中山东路末端,属宁波市噪声综合治理区,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90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馆
噪声控制
综合治理
吸声
隔声
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0
7
作者
魏远
顾红波
+5 位作者
薛亮
江泽平
周金星
郑施雯
崔明
杨建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矿山开采破坏环境、挤占耕地,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十年来,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热点,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废弃地工作存在土地复垦比率低与复垦质量差的特点。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
矿山开采破坏环境、挤占耕地,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十年来,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热点,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废弃地工作存在土地复垦比率低与复垦质量差的特点。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主要包括3方面:土壤重构、生物恢复和废水控制与处理。土壤重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工程措施,目标是重构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去除技术也是土壤重构的重要内容。生物修复可以划分为植物修复、土壤动物修复、土壤微生物修复以及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就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的内涵、目标、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展开评述,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资金来源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应当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机制机制研究,采用3S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评估和监管复垦工作,努力实现矿山废弃地环境损害减缓技术突破,建立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
基质改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甬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与水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28
8
作者
李共国
包薇红
+3 位作者
徐石林
王艳
谭大鹏
黄平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对采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甬江干流13个断面的水样,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9项理化指标,并应用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浮游物群落结构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共记录浮游动物95种,其中轮虫24属72种、枝角类5属10种、桡足类11属13种...
对采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甬江干流13个断面的水样,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9项理化指标,并应用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浮游物群落结构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共记录浮游动物95种,其中轮虫24属72种、枝角类5属10种、桡足类11属13种和4种其他门类无脊椎动物幼虫;优势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动物的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和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前者占了浮游动物总丰度的22.1%,后者占总丰度的20.2%。浮游动物的丰度值在各断面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断面1至断面6,最大峰值出现在春季,从断面7至断面13,最大峰值多出现在夏季;全干流最大峰值出现在断面5(3160 ind./L)。浮游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游段低,中、下游河段高的现象;应用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对此结果给予了解释。Two-way ANOSIM相似性分析和Bray-Curtis相似性等级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断面上不同季节的浮游动物群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R=0.264、P=0.1%和R=0.234、P=0.1%,且季节性差异大于断面间差异。在季节性差异中以春季和夏季间的差异性最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不同断面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CODCr、TN、DO和BOD5;对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p H、TN/TP、盐度和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理化因子
相似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甬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点源污染模型参数数字化及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郑丽波
桂新安
+2 位作者
王少平
俞立中
杨海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3,共5页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非点源污染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非点源污染模型数量繁多,集总模型不考虑时空变异性,适用流域面积小;分布式模型利用网格划分流域,可以模拟时空变异性,但参数繁多、率定困难、精度达不到要求、难以收集与管理。而...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非点源污染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非点源污染模型数量繁多,集总模型不考虑时空变异性,适用流域面积小;分布式模型利用网格划分流域,可以模拟时空变异性,但参数繁多、率定困难、精度达不到要求、难以收集与管理。而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合称3S)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参数的选择问题,减少模型中的不确定成分。因此,在未来的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利用3S技术解决参数的选择问题,以及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概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3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应用和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模型
3S技术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粘土矿物对镉吸附与解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李丽
刘中
+1 位作者
宁阳
李朝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揭示镉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三水铝石对镉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同时探讨了矿物用量及pH对镉吸附的影响。[结果]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Langmuir方程(...
[目的]揭示镉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三水铝石对镉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同时探讨了矿物用量及pH对镉吸附的影响。[结果]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Langmuir方程(R2>0.98)能较好的表征4种矿物对镉的吸附行为,说明矿物对镉的吸附是单层吸附。4种矿物对镉的最大吸附量大小为:蒙脱石(32.62mg·g-1)>针铁矿(11.52mg·g-1)>高岭石(7.99mg·g-1)>三水铝石(6.29mg·g-1)。4种矿物对镉的解吸率范围分别为:蒙脱石(19.99%~32.77%)、高岭石(13.48%~19.09%)、针铁矿(2.02%~3.48%)、三水铝石(1.09%~2.43%)。随pH升高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对镉的吸附量均呈增长趋势,而三水铝石基本保持不变。矿物用量在10.0g·L-1时,针铁矿对镉的吸附率达72.8%,与蒙脱石相近(79.1%)。[结论]针铁矿吸附率较高,而解吸率低,是一种较好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
粘土矿物
吸附
解吸
PH
矿物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锦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林春绵
宋赛赛
+1 位作者
周红艺
蔚立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共3页
在温度60-110℃、压力16—22MPa的超临界CO2试验条件下,对锦纶6和锦纶66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的主要因素,测定了锦纶织物的耐摩擦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下,染料的上染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00气左...
在温度60-110℃、压力16—22MPa的超临界CO2试验条件下,对锦纶6和锦纶66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的主要因素,测定了锦纶织物的耐摩擦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下,染料的上染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00气左右上染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染料上染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相同条件下锦纶6上染量高于锦纶66;不同染色条件下超临界CO2染色锦纶的耐摩色牢度不低于水浴染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
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黄平沙
谭大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随着废旧家用电子电器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的处理处置、回收再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
随着废旧家用电子电器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的处理处置、回收再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
废物回收
废物利用
组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房凯
商卫纯
+3 位作者
姚俊琪
钟天意
冯骞
葛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1-96,共6页
以吸附磷酸盐的镧改性凹凸棒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pH、再生时间、再生温度及再生次数对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pH为8时,再生效果最佳;再生时间为30 min时,再生率超过90%,继...
以吸附磷酸盐的镧改性凹凸棒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pH、再生时间、再生温度及再生次数对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pH为8时,再生效果最佳;再生时间为30 min时,再生率超过90%,继续增加再生时间,再生率增长缓慢;再生温度升高会增加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率及损失率,30℃时再生率较高、损失率较低;再生6次后改性凹凸棒土的性能破坏严重。综合考虑,改性凹凸棒土的最佳再生条件是pH为8,再生温度为30℃,再生时间为30 min,再生次数为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复合改性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数字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重
郑丽波
+2 位作者
史利江
王开运
俞立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融合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形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生态"是综合...
融合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形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生态"是综合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DSS、SDS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据平台、应用平台为框架,为生态管理、设计、建设的静态、动态、分析、决策等提供服务的技术系统,它是生态的数字化再现。探讨了"数字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功能,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以及结合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从而实现对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
SDSS
人机交互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中分散红1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建锋
蔚立玉
+2 位作者
宋赛赛
林春绵
周红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通过对涤纶针织物在温度52~143℃,压力16~22 MPa,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用分散红1在超临界CO2中的染色研究,详细考察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织物的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的关系,并测定了部分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
通过对涤纶针织物在温度52~143℃,压力16~22 MPa,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用分散红1在超临界CO2中的染色研究,详细考察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织物的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的关系,并测定了部分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染色中,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涤纶针织物的上染量和K/S有明显影响.一定的条件压力下,织物的上染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20℃左右上染基本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织物的上染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涤纶针织物在16~18 MPa,120℃左右,染色30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其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能达到传统水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涤纶
分散红1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16
作者
商卫纯
潘培丰
+1 位作者
蒋海滨
林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2-604,共3页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以宁波东钱湖为例)疏浚后上层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上覆水营养盐水平、水温和扰动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内源性有机...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以宁波东钱湖为例)疏浚后上层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上覆水营养盐水平、水温和扰动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内源性有机污染源对湖泊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提出了疏浚施工期间的规避措施,为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疏浚和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浅水型湖泊
底泥
污染物释放
环境因子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稀土改性无机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吴英燕
梅向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09-912,共4页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和CTMA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①制备无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浓度15%,镧浓度0.4%,浸渍pH值10,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为5min;②制备有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和CTMA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①制备无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浓度15%,镧浓度0.4%,浸渍pH值10,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为5min;②制备有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浸泡浓度为5%,微波功率为166W,微波辐射时间为6min;③元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值为3~6,振荡时间为45min时,对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41mg/g以上,有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为3~4,振荡时间为45min时,其效果比原来镧改性的无机吸附剂吸附量提高了30%,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60mg/g以上。从而为含磷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稀土
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法腈纶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明爱玲
赵朝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5,共4页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的特点及目前混凝剂产品使用现状,采用无机混凝剂单一与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进行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1)单一无机混凝剂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时,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效果要好于其他无机混...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的特点及目前混凝剂产品使用现状,采用无机混凝剂单一与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进行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1)单一无机混凝剂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时,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效果要好于其他无机混凝剂。当废水pH为11.03、PFS用量为7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20.89%,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7.89%~10.89%。(2)PFS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明显比单一PFS好;PFS与阳离子型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400、7 mg/L,COD由1 700.00 mg/L降到1 331.44 mg/L,去除率达到21.68%,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8.68%~1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干法腈纶废水
聚合硫酸铁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
13
19
作者
胡自伟
黄海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强调主动性和前瞻...
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解决了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环境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必须正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抓准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结合各城市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特点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和重点评价内容,着重从规划层面提出规划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用地控制建议等,以弥补后续建设项目环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方面体现规划环评的价值,实现规划编制的及早参与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被引量:
17
20
作者
周金波
金树权
+2 位作者
包薇红
罗艳
胡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氨氮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曾灿
俞永浩
包薇红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政策
研究
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8-54,共7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显著增长,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也成为了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排放源。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5—2013年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针对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和废水处理等过程估算排放总量和强度。结果表明,2005—2013年宁波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5年增长了78%,其中,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增幅最大,增长了7倍。至2013年,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仍是占比最大的排放源,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焚烧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排放比例分别为40.12%(质量分数,下同)、26.00%、22.53%。最后,提出了减少宁波市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即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垃圾产生量、增加焚烧处理比例、加大垃圾填埋气回收和适度控制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规模等。
关键词
废弃物
温室气体
填埋
焚烧
废水处理
宁波市
Keywords
municipal waste
greenhouse gases
landfill
inciner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Ningbo City
分类号
X7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市镇海区环境空气中有机物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朱丽波
张冰
机构
宁波市
环境
监测站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T10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大气监测
有机物
宁波市
调查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10.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被引量:
10
3
作者
包薇红
宋贤英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文摘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导致的污水污泥产量的增长趋势也使得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更为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城市污泥近远期处置方案,并对处置方案作出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污泥处置
城市污水处理厂
宁波市
方案探讨
技术发展趋势
处置方案
污水处理率
污水污泥
增长趋势
污泥产量
城市污泥
国内外
无害化
资源化
减量化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Sludge disposal Landfill of dried sludge Incineration of dried sludge Re-used for agricultur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刘中
金树权
罗艳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宁波市
农业
科学
研究
院生态
环境
研究
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攻关项目(No.2014C50001)
文摘
以世界银行贷款宁波新农村发展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子项目为基础,开展宁波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产生时间和污染物浓度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明显大于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用水量,特别是山区地区由于外出人口较多,按两种口径计算差异较大。农村生活污水为非连续排放,生活用水量在6:00—9:00、11:00—13:00和17:00—21:00出现3个高峰,22:00至次日6:00期间生活用水量基本无排放。平原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高于山区村庄,其中平原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的COD、BOD5、SS、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2.4、57.0、55.8、36.4mg/L,山区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水的COD、BOD5、SS、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1.6、52.8、43.8、24.9mg/L。
关键词
宁波地区
农村生活污水
产污特征
Keywords
Ningbo area
rural domestic sewage
pollution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山港溶解无机氮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郑军勇
毛新燕
生小萱
孙健安
江文胜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0,共8页
基金
象山港入海总氮控制国家试点项目(ZJZC-183087)。
文摘
综合考虑凫溪、颜公河、郭巨大碶等10个陆源污染物入海口的影响,建立了象山港三维水质模型并对该海域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时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象山港海域功能区划要求,通过调整各入海口DIN最低排海浓度(Rmin)的取值范围设置了四类情境,基于排海通量最优化法计算了对应情境下象山港DIN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象山港DIN环境容量随Rmin的增大而减小,其范围介于127.16~274.17 t/a;同时Rmin的增大也导致各入海口DIN排海通量需要削减,按削减优先程度,可将各入海口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入海口所处海域水体半交换时间越长、DIN年排海通量越大,相应的削减优先程度越高。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环境容量
排海通量最优化法
数值模拟
象山港
Keywords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e discharge optimization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Xiangshan Bay
分类号
P7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
6
作者
吕唤春
钱志达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5年第6期42-43,共2页
文摘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吕唤春,钱志达(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鄞县城建环保局)一、概况金鼎宾馆是家新近开业的按三星级设计宾馆,位于宁波市中山东路末端,属宁波市噪声综合治理区,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90Ⅱ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
关键词
宾馆
噪声控制
综合治理
吸声
隔声
消声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0
7
作者
魏远
顾红波
薛亮
江泽平
周金星
郑施雯
崔明
杨建立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
院林业
研究
所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
设计院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
院荒漠化
研究
所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耐空气、土壤污染植物种质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2006BAD03A01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废弃矿区植被生态修复与安全屏障建设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2012BAC09B03)
+1 种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耐污染生态林树木种质优选与示范”(2011BAD38B0103)
山西潞安集团环保项目“矸石山浅层喷射注浆控火灭火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文摘
矿山开采破坏环境、挤占耕地,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十年来,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热点,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废弃地工作存在土地复垦比率低与复垦质量差的特点。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主要包括3方面:土壤重构、生物恢复和废水控制与处理。土壤重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工程措施,目标是重构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理化性质,重金属污染去除技术也是土壤重构的重要内容。生物修复可以划分为植物修复、土壤动物修复、土壤微生物修复以及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就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的内涵、目标、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展开评述,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资金来源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应当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机制机制研究,采用3S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评估和监管复垦工作,努力实现矿山废弃地环境损害减缓技术突破,建立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规范。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
基质改善
废水
Keywords
mined land
land reclam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il-medium improvement
waste water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甬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与水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
28
8
作者
李共国
包薇红
徐石林
王艳
谭大鹏
黄平沙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
环境
学院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A80002)资助
文摘
对采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甬江干流13个断面的水样,按照国家标准测试了9项理化指标,并应用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浮游物群落结构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共记录浮游动物95种,其中轮虫24属72种、枝角类5属10种、桡足类11属13种和4种其他门类无脊椎动物幼虫;优势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动物的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和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前者占了浮游动物总丰度的22.1%,后者占总丰度的20.2%。浮游动物的丰度值在各断面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断面1至断面6,最大峰值出现在春季,从断面7至断面13,最大峰值多出现在夏季;全干流最大峰值出现在断面5(3160 ind./L)。浮游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呈上游段低,中、下游河段高的现象;应用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对此结果给予了解释。Two-way ANOSIM相似性分析和Bray-Curtis相似性等级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断面上不同季节的浮游动物群落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R=0.264、P=0.1%和R=0.234、P=0.1%,且季节性差异大于断面间差异。在季节性差异中以春季和夏季间的差异性最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不同断面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CODCr、TN、DO和BOD5;对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群落起作用的理化因子依次为p H、TN/TP、盐度和水温。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理化因子
相似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甬江
Keywords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Physiochemical factor
Similarity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Yongjiang River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点源污染模型参数数字化及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郑丽波
桂新安
王少平
俞立中
杨海真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同济大学
科学
环境
与工程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3,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60400173、No.20060400636)
宁波市博士基金资助项目(No.2005A610031)
文摘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非点源污染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非点源污染模型数量繁多,集总模型不考虑时空变异性,适用流域面积小;分布式模型利用网格划分流域,可以模拟时空变异性,但参数繁多、率定困难、精度达不到要求、难以收集与管理。而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合称3S)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参数的选择问题,减少模型中的不确定成分。因此,在未来的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利用3S技术解决参数的选择问题,以及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概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3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应用和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模型
3S技术
不确定性分析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3S technique
uncertainty analysis
分类号
X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粘土矿物对镉吸附与解吸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李丽
刘中
宁阳
李朝丽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
环境
学院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放基金课题(0812201229)
文摘
[目的]揭示镉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三水铝石对镉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同时探讨了矿物用量及pH对镉吸附的影响。[结果]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Langmuir方程(R2>0.98)能较好的表征4种矿物对镉的吸附行为,说明矿物对镉的吸附是单层吸附。4种矿物对镉的最大吸附量大小为:蒙脱石(32.62mg·g-1)>针铁矿(11.52mg·g-1)>高岭石(7.99mg·g-1)>三水铝石(6.29mg·g-1)。4种矿物对镉的解吸率范围分别为:蒙脱石(19.99%~32.77%)、高岭石(13.48%~19.09%)、针铁矿(2.02%~3.48%)、三水铝石(1.09%~2.43%)。随pH升高蒙脱石、高岭石、针铁矿对镉的吸附量均呈增长趋势,而三水铝石基本保持不变。矿物用量在10.0g·L-1时,针铁矿对镉的吸附率达72.8%,与蒙脱石相近(79.1%)。[结论]针铁矿吸附率较高,而解吸率低,是一种较好的吸附剂。
关键词
镉
粘土矿物
吸附
解吸
PH
矿物用量
Keywords
Lay mineral, Cadmium, Adsorption, Desorption, pH, Add mineral amounts
分类号
P619.259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林春绵
宋赛赛
周红艺
蔚立玉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
环境
工程学院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203035)
浙江省科技厅资金资助项目(2004C33058)
文摘
在温度60-110℃、压力16—22MPa的超临界CO2试验条件下,对锦纶6和锦纶66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的主要因素,测定了锦纶织物的耐摩擦牢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下,染料的上染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00气左右上染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染料上染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加:相同条件下锦纶6上染量高于锦纶66;不同染色条件下超临界CO2染色锦纶的耐摩色牢度不低于水浴染色工艺。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
聚酰胺纤维
Keywords
dyeing
disperse dye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lyamide fiber
分类号
TS193.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黄平沙
谭大鹏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
环境
科学
系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文摘
随着废旧家用电子电器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的处理处置、回收再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外国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
废物回收
废物利用
组成材料
Keywords
solid waste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 nt
reuse
recycling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房凯
商卫纯
姚俊琪
钟天意
冯骞
葛冉
机构
江苏省宿迁市水利局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
中设
设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
环境
学院
河海大学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1-96,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6040,2017047)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A80002)
宁波市科技惠民项目(2017C50002)
文摘
以吸附磷酸盐的镧改性凹凸棒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pH、再生时间、再生温度及再生次数对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pH为8时,再生效果最佳;再生时间为30 min时,再生率超过90%,继续增加再生时间,再生率增长缓慢;再生温度升高会增加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率及损失率,30℃时再生率较高、损失率较低;再生6次后改性凹凸棒土的性能破坏严重。综合考虑,改性凹凸棒土的最佳再生条件是pH为8,再生温度为30℃,再生时间为30 min,再生次数为6次。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复合改性
吸附
再生
Keywords
attapulgite
composite modification
adsorption
regener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数字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郑重
郑丽波
史利江
王开运
俞立中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060400173、No.20060400636)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教攻关项目(No.06DZ12302、No.07DZ12037)
文摘
融合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形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生态"是综合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DSS、SDS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据平台、应用平台为框架,为生态管理、设计、建设的静态、动态、分析、决策等提供服务的技术系统,它是生态的数字化再现。探讨了"数字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功能,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以及结合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从而实现对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辅助决策。
关键词
数字生态
SDSS
人机交互
辅助决策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中分散红1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刘建锋
蔚立玉
宋赛赛
林春绵
周红艺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
环境
工程学院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203035)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4C33058)
文摘
通过对涤纶针织物在温度52~143℃,压力16~22 MPa,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用分散红1在超临界CO2中的染色研究,详细考察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织物的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的关系,并测定了部分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染色中,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涤纶针织物的上染量和K/S有明显影响.一定的条件压力下,织物的上染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20℃左右上染基本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织物的上染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涤纶针织物在16~18 MPa,120℃左右,染色30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其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能达到传统水染效果.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涤纶
分散红1
染色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ET
disperse red 1
dyeing
分类号
TS193.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16
作者
商卫纯
潘培丰
蒋海滨
林峰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宁波市
环境
保护
局
环境
工程技术评估中心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2-60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城市浅水型湖泊(以宁波东钱湖为例)疏浚后上层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得出了上覆水营养盐水平、水温和扰动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曲线。同时,说明了湖泊内源性有机污染源对湖泊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提出了疏浚施工期间的规避措施,为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疏浚和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浅水型湖泊
底泥
污染物释放
环境因子
措施
Keywords
Urban shallow lake Sediment Contamination release Ambient factor Measure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稀土改性无机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吴英燕
梅向阳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09-912,共4页
文摘
通过浸渍微波辐射法制备镧和CTMA改性的稀土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①制备无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硫酸浓度15%,镧浓度0.4%,浸渍pH值10,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为5min;②制备有机稀土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浸泡浓度为5%,微波功率为166W,微波辐射时间为6min;③元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值为3~6,振荡时间为45min时,对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41mg/g以上,有机稀土吸附剂当溶液的pH为3~4,振荡时间为45min时,其效果比原来镧改性的无机吸附剂吸附量提高了30%,磷去除率为99%以上,吸附量达到了60mg/g以上。从而为含磷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稀土
磷
Keywords
modified bentonite
rare earth
phosphor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38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法腈纶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明爱玲
赵朝成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5,共4页
文摘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的特点及目前混凝剂产品使用现状,采用无机混凝剂单一与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进行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1)单一无机混凝剂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时,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效果要好于其他无机混凝剂。当废水pH为11.03、PFS用量为7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20.89%,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7.89%~10.89%。(2)PFS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明显比单一PFS好;PFS与阳离子型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400、7 mg/L,COD由1 700.00 mg/L降到1 331.44 mg/L,去除率达到21.68%,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8.68%~11.68%。
关键词
混凝剂
干法腈纶废水
聚合硫酸铁
聚丙烯酰胺
Keywords
coagulant
dry-spun acrylic fiber wastewater
poly-ferric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
13
19
作者
胡自伟
黄海平
机构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
文摘
在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解决了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环境问题。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必须正确把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与联系,抓准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结合各城市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特点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和重点评价内容,着重从规划层面提出规划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用地控制建议等,以弥补后续建设项目环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线网规模、线位优化、敷设方式、敏感目标避让及保护等方面体现规划环评的价值,实现规划编制的及早参与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要点
分类号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被引量:
17
20
作者
周金波
金树权
包薇红
罗艳
胡杨
机构
宁波市
农业
科学
研究
院生态
环境
研究
所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宁波市
农村水利管理处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局公益类重大专项(2015C110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801103)
文摘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氨氮
生长影响
Keywords
submerged plants
ammonia-nitrogen
growth effect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波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曾灿
俞永浩
包薇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波市镇海区环境空气中有机物的调查分析
朱丽波
张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探讨
包薇红
宋贤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宁波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分析研究
刘中
金树权
罗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象山港溶解无机氮环境容量研究
郑军勇
毛新燕
生小萱
孙健安
江文胜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宁波市金鼎宾馆噪声综合治理
吕唤春
钱志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魏远
顾红波
薛亮
江泽平
周金星
郑施雯
崔明
杨建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
1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甬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与水环境的关系
李共国
包薇红
徐石林
王艳
谭大鹏
黄平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非点源污染模型参数数字化及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郑丽波
桂新安
王少平
俞立中
杨海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类型粘土矿物对镉吸附与解吸行为的研究
李丽
刘中
宁阳
李朝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锦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
林春绵
宋赛赛
周红艺
蔚立玉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国外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研究
黄平沙
谭大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镧改性凹凸棒土再生效果研究
房凯
商卫纯
姚俊琪
钟天意
冯骞
葛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数字生态”系统研究
郑重
郑丽波
史利江
王开运
俞立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临界CO_2中分散红1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研究
刘建锋
蔚立玉
宋赛赛
林春绵
周红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污染物释放过程模拟试验研究
商卫纯
潘培丰
蒋海滨
林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微波稀土改性无机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的研究
吴英燕
梅向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干法腈纶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明爱玲
赵朝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
胡自伟
黄海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周金波
金树权
包薇红
罗艳
胡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